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

如何实现bilibili最新头部景深效果~炫酷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20-10-03 09:45:29
#如何实现bilibili最新头部景深效果~炫酷 简介 最近烟雨仔注意到 B站 主页导航栏头部有个相当炫酷的交互效果, 类似于摄影里面的 小景深 , 除了聚焦的人物, 其他前景和背景都是模糊状态. 最炫酷的地方在于, 鼠标左右移动, 会产生聚焦点的变换, 具体如下图22和33娘的效果. 还可以聚焦到不同的景物上面, 比如前景的叶子或者中景的石头. 本篇新手教程, 主要运用鼠标的 mousemove 事件进行动画效果的实现. 有不正确的地方望指正~ html结构 想要实现这样的效果, 首先需要的是一整套 png 素材. 烟雨仔为了省事就直接下载了B站的原素材, 一共是6个 png 图片. 结构上, 烟雨仔参照了 B站 的写法, 在每张图片的外面都包了一个 .layer 的div盒子.把所有的 .layer 都装进 .banner 这个大的 div 盒子. <div class="banner"> <div class="layer"> <img class="back" src="./cssSrc/background.png" alt=""> </div> <div class="layer"> <img class="person22" src="./cssSrc/person22.png" alt=""> </div> <div class="layer"> <img

交易系统开发(六)——HFT高频交易

大憨熊 提交于 2020-10-03 03:38:20
交易系统开发(六)——HFT高频交易 一、高频交易简介 1、高频交易简介 高频交易(High Frequency Trading)是指从极为短暂的市场变化(市场的微观特性)中寻求获利的程序化交易,如某种证券买入价和卖出价差价的微小变化,或者某只股票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微小价差。 2、高频交易的特点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给出的高频交易的特点: (1)使用超高速的复杂计算机系统下单。 (2)使用co-location和直连交易所的数据通道。 (3)平均每次持仓时间极短。 (4)大量发送和取消委托订单。 (5)收盘时基本保持平仓(不持仓过夜)。 HFT的速度优势是指当交易所完成一笔交易,在通知所有交易者的时候,HFT因为在通信线路的上游,所以会比别人先看到交易确认信息,可以根据自己对交易确认信息的理解以及业务需求,增加或者撤掉自己的委托订单,但都是完全正常的交易操作,不存在任何恶意,并且由于交易确认信息是发送给所有人的,任何人都会对交易确认做出解读和反应,但只有在同一个时间粒度上工作的交易者之间才可能存在竞争。 3、高频交易的发展历史 1602年,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成为世界上首个证券交易所。 17世纪,罗斯柴尔德家族使用信鸽传递消息,成功跨越国界在同一类证券价格上进行套利。 1983年,彭博(Bloomberg)获得美林证券公司(Merrill Lynch)3000万美元投资

openlayers6聚合图(附源码下载)

瘦欲@ 提交于 2020-10-02 22:38:24
前言 之前写过一篇openlayers4版本的地图聚合图文章,但是由于是封装一层 js代码写的,很多初学者看起来比较有点吃力,所以本篇文章重新写一篇地图热力图文章,直接基于最新版本openlayers6写的,纯粹html + js + css形式,没有任何封装。 内容概览 1.基于openlayers6实现地图聚合图效果 2.源代码demo下载 效果图如下: 大概实现思路如下:读取聚合图模拟数据源json,构造openlayers聚合图数据源features,然后创建聚合图图层(核心数据源类Cluster),设置Cluster的初始化一些参数值,参数详细说明自行看openlayers官网文档api。 部分核心代码,完整的见源码demo下载 import {Map, View} from 'ol' ; import XYZ from 'ol/source/XYZ' ; import {Circle as CircleStyle, Fill, Stroke, Style, Text} from 'ol/style' ; import {Heatmap as HeatmapLayer, Tile as TileLayer} from 'ol/layer' ; import VectorSource from 'ol/source/Vector' ; import VectorLayer

网络-深入理解TCP/IP协议

妖精的绣舞 提交于 2020-10-02 21:01:27
文章目录 深入理解TCP/IP协议 1、TCP/IP协议的概念 2、TCP/IP的分层管理 1. 物理层 2. 数据链路层 MAC地址 广播 3. 网络层 IP协议 4. 传输层 UDP协议 TCP协议 5. 应用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3、从用户角度理解TCP/IP的分层管理 1. 配置静态IP地址(专业用户) 2. 配置动态IP地址(普通用户) DHCP协议 DNS协议 4、TCP与UDP的区别 5、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6、常见问题解答: 6.1为什么要三次握手,而不是两次握手? 6.2 为什么要四次挥手?三次挥手行不行? 6.3 为什么要处于TIME-WAIT状态,等待 2MSL? 深入理解TCP/IP协议 1、TCP/IP协议的概念 先看看百度的定义: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是指能够在多个不同网络间实现信息传输的协议簇。TCP/IP协议不仅仅指的是TCP 和IP两个协议,而是指一个由FTP、SMTP、TCP、UDP、IP等协议构成的协议簇, 只是因为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和IP协议最具代表性,所以被称为 TCP/IP协议 。 TCP/IP 协议是互联网相关各类协议族的总称。那么TCP/IP 协议具体包括了哪些协议呢? 协议名 全名 含义

.NET应用架构设计—表模块模式与事务脚本模式的代码编写

为君一笑 提交于 2020-10-02 12:15:36
阅读目录: 1.背景介绍 2.简单介绍表模块模式、事务脚本模式 3.正确的编写表模块模式、事务脚本模式的代码 4.总结 1.背景介绍 要想正确的设计系统架构就必须能正确的搞懂每个架构模式的用意,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现在有一个现象是什么呢,项目的结构从表面上看是很不错,层分的很合理,其实对业务系统来说也就那么几种层设计方法,但是现在很多项目的逻辑架构的设计不是理想,有很多概念大家并不是很了解,当然也许每个人对技术的追求不同罢了。不管你追求不追求,事实我们还是要去往正确的方向努力才对的。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写过很多年的过程式的代码,层对我当年来说就是个摆设而已,最典型的问题就是我们总是将表模块模式和事物脚本模式一起混着使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都会使用一些代码生成器来根据数据库中的表来生成三层架构中的业务层和数据层,有些比较好的代码生成器也可以帮你把UI层中的部分视图也生成好,确实很强大,有些场合下这是一中最合适的过程。 但是现在的系统已经不在是那样的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业务复杂了,如果我们还稀里糊涂的编写着代码,最后只会成为你或者团队的技术债务。 2.简单介绍表模块模式、事务脚本模式 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这里所谓的“表模块模式、”事务脚本模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模式,最关键是你也许就知道了你目前所使用的业务层架构风格是什么模式,强调一下“表模块模式”、“事物脚本模式

C++从零实现神经网络(收藏版:两万字长文)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20-10-02 06:32:12
点击上方 “ AI算法与图像处理 ”,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来源:CVPy 长文预警: 共 22727字 建议:收藏后找合适时间阅读。 一、Net类的设计与神经网络初始化 闲言少叙,直接开始 既然是要用C++来实现,那么我们自然而然的想到设计一个神经网络类来表示神经网络,这里我称之为Net类。由于这个类名太过普遍,很有可能跟其他人写的程序冲突,所以我的所有程序都包含在namespace liu中,由此不难想到我姓刘。在之前的博客反向传播算法资源整理中,我列举了几个比较不错的资源。对于理论不熟悉而且学习精神的同学可以出门左转去看看这篇文章的资源。这里假设读者对于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神经网络的要素 在真正开始coding之前还是有必要交代一下神经网络基础,其实也就是设计类和写程序的思路。简而言之,神经网络的包含几大要素: 神经元节点 层(layer) 权值(weights) 偏置项(bias) 神经网络的两大计算过程分别是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过程。每层的前向传播分别包含加权求和(卷积?)的线性运算和激活函数的非线性运算。反向传播主要是用BP算法更新权值。虽然里面还有很多细节,但是对于作为第一篇的本文来说,以上内容足够了。 Net类的设计 Net类——基于Mat 神经网络中的计算几乎都可以用矩阵计算的形式表示

阿里云V3版本专有云网络架构原理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20-10-02 02:53:19
网络是奠定上层系统稳定和安全的重要基石。目前专有云版本以V3居多,且V2版本也将于2020年12月31日停止服务和技术支持。本文将对V3版本的专有云网络架构进行介绍。 1 V3专有云网络整体架构 图1:V3专有云网络架构图 如上图所示,V3专有云网络整体架构的特征如下: V3版本网络架构为两层CLOS,去除PSW层,ASW与DSW直接互连,有效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两层组网(DSW/ASW),ASW和DSW之间跑Layer3。 一组ASW为基础的网络建设单元,全万兆组网。 可根据服务器规模,选择DSW的数量(2/4核心)和设备型号(4/8/16个slot)。 2 设计概要 DSW数量为4台,分为两种规格: (1)18个插槽DSW,每个插槽最大支持36*40G端口密度(同时支持100G端口)。 (2)4个插槽DSW,每个插槽最大支持36*40G端口密度(同时支持100G端口)。 无PSW层设计。 ASW两台为一对最小部署单元,进行堆叠后提供跨设备的链路聚合能力。并提供48个万兆接入端口,和440G的上行端口,240G的互连端口。 上联: (1)8槽DSW每台预留不超过32个40G端口作为上联CSR或者其他设备使用。整个集群最大的外联带宽5.12Tbps。 (2)4槽DSW每台预留不超过16个40G端口作为上联CSR或者其他设备使用。整个集群最大的外联带宽2.56Tbps。

ros_navigation 加入禁区辅助导航

北城以北 提交于 2020-10-02 02:33:44
1 一种方法尝试david lu, costmap_forbidden_layer 2 加入一张禁区的static map, 一些机器人公司也用了这个思路设计, 比如fetch ## costmap map_layer: map_topic: /map nogo_layer: map_topic: /map_nogo ## config global_costmap: update_frequency: 5.0 static_map: true rolling_window: false plugins: - { name: map_layer, type: "costmap_2d::StaticLayer" } - { name: nogo_layer, type: "costmap_2d::StaticLayer" } - { name: obstacle_layer, type: "costmap_2d::VoxelLayer" } - { name: inflation_layer, type: "costmap_2d::InflationLayer" } local_costmap: update_frequency: 5.0 publish_frequency: 2.0 static_map: false rolling_window: true width: 4.0

区别于传统低效标注,两种基于自然语言解释的数据增强方法

本秂侑毒 提交于 2020-10-01 23:16:45
本文内容整理自 PaperWeekly 和 biendata 在 B 站组织的直播回顾,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即可跳转至 B 站收看本次分享完整视频录像,如需嘉宾课件,请在 PaperWeekly 公众号回复关键词 课件下载 获取下载链接。 作者简介: 秦禹嘉,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生,大二开始在清华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学习。导师刘知远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义原知识体系的完善与应用。 尽管深度学习模型已经在许多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它们通常依赖于大量的训练数据;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下,标注能力、训练数据并不充足的情况经常出现,因此如何让标注者高效率地标注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 传统给出标签的标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标注者能够提供的信息量,很多情况下我们不仅关注标注者打出的标签,更加关注于其打出该标签的理由。因此一种更加高效的做法是让标注者在给出标签的同时给出相应的自然语言解释来解释其做出该决定的原因。 本文将分享应用自然语言解释的一些挑战,并介绍目前应对这些挑战做出的探索和最新工作。 自然语言解释的概念与背景 如开篇所讲,深度学习的技术已经在许多自然语言处理的任务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第一个是模型通常需要大量的数据。第二个是模型缺乏可解释性。 先看 data hungry 的问题,很多情况下我们并没有那么多的数据能够喂给模型

一对一直播系统开发如何在页面内实现扫描二维码功能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20-09-30 02:36:15
二维码功能方便快捷,深受用户喜爱,本文为大家简单介绍,一对一直播系统开发想要实现在APP内实现扫描二维码功能,需要以下几步。 一、首先是二维码的获取和分析,需要一对一直播系统开发源码获取手机摄像头使用权限,设置扫描范围,进入二维码界面后,会对界面进行初始化。 // 1、获取摄像设备 AVCaptureDevice *device = [AVCaptureDevice defaultDeviceWithMediaType:AVMediaTypeVideo]; // 2、创建摄像设备输入流 AVCaptureDeviceInput *deviceInput = [AVCaptureDeviceInput deviceInputWithDevice:device error:nil]; // 3、创建元数据输出流 AVCaptureMetadataOutput *metadataOutput = [[AVCaptureMetadataOutput alloc] init]; [metadataOutput setMetadataObjectsDelegate:self queue:dispatch_get_main_queue()]; [metadataOutput setRectOfInterest:CGRectMake((self.view.frame.size.he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