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Spring的思考框架
引子 很早之前听同事说:“要开会了。我都知道领导要问什么,就那几板斧。”其实领导之所以为领导,人家问的问题确实很合情合理,甚至可以说一针见血。而之所以能问出来这些合理的问题,就是因为头脑中有自己的思考框架。比如要做一件事情,一个思考框架就是: 1,我们现在是什么样的? 2,我们要做成什么样(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收益)? 3,怎么才能达成(解决路径)? 根据这个思考框架,开会的时候,给领导做汇报,一上来就说我做了什么什么。领导自然要问:“做这件事情有什么收益?” 如果一项任务指标特别好,领导就要问了:“那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种框架式自上而下的思考习惯,对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帮助。比如想学习Spring,就先问自己3个问题: 1,出现Spring之前是什么样子? 2,Spring的目标是什么? 3,Spring是怎么做到的呢? 出现Spring之前是什么样子 出现Spring之前,MVC这种设计典范已经开始兴起。在显示层、模型层和控制层都有了一些工具的支持。比如显示层有JQuery+JSON,模型层有ibatis,控制层有Struts。开发人员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到业务逻辑的开发。但是开发前需要做一件事情:将MVC需要的这些东西组装起来。每个人在新搭建一个工程时都需要进行组装。那有没有一个东西把开发人员需要的东西都弄好了,开发人员只需要将精力用户业务逻辑开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