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挂载硬盘

Linux下添加新硬盘,分区及挂载

大兔子大兔子 提交于 2019-11-26 21:48:35
挂载好新硬盘后输入fdisk -l命令看当前磁盘信息 可以看到除了当前的第一块硬盘外还有一块sdb的第二块硬盘,然后用fdisk /dev/sdb 进行分区 进入fdisk命令,输入h可以看到该命令的帮助,按n进行分区 这里输入e即分为逻辑分区,按p即分为主分区,我们要将这块盘分为主分区即输入p 到这里输入该主分区为第几个主分区,由于是新盘我们输入1来分第一个主分区 First Cylinder是选择该分区的起始磁盘数,这里可自定义也可不做选择,默认是1,如无特殊需求强烈建议选择默认,也就是1来分区(直接按回车) 接下来是定义该分区的大小,如果按默认(按回车)即是使用全部可用存储额,也可以是用M或m单位结尾的数字(大写M是大B的意思,如果输入1M实际上是X8也就是8m的空间),这里我们先分一个1G的空间,所以输入+1024m 之后输入w写入分区,等待结束皆可 再输入fdisk -l 可以看到我们刚才分的一个分区,之后用mkfs -t ext3 -c /dev/sdb1进行格式化,如有多个分区可把sdb1改成sdb2 sdb3...以此类推,具体可用fdisk -l看到每个分区的名字 上图蓝色部分是写硬盘卷标的,如不想要卷标可直接按回车,现在分区好了我们用mount 挂载一下该分区即可使用了,这里我把它挂载到mnt目录下,也可以自建一个目录挂载 来看一下分区大小是否和预定的一样

linux硬盘挂载分区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19-11-26 16:38:20
查看系统分区详细信息: fdisk -l 可以看到除了当前的第一块硬盘外还有一块vdb的第二块硬盘,然后用fdisk /dev/vdb进行分区 fdisk /dev/vdb 进入 fdisk 命令,输入h可以看到该命令的帮助 输入 n 进入分区. 中间步骤按照图示输入即可,黄色请直接回车. 输入 w 写入分区,等待结束皆可. 查看分区情况 fdisk -l 此时可以看到刚刚的分区vdb1 格式化刚刚的分区 mkfs -t ext4 -c /dev/vdb1 如果硬盘很大请使用下面的格式化命令 mkfs.ext4 -T largefile /dev/vdb1 创建挂载目录 mkdir data 挂载分区到data目录下 mount /dev/vdb1 /data 如果想每次系统重启都能自动挂载该分区可修改/etc/fstab文件, 在最后加一段 /dev/sdb1 /data1 ext3 defaults 1 2 (格式说明:/dev/sdb1 代表哪个分区 ext3或ext4是该分区的格式 defaults 是挂载时所要设定的参数(只读,读写,启用quota等),输入defaults包括的参数有(rw、dev、exec、auto、nouser、async) ,1是使用dump是否要记录,0是不要。 2是开机时检查的顺序,是boot系统文件就为1,其他文件系统都为2,如不要检查就为0

linux知识扫盲

爱⌒轻易说出口 提交于 2019-11-26 11:45:34
一、磁盘分区的配置   mbr与gpt的区别: 参考资料网站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57998790987659965.html 二、什么是LVM   LVM(逻辑卷管理程序),是Linux环境下对 磁盘分区 进行管理的一种机制。    参考资料网站 https://baike.baidu.com/item/LVM/6571177?fr=aladdin 三、什么是挂载点   一棵大树(根目录/)有很多树枝(目录,挂载点),每个树枝上都挂着一个箱子(分区,存储空间)。 四、基础命令   0.改变文件属性与权限:     chgrp:改变文件所属群组 chgrp 群组名 目录或文件     chown:改变文件拥有者 chown 账号名[账号名:群组名] 目录或文件     chmod:改变文件的权限 chmod xyz[ugoa +-= rwx] 目录或文件   1.文件与目录的监视: ls [-adl] [--full-time] [--time=atime,ctime] 文件名或目录名称     -a : 全部文件,连同隐藏文件     -d : 仅列出目录     -l : 包含属性和权限。     full-time : 显示完整时间     atime(access time),ctime(change time),mtime

linux集群搭建之nfs服务的搭建

北城以北 提交于 2019-11-26 03:37:21
第1章 NFS简介 1.1 什么是NFS NFS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缩写,中文称为网络文件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网络(一个局域网)让不同的主机系统之间可以共享文件或目录,NFS的客户端(一般为应用服务器,例如web)可以通过挂载(mount)的方式将NFS服务器共享的数据目录挂载到NFS客户端本地系统中(就是某一个关在点下),从客户端本地看,NFS服务器端共享目录就好像是客户端自己的磁盘分区或者目录一样,而实际上却是远端的NFS服务器的目录。 NFS网络文件系统很像Windows系统的网络共享、安全功能、网络驱动器映射,这也和linux的samba服务类似,只不过一般情况下,Windows网络共享服务或samba服务用户办公局域网共享,而互联网中小型网站集群架构后端常用NFS进行数据共享,若是大型网站,那么有可能还会用到更复杂的分布式文件系统Moosefs(mfs)、GlusterFS。 1.2 NFS历史介绍 第一个网络文件系统被称为File Access Listener,由DEC在1976年开发。 NFS是第一个构建在IP协议之上的现代网络文件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作为实验文件系统,由Sun Microsystems在内部开发完成,NFS协议归属与RFC标准,在随后演化为NFSv2,作为一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