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锁

深入理解乐观锁与悲观锁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19-11-26 21:27:40
在 数据库的锁机制 中介绍过,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的并发控制的任务是确保在多个事务同时存取数据库中同一数据时不破坏事务的隔离性和统一性以及数据库的统一性。 乐观并发控制(乐观锁)和悲观并发控制(悲观锁)是并发控制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 无论是悲观锁还是乐观锁,都是人们定义出来的概念,可以认为是一种思想。其实不仅仅是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中有乐观锁和悲观锁的概念,像memcache、hibernate、tair等都有类似的概念。 针对于不同的业务场景,应该选用不同的并发控制方式。所以,不要把乐观并发控制和悲观并发控制狭义的理解为DBMS中的概念,更不要把他们和数据中提供的锁机制(行锁、表锁、排他锁、共享锁)混为一谈。其实,在DBMS中,悲观锁正是利用数据库本身提供的锁机制来实现的。 下面来分别学习一下悲观锁和乐观锁。 悲观锁 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里,悲观并发控制(又名“悲观锁”,Pess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缩写“PCC”)是一种并发控制的方法。它可以阻止一个事务以影响其他用户的方式来修改数据。如果一个事务执行的操作对某行数据应用了锁,那只有当这个事务把锁释放,其他事务才能够执行与该锁冲突的操作。 悲观并发控制主要用于数据争用激烈的环境,以及发生并发冲突时使用锁保护数据的成本要低于回滚事务的成本的环境中。 悲观锁,正如其名,它指的是对数据被外界

乐观锁与悲观锁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19-11-26 17:28:27
一乐观锁 总是认为不会产生并发问题,每次去取数据的时候总认为不会有其他线程对数据进行修改,因此不会上锁,但是在更新时会判断其他线程在这之前有没有对数据进行修改,一般会使用版本号机制或CAS操作实现。 version方式:一般是在数据表中加上一个数据版本号version字段,表示数据被修改的次数,当数据被修改时,version值会加一。当线程A要更新数据值时,在读取数据的同时也会读取version值,在提交更新时,若刚才读取到的version值为当前数据库中的version值相等时才更新,否则重试更新操作,直到更新成功。 核心SQL代码: update table set x=x+1, version=version+1 where id=#{id} and version=#{version}; CAS操作方式:即compare and swap 或者 compare and set,涉及到三个操作数,数据所在的内存值,预期值,新值。当需要更新时,判断当前内存值与之前取到的值是否相等,若相等,则用新值更新,若失败则重试,一般情况下是一个自旋操作,即不断的重试。 二悲观锁 总是假设最坏的情况,每次取数据时都认为其他线程会修改,所以都会加锁(读锁、写锁、行锁等),当其他线程想要访问数据时,都需要阻塞挂起。可以依靠数据库实现,如行锁、读锁和写锁等,都是在操作之前加锁,在Java中

乐观锁与悲观锁的简单使用

筅森魡賤 提交于 2019-11-26 14:23:35
乐观锁与悲观锁 悲观锁 Views.py (视图,悲观锁,select_fo_update)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from django.views.generic import View from django.db import transcation from 应用.models import 模型类 # 类视图(并发,悲观锁) class MyViews(View): @transaction.atomic def post(self,request): # 等同于SQL(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id = 1 for update) # for update代表锁,只有获取到锁才会执行查询,否则阻塞等待。 obj = 模型.objects.select_for_update().get(pk=1) # 等待事务提交后,会自动释放锁。 return HttpResponse('ok') 乐观锁 乐观锁其实并不是锁。通过SQL的where子句中的条件是否满足来判断是否满足更新条件来更新数据库, 通过受影响行数判断是否更新成功,如果更新失败可以再次进行尝试,如果多次尝试失败就返回更新失败的结果。 使用乐观锁时

数据库中的乐观锁与悲观锁

限于喜欢 提交于 2019-11-26 12:06:11
悲观锁 当我们要对一个数据库中的一条数据进行修改的时候,为了避免同时被其他人修改,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对该数据进行加锁以防止并发。 这种借助数据库锁机制在修改数据之前先锁定,再修改的方式被称之为悲观并发控制(又名“悲观锁”,Pess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缩写“PCC”)。 之所以叫做悲观锁,是因为这是一种对数据的修改抱有悲观态度的并发控制方式。我们一般认为数据被并发修改的概率比较大,所以需要在修改之前先加锁。 悲观并发控制实际上是 “先取锁再访问”的保守策略 , 为数据处理的安全提供了保证 。  但是在效率方面,处理加锁的机制会 让数据库产生额外的开销 ,还有增加 产生死锁 的机会; 另外,还会 降低并行性 ,一个事务如果锁定了某行数据,其他事务就必须等待该事务处理完才可以处理那行数据。 乐观锁 乐观锁( Optimistic Locking ) 是相对悲观锁而言的,乐观锁假设数据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冲突,所以在数据进行提交更新的时候,才会正式对数据的冲突与否进行检测,如果发现冲突了,则让返回用户错误的信息,让用户决定如何去做。 相对于悲观锁,在对数据库进行处理的时候,乐观锁并不会使用数据库提供的锁机制。一般的实现乐观锁的方式就是记录数据版本。 乐观并发控制相信事务之间的数据竞争(data race)的概率是比较小的,因此 尽可能直接做下去

Activiti5.13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尐吖头ヾ 提交于 2019-11-26 03:54:32
1、结构设计 1.1、 逻辑结构设计 Activiti使用到的表都是ACT_开头的。 ACT_RE_*: ’RE’表示repository(存储),RepositoryService接口所操作的表。带此前缀的表包含的是静态信息,如,流程定义,流程的资源(图片,规则等)。 ACT_RU_*: ‘RU’表示runtime,运行时表-RuntimeService。这是运行时的表存储着流程变量,用户任务,变量,职责(job)等运行时的数据。Activiti只存储实例执行期间的运行时数据,当流程实例结束时,将删除这些记录。这就保证了这些运行时的表小且快。 ACT_ID_*: ’ID’表示identity (组织机构),IdentityService接口所操作的表。用户记录,流程中使用到的用户和组。这些表包含标识的信息,如用户,用户组,等等。 ACT_HI_*: ’HI’表示history,历史数据表,HistoryService。就是这些表包含着流程执行的历史相关数据,如结束的流程实例,变量,任务,等等 ACT_GE_*: 全局通用数据及设置(general),各种情况都使用的数据。 1.2、 所有表的含义 序号 表名 说明 1 act_ge_bytearray 二进制数据表 2 act_ge_property 属性数据表存储整个流程引擎级别的数据,初始化表结构时,会默认插入三条记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