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的内核开发教程(bkerndev)-03 内核初步
目录 内核初步 内核入口 链接脚本 汇编和链接 PS: 下面是我自己写的 64位Linux下的编译脚本 内核初步 在这节教程, 我们将深入研究一些汇编程序, 学习创建链接脚本的基础知识以及使用它的原因。最后, 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batch(批处理)文件自动汇编、编译和链接这个最基本的受保护模式下的内核。本教程假定你已经安装了NASM和GCC, 并且了解一点点x86汇编语言。 内核入口 内核的入口点是当引导程序(bootloader)调用内核时最先执行的代码段。这段代码一直以来几乎都是使用汇编编写的, 因为有些工作如设置新的栈, 加载新的GDT、IDT或寄存器, 你简单地使用C语言根本没法做到。在很多初学者写的内核, 和更专业的内核中, 会将所有汇编程序代码放在一个文件中, 并将其余源代码分别放在几个C文件中。 如果至少知道一点点汇编语言, 那么下面这段汇编代码应该非常简单明了了。就代码而言, 这个文件做的只有加载一个新的8KB栈, 然后跳转到一个死循环中。这个栈是一块很小的内存, 它用于存储或传递参数给C函数。它还可以用来保存你函数中声明和使用的局部变量。其他的全局变量则存储在BSS区域中。在 mboot 和 stublet 代码块之间的代码用于生成特殊的签名, GRUB通过该签名校验即将加载的二进制输出文件, 实际上该文件就是内核。不过不用费力去理解多重引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