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iptables规则介绍
今天又学习了一下iptables,做一点总结来方便以后查阅。 Netfilter (网络过滤器) 是Linux 操作系统 核心层内部的一个数据包处理模块,主要负责数据包的拦截和转发,而iptables是NetFilter的一种应用化,为了方便定义规则和配置。 iptables工作在linux的内核空间,它通过内核空间的接口与用户空间通信, 控制数据包 在内核空间上的接口(就是经常说到的port)之间转发。 这是一条典型的iptables的配置语句,我从这里开始发散思维: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d 172.30.1.8 -p tcp --dport 80 -j DNAT --to-destination 192.168.9.25 这条语句的功能是:在PREROUTING链的nat表上添加一条规则将来自172.30.1.8的80端口的请求转发到192.168.9.25。 语句指定了七个部分:链,表,源,目的,协议,端口和动作,我就从之七个方面分别记录。 1、链(chain) iptables共有五个规则链: 1.INPUT (数据包流入内核空间) 2.OUTPUT(数据包流出内核空间) 3.FORWARD (数据包在port之间的转发) 4.PREROUTING (目的地址转换) 5.POSTROUTING(源地址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