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体

H5制作立方体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2:56:40
这几天在学习H5,使用它做出的页面很炫,下面来一段H5制作的立方体;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tyle> *{ padding: 0; margin: 0; } .box{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margin:100px auto; position: relative; transform: rotate3d(1,1,0,200deg); transform-style: preserve-3d; perspective: 0px; perspective-origin: 100px 100px; } .box > div{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position: absolute; opacity: 0.5; } .front{ background-color: red; transform: translateZ(100px); } .back{ background-color: green; transform: translateZ(-100px) rotateY(180deg); } .left{ background-color: blue; /

【JOISC2012】fish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19-12-01 20:23:47
Description   有 \(n\) 条鱼,第 \(i\) 条鱼的长度为 \(L_i\) ,颜色是 \(C_i\) ( \(C_i\) 只能是 ‘R’,'G','B')。   你需要从中挑出至少一条鱼,要求挑出的鱼中不能存在两条鱼 \(x,y\) 满足 \(2L_x\le L_y\) 。   求可以挑出 \(a\) 条红鱼、 \(b\) 条绿鱼、 \(c\) 条蓝鱼的三元组 \((a,b,c)\) 的个数。    \(n\le 5\times 10^5\) Solution   将所有鱼按 \(L\) 从小到大排序。   枚举每条鱼 \(l\) 为 \(L\) 最小的鱼,求在此基础上能挑出的 \(L\) 最大的鱼 \(r\) 。设第 \([l,r]\) 条鱼中有 \(a\) 条红鱼, \(b\) 条绿鱼, \(c\) 条蓝鱼,则 \((0,0,0)\) 到 \((a,b,c)\) 这个立方体空间中的所有三维点都是可以选的。问题转化成了求 \(n\) 个立方体的体积并。   发现 \(n\) 个立方体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cx2015noip-as-php/p/11716704.html

题解 [SDOI2008]立方体覆盖

孤人 提交于 2019-12-01 07:10:19
题目描述 A君近日为准备省队选拔,特意进行了数据结构的专项训练。训练过程中就遇到了“矩形面积并”这道经典问题,即:给出 N N 个各边与坐标轴平行(垂直)的矩形,求矩形覆盖的面积之和。A君按纵坐标建立线段树后按横坐标扫描计算,轻易 AC 了这道题,时间复杂度为 O(N\log N) O ( N log N )。 为了强化训练,A君将问题推广到三维空间中,即:给出 N N 个各棱与坐标轴平行(垂直)的立方体,求立方体覆盖的体积之和。为了简化问题,令立方体均退化为正立方体,用四元组 (x, y, z, r) ( x , y , z , r ) 表示一个立方体,其中 x, y, z x , y , z 为立方体的中心点坐标, r r 为中心点到立方体各个面的距离(即立方体高的一半)。 这次可难住了A君,只好请你——未来的金牌——来帮助他了。 输入格式 第一行是一个正整数 N N。 以下 N N 行每行四个整数 x, y, z, r x , y , z , r。 输出格式 输出覆盖的总体积。 输入输出样例 输入 #1 复制 3 0 0 0 3 1 –1 0 1 19 3 5 6 输出 #1 复制 1944 说明/提示 N \leq 100, -1000 \leq x,y,z \leq 1000, r \leq 200 N ≤ 1 0 0 , − 1 0 0 0 ≤ x , y , z ≤

我的第一个博客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19-11-30 08:53:55
通过CSS制作一个3d的立方体 < ! doctype html > < html > < head > < meta charset = "utf-8" > < title > CSS3 制作 3 D立方体 < / title > < style > * { margin : 0 ; padding : 0 ; } body { width : 500 px ; height : 500 px ; perspective : 1500 px ; margin : 200 px auto ; border : 1 px solid pink ; } . warp { width : 500 px ; height : 500 px ; margin : 100 px auto ; position : relative ; transform - style : preserve - 3 d ; transform : rotateX ( 45 deg ) rotateY ( 45 deg ) ; height : 200 px ; border : 2 px solid #ccc ; text - align : center ; animation : play 5 s linear infinite ; } . box { width : 200 px ; line -

【网易】塔

我怕爱的太早我们不能终老 提交于 2019-11-29 06:23:46
题目描述 小易有一些立方体,每个立方体的边长为1,他用这些立方体搭了一些塔。 现在小易定义:这些塔的不稳定值为它们之中最高的塔与最低的塔的高度差。 小易想让这些塔尽量稳定,所以他进行了如下操作:每次从某座塔上取下一块立方体,并把它放到另一座塔上。 注意,小易不会把立方体放到它原本的那座塔上,因为他认为这样毫无意义。 现在小易想要知道,他进行了不超过k次操作之后,不稳定值最小是多少。 输入描述: 第一行两个数n,k (1 <= n <= 100, 0 <= k <= 1000)表示塔的数量以及最多操作的次数。 第二行n个数,ai(1 <= ai <= 104)表示第i座塔的初始高度。 输出描述: 第一行两个数s, m,表示最小的不稳定值和操作次数(m <= k) 接下来m行,每行两个数x,y表示从第x座塔上取下一块立方体放到第y座塔上。 示例1 输入 3 2 5 8 5 输出 0 2 2 1 2 3 思路: 思路很简单,就是每次操作将最高的塔搬一块到最低的塔,一开始想用排序加map,发现由于塔的高度在不断改变,map会失效 观察到塔的数量不是很多,因此直接遍历找最高和最低的塔即可,这样塔的顺序也没有被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地方: 1.k为0时,不要打印出操作 2.最坑的地方–>如果最后几个操作的不稳定值没变,可以选择不做最后几步,因此我们还要回滚s数组。 #include

h5-立方体

强颜欢笑 提交于 2019-11-27 21:45:55
1.制作一个立方体:首先要有6个面 1 <div class="box"> 2 <div class="front">front</div> 3 <div class="back">back</div> 4 <div class="left">left</div> 5 <div class="right">right</div> 6 <div class="top">top</div> 7 <div class="bottom">bottom</div> 8 </div> 2.具体代码展示在css中:集体描述展示在注释 1 <style> 2 *{ 3 padding: 0; 4 margin: 0; 5 } 6 .box{ 7 width: 200px; 8 height: 200px; 9 margin: 100px auto; 10 position: relative; 11 /*让box默认旋转,方便观察*/ 12 transform: rotate3d(1,1,0,-30deg); 13 /*让子元素保留3d变换之后的效果*/ 14 transform-style: preserve-3d; 15 16 /*添加透视景深效果*/ 17 perspective: 0px; 18 /*设置透视的观察角度:第一个数值控制左右,第二个数值控制上下*/ 19

OpenGL光照1:颜色和基础光照

这一生的挚爱 提交于 2019-11-27 10:57:19
本文是个人学习记录,学习建议看教程 https://learnopengl-cn.github.io/ 非常感谢原作者JoeyDeVries和多为中文翻译者提供的优质教程 的内容为插入注释,可以先跳过 前言 我们简要提到过该如何在OpenGL中使用颜色(Color),但是我们至今所接触到的都是很浅层的知识,现在我们要更深入地讨论什么是颜色,并且还会为学习光照(Lighting)创建一个场景 颜色 首先你要知道我们一直在使用有限的数值来模拟真实世界中无限的颜色,所以并不是所有现实世界中的颜色都可以用数值来表示的,然而我们仍能通过数值来表现出非常多的颜色,甚至你可能都不会注意到与现实的颜色有任何的差异 颜色可以数字化的由红色(Red)、绿色(Green)和蓝色(Blue)三个分量组成,它们通常被缩写为RGB,仅仅用这三个值就可以组合出任意一种颜色 例如,要获取一个 橙色(Coral) 色的话,我们可以定义这样的一个颜色向量: glm::vec3 coral(1.0f, 0.5f, 0.31f);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某一物体的颜色并不是这个物体真正拥有的颜色,而是它所反射的(Reflected)颜色,换句话说,那些不能被物体所吸收(Absorb)的颜色(被拒绝的颜色)就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物体的颜色 太阳光能被看见的白光其实是由许多不同的颜色组合而成的,看下图

Apache Kylin的架构特性

旧巷老猫 提交于 2019-11-27 07:04:44
  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http://kylin.apache.org/cn/ 可扩展的超快OLAP引擎,提供标准SQL查询接口   支持单机或集群部署,为减少在Hadoop上百亿规模数据查询延迟而设计;   提供标准SQL接口,满足Hadoop之上的大部分分析查询需求。 交互式查询能力,多维立方体(MOLAP Cube)   用户能够在Kylin里为百亿以上数据集定义数据模型并构建立方体。 与BI工具及其他应用整合   提供JDBC及ODBC驱动,与BI工具整合。 其他特性   压缩与编码;   增量更新;   利用HBase Coprocessor;   基于HyperLogLog的Dinstinc Count近似算法;   友好的web界面以管理,监控和使用立方体;   项目及立方体级别的访问控制安全;   支持LDAP; 来源: http://www.cnblogs.com/zlslch/p/7404623.html

CSS动画之旋转魔方轮播

China☆狼群 提交于 2019-11-27 06:48:51
很久没有回头来复习CSS方面的知识了, 正好又到了月底写文章的deadline...... 所以这次选择了详细巩固一下CSS3动画有关的知识点,因为之前只是用过一些属性并没有深究细节。 在我自己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 才觉得CSS确实能够实现很多炫酷的效果。 本篇文章demo的完成自己也是查了很多相关知识点和借鉴了一些文章中的内容。但不管怎样, 作为一个前端菜鸟, 总是在不断学习中成长的。这句话写在这里自己心里也安心一些。(逃...... 最终的demo效果地址 下面我将一步一步详解如何利用纯CSS实现一个旋转魔方轮播的效果。 总的来说我们需要实现以下两个主要功能: 构建一个能够旋转的立方体 让立方体拥有基本轮播所具有的特性 但在完成以上两点之前我们需要再次了解或熟悉一下实现其功能的CSS3基础知识点: transition transform perspective preserve-3d animation transition属性 --- 过渡效果 transition: property duration timing-fucntion delay; 这个属性应该都很熟悉, 也不过多讲, 只是列出其所具有的所有子属性。 过渡属性 --- 过渡持续时间 --- 过渡函数(曲线) --- 过渡延迟 transition-timing-function: linear|ease

css3之3D 旋转立方体与哆啦A梦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19-11-27 03:52:59
主要记录两个css3 3D转换的示例 ㈠哆啦A梦 三个哆啦A梦的图片,分别让其围绕X轴,Y轴,Z轴旋转60度,鼠标放上开始发生变化。 具体代码如下图所示: 1 <!DOCTYPE html> 2 <html lang="en"> 3 <head> 4 <meta charset="UTF-8"> 5 <title>3d变换</title> 6 <style type="text/css"> 7 #stage{ 8 width: 910px; 9 margin:100px auto; 10 perspective:100px; 11 } 12 .box{ 13 width:300px; 14 height: 327px; 15 float: left; 16 transition:linear 1s; 17 transition-style:preserve-d; 18 } 19 img{ 20 width:300px; 21 height: 327px; 22 } 23 .x:hover{ 24 transform:rotateX(60deg); 25 } 26 .y:hover{ 27 transform:rotateY(60deg); 28 } 29 .z:hover{ 30 transform:rotateZ(60deg); 31 } 32 </style>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