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

Python Statsmodels的时间序列Ljung_Box检验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19-11-28 07:52:53
Ljung-Box检验即LB检验,是时间序列分析中检验序列自相关性的方法。LB检验的Q统计量为: 用来检验m阶滞后范围内序列的自相关性是否显著,或序列是否为白噪声,Q统计量服从自由度为m的卡方检验。 LB检验可同时用于时间序列以及时序模型的残差是否存在自相关性(是否为白噪声)。Python的statsmodels包提供了该检验的函数: from statsmodels.stats.diagnostic import acorr_ljungbox as lb_test 函数输入lb_test(x,lags=None,boxpierce=False): x:检验的时间序列 lags:检验的延迟数,若为None则输出 boxpierce:若为True,则同时输出boxpierce统计量的检验结果 (Box-Pierce检验为白噪声检验的另一个版本,是LB检验的前身) 输出: LB统计量值(array) LB-p值(array) 若boxpierce=True,则继续输出BP统计量的值和相应p值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travelcat/p/11400307.html

yolo v3做行人检测+alexnet做上衣颜色识别

╄→гoц情女王★ 提交于 2019-11-28 05:29:22
参考链接: 1) alexnet做上衣颜色识别 2) keras训练自己的数据集 前言: 本项目是基于yolo v3已经训练好的coco数据集的模型进行行人检测的,然后将检测出来的结果传入到alexnet训练好的上衣颜色识别模型做识别。alexnet训练上衣颜色的数据集可以采用 RAP数据集 进行训练,后面会详细说rap数据集的坑。最终结果是:alexnet的val准确率大概在76%左右【这个感觉可以改成VGG16试一下,效果可能会更好】,每一帧做测试的时候需要400多秒. requirement: ubuntu14.04【ps:ubuntu 16.04更好,因为支持cuda9.0】 python3.6.1 keras2.1.2 tensorflow-gpu==1.4.1 一.步骤说明: 1)先按照 keras版的yolov3 的视频代码,框出行人的位置 2)训练上衣颜色识别的模型,原版的【参考链接2】是识别上衣颜色+上衣类别,我需要删掉上衣类别这个网络模型,然后进行训练 3)将第一步得到的行人的位置传入第二步训练好的模型中,然后返回到Yolo v3的视频检测中继续跑 二.对于RAP数据集的坑: 首先RAP数据集的label是mat文件,这就比较棘手了,还好 github上 有转化为xml格式的代码,直接拿来用 也可以直接用我写的,统计了颜色种类+每种上衣颜色的数量 1

暂存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19-11-28 02:08:47
View Code #include " iostream " #include " iostream "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int mark = 0 ; char a[ 50 ] , b[ 50 ]; int c[ 50 ] , d[ 50 ]; int f[ 50 ] , e[ 50 ]; int La, Lb; int marka, markb; int s,t; int i,j; int _max; int Max( int x, int y) { return x > y ? x:y; } void Add() { memset(e, 0 , sizeof (e)); int m = 0 ,flag = 0 ; if (s > t) { for (i = s - 1 ,j = t - 1 ;i >= s - t,j >= 0 ;i -- ,j -- ) { e[m ++ ] = (c[i] + d[j] + flag) % 10 ; flag = (c[i] + d[j] + flag) / 10 ; } for (i = s - t - 1 ;i >= 0 ;i -- ) { e[m ++ ] = (c[i] + flag) % 10 ; flag = (c[i] + flag) / 10 ; } } else { for (i =

数据结构之顺序表(一)

為{幸葍}努か 提交于 2019-11-27 20:47:49
  顺序表和数组的操作特别相近,我在学习数据结构的时候采用的是郝斌老师推荐的书籍《数据结构算法实现与分析》,这本书是由西安交大高义凡教授 编写的,是一本特别好的教材,该教材实现了严蔚敏版的《数据结构》中的所有伪代码。我在随笔中用的大部分是高义凡老师的代码,因为我经常忘记一些 知识点,所以想把这些优秀的代码,添加进随笔里面,方便我日后进行学习。现在国家在版权方面控制的特别严,希望高老师看见后,理解一下,我也会注 名这些程序的引用。   顺序表头文件: 1 #pragma once 2 #include<stdio.h> 3 #include<stdlib.h> 4 #include<iostream> 5 #include<string> 6 #include<malloc.h> 7 #include<io.h> 8 #include<math.h> 9 10 #define TRUE 1 11 #define FALSE 0 12 #define OK 1 13 #define ERROR 0 14 15 typedef int ElemType; 16 typedef int Boolean; 17 typedef int Status; 18 19 using namespace std; 20 21 #define LIST_INIT_SIZE 10 //

ZROI 19.07.28 组合计数/lb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19-11-27 20:29:38
T1 题意: \(n\) 个变量, \(0 \leq x_i \leq c_i\) ,求 \(\sum x_i = A\) 方案数。 \(n \leq 32\) 。 Sol: \(n \leq 10\) 的时候容斥很水, 然而生成函数掉线了 。 \(n \leq 32\) 的时候,dls:“显然Meet in Middle。” 然后我又掉线了 全世界就我不会生成函数 T2 题意:求 \(0\) 到 \(2n-1\) 的排列 \(p\) 的个数,使得对于任意的 \(i\) , \(n^2 \leq i^2+p_i^2 \leq 4n^2\) 。 \(1\leq n \leq 250\) 。 Sol: 显然可以转换为 \(l_i \leq p_i \leq r_i\) 的形式。 考虑只有 \(r_i\) 限制的时候,可以按照 \(r_i\) 排序,然后乘法原理。 直接容斥 \(l_i\) 并不可做,但是题目有一些性质: \(l_i,r_i\) 都是递减的,且 \(\{ r_0, …,r_{n-1}\}\) 最大, \(\{ l_0,…,l_{n-1}\}\) 和 \(\{ r_n, …,r_{2n-1}\}\) 混杂。 转化一下,变成了如下序列:前半部分 \(a, b\) 混合,后半部分只有 \(c\) ,且 \(a, c\) 之间两两配对,每对只能选一个,每个 \(b\) 必选

HDU 6155 Subsequence Count (DP、线性代数、线段树)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19-11-27 13:44:36
题目链接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6155 题解 DP+线代好题。(考场上过多时间刚前两题,没怎么想这题……) 首先列出一个DP式: 设 \(dp[i][j]\) 表示到第 \(i\) 位最后一位是 \(j\) 有多少个本质不同的子序列(最后一位不一定取到第 \(i\) 位),考虑转移: 假设 \(a_i=0\) , 那么 \(dp[i][0]=2\times dp[i-1][0]+dp[i-1][1]-dp[i-1][0]+1=dp[i-1][0]+dp[i-1][1]+1\) , 原因是考虑 \(1\) 到 \(i-1\) 中的子序列,可以在后面添一个 0 也可以不添,但是添完之后恰好有 \(dp[i-1][0]\) 个在前面出现过所以减掉,再加上前面以 1 结尾的串补上该处的 0 和单独一个 0 ; \(dp[i][1]=dp[i-1][1]\) . \(a_i=1\) 同理。 (好吧我知道这个DP还有其他的做法,但是这个还是最容易数据结构维护的) 然后考虑如果没有修改怎么维护: 搞一个 \(3\times 3\) 的矩阵 \[\text{A_0}\times \begin{bmatrix}f_0\\f_1\\1\end_{bmatrix}=\begin{bmatrix}f_0+f_1+1\\f_1\\1\end

luoguP3292 [SCOI2016]幸运数字(线性基+树上倍增)

时光怂恿深爱的人放手 提交于 2019-11-27 08:50:37
传送: https://www.luogu.org/problem/P3292 题意: $n$座城市,$n-1$条路,每个城市有一个价值$a_i$。$q$个询问,每次询问城市$x$到城市$y$的路径上经过的城市的价值的最大异或和为多少。 数据范围: $1<=n<=20000,q<=200000,a_i<=2^{60}$。 分析: 对于一次询问$x-->y$的路径上的答案,很明显就是$x-->lca(x,y)$的线性基并上$y-->lca(x,y)$的线性基,然后求最大异或和。 那么对于多个询问来说怎么考虑呢? 在一棵树上查询$lca$有两种做法:1)tarjan/dfs(离线);2)ST表+倍增(在线)。对于这个题很明显需要维护路径上的线性基,我们用第二种倍增的做法在求$lca$的同时,就可以维护线性基,然后查询答案。 用$f[i][j]$代表点$i$向上跳$2^j$布达到哪一个点。用$LB[i][j]$代表向上$2^j$步路径上的线性基。 然后求$lca$的过程中同时暴力合并线性基可以了鸭。(qaaaaq 1 #include<bits/stdc++.h> 2 using namespace std; 3 typedef long long ll; 4 const int maxn=2e4+10; 5 struct node{ 6 int to,nxt; 7 }edge[maxn

【BZOJ2138】stone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19-11-27 05:46:06
题面 http://darkbzoj.tk/problem/2138 题解 用类前缀和维护在给定的区间内的所有区间的价值之和,再用线段树维护区间最值。 把求全局最值转换成求当前区间左右最值那一步非常妙,是为了求出这块区域最多能被拿走多少块石子。 #include<stack> #include<queue> #include<vector>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include<iostream> #define N 45000 #define ri register int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N],k[N],sum[N]; int n,m; inline int read() { int ret=0,f=0; char ch=getchar(); while (ch<'0' || ch>'9') f|=(ch=='-'),ch=getchar(); while (ch>='0' && ch<='9') ret*=10,ret+=(ch-'0'),ch=getchar(); return f?-ret:ret; } int sqr(int x) { return x*x; } struct segment_tree { int t1[N<<2],t2[N<<2]; int tag1[N<<2]

Python快速开发分布式搜索引擎Scrapy精讲—编写spiders爬虫文件循环抓取内容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19-11-27 05:40:45
编写spiders爬虫文件循环抓取内容 Request()方法,将指定的url地址添加到下载器下载页面,两个必须参数,   参数:   url=‘url’   callback=页面处理函数   使用时需要yield Request() parse.urljoin()方法,是urllib库下的方法,是自动url拼接,如果第二个参数的url地址是相对路径会自动与第一个参数拼接 # -*- coding: utf-8 -*- import scrapy from scrapy.http import Request #导入url返回给下载器的方法 from urllib import parse #导入urllib库里的parse模块 class PachSpider(scrapy.Spider): name = 'pach' allowed_domains = ['blog.jobbole.com'] #起始域名 start_urls = ['http://blog.jobbole.com/all-posts/'] #起始url def parse(self, response): """ 获取列表页的文章url地址,交给下载器 """ #获取当前页文章url lb_url = response.xpath('//a[@class="archive-title"]/@href')

2019HDU多校第七场 HDU6646 A + B = C 【模拟】

≯℡__Kan透↙ 提交于 2019-11-27 05:27:11
一、题目    A + B = C 二、分析   比较考验码力的题。   对于$c$,因为首位肯定不为0,那么$a$或者$b$至少有一个最高位是和$c$平齐的,或者少一位(相当于$a$+$b$进位得到)。   那么这里,我们可以分四种情况   1 让$a$与$c$变为等长$A$和$C$     等长后判断$R = C - A$是否等于$b$,这里的等实际上是${R}\times{10^{d1}}$与${b}\times{10^{d2}}$比较,$d1$和$d2$都可能为结果做出贡献。   2 让$a$与$c$变为等长$A$和$C$,但$C$继续增长一位变为$C = {C}\times{10}$     判断$R = C - A$是否等于$b$,后面同上。   3  让$b$与$c$变为等长$B$和$C$     同情况1   4 让$b$与$c$变为等长$B$和$C$,但$C$继续增长一位变为$C = {C}\times{10}$     同情况2   然后就是紧张刺激的码代码了,细节很多,因为变量太多,该初始化的要初始化,特别是X,Y,Z的变化一定要即时增长。 三、AC代码 1 #include <bits/stdc++.h> 2 3 using namespace std; 4 #define ll long long 5 #define Min(a,b)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