linux切换用户

利用.bashrc来动态切换conda2和conda3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19-12-05 17:52:46
需求 最近想要从conda2切换到conda3,但是因为之前的许多应用还是依赖于python2的环境,于是就产生了动态切换conda3的需求 分析 笔者使用的是Ubuntu的环境,并且conda是安装在用户目录下的,也就是 /home/user/anaconda2 ,成功安装conda3之后,也会在用户目录下生成目录 /home/user/anaconda3 ,于是我想应该只需要动态切换一些环境变量就能实现动态切换了 解决方案 安装 anaconda3 去 官方目录 下载最新版本的anaconda3,笔者下载好的文件是: Anaconda3-2019.10-Linux-x86_64.sh , 在终端目录下运行: $ bash Anaconda3-2019.10-Linux-x86_64.sh 在安装的最后一步会提示需不需要运行 conda init ,这个时候选择 yes 这项功能会在 ~/.bashrc 文件下生成一段shell代码 # >>> conda initialize >>> # !! Contents within this block are managed by 'conda init' !! __conda_setup="$('/home/user/anaconda3/bin/conda' 'shell.bash' 'hook' 2> /dev/null)"

MySQL--15 MHA简介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19-12-05 06:11:05
目录 一.MHA简介 二.工作流程 三.MHA架构图 四.MHA工具介绍 五.基于GTID的主从复制 六.部署MHA 一.MHA简介 松信嘉範: MySQL/Linux专家 2001年索尼公司入职 2001年开始使用oracle 2004年开始使用MySQL 2006年9月-2010年8月MySQL从事顾问 2010年-2012年 DeNA 2012年~至今 Facebook 软件简介 MHA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自动故障检测和故障转移,通常在10-30秒以内;在复制框架中,MHA能够很好地解决复制过程中的数据一致性问题,由于不需要在现有的replication中添加额外的服务器,仅需要一个manager节点,而一个Manager能管理多套复制,所以能大大地节约服务器的数量;另外,安装简单,无性能损耗,以及不需要修改现有的复制部署也是它的优势之处。 MHA还提供在线主库切换的功能,能够安全地切换当前运行的主库到一个新的主库中(通过将从库提升为主库),大概0.5-2秒内即可完成。 MHA由两部分组成:MHA Manager(管理节点)和MHA Node(数据节点)。MHA Manager可以独立部署在一台独立的机器上管理多个Master-Slave集群,也可以部署在一台Slave上。 当Master出现故障时,它可以自动将最新数据的Slave提升为新的Master

Linux--系统运行级别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19-12-05 05:02:17
系统版本:CentOS 6.5 级别 说明 0 关机 1 单用户模式(适用于root密码忘记,没有网络) 2 多用户模式,但是没有NFS 3 多用户模式,命令模式 4 没有使用 5 图形界面模式 6 重启 修改运行级别: 临时切换:init 等级 永久切换:修改/etc/inittab文件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os-linux/p/11908299.html

Linux下快速搭建FTP服务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19-12-05 02:47:06
FTP 是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的英文简称。用于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同时,它也是一个应用程序(Application)。基于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FTP应用程序,而所有这些应用程序都遵守同一种协议以传输文件。 一般在各种linux的发行版中,默认带有的ftp软件是vsftp,我们需要利用相关命令来开启安装ftp服务器,然后再在vsftpd.conf中进行相关配置,下面我来介绍在Linux中vsftpd安装与配置增加用户的方法。 检查是否已经安装vsftpd 以root账户进入终端后(其他账户 用su root 输入密码后进入root 模式),输入以下命令 rpm -qa | grep vsftpd 如果已经安装,会显示版本号,安装 yum install vsftpd -y 安装完成后进行配置 vi /etc/vsftpd/vsftpd .conf 修改如下参数(确保这些参数前没有#号) //不允许匿名访问 anonymous_enable= NO //允许本地用户登录 local_enable= YES //开发写文件权限 write_enable= YES //设置本地用户的文件掩码022 lcal_umask= 022 创建非匿名账户,用于登录ftp(root默认不能用于登录FTP) usradd test

Linux常用指令

北慕城南 提交于 2019-12-04 23:27:49
系统指令 init [选项] 切换到指定运行级别的指令 0 系统停机状态,系统默认运行级别不能设为0,否则不能正常启动 1 单用户工作状态,root权限,用于系统维护,禁止远程登录 2 多用户状态(没有NFS),没有网络服务 3 多用户状态有网络服务,登录后进入控制台命令行模式 4 系统未使用,保留给用户 5 图形界面 6 系统重启,系统默认运行级别不能设为6,否则不能正常启动 shutdown -h now 立即关机 shutdown -h 1 表示1分钟以后关机 shutdown -r now 立即重启 halt 直接使用,效果等价于关机 reboot 重启系统 sync 把内存中的数据同步到磁盘 ifconfig 显示网络设备 当我们关机或者重启时,都应该先执行一下sync指令,把内存中的数据写入磁盘,防止数据丢失 帮助指令 man 命令或配置文件 获得帮助信息 help 命令 获得shell内置命令的帮助信息 文件目录类 pwd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 ls [选项] 显示当前目录下的内容 -a 显示当前目录所有的文件和目录,包括隐藏的 -l 以列表的方式显示信息 cd [相对路径或绝对路径] 切换到指定目录 cd ~ 切换到当前登录用户的主目录 cd ~用户名 切换至指定用户的主目录 cd - 切换至上次所在目录 cd . 切换至当前目录 cd .. 切换至上级目录

Linux命令--用户及权限管理

我的未来我决定 提交于 2019-12-04 22:32:35
Linux命令–用户及权限管理常见命令: Num01–>查看当前用户:whoami 定义:whoami:该命令可以查看当前系统当前账号的用户名。也可以通过cat /etc/passwd 命令查看系统用户信息。 Num02–>查看登录用户:who 定义:查看当前所有登录系统的用户信息。 Num03–>退出登录账号:exit 定义: 1,如果是图形界面,退出当前终端。 2,如果是使用ssh远程登录,退出登录账号。 3,如果是切换后的登录用户,退出则返回上一个登录账号。 Num04–>添加用户账号:useradd/adduser 定义:往系统中新添加账号 格式:useradd [参数] 新建用户账号 常用参数选项: -d:表示用户登录系统时的主目录,如果不使用该参数,系统自动在/home目录下,建立与用户名同名目录为主目录。 -m:表示自动建立目录。 -g:指定组名称。 相关说明: 1,Linux每个用户都要有一个主目录,主目录就是第一次登陆系统,用户的默认当前目录(/home/用户); 2,每一个用户必须有一个主目录,所以用useradd创建用户的时候,一定给用户指定一个主目录; 3,用户的主目录一般要放到根目录的home目录下,用户的主目录和用户名是相同的; 4,如果创建用户的时候,不指定组名,那么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和用户名一样的组名。 以下例子加以说明: useradd -d

Nginx+Tomcat——配置负载均衡和动静分离(实战!)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19-12-04 09:03:59
Nginx应用 Nginx是一款非常优秀的HTTP服务器软件 支持高达50000个并发连接数的响应 拥有强大的静态资源处理能力 运行稳定 内存、CPU等系统资源消耗非常低 目前很多大型网站都应用Nginx服务器作为后端网站程序的反向代理及负载均衡器,提升整个站点的负载并发能力 Nginx负载均衡实现原理 Nginx配置反向代理的主要参数 upstream 服务池名{} 配置后端服务器池,以提供响应数据 proxy_ _pass http://服务池名 配置将访问请求转发给后端服务器池的服务器处理 Nginx静态处理优势 Nginx处理静态页面的效率远高于Tomcat的处理能力 如果Tomcat的请求量为1000次,则Nginx的请求量为6000次 Tomcat每秒的吞吐量为0.6M,Nginx的每秒吞吐量为3.6M Nginx处理静态资源的能力是Tomcat处理的6倍,优势可见一斑 动静分离原理 服务端接收来自客户端的请求中,既有静态资源也有动态资源 实验环境: Nginx服务器:192.168.52.135 Tomcat服务器1:192.168.52.134 Tomcat服务器2:192.168.52.150 1、将实验所需工具包从宿主机共享出去 负载均衡配置: 一、搭建Tomcat服务器1 1、安装jdk [root@tomcat1 ~]# mkdir /mnt/tools /

linux系统用户管理(二)

这一生的挚爱 提交于 2019-12-03 10:21:17
5.组命令管理** 组账户信息保存在/etc/group和/etc/gshadow两个文件中 /etc/group 组账户信息 [root@localhost ~]# head -2 /etc/group root:x:0: bin:x:1: // /etc/group由“:”分割成4个字段,每个字段具体含义如下 字段名称 注释说明 1.组账户名称 //组的名称 2.密码占位符 //组的密码(存在/etc/gshadow) 3.组GID //组GID的信息 4.组成员 //这里仅显示附加成员,基本成员不显示 /etc/gshadow 组密码信息 [root@localhost ~]# head -2 /etc/gshadow root::: bin::: // /etc/gshadow由“:”分割成4个字段,每个字段具体含义如下 字段名称 注释说明 1.组账户名称 //组的名称 2.密码占位符 //组密码 3.组GID //组管理员 4.组成员 //这里仅显示附加成员,基本成员不显示 使用groupadd命令新增组 语法:groupadd [-g GID] groupname //不指定gid默认从1000开始 [root@localhost ~]# groupadd gtest [root@localhost ~]# tail -1 /etc/group gtest:x:5004

Linux 入门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19-12-03 01:53:17
linux必回知识点 一、目录结构详解 /bin #存放最经常使用的指令 比如 cp,ls,kill /sbin #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指令 /home #存放普通用户的主目录,在linux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是以用的账号命名的 /root #系统管理员的用户主目录 /boot #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 /lib #库文件存放目录 /etc #存放所有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比如说mysql中的配置文件,my.conf /usr #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有点像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录 /proc,别动 #这是系统内存的映射 /srv,别动 #service的缩写,存放的是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使用的数据 /sys,别动 #系统相关文件 /tmp #用来存放临时文件 /dev #类似于windows的设备管理器,把所有的硬件用文件的形式存储 /media #Linux会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识别后,Linux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mnt #用于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我们可以将外部的存储挂载在/nmt/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里面的内容的,如我们之前设置的共享文件夹 /opt #正常这个文件夹是用来放安装包的 /usr/local #安装后的程序存放的地方 /var

Linux(debian7)操作基础(六)之shell脚本切换用户并执行命令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9:42
⑴ 切换用户执行命令 用法:su user -c “shell cmd” 例如:su Empower -c “whoami” ⑵ 切换用户执行脚本 用法:su user -c ” * . sh ” 例如:su Empower -c “/home/Empower/Public/test.sh” 文章来源: Linux(debian7)操作基础(六)之shell脚本切换用户并执行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