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

人物-发明家-特斯拉:尼古拉·特斯拉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21-01-05 13:35:54
ylbtech-人物-发明家-特斯拉:尼古拉·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 塞尔维亚 裔美籍 发明家 、 机械工程师 、 电气工程师 。 他被认为是电力商业化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并因主持设计了现代 交流电 系统而最为人知。在 迈克尔·法拉第 发现的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上,特斯拉在电磁场领域有着多项革命性的发明。他的多项相关专利以及电磁学的理论研究工作是 现代的 无线通信 和 无线电 的基石 。 1. 返回顶部 1、 中文名:尼古拉·特斯拉 外文名:Nikola Tesla、 Никола Тесла 别 名:尼科·特斯拉(Niko Tesla) 国 籍:奥匈帝国(后移民美国) 民 族:塞尔维亚族(南斯拉夫人) 出生地:克罗地亚 出生日期:1856年7月10日 逝世日期:1943年1月7日 职 业:发明家、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 毕业院校:格拉茨理工大学(实际未毕业) 信 仰:塞尔维亚东正教 主要成就:交流电系统、无线电系统、无线电能传输、雷达、放大发射机 代表作品:《My Inventions》《The Dynamic Theory of Gravity》 目录 1 人物生平 ▪ 早期发展 ▪ 辉煌年代 ▪ 沉寂晚年 ▪ 人物纪年 2 研究领域 3 主要成就 4 轶事典故 ▪ 天才之处 ▪ 人格魅力 ▪ 放弃专利 ▪

钢铁侠传-文言文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21-01-05 07:52:35
最近网上一篇文言文版的《钢铁侠传》风靡全网,连“托尼”本人都点赞了,一起来看一下吧: 托尼早孤,锐志好学。其父霍华德在时,尝以其寄庠序,尼不知其父有志于国,谓其漠己。公论曰,愈恶一人愈如其人。尼既弱冠,尽能袭承父业。造钛金甲胄匿其内,千里不留行,显达一时,见用于兵部。尝有一姝,别号小辣椒,其德婉贞、淑贤。诗经有言,何彼浓矣,华若桃李,庶几谓之。二人相知,卿卿我我,尼既知世间有爱,遂宥其父,誓曰,孰弑吾亲,必手刃之。 尝有路人问之,人其谓汝“夺命奸贾”,汝如何言?尼对曰,吾制铠仗弓弩,皆为治道,以暴易暴,尔等知否?殄灭苍生,吾耻为之。然觇视诸侯征战,其铠仗致天下流血漂橹,遂戢械以止战,不言兵戎。其叔父欧比僭越,尼忍痛戮之。后为匪所劫,用匪之械,缮为机甲,遂称钢铁侠。且寤之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与诸天神地祇人间雄杰合盟,名曰复联。联雷神,破洛基,平奥创,寰宇震栗。 先是,悍匪九头蛇以尼父尝与合纵败其主纳粹,悬购天下,以刺客巴基刺之,尼双亲皆亡。此巴基者,尝于二战被执,匪以机巧之术俾其超能,且盲信匪言。后复联征讨仇讎,延及无辜。毙者亲众有泽莫男爵衔之因尼欲知其父死状巧构名辩诓尼如九头蛇穴名曰邀击巴基。尼与巴基战于西伯利亚,巴基挚友美队援巴基。此美队,号罗杰斯,美利坚国雄杰,亦以绝版血清于躯,骨骼奇绝,以其不死之力,是以于复联有威名。其阅六纪而生,盖知尼父死因。然与巴基尝为同袍

SQL查询(连接查询)

|▌冷眼眸甩不掉的悲伤 提交于 2021-01-03 11:02:29
1、等值连接 -- 查询成绩信息及课程信息 select * from courses,scores where courses.courseNo=scores.courseNo -- 查询成绩信息及课程信息 select c.courseNo as 课程表课程号, c.name 课程名, s.courseNo 成绩表课程号, s.score 成绩 from courses as c, scores as s where c.courseNo=s.courseNo -- 查询学生信息及学生的成绩 select stu.name, sc.score from students as stu ,scores as sc where stu.studentNo=sc.studentNo 内连接 -- 查询学生信息及学生的成绩 select sc.score,cs.name from scores sc inner join courses cs on sc.courseNo=cs.courseNo -- 查询学生信息及学生的课程对应的成绩 select stu.name 姓名,sc.score 成绩,cs.name 课程名 from students stu,scores sc,courses cs where stu.studentNo=sc.studentNo and sc

做大朋友圈:紫光云打造芯片设计上云新范本

十年热恋 提交于 2020-12-31 14:22:17
如何在有限的投入下,解决芯片设计在弹性算力、CAD环境构建、EDA工具投入上的几大耗钱耗时耗力的需求,云平台,成为一个不二之选。 “我们要做的不是一锤子买卖。” 4个月前,在2020世界半导体大会上,紫光云推出的芯片设计云解决方案一经亮相,迅速引来芯片设计产业高度关注。 短短2个月后,紫光芯片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揭牌并落户上海,成为上海唯一服务于芯片设计企业的公共算力创新平台。 当被问起推出芯片设计上云方案后为何还要打造一个产业互联网平台时, 紫光云公司CTO 办公室主任邓世友 如文章开头所坦言的那句,让业界意识到,紫光云的意图,不仅仅是让芯片设计企业把工作搬上云,更在于依托“朋友圈”的能量,把芯片设计上云这件事,做得更大。 紫光云公司CTO办公室主任 邓世友 01 把芯片设计搬上云,紫光云缘何成为领跑者?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最新数据发布,2020年国内专业从事芯片设计的国内企业已经超过2200家,而其中员工不足百人的创业型企业就占到了近九成。在芯片更新换代越来越快 的趋势下,如何在有限的投入下,解决芯片设计在弹性算力、CAD环境构建、EDA工具投入上的几大耗钱耗时耗力的需求,云平台,成为一个不二之选。 恰逢此时,芯片设计和云计算两大产业,各自经过了残酷的技术磨炼,熬过了激烈的产业竞争,开始走到一个交汇融合的结合点。 在欧美等地,芯片设计上云已是市场共识,国内外主流芯片设计厂商

自动做多参考态计算的程序MOKIT

早过忘川 提交于 2020-12-31 11:48:18
本公众号之前发过几篇多组态(multi-configurational)方法的介绍: 用Gaussian做CASSCF计算 用Gaussian寻找圆锥交叉点 广义价键波函数(GVB)简介 广义价键计算及初始轨道的构造 GVB和CASSCF在精度上通常仅是定性正确,定量上差强人意,若需要高精度的结果或与实验值对比,需要进一步做多参考态(multi-reference)方法的计算。GVB、CASCI、CASSCF和DMRG这些(本质上)是多组态波函数,它们是多参考态方法的参考态(reference)。最最常见的多参考态方法有CASPT2、NEVPT2和MRCISD三种,基于CAS或DMRG参考态的都有很多文章发表,相应可以称为CASSCF-NEVPT2、DMRG-NEVPT2等。D. G. Truhlar和L. Gagliardi等人还提出过基于CAS的MC-PDFT方法,后来也推广到了DMRG-PDFT,由于动态相关是用DFT考虑的,比前述几种多参考态方法计算上经济一些。 多组态或多参考态方法计算步骤复杂,要求用户有 丰富的计算经验 和 较强的化学直觉 ,很多计算(注意仅是写输入文件就)需要有电子结构方法的基础知识。近年来有不少半自动或全自动做多参考态计算的文章发表,意图使这些计算像HF/DFT计算一样简便,但是基本是在文献上或某些课题组里,可获取的程序极少。

于企业来讲,低代码开发有何价值?

时间秒杀一切 提交于 2020-12-28 22:39:12
对于企业来说,软件管理系统是为了能让业务更加高效的开展和赋能,但在当下这个时代,技术变化飞快,企业要求多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变革也相应变的快了起来,这就要求软件管理系统的调整和进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任何小调整都去找厂商在成本上也不划算,但是如果采用低代码平台开发,这些都迎刃而解,那么在进行中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低代码开发起到哪些作用呢? 一、双模IT模式下,低代码开发服务“敏态IT” 面对数字化时代挑战,大型企业都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 IT(或“科技”)部门,造成IT部门在过去数年时间开始大面积转型。上一波互联网原生企业,如阿里和腾讯,业务直接植根于 IT 平台之上,创造了多种线上的新商业模式,成为了很多大型组织渴求的目标。 而大型企业的IT部门在此之前仍然是成本中心的定位,依靠大量COTS(commercial off-the-shelf) 商用软件系统,如 ERP 和数据仓库,来支撑大规模的业务运作,经年累月形成了业务赖以生存的中后台。复杂的业务逻辑和流程处理让这些系统长成了庞然大物,很难达成数字化时代要求的高响应力。金融行业仍然在经历的“去 IOE” 历程便是市场倒逼下的IT架构转型。 为了应对这样的挑战,全球领先分析组织 Gartner 在 2016 年率先提出了双模IT(Bimodal IT),被很多大型组织 IT 和科技部门广泛引用,随后不同的咨询机构也有“双速”的类似提法

区块链通识问题(一)

寵の児 提交于 2020-12-28 01:22:05
报了一个课程,然后有一些思考题,把思考题和自己的想的答案写出来。 答案不一定完全准确,是自己写的,欢迎argue。 一、区块链与数字化 1. 区块链与数字化关系 区块链促进信任服务的数字化 2. 区块链的本质属性 非信任环境中的信任服务基础架构 3. 区块链有哪些看点 存证+定序;价值传递;治理 4. 区块链的命名 从业务属性看:账链;从核心机制来看:共识链;从应用效果看:公信链。最后从技术角度来看:区块链 5. 区块链改变了什么 缩短了信任距离 二、对称加密与哈希 1. 什么是密码学? 研究在受限范围内共享信息的科学 2. 密码学的基本场景设定是什么? 发送方、接收方、无关接收方、截停者 3. 密码学与计算技术的关系是什么? 密码学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而发展 4. 密码学观念的进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算法保密->算法公开,但是运行算法的一段信息的内容是保密的(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 5. 目前对称加密的主流算法是什么? AES。速度快,但是秘钥分发困难 6. 目前哈希的主流算法是什么? SHA256 三、非对称加密 1. 非对称加密正向方法用在什么地方? 用对方的公钥加密,发送给对方,对方用自己的私钥解密 2. 非对称加密逆向方法用在什么地方? 用自己的私钥加密,发送给对方,对方用我的公钥进行解密。 3. 非对称体制RSA利用了什么问题的难解性? RSA利用:大整数分解难度问题

这一年,科学高度不断刷新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20-12-27 10:04:49
来源:科技日报 ●存算一体架构在手写数字集上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6.19% ●截至12月14日21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144天,飞行里程约3.6亿公里,距离地球超过1亿公里 ●嫦娥五号经历了11个阶段、23天的在轨工作,采集了约1731克月球样品返回地球 ●“奋斗者”号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计算“高斯玻色取样”问题,处理100亿个样本,“九章”只需10小时,超级计算机则需要1200亿年 ●中国和尼泊尔联合公布珠峰“新身高”——8848.86米 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生活与工作的节奏,而科学界奋斗的脚步却不曾停歇,并在奋力拼搏的过程中越战越勇。 “天问一号”开启人类探测火星的新旅程,嫦娥五号带回来自月球的馈赠,“奋斗者”号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这一年,科学家们在上下求索的过程中点亮更广阔的世界,在追逐真理的道路上打开更崭新的天地。沧海横流显砥柱,随着科学的高度不断被刷新,一个更精彩的未来正展现在我们眼前。 “天琴一号”通过技术在轨验证 每项技术指标均优于任务目标 “天琴一号”卫星是我国“天琴”引力波探测计划的首颗技术验证卫星,其核心任务是验证空间惯性基准技术,这是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体系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包括高精度惯性传感、微牛级连续可调微推进和无拖曳控制三大关键技术

全世界最前沿的125个科学问题

我的未来我决定 提交于 2020-12-25 09:20:15
来源:世界先进制造技术论坛 在庆祝Science创刊125周年之际,Science公布了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了解前沿科学研究方向,对你的成长或许有所帮助。简单归纳统计这125个问题,其中涉及生命科学的问题占46%,关系宇宙和地球的问题占16%,与物质科学相关的问题占14%以上,认知科学问题占9%。其余问题分别涉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政治与经济、能源、环境和人口等。在今后1/4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将致力于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其中,前25个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问题 这125个问题如下: 1、宇宙由什么构成? 2、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 3、为什么人类基因会如此之少? 4、遗传变异与人类健康的相关程度如何? 5、物理定律能否统一? 6、人类寿命到底可以延长多久? 7、是什么控制着器官再生? 8、皮肤细胞如何成为神经细胞? 9、单个体细胞怎样成为整株植物? 10、地球内部如何运行? 11、地球人类在宇宙中是否独一无二? 12、地球生命在何处产生、如何产生? 13、什么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 14、什么基因的改变造就了独特的人类? 15、记忆如何存储和恢复? 16、人类合作行为如何发展? 17、怎样从海量生物数据中产生大的可视图片? 18、化学自组织的发展程度如何? 19、什么是传统计算的极限? 20、我们能否有选择地切断某些免疫反应? 21、量子不确定性和非局部性背后是否有更深刻的原理?

Gartner:2021 年塑造未来的 9 大技术趋势

妖精的绣舞 提交于 2020-12-24 19:07:23
Gartner’s Top Nine Strategic Tech Trends For 2021 编者按:今年由于疫情的关系,一些原本比较平稳的趋势得到了加速。总来说,因为疫情导致人与人之间被迫保持物理隔离,通过技术让大家(企业与客户,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伙伴)保持虚拟连接的需求就显得更加迫切。Gartner对2021年的热门技术趋势做出了预测,发表在CRN上,标题是:Gartner’s Top Technology Trends That Will Define 2021。 Last week, Gartner, Inc. announced its top nine strategic technology trends for 2021. Analysts presented their findings during Gartner IT Symposium, which was virtual this year du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Just as the pandemic reshaped the conference, it has also reshaped the trends, as many of them are brought about or will be emphasized to a gre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