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Linux-----mysql双机同时备份方法

北战南征 提交于 2019-11-29 20:49:09
参考百度链接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8275fc869f110c46a03cf6e6.html 主mysql 服务器ip 192.168.13.177 备mysql服务器ip 192.168.13.187 实现两台mysql同时备份 首先两台服务器能互通,设置mysql能远程连接 1、在主mysql(ip192.168.13.177) 切换root账号 2、登录mysql 执行命令 mysql -uroot -proot 3、执行下面的命令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root’@‘192.168.13.187’ identified by ‘root’; flush privileges; 4、设置主mysql my.cnf文件,需要把下面的代码复制进去就行,修改你要同步的数据就行 binlog-do-db=wechat #需要记录进制日志的数据库.如果有多个数据库可用逗号分隔,或者使用多个binlog-do-db选项 binlog-ignore-db=mysql #不需要记录进制日志的数据库.如果有多个数据库可用逗号分隔,或者使用多个binlog-do-db选项 replicate-do-db=wechat #需要进行同步的数据库.如果有多个数据库可用逗号分隔,或者使用多个replicate

【POJ2632】Crashing Robots

前提是你 提交于 2019-11-29 20:04:29
题目传送门 本题知识点:模拟 模拟机器人的运作过程,分别有三种功能,L 则是左转90°,R 则是右转90°,L 则是前进1格。让我们去模拟并判断它们的状态。 输入: 第一行是测试样例 第二行分别是矩形的长、宽(比如,5 4) // 题目是讲得很清楚的 // 4 // 3 // 2 // 1 // 1 2 3 4 5 第三行分别是机器人的个数以及指令条数 接下来是先输入每个机器人的初始状态(有多少个机器人就多少行),3个数值分别对应机器人所在位置的(x, y)以及机器人所面向的方向(因为 F 指令只能让机器人向前,所以懂得东南西北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同样,接下来有多少条指令就输入多少行,3个数值分别对应机器人的号数,对应指令,以及执行该指令的次数。 等一切输入完后就可以执行(模拟)了。 输出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撞墙的 一种是撞机器人的 剩下的是每条指令都通过并没有发生意外(撞墙或撞机器人)的 对于前两种,我们得只输出一次就可以不管后面的了,因为 题目要求只输出一次情况 但如果在输入时就开始模拟的话,中断了就会影响后面的输入,所以我弄了个结构体去存执行指令 剩下的,就看自己是否细心与耐心了 我语言比较菜,所以代码写得很长,很暴力,感觉有些地方还可以写的简练一点,但由于自己懒,想快水过去好睡觉了。 数据很小。 // POJ 2632 #include<iostream> #include

【NOIp】NOIp2011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19-11-29 19:41:43
NOIp 2011 Day1 T1 铺地毯 标签:模拟 code 1 #include <cstdio> 2 #include <cstdlib> 3 using namespace std; 4 int main() 5 { 6 int n,x,y,a[10001],b[10001],g[10001],k[10001]; 7 scanf("%d",&n); 8 for(int i=1;i<=n;++i) 9 scanf("%d %d %d %d",&a[i],&b[i],&g[i],&k[i]); 10 scanf("%d %d",&x,&y); 11 for(int i=n;i>=1;--i) 12 if(x>=a[i]&&x<=a[i]+g[i]&&y>=b[i]&&y<=b[i]+k[i]) 13 { 14 printf("%d\n",i); 15 exit(0); 16 } 17 printf("-1\n"); 18 return 0; 19 } T1 Day1 T2 选择客栈 标签:数据结构 一看静态区间最小值,想到st表 用st表维护区间内最小值是不是小于等于p,vector维护每种颜色的第i个在color数组中的位置 code 1 #include <bits/stdc++.h> 2 using namespace std; 3 namespace gengyf{

JXOJ 9.7 NOIP 放松模拟赛 总结

混江龙づ霸主 提交于 2019-11-29 18:39:34
JXOJ 9.7 NOIP 放松模拟赛 总结 比赛链接 T1 数数 题意:有a个红球,b个黄球,c个蓝球,d个绿球排成一列,求任意相邻不同色的排列的数目 ​ 1 <= a , b, c, d <= 30 答案对1e9 + 7 取膜 用的类似数位dp的方法记忆化搜索,复杂度O(a 4 ),我的方法可能常数有点大,但还是挺易懂的。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ll long long ll mol; ll f[121][31][31][31][5]; int a, b, c, d; ll dfs(int x, int red, int yellow, int blue, int last) { // printf("x = %d red = %d yellow = %d blue = %d last = %d green = %d\n", x, red, yellow, blue, last, x - 1 - red - yellow - blue); if(x == (a + b + c + d)) { if(red != a) if(last != 1) return 1; else return

Linux命令: user,w,last,lastb

↘锁芯ラ 提交于 2019-11-29 18:24:40
用户管理 w命令 w命令用于显示已经登陆系统的用户列表,并显示用户正在执行的指令。执行这个命令可得知目前登入系统的用户有那些人,以及他们正在执行的程序。单独执行w命令会显示所有的用户,您也可指定用户名称,仅显示某位用户的相关信息。 语法 w(选项)(参数) 选项 -h:不打印头信息; -u:当显示当前进程和cpu时间时忽略用户名; -s:使用短输出格式; -f:显示用户从哪登录; -V:显示版本信息。 参数 用户:仅显示指定用户。 实例 w 20:39:37 up 136 days, 3:58, 1 user,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USER TTY FROM login@ IDLE JCPU PCPU WHAT root pts/0 222.94.97.122 20:39 1.00s 0.00s 0.00s w users命令 users命令 用于显示当前登录系统的所有用户的用户列表。每个显示的用户名对应一个登录会话。如果一个用户有不止一个登录会话,那他的用户名将显示相同的次数。 语法 users(选项) 选项 --help:显示命令的帮助信息; --version:显示命令的版本信息。 实例 [root@localhost ~]# users root root last命令 last命令 用于显示用户最近登录信息。单独执行last命令

C#高级语法基础知识总结2——泛型

空扰寡人 提交于 2019-11-29 17:20:25
泛型 值类型存储在栈上,引用类型存储在堆上。 从值类型转换为引用类型称为 装箱 。如果方法需要把一个对象作为参数,同时传递一个值类型,装箱操作就会自动进行。另一方面,装箱的值类型可以使用拆箱操作转换为值类型, 拆箱 时,需要使用类型强制转换运算符。 ArrayList存储对象,Add()方法定义为需要把一个对象作为参数,所以要 装箱 一个整数类型。在读取ArrayList中的值时,要进行 拆箱 ,把对象转换为整数类型。可以使用类型强制转换运算符把ArrayList集合的第一个元素赋予变量i1,在访问int类型的变量i2的foreach语句中,也要使用类型强制转换运算符。 var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44);//装箱操作 int i1 =(int)list[0];//拆箱操作,强制转换类 foreach (int i2 in list) { Console.WriteLine(i2); } 泛型类型 List<T> 使用泛型类型List<T>, 不再进行装箱和拆箱操作 。 var list1 = new List<int>(); list1.Add(55);//非装箱, int i3 = list1[0];//非拆箱 foreach (int i4 in list1) { Console.WriteLine(i4); } 创建一个一般的

删除链表中重复的结点

杀马特。学长 韩版系。学妹 提交于 2019-11-29 16:35:23
public ListNode deleteDuplication(ListNode pHead) { if (pHead == null || pHead.next == null) return pHead; ListNode next = pHead.next; if (pHead.val == next.val) { while (next != null && pHead.val == next.val) next = next.next; return deleteDuplication(next); } else { pHead.next = deleteDuplication(pHead.next); return pHead; } } 1. 首先添加一个头节点,以方便碰到第一个,第二个节点就相同的情况 2.设置 pre ,last 指针, pre指针指向当前确定不重复的那个节点,而last指针相当于工作指针, /* public class ListNode { int val; ListNode next = null; ListNode(int val) { this.val = val; } } */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deleteDuplication(ListNode pHead) { if

jQuery 属性+CSS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19-11-29 16:29:12
一、属性 1.attr(name|properties|key,value|fn)(设置或返回被选元素的属性值) $("img").attr("src") //获取属性值 $("img").attr("src","mumu.png") //数字属性值 $("img").attr({src:"mumu.png",alt:"无法加载"}) //修改多个属性值 2.removeAttr(name)(从每一个匹配的元素中删除一个属性) Html 代码: <img src="mumu.png"> jQuery 代码: $("img").removeAttr("src") 结果: <img> 3.prop(name|properties|key,value|fn)(获取在匹配的元素集中的第一个元素的属性值) jQuery 代码: $("input[type='checkbox']").prop("checked") 4.removePrope(name)(用来删除由 .prop() 方法设置的属性集 ) Html 代码: jQuery 代码: 结果: 5.addClass(class|fn)(为每个匹配的元素添加指定的类名) Html 代码: <p>mumu</p> jQuery 代码: $("p").addClass("selected") 结果: <p class="selected"

Keras.layer()

给你一囗甜甜゛ 提交于 2019-11-29 16:11:38
目录 Keras.layers Dense(全连接层) Activation(激活函数) Dropout Flatten(展平) Input(用于实例化 Keras 张量) Reshape(调整输入大小) Permute(置换输入的维度) RepeatVector(将输入重复 n 次) Lambda(将任意表达式封装为 Layer对象) ActivityRegularization(网络层) Masking(使用覆盖值覆盖序列) SpatialDropout1D(Dropout 的 Spatial 1D 版本) SpatialDropout2D(Dropout 的 Spatial 2D 版本) SpatialDropout3D(Dropout 的 Spatial 3D 版本) Keras.layers Dense(全连接层) Syntax: keras.layers.Dense(units, activation=None, use_bias=True, kernel_initializer='glorot_uniform', bias_initializer='zeros', kernel_regularizer=None, bias_regularizer=None, activity_regularizer=None, kernel_constraint=None, bias

A small tip to explore how to call a method of a control

前提是你 提交于 2019-11-29 15:54:22
Created by Jerry Wang, last modified on Mar 20, 2015 一个很小的tip:比如我想把一个table里的每个column 设置成宽度自适应的,需要知道应该call哪个方法来实现。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img-zsZYaNSR-1568514504160)(https://user-images.githubusercontent.com/5669954/27319091-09e05484-5590-11e7-9566-d5418a44d2b9.png)] 一种办法是查help 文档,另一种办法是在debugger里研究: 根据经验这种API一般naming convention都是set: 根据经验定位到应该call setAutoResizable这个方法。下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方法到底应该传什么参数进去。 直接在debugger里执行方法getMetadata, 展开返回的结果: 这里说明这个set方法应该传一个boolean进去: 要获取更多Jerry的原创文章,请关注公众号"汪子熙": 来源: https://blog.csdn.net/i042416/article/details/100848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