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缓存和webpack缓存配置
本文转载于: 猿2048 网站➞ https://www.mk2048.com/blog/blog.php?id=ia2jca2hcb 浏览器缓存 浏览器缓存分为两种类型: 强缓存 :也称为本地缓存,不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直接使用客户端本地缓存数据 协商缓存 :也称304缓存,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由服务器判断请求文件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未发生改变,则返回304状态码,通知客户端直接使用本地缓存;如果发生改变,则直接返回请求文件。 浏览器缓存机制的过程如下: 强缓存(本地缓存) 强缓存是最彻底的缓存,无需向服务器发送请求,通常用于css、js、图片等静态资源。浏览器发送请求后会先判断本地是否有缓存。如果无缓存,则直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如果有缓存,则判断缓存是否命中强缓存,如果命中则直接使用本地缓存,如果没命中则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判断是否命中本地缓存的方法有两种: Expires 和 Cache-Control 。 Expires Expires是http1.0的响应头,代表的含义是资源本地缓存的过期时间,由服务器设定。服务器返回给浏览器的响应头中如果包含Expires字段,浏览器发送请求时拿当前时间和Expires字段值进行比较,判断资源缓存是否失效。如下图所示: Date 代表请求资源的时间, Expires 代表资源缓存的过期时间,可以看到服务器设置资源的缓存时间为5分钟。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