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台

Python中文全攻略[转载]

一个人想着一个人 提交于 2019-11-26 18:16:38
1. 在Python中使用中文 在Python中有两种默认的字符串:str和unicode。在Python中一定要注意区分“Unicode字符串”和“unicode对象”的区别。后面所有的“unicode字符串”指的都是python里的“unicode对象”。 事实上在Python中并没有“Unicode字符串”这样的东西,只有“unicode”对象。一个传统意义上的unicode字符串完全可以用 str 对象 表示。只是这时候它仅仅是一个字节流,除非解码为unicode对象,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我们用“哈哈”在多个平台上测试,其中“哈”对应的不同编码是: 1. UNICODE (UTF8-16), C854 ; 2. UTF-8, E59388 ; 3. GBK, B9FE 。 1.1 Windows控制台 下面是在windows控制台的运行结果: 可以看出在控制台,中文字符的编码是GBK而不是UTF-16。将字符串s(GBK编码)使用decode进行解码后,可以得到同等的unicode对象。 注意:可以在控制台打印ss并不代表它可以直接被序列化,比如: 向文件直接输出ss会抛出同样的异常。在处理unicode中文字符串的时候,必须首先对它调用encode函数,转换成其它编码输出。这一点对各个环境都一样。 总结:在Python中,“str”对 象就是一个字节数组

MFC程序使用控制台打印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19-11-26 16:51:28
1、在OnCreate窗口创建方法中调用控制台窗口创建方法,创建的窗口是与MFC主窗口共存亡的 参考地址: https://blog.csdn.net/Yong_Qi2015/article/details/61622319 #include <io.h> #include <fcntl.h> void InitConsole() { int nRet= 0; FILE* fp; AllocConsole(); nRet= _open_osfhandle((long)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 _O_TEXT); fp = _fdopen(nRet, "w"); *stdout = *fp; setvbuf(stdout, NULL, _IONBF, 0); } 2、在需要输出的地方调用 _cprintf ("%d >> ", 111)打印,printf()是没有用的,该函数来自于头文件 #include <conio.h> 3、注意:程序完成后记得删除这部分创建窗口代码,或者宏定义_DEBUG模式下才创建。 4、还有一个关闭控制台窗口的方法 FreeConsole(); 按需要调用。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ixiaohua/p/11327344.html

Console输出影响程序效率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19-11-26 15:12:59
做弯管机的仿真的工程的时候感觉速度很慢,后来发现原来是过多的控制台的输出导致。控制台的输出往往作为我调试程序的一种方案,很便捷,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输出至文件,而不像GUI的输出很麻烦。但过多的控制台输出就造成了性能的问题,在C++项目中可以通过将项目属性的“配置属性”-》链接器-》系统-》子系统,从“控制台(/SUBSYSTEM:CONSOLE)”修改为“Windows (/SUBSYSTEM:WINDOWS)”即可,但也失去了控制台本来的方便性。为了兼得调试的方便和运行的流畅,可以定义几种不同程度的输出,但这样的话增加了编程的工作量,总体来说也是值得的。   现在继续弄弯管机仿真程序啦,目前遇到的最头疼的问题还是VC++2005的C++/CLI编译太慢了,又要消耗大量的内存,而且不能利用多核的优势。还是VC++2008好一些,但问题在于有很多库有冲突,所以还只能忍一忍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esicong/archive/2007/12/07/987129.html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881367/article/details/98913664

WebLogic配置config.xml启动失败

不羁的心 提交于 2019-11-26 08:13:07
还是云缴费项目,这期间踩了太多坑,现在专门做一个详细总结。该项目开发过程中,用的是Tomcat8,Jdk1.8和Oracle11以及Eclipse开发完成的,测试也没什么问题,上了生产,真是被WebLogic坑惨了。一直觉得WebLogic跟Tomcat差不多,大同小异,所以上生产部署的时候,直接打了War包丢到autodeploy目录下,然后运行启动脚本startWebLogic.sh即可,想象中跟实际还是差距蛮大,差点搞吐血。 以上就是生产环境的机器配置(每一台机器的Ip我打了马赛克),项目流程如下图,其中AP是内网,WEB走外网,Windows是各分行公用,无上传下载通道,其上只有一个Ie浏览器可以登录WebLogic控制台: 这项目最想吐槽的一点就是,Windows上无法安装Navicat或者PL/SQL Developer之类的可视化工具,而且AP上未安装Oracle Client工具,单单安装这个Client连接Oracle都搞了两天,安装这玩意要各种配置,最后还是搞定了,当然,只安装在了AP1上,这就导致我项目只能放在AP1上,实在无力吐槽,Client不是应该提前配好吗,而且每个AP上都应该配才ok嘛。 好吧,吐槽完毕,传了项目以后,自动部署根本失效,不会对war包进行解压,控制台可以访问,登录控制台,部署下根本没有任何项目,这跟Tomcat咋就完全不一样呢?

printk的用法

▼魔方 西西 提交于 2019-11-26 04:00:27
printk的用法 内核通过 printk() 输出的信息具有日志级别,日志级别是通过在 printk() 输出的字符串前加一个带尖括号的整数来控制的,如 printk("<6>Hello, world!\n");。内核中共提供了八种不同的日志级别,在 linux/kernel.h 中有相应的宏对应。 #define KERN_EMERG "<0>" / system is unusable / #define KERN_ALERT "<1>" / action must be taken immediately / #define KERN_CRIT "<2>" / critical conditions / #define KERN_ERR "<3>" / error conditions / #define KERN_WARNING "<4>" / warning conditions / #define KERN_NOTICE "<5>" / normal but significant / #define KERN_INFO "<6>" / informational / #define KERN_DEBUG "<7>" / debug-level messages / 所以 printk() 可以这样用:printk(KERN_INFO "Hello, world!\n

控制台大量输出"[localhost-startStop-1] DEBUG"原因

陌路散爱 提交于 2019-11-26 03:52:28
我的原因是没有配置logback.xml,logback就会打印默认的配置 解决方法: 配置logback.xml web.xml加入 <context-param> <param-name>logbackConfigLocation</param-name> <param-value>classpath:logback.xml</param-value> </context-param> <listener> <listener-class>ch.qos.logback.ext.spring.web.LogbackConfigListener</listener-class> </listener> <listener> <listener-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ContextLoaderListener</listener-class> </listener> pom.xml加入 <!--log -->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slf4j-api</artifactId> <version>${slf4j.version}</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ch.qos.logback

事件Observer模式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19-11-26 03:25:42
在认识委托和事件之后,可以进阶一下一些设计模式了,这篇主要描述的是关于事件处理机制中的基础,一种叫做“观察者模式”的设计模式:ObServe设计模式,这种设计模式是针对面向对象语言,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以便于主干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他依赖于主干的依赖象也会受到影响,自动告知并更新;这种设计模式也是一种松耦合的设计模式; 再深入的描述一下Observe模式中主要存在那些成员,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这之间含有两个成员:一个是Subject(监视对象),另外一个是Observe(监视者);Subject,它包含着其他对象所感兴趣的内容,Observe监视着Subject,当Subject中某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会告诉Observe,Observe则会采取相应的行动。 TestDemo: 现在举个例子,显卡是大多电脑的一件核心成员,主要对电脑的图像进行加工处理;一张高端的显卡,假设只有三个部分组成,显示屏,主板机身,警报器; 我们已经大致知道了一张电脑显卡的具体组成成员了,现在模拟一张显卡正在被使用的场景:我的电脑多正在玩着大型的单机游戏,并且我不断的在后台打开更多对图像处理要求十分高的程序进程;随着进程越来越多,显卡的温度也随之上升,显示器随着实际温度变化而变化,我们知道,一张显卡长期处于一种高温的情况下工作,是会有所损坏的,所以警报器的作用就是,当前如果超过95

端口查看工具 修改端口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19-11-26 00:27:21
  有的项目中需要进行双机中的资源接管工作,其中需要暂停一下WAS,但是在重启后发现无法通过浏览器登陆控制台,但是门户可以正常访问使用。经过用 iis7服务器监控工具 的排查,管理员感觉是对WAS端口号记忆模糊,想查询一下端口号,虽然经过文档查询发现默认端口号已修改,但是笔者还是想弄明白如何在系统中确定WAS的端口信息这时候我们需要用到 iis7的服务器监控工具 。   经查询,在路径:   /usr/IBM/WebSphere/AppServer/profiles/Dmgr01/config/cells/testAPPCell01/nodes/testAPPCellManager01 下有一个serverindex.xml文件(上述路径中的testAPPCell01与testAPPCellManager01请根据具体环境自行修改),里面有各种端口的定义,可供查询,如需修改,也可以操作该端口或者是在控制台中修改。   修改端口请参考一下网文:   websphere端口号查看与修改   1、首先打开WAS6.0的控制台    以admin(任何标识)用户登录   2、打开 环境->虚拟主机->default_host->其它属性(主机别名)   ->首先把80端口修改为其它端口,然后再把9080端口修改为80端口   3、修改(修改前先备份)   (1)C:\WebSpher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