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服务器

linux-常用命令

£可爱£侵袭症+ 提交于 2020-02-20 14:15:26
文章目录 挂载命令 格式输出 od命令 文件处理 编译 gcc 用户 以root身份执行上一条命令 man命令 应用程序 进程 挂载命令 nfs挂载命令: mount -o nolock -t nfs 192.168.18.200:/mcuzone/nfsroot/ /mnt/ mount -o nolock -t nfs 192.168.18.129:/work/nfs_root/ /mnt/ Q1:在使用kernel(版本号:2.6.22.6)时,开发板通过nfs挂载服务器的nfs文件夹时,在开发板上一拷贝或执行该文件夹下的文件,就会卡死。 W1: 原因是:server机和目标机网卡传输速率冲突,目标机网卡速率不够大。必须使用以下命令: mount -t nfs -o intr,nolock,rsize=1024,wsize=1024 192.168.18.129:/work/nfs_root /mnt 格式输出 od命令 格式:od [OPTION] [FILE] 说明:把文件中每个字节按指定格式显示出来,默认为8进制。通常用于查看特殊格式文件的内容 参数: -A:指定地址显示的格式 d:十进制 o:八进制 x:十六进制 -t:指定文件中每个字节显示的格式 c: ASCII字符 d: 有符号十进制数 x: 十六进制数 文件处理 ln命令 说明:创建链接文件或文件夹

linux入门系列12--磁盘管理之分区、格式化与挂载

半腔热情 提交于 2020-02-20 12:47:56
前面系列文章讲解了VI编辑器、常用命令、防火墙及网络服务管理,本篇将讲解磁盘管理相关知识。 本文将会介绍大量的Linux命令,其中有一部分在“linux入门系列5--新手必会的linux命令”一文中已经介绍,遗忘了或没学习过的请自行查看。 磁盘管理主要涉及磁盘扩容以及磁盘配额管理,当服务器磁盘空间达到一定程度(个人认为一般使用量占到总容量的70-80%)就需要考虑新加磁盘实现扩容,一般操作步骤为分区、格式化、挂载、验证及使用。而磁盘配额主要是针对用户设置其最大的磁盘空间使用量,防止当个用户占用磁盘过多的情况。下面将在虚拟机中模拟磁盘的这些管理操作,生产环境中操作命令和方式都是一样的。 在演示具体操作之前先了解一下相关的理论知识。 一、磁盘管理相关理论知识 1.1 文件存储结构与文件定位 Linux系统中一切都是文件,既然是文件那就涉及文件的存储以及文件的定位查找。 1.1.1 文件存储结构 在windows系统中,我们存储文件一般是将磁盘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盘符(比如C、D、E、F等等),然后将资料存储在不同的盘符下。查找的时候也是根据对应的盘符找到相应的存储文件夹,进而找到对应的文件。 但是在Linux下,情况有些不一样,一切文件都是从根目录开始的,并不像windows一样存在盘符的说法,并且Linux下的目录名称是严格区分大小写的。 文件在Linux中存储是有一定规律的

ElasticSearch(七)------Linux下Head插件安装

一曲冷凌霜 提交于 2020-02-20 11:44:22
一、node安装 1、下载node 下载地址:https://nodejs.org/en/download/ 下载地址: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29914837/12167485 2、安装node安装包 安装包移动到linux指定文件夹下 创建nodejs安装目录 ##创建nodejs安装目录 mkdir /usr/local/nodejs 解压nodejs安装包 tar -xvf node-v12.16.0-linux-x64.tar.xz 3、配置nodejs环境变量 vi /etc/profile ##配置nodejs 的HOME目录 export NODEJS_HOME=/usr/local/nodejs/node-v12.16.0-linux-x64 ##加入nodejs的环境变量 export PATH=${JAVA_HOME}/bin:${NODEJS_HOME}/bin:$PATH 4、让修改后的环境变量立即生效 source /etc/profile 5、验证nodejs的是否安装成功 # node -v 二、安装elasticsearch-head插件 1、安装git 从github下载elasticsearch-head插件 yum -y install git 2、下载elasticsearch

linux 查看系统资源使用信息的一些命令集合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20-02-20 10:47:19
linux上的进程查看及管理工具: pstree,ps,pidof,pgrep,top,htop,glances,pmap,vmstat,dstat,kill,pkill,job,bg,fg,nohup,nice,renice,killall。。。 linux开机时,会启动第一个进程,由这个进程去启动别的进程,这个第一个进程在centos5,6,7上实现的都不一样。 centos5:Sysv init:串行通过脚本去启动别的进程,速度慢 centos6:upstart:参考ubuntu的upstart,并行启动脚本,速度快 centos7:systemd:参考mac启动的过程,速度更快 这个第一个进程:/sbin/init 在centos7上执行pstree:可以看到父进程是systemd # pstree systemd─┬─ModemManager───2*[{ModemManager}] ├─NetworkManager─┬─dhclient │ └─2*[{NetworkManager}] ├─2*[VBoxClient───VBoxClient] ├─2*[VBoxClient───VBoxClient───{VBoxClient}] ├─VBoxClient───VBoxClient───2*[{VBoxClient}] ├─VBoxService───7*[

在Virtual PC中安装Linux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20-02-20 09:54:08
今天尝试在Virtual PC 下安装Linux,网上找到篇文章讲解了安装过程和注意的问题,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内容翻译如下: 原文地址 2003年1月微软买下Virtual PC的前身 Connectrix Corp.尽管微软名义上不支持BSD, Unix, Linux, NetWare and Solaris,但是这些系统还是可以安装在Virtual PC中,而且运行的不错。 ...... 配置X系统: 在安装的最后部分,你将被要求配置Linux的X图形系统。真如上文提到的,配置程序将检测到一个S3 Trio64 显卡,请选择这块显卡(有时候,你也许可以选择VESA2.0驱动,有人说这个驱动要比S3 Tri的好)。不管建议选择多少显存,只使用8MB,否则,你的屏幕显示上将有问题。选择16位和32位的色彩,不要选择24位 修正时间同步: Linux guests不能同步系统时间,必须用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和Internet时间服务器同步。在主菜单里选择Date/Time,或在terminal里输入redhat-config-date 当接口打开时,Enable Network Time Protocol,从列表里选择服务器,这样NTP将开始运行 提升虚拟机速度的技巧: 分配更多的内存 使用一块独立的硬盘分区作为虚拟硬盘以提升数据访问速度

Linux磁盘管理基础——分区(MBR分区格式)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20-02-19 17:48:29
实验环境:CentOS 7.x (并假设是可以正常使用) 了解一下: SAS硬盘:企业级硬盘,服务器专用。 SATA硬盘:普通笔记本上装的那种。 SCSI硬盘与IDE硬盘:现在不怎么常见,快变成古董了。 两个重要概念 拿到一块硬盘存储设备后要做的:添加设备、分区、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创建挂载点、修改配置文件。 Linux系统中一切都是文件,硬件设备也是。 MBR分区格式 MBR (Master Boot Record)格式——主引导记录 主引导记录 (MBR)位于硬盘的0号柱面(Cylinder)、0号磁头(Side)、1号扇区(Sector)。 了解柱面、磁头、扇区。 其中,1扇区称为主引导扇区(也叫主引导记录MBR),占 512 字节(bytes)。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主引导程序(boot loader,即主引导记录,占 446 bytes); 硬盘分区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占 64 bytes); 结束标志(占 2 bytes,固定值为 十六进制 55AA )。 注意: 硬盘的第一个扇区最重要,它里面保存用来记录硬盘里面有多少个分区以及每一分区的大小。 硬盘分区表是用来说明磁盘上的分区情况,一共占 64 字节,即 16*4 ,所以 最多 只有 4 个 分区信息可以写到第一个扇区中,所以就称这4个分区为4个 主分区 ( primary

Linux服务器优化

风格不统一 提交于 2020-02-19 16:33:25
1 cpu性能查看 1、查看物理cpu个数: cat /proc/cpuinfo | grep "physical id" | sort | uniq | wc -l 2、查看每个物理cpu中的core个数: cat /proc/cpuinfo | grep "cpu cores" | wc -l 3、逻辑cpu的个数: cat /proc/cpuinfo | grep "processor" | wc -l 物理cpu个数*核数=逻辑cpu个数(不支持超线程技术的情况下) 1.2 内存查看 1、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949 2519 1430 0 189 1619 -/+ buffers/cache: 710 3239 Swap: 3576 0 3576 total:内存总数 used:已经使用的内存数 free:空闲内存数 shared: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总额 buffers/cache:(已用)的内存数,即used-buffers-cached buffers/cache:(可用)的内存数,即free+buffers+cached Buffer Cache用于针对磁盘块的读写; Page Cache用于针对文件inode的读写,这些Cache能有效地缩短I/O系统调用的时间

kafka 2.12在linux下的安装部署及java客户端对接

风格不统一 提交于 2020-02-19 14:46:10
一、下载kafka_2.12-2.4.0.tgz并解压至/home/kafka_2.12-2.4.0 二、配置kafka 2.1 创建kafka日志文件夹:/home/kafka_2.12-2.4.0/logs 2.2 创建zookeeper数据目录:/tmp/zookeeper 2.3 配置/home/kafka_2.12-2.4.0/config/server.properties 内容如下(SSL证书在下面介绍): ssl.keystore.location=/home/ca/server/server.keystore.jks ssl.keystore.password=mima123 ssl.key.password=mima123 ssl.truststore.location=/home/ca/trust/server.truststore.jks ssl.truststore.password=mima123 ssl.client.auth=required ssl.enabled.protocols=TLSv1.2,TLSv1.1,TLSv1 ssl.keystore.type=JKS ssl.truststore.type=JKS ssl.endpoint.identification.algorithm= #security.inter.broker

linux 安装 mysql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20-02-19 12:48:48
MySQL 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执行 再次查看发现已经没有 mysql-libs 的安装文件 官网下载地址: https://downloads.mysql.com/archives/community/ 确保系统中有 libaio 包 ./mysqld --initialize --user=mysql --datadir=/var/lib/mysql --explicit_defaults_for_timestamp lo0dj.jpOM_w 记住上面的的密码; 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vim /etc/my.cnf # For advice on how to change settings please see # http://dev.mysql.com/doc/refman/5.7/en/server-configuration-defaults.html # *** DO NOT EDIT THIS FILE. It's a template which will be copied to the # *** default location during install, and will be replaced if you # *** upgrade to a newer version of MySQL. [mysqld] # Remove leading #

red hat Linux搭建LAMP平台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20-02-19 04:34:28
Linux系统、Apache、Mysql、PHP 安装配置前确保已有开发环境软件包 [root@localhost ~] # yum -y install pcre-devel zlib-devel links 关闭selinux 和 iptables [root@localhost ~] # vi /etc/selinux/config # 修改配置文件,关闭selinux功能 SELINUX=disabled # 设定为disabled #SELINUXTYPE=targeted # 注释该项,行首添加# [root@localhost ~]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暂时关闭防火墙 [root@localhost ~] #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永久关闭防火墙 [root@localhost html] # cd /var/www/html/ #网页存放处 首先安装Apache,和相关依赖包ape-* [root@localhost ~] # yum -y install httpd [root@localhost ~] # systemctl start httpd ##开启httpd服务 [root@localhost ~] # ss -tunl | grep 80 ##验证 tcp LISTE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