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创建文件夹

Linux 服务器如何设置文件和文件夹的读写权限

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 提交于 2019-12-01 12:10:13
修改文件可读写属性的方法 例如:把index.htm 文件修改为可写可读可执行: chmod 777 index.htm 要修改目录下所有文件属性可写可读可执行: chmod 777 *.* 该命令中可以使用 * 作为通配符。 比如:修改所有htm文件的属性: chmod 777 *.htm 修改文件夹属性的方法 把目录 /images/small 修改为可写可读可执行: chmod 777 /images/small 修改目录下所有的文件夹属性: chmod 777 * 把文件夹名称用 * 来代替就可以了。 要修改文件夹内所有的文件和文件夹及子文件夹属性为可写可读可执行: chmod -R 777 /upload 文件和目录的权限区别 总结 Linux 下文件和目录的权限区别: 文件:读文件内容(r)、写数据到文件(w)、作为命令执行文件(x)。 目录:读包含在目录中的文件名称(r)、写信息到目录中去(增加和删除索引点的链接)、搜索目录(能用该目录名称作为路径名去访问它所包含的文件和子目录) 具体说就是: (1)有只读权限的用户不能用 cd 进入该目录,还必须有执行权限才能进入。 (2)有执行权限的用户只有在知道文件名,并拥有读权利的情况下才可以访问目录下的文件。 (3)必须有读和执行权限才可以 ls 列出目录清单,或使用 cd 命令进入目录。 (4)有目录的写权限,可以创建

linux系统&自动清理日志实现脚本

浪尽此生 提交于 2019-12-01 11:55:06
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lakelise/article/details/93711932 编写清理脚本,添加到定时任务中: 创建可执行文件 cd /home touch clear_log.sh 赋予可执行权限 chmod +x clear_log.sh 编写脚本内容 vi clear_log.sh 添加脚本 #!/bin/sh find /home/zhongli_interface -type f -mtime +3 -name "*.tmp" -exec rm -rf {} \; /home/zhongli_interface 清理文件的路径 -type f 清理文件类型为文件,f修改成d 就是文件夹 -mtime +3 清理三天前的文件 清理文件名为.tmp结尾的文件 -exec 执行的命令 {} \; 固定格式 设置定时任务 cd /etc crontab -e 添加内容(每天陵城2点执行脚本) 0 2 * * * /home/clear_log.sh 保存退出 ———————————————— 参数: 实例命令 find /export/Logs/ -type f -name "*log*" -mtime +3 -exec rm -rf {} \; 将/export/Logs/目录下所有30天前带".log"的文件删除。具体参数说明如下:

感觉对自己有用的的Linux命令

对着背影说爱祢 提交于 2019-12-01 09:11:10
获取文件具体内容 cat t.txt 对某个文件限制为只能追加数据,但不能够删除的命令(只用来制作系统级别的日志文件) sudo chattr +a t.txt 修改权限操作 4为可读,2为可写,1为可执行 chmod 777 t1.txt 比较两个文件是否相同(相同不会输出,不能回输出信息) cmp t.txt t1.txt file用于辨识文件类型 file t.txt 盲目查找根据文件名字查找对应的文件路径 find -name t.txt 删除文件目录 rm -r t 拷贝文件 cp 已存在的文件 目标文件 cp -r 已存在的文件夹/ 目标文件夹 修改文件名字或文件夹名字 mv t.txt t1.txt mv t t1 创建文件 touch t5.txt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MyUniverse/p/11675043.html

linux常用命令

萝らか妹 提交于 2019-12-01 08:52:53
1、cd命令 这是一个非常基本,也是大家经常需要使用的命令,它用于切换当前目录,它的参数是要切换到的目录的路径,可以是绝对路径,也可以是相对路径。如: [plain] view plain copy print? cd /root/Docements # 切换到目录/root/Docements cd ./path # 切换到当前目录下的path目录中,“.”表示当前目录 cd ../path # 切换到上层目录中的path目录中,“..”表示上一层目录 2、ls命令 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查看文件与目录的命令,list之意,它的参数非常多,下面就列出一些我常用的参数吧,如下: [plain] view plain copy print? -l :列出长数据串,包含文件的属性与权限数据等 -a :列出全部的文件,连同隐藏文件(开头为.的文件)一起列出来(常用) -d :仅列出目录本身,而不是列出目录的文件数据 -h :将文件容量以较易读的方式(GB,kB等)列出来 -R :连同子目录的内容一起列出(递归列出),等于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都会显示出来 注:这些参数也可以组合使用,下面举两个例子: [plain] view plain copy print? ls -l #以长数据串的形式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数据文件和目录 ls -lR #以长数据串的形式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3、grep命令

一起来学linux

雨燕双飞 提交于 2019-12-01 08:52:12
1. linux目录 /dev 存放抽象硬件 /boot 存放内核与启动文件 /lib 存放系统文件 /bin 存放二进制文件(可执行文件) /sbin 存放特权级二进制文件 /usr 存放安装程序 /var 存放经常变化的文件(日志文件/mysql文件等) /mnt 文件挂载目录(u盘) /home 普通用户目录 /root 特权用户目录 /etc 存放配置文件目录 /opt 大型软件存放目录 2. - # 上一次工作目录 3. ~ # 家目录(是root用户cd ~就切换到root文件夹下,是gyk用户cd ~就切换到gyk文件夹下) 4. w # 显示有几个终端在链接 5.增: vim aa.txt # 编辑一个文件,有则打开,无则创建 touch aa.txt # 增加一个文件(只创建,不打开) mkdir 创建文件夹 -p # 递归命令 mkdir -p /tmp/python_test/tests.py mkdir -p ./a/c ./b/d # 在统计创建多个目录 6.删: rm -f # 强制删除 -r # 递归删除 rm -rf * # 强制递归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7.改: mv 移动命令,并且可以重命名 mv aa.txt bb.py # 重命名 mv ./aa.txt tmp # 将aa.txt移动到tmp文件夹下 8.查: cat aa.txt # 查看文件

linux系统共享文件夹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19-12-01 08:39:48
1.打开CentOS7的终端Konsole,使用“rpm -qi samba"命令查询是否已经安装了Samba,然后使用“yum install samba”命令,下载Samba包并安装。输入“y”,确认安装软件和软件依赖包。 2.使用“rpm -qa | grep samba”查看已经安装好的Samba的信息 3.添加共享文件夹的用户,使用“smbpasswd -a username”。 smbpasswd命令的常用方法smbpasswd -a 增加用户(要增加的用户必须是系统用户)smbpasswd -d 冻结用户,就是这个用户不能在登录了smbpasswd -e 恢复用户,解冻用户,让冻结的用户可以在使用smbpasswd -n 把用户的密码设置成空. 要在global中写入 null passwords -truesmbpasswd -x 删除用户 4.使用命令“mkdir /home/noiccy/myshare”,在用户noiccy文件夹下新建“myshare”共享文件夹。 5.使用命令“chmod -R 777 /home/willy/myshare”,将整个myshare文件夹与其中的文件和子目录的权限都设置为rwxrwxrwx,即所有人都可以查看操作。777: 0表示没有权限,1表示可执行权限,2表示可写权限,4表示可读权限,然后将其相加

Linux常用命令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19-12-01 08:25:13
本文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23329167/article/details/83856430 一、基本命令 1.1 关机和重启 1.2 帮助命令 二、目录操作命令 2.1 目录切换 cd 2.2 目录查看 ls [-al] 2.3 目录操作【增,删,改,查】 2.3.1 创建目录【增】 mkdir 2.3.2 删除目录或文件【删】rm 2.3.3 目录修改【改】mv 和 cp 2.3.4 搜索目录【查】find 三、文件操作命令 3.1 文件操作【增,删,改,查】 3.1.1 新建文件【增】touch 3.1.2 删除文件 【删】 rm 3.1.3 修改文件【改】 vi或vim 3.1.4 文件的查看【查】 3.2 权限修改 四、压缩文件操作 4.1 打包和压缩 4.2 解压 五、查找命令 5.1 grep 5.2 find 5.3 locate 5.4 whereis 5.5 which 六、su、sudo 6.1 su 6.2 sudo 七、系统服务 八、网络管理 8.1 主机名配置 8.2 IP 地址配置 8.3 域名映射 九、定时任务指令crontab 配置 9.1 命令格式 9.2 配置说明、实例 十、其他命令 10.1 查看当前目录:pwd 10.2 查看进程:ps -ef 10.3 结束进程:kill 10.4 网络通信命令: 10

linux学习文档(一)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19-12-01 04:49:36
很快就要去公司实习了,所以最近在恶补 linux操作系统 的东西。之前学校有专门的操作系统的课程,从操作系统的发展开始讲起,然后讲解操作系统的进程调度,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等知识。同时也有与之相匹配的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课,做了几个小实验。但现在好多linux的命令都忘光了,趁工作前的几天重新温习一遍。(前几周把自己做的web项目部署到阿里云服务器上,阿里云服务器购买的是9.9元一个月的学生机,我购买了一年,服务器系统为Ubuntu16.04,之后因为ftp服务突然失效,而重新安装ftp服务的时候一直存在依赖问题,我把数据源从阿里云换成了163,折腾了一宿,最后没办法只能重装系统,装了Ubuntu14.04版本的,这样才勉强解决了问题。心疼自己,但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linux的决心。) 我温习的方式主要通过看网易公开课的视频课程为主,然后自己边在虚拟机上练习(为了避免不经意间把阿里云服务器的系统破坏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边记笔记。 课程链接: http://study.163.com/course/courseMain.htm?courseId=232007 下面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笔记,希望大家一起学习,共同努力。如有不足,请指正。 1. linux版本分为内核版本和发行版本。内核开源,有专门的团队进行维护以及更新

Linux常用命令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19-12-01 02:38:52
1.删除 即:rm -rf 目录名字 -r 就是向下递归,不管有多少级目录,一并删除 -f 就是直接强行删除,不作任何提示的意思 2.用户相关的命令 useradd:创建一个新用户或更新默认新用户信息 如:useradd mingi:创建一个新用户,用户名为mingi passwd:更改当前用户的密码 如:passwd mingi:更改用户名为mingi的密码 更多关于密码的修改的详细教程的链接: https://blog.csdn.net/zyy1659949090/article/details/88176303 PS:root用户可以修改任意普通用户的密码 su:切换用户 如:su yum -- 切换到用户yum exit:退出当前用户 whoami:查看当前用户名 who:显示当前已登录的用户信息 从root切换成普通用户,输入exit命令或者su yum logout :退出当前用户 默认按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的,都是普通用户,显示符号位$ root显示符号位# 3.文件夹相关的命令 mkdir mingi:创建空目录mingi mv 1.txt 2.txt:重命名,将1.txt重命名为2.txt mv 1.txt mingi:将1.txt移动到目录mingi下 4.文件相关 touch:创建文件 echo:往文件新增内容 如:echo xiongda > xiongda

Linux云服务器的各种小Tips

这一生的挚爱 提交于 2019-12-01 02:28:50
由于私人博客使用了很多Google的资源比如链接了Google Plus账号,Facebook Like按钮等,因此在国内访问 个人主页 就比较慢。因此我就把一些操作Linux云服务器的小Tips记录在这里。本帖持续更新,希望对临时需要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 与时间有关的一些Tips 如果要在Linux上查看当前时间,可以使用date命令。 如果发现Linux服务器的时间有问题,可以使用ntpdate -u cn.pool.ntp.org同步时间。因此,如果发现自己的服务器总是不准的话,可以创建一个同步时间的计划任务。比如,每天晚上23点59分同步一次时间,并把结果写到日志里。 PATH=/usr/local/sbin:/usr/local/bin:/sbin:/bin:/usr/sbin:/usr/bin:/root/bin 59 23 * * * nohup ntpdate -u cn.pool.ntp.org >> /root/ntpdate.log 2>&1 & 2. 与VI编辑器相关的一些Tips 如果需要在终端(比如SSH)上运行Vi编辑器,并且使其能够正常地显示中文,可以编辑~/.vimrc 文件(没有就新建),键入以下内容: set encoding=utf-8 set fileencoding=utf-8 如果需要在VI编辑器中,复制行,双击yy,然后单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