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服务器

linux 系统如何设置先登录普通用户,在转到root用户下

非 Y 不嫁゛ 提交于 2020-02-28 16:01:20
1、修改/etc/sudoers,找到下面一行,在root下面添加普通用户,比如用户abc(前提是abc用户已存在,并设置好密码): Allow root to run any commands anywhere root ALL=(ALL) ALL abc ALL=(ALL) ALL 2、意思就是允许赋予用户abc跟root一样的权限,在任何地点执行任何命令。 3、编辑ssh的配置文件,找到下面一行,把yes改为no,禁止root用户登录: vi /etc/ssh/sshd_config #PermitRootLogin yes PermitRootLogin no 4、经过以上简单的配置,可以禁止root登录,用普通用户abc登录上机器之后,如果想切换为root,然后用su 命令切换为root: su root 然后根据提示输入相应的密码即可; 5、建议ssh里是禁止root登录的好,这样可以避免被人破解;另外修改默认的ssh的22端口,或者添加ssh白名单来做一下服务器的安全防护。 来源: 51CTO 作者: mengbo2006214 链接: https://blog.51cto.com/mengbo2006214/2440262

Linux 查看服务器开放的端口号

本秂侑毒 提交于 2020-02-28 15:18:16
参考转载至:https://www.cnblogs.com/kerrycode/p/5609010.html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物理端口、逻辑端口、端口号等计算机概念。 端口相关的概念: 在网络技术中,端口(Port)包括逻辑端口和物理端口两种类型。物理端口指的是物理存在的端口,如ADSL Modem、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上用 于连接其他网络设备的接口,如RJ-45端口、SC端口等等。逻辑端口是指逻辑意义上用于区分服务的端口,如TCP/IP协议中的服务端口,端口号的范围从0到65535,比如用于浏览网页服务的80端口,用于FTP服务的21端口等。由于物理端口和逻辑端口数量较多,为了对端口进行区分,将每个端口进行了编号,这就是端口号 端口按端口号可以分为3大类: 1:公认端口(Well Known Port) 公认端口号从0到1023,它们紧密绑定与一些常见服务,例如FTP服务使用端口21,你在 /etc/services 里面可以看到这种映射关系。 2:注册端口(Registered Ports): 从1024到49151。它们松散地绑定于一些服务。也就是说有许多服务绑定于这些端口,这些端口同样用于许多其它目的. 3: 动态或私有端口(Dynamic and/or Private Ports) 动态端口,即私人端口号(private port numbers)

Linux带数据换硬盘扩容

北慕城南 提交于 2020-02-28 14:55:56
之前一台linux云服务器硬盘分配过小,已经影响到使用。因此决定新加一块硬盘,将原有内容放在新硬盘上,实现扩容。因为是云服务器,还算比较简单,下面记录一下过程。虽然是在虚拟机上操作,但对于物理机带数据换硬盘也有参考意义。 原有的云服务器硬盘为40G,现在想改成200G。为了操作上简单,直接新增一块200G硬盘,然后把对应的分区都创建出来,只是大小做了调整。最后把对应分区的文件复制过来,把原有硬盘删掉,新硬盘接口编号修改一下,重启即可。整个过程都需要在root下操作,下面介绍详细过程。 新增硬盘后,进入系统,利用fdisk查看当前硬盘情况 /sbin/fdisk -l 并用df查看硬盘挂载情况 df -h 可以看到原有的硬盘/dev/sda和新增的硬盘/dev/sdb,但sdb还没分区。因为原有的sda分为4个区,sda1(挂载到boot), sda2(挂载到root), sda3(挂载到home)和sda4,其中前三个是主分区,sda4是扩展分区,扩展分区上又有逻辑分区sda5(swap分区),因此新硬盘也按此分区,只是各个分区大小不同。 运行fdisk对sdb进行分区 /sbin/fdisk /dev/sdb 类似再创建两个分区,然后再如下创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并把分区格式改为82。 最后保存修改并退出。 分区修改写入后,再执行mkfs进行格式化 /sbin/mkfs -t

Linux CentOS6.5下编译安装MySQL 5.6.15

旧城冷巷雨未停 提交于 2020-02-28 14:37:02
一、编译安装MySQL前的准备工作 安装编译源码所需的工具和库 yum install make cmake gcc gcc-c++ bison-devel ncurses-devel autoconf automake 二、设置MySQL用户和组 新增mysql用户组 groupadd mysql 新增mysql用户 useradd -r -g mysql mysql 三、新建MySQL所需要的目录 新建mysql安装目录 mkdir -p /usr/local/mysql 新建mysql数据库数据文件目录 mkdir -p /data/mysqldb 四、下载MySQL源码包并解压 wget http://dev.mysql.com/get/Downloads/MySQL-5.6/mysql-5.6.15.tar.gz tar -zxv -f mysql-5.6.15.tar.gz cd mysql-5.6.15 五、编译安装MySQL ( mysql从5.5版本开始,不再使用./configure编译,而是使用cmake编译器,具体的cmake编译参数可以参考mysql官网文档 http://dev.mysql.com/doc/refman/5.5/en/source-configuration-options.html cmake \ -DCMAKE_INSTALL

Linux系统之用户管理

情到浓时终转凉″ 提交于 2020-02-28 14:19:14
Linux系统之用户管理 1、linux用户基本概念: Linux作为一种多用户的操作系统(服务器系统), 允许多个用户同时登陆到系统上 ,并响应每个用户的请求。 任何需要使用操作系统的用户,都需要一个系统账号,账号分为:管理员账号与普通用户账号。 在Linux中,操作系统根据UID来判断用! 根据UID来判断用户! 而不是用户名!只要id为0就是管理员,哪怕有多个id为0 的账号 系统在新建账号时,会根据账号类型,自动分配递增账号的UID与GID (用户身份编号,组编号),也可自行分配。通常情况下,应当保证UID与GID唯一且不重复。 2、用户的三个文件: /etc/passwd 存储用户的关键信息 /etc/group 存储用户组的关键信息 /etc/shadow 存储用户的密码信息 3、useradd命令用来创建新的用户或更改用户的信息。 语法:#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g :指定用户对应的用户组 -G:定义此用户为多个不同组的成员 -u :指定用户id 案例:创建用户lianghong ,让lianghong属于600主组,附加组601,用户id:666 案例:不加任何参数,会创建相同的用户组,相同的家目录 4、passwd文件信息 依次含义为: 登录用户名 密码 UID GID 全名或注释 用户主目录 用户默认使用shell **5、 group文件格式如下图:

GITEA 安装部署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20-02-28 14:16:24
GITEA官方资源 中文官网 https://gitea.io/zh-CN/ GITEA官方手册 https://docs.gitea.io/zh-cn/ GITEA各平台安装包下载地址 https://dl.gitea.io/gitea/ GITEA下载安装 下载 gitea wget https://dl.gitea.io/gitea/1.4.0/gitea-1.4.0-linux-amd64 修改执行权限 chmod 777 gitea-1.4.0-linux-amd64 启动 gitea-server ./gitea-1.4.0-linux-amd64 web 后台运行gitea-server nohup ./gitea-1.4.0-linux-amd64 web & GITEA 配置 1. 浏览器访问 172.16.19.230:3000 2. 根据操作向导进行git-server配置 3. 创建管理员账户 配置之后需要进行其他修改内容请参考gitea官方手册进行修改,修改gitea安装目录下cu stom/conf/app.ini文件中的对应项,重启gitea即可注意事项 1. 目前gitea安装于服务器的/root/softwore目录下 2. 建议 gitea 运行在80端口 3. 建议 gitea 运行进行进行域名解析 来源: https://www

Linux 基础操作命令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20-02-28 13:28:50
关机和注销 shutdown -h now 立刻关机 shutdown -r now 立刻重启 shutdown -h +1 1分钟后关机(重启同样用法) shutdown -h 11:00 11点钟关机(重启同样用法) shutdown -c 取消关机 shutdown -k 只发送关机告警不是真关机; logout 退出当前用户,注销用户(ctrl+d) exit 退出当前用户,注销用户(ctrl+d) 光标控制命令 ctrl+a 光标回到首行; ctrl+e 光标回到行尾; ctrl+k 剪切或删除 光标到行尾的字符; ctrl+u 剪切或删除 光标到行首的字符; ctrl+w 剪切或删除 光标前的一个单词; ctrl+y 粘贴ctrl+k ctrl+u ctrl+w剪切的文本; ctrl+c 中断正在执行的任务或者删除本行;crtl+d 相当于exit #复制和粘贴命令根据操作系统不同命令也不同,具体使用前先通过鼠标操作复制粘贴确认正确的快捷键以后再使用,防止误操作; 帮助命令 man 命令 命令 --help help 系统命令 搜索命令引擎使用顺序:www.google.com--->www.bing.com--->www.baidu.com 显示日期时间的命令 [root@client ~]# date 2020年 02月 28日 星期五 01:54:26 CST

Linux-SSH服务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20-02-28 12:21:06
Linux-SSH服务配置文件 在Linux中关于SSH服务有两个配置服务 ssh_config 客户端配置 sshd_config 服务端配置 我们一般重点管理服务端的配置。 以下列出常见的配置项: 1、port 22 #可更改ssh登录端口,更安全 2、listenAddress 0.0.0.0 #默认监听来自网络中所有主机 3、protocol 2 #服务版本 4、Hostkey /etc/ssh/ssh_host_rsa_key #本机私钥保存地址 5、Serverkey Bits 1024 #私钥位数 6、Syslog Facility AUTH #日志记录SSH登录信息-/var/log/secure 7、Loglevel INFO #日志级别 8、GssAPIAuthentication yes #GssAPI认证开启,当其他服务器试图登录时,进行验证 service sshd restart 来源: CSDN 作者: 电影菌 链接: https://blog.csdn.net/UF147/article/details/104553179

linux入门系列15--文件传输之vsftp服务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20-02-28 10:27:01
前面的系列文章基本讲完了linux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从本篇开始讲解centos7中服务程序的部署和配置,以便为外部提供各种服务。 日常工作和娱乐中,我们所需的各种资源都离不开网络以及各种服务,我们通过网络获取部署在其他服务器上的各种服务资源,这些服务包括文件服务、邮件服务、媒体服务等等。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计算机上网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资料,而文件传输则是获取资料的方式。因此,我们首先来了解下linux中文件传输相关的知识。 一、文件传输协议FTP 1.1 FTP产生背景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说明了规则的重要性。同样,当今的互联网由成千上万台机器组成,这些机器包括个人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巨型机等各种形形色色的设备,并且这些设备中使用的操作系统还不一样,有的可能是用的windows,而有的则是Linux或其他系统。 要在这么纷繁复杂的设备之间传输文件,那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规则,大家都按规则办事,传输的文件才能相互识别,达到正确传递信息的目的。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解决文件传输的问题,文件传输协议应运而生。 1.2 FTP相关概念 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是一种在互联网中进行文件传输的协议,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默认使用 20、21 号端口,其中20端口是数据端口用于进行数据传输,21端口为命令端口

阿里云centos Linux系统挂载数据盘操作流程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20-02-28 10:05:46
这里假设的是已经在阿里云管理后台购买完了新增的硬盘。我们只讲在Linux系统里操作挂载硬盘过程。 一、 环境: 操作系统: Centos 7 二、查看云服务下所有硬盘 使用root账号登录服务器,执行fdisk -l命令查看硬盘情况 vdb是我们新增加的一块硬盘,目录是没有挂载的情况 三、挂载新的硬盘 输入"fdisk /dev/vdb",然后根据下图的提示,输入n,p,1,回车,回车,wq,保存退出。 四、格式化分区及挂载目录 1、第一步,先格式化vdb1分区 mkfs.ext3 /dev/vdb1 五、执行挂载操作 这样就把新的硬盘挂载上来了!!!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qinshengfei/p/12375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