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框架

VUE组件汇总

时光毁灭记忆、已成空白 提交于 2019-12-27 00:59:30
内容 UI组件 开发框架 实用库 服务端 辅助工具 应用实例 Demo示例 UI组件 element ★13489 - 饿了么出品的Vue2的web UI工具套件 Vux ★8133 - 基于Vue和WeUI的组件库 iview ★6634 - 基于 Vuejs 的开源 UI 组件库 mint-ui ★6253 - Vue 2的移动UI元素 muse-ui ★3705 - 三端样式一致的响应式 UI 库 vue-material ★3328 - 通过Vue Material和Vue 2建立精美的app应用 vuetify ★2925 - 为移动而生的Vue JS 2组件框架 Keen-UI ★2749 - 轻量级的基本UI组件合集 vonic ★1913 - 快速构建移动端单页应用 vue-multiselect ★1539 - Vue.js选择框解决方案 eme ★1529 - 优雅的Markdown编辑器 vueAdmin ★1455 - 基于vuejs2和element的简单的管理员模板 bootstrap-vue ★1267 - 应用于Vuejs2的Twitter的Bootstrap 4组件 Vue.Draggable ★1191 - 实现拖放和视图模型数组同步 eagle.js ★1128 - hacker的幻灯片演示框架 vue-awesome-swiper ★1012

移动APP开发框架盘点

一个人想着一个人 提交于 2019-12-26 14:13:48
移动APP开发框架盘点 总体概述 现在比较流行的移动APP开发框架有以下六种:网页、混合、渐进、原生、桥接、自绘。前三种体验与Web的体验相似,后三种与原生APP的体验相似。这六种框架形式,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无所谓好坏,适用就是好。 l 网页应用适用于传统网站APP化,比如淘宝、京东,有大量WEB页面嵌入到APP中。 l 混合应用适用于小成本应用开发,全部代码都基于Web,好处是开发快速、成本低。 l 渐进应用适用于高机会成本的场合,边下载边使用,能快速获取,快速体验。 l 原生应用适用于大型和高体验要求的应用,能做出让人满意的体验效果。 l 桥接应用适用于高速迭代的创意类应用,让体验与成本都处于可接受的范围。 l 自绘应用适用于游戏和有特殊效果的应用,最大的好处是没有平台约束和表达瓶颈。 一、网页WebApp WebApp与传统Web的主要区别,在于前端框架,特别是V-DOM框架的应用。此类前端框架使得WebApp与NativeApp在机理上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了。在众多的前端框架中, React、Vue和Angular是最有竞争力的选择。 React V-Dom技术的开创者,主流框架中的NO.1。React的贡献都是开创性的,在它基础上,也有很多兼容框架,比如Anu,Nerv。用以解决React在性能或IE兼容性上的问题。 主流技术方案: React + Redux +

beego框架开发投票网站(1) beego基础之运行逻辑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19-12-26 06:26:36
本文档需结合beego官方文档食用 博主也仅仅是边学边记录,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请当做通俗读物来看待 首先 beego是一个基于go语言的框架 其次 beego是一个mvc框架 框架可以理解为对底层又封装了一次 mvc的意思是models(模型)views(视图)controllers(控制器) model 可以理解为数据库相关 view 可以理解为前端相关 controller可以理解为控制器 beego项目运行流程 我对这部分理解十分浅显 beego文档感觉还是不太友好 首先运行的是main.go的bee.run 在main函数之前init()总是优先运行的这是基础知识 bee.run所做的工作beego文档讲述的十分清晰 在这里我们只需要知道做了什么工作即可,不认识的名词都没关系,用到了回头看即可 beego文档 bee.run bee.run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准备好了后开始监听端口,对内的监听在写文档时我也不知道是干嘛的。 一旦 run 起来之后,我们的服务就监听在两个端口了,一个服务端口 8080 作为对外服务,另一个 8088 端口实行对内监控 监听端口发现用户请求发生变化后 1.首先查找main中所注册的路由 2.找到对应的控制器 3.运行控制器中的处理逻辑,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如需返回模板则返回模板 举例 点击登录按钮,你的地址栏变成了8080/login

学web前端开发写给新手的建议,超实用

社会主义新天地 提交于 2019-12-26 01:22:3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Web前端开发成为目前最火热的岗位。Web前端开发的技术知识也是在不断更新,致使Web前端开发工作变得越来要复杂;以前,只要会编写HTML, CSS 和Java就能够找到一份不错的前端开发工作。而现在,web开发远远不止是简单编码,人们对于互联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web前端开发技能也就更多了。对于Web前端初学者而言,应该如何学习Web前端呢?下文是Web前端开发新手的六个建议和经验技巧,希望能对大家学习前端一些帮助。 夯实基础 : 要成为一名年薪30W的前端工程师,基础一定要掌握牢固,基础知识一问三不知,岂不是要贻笑大方。 css,js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得很熟练,你能使用css实现斑马条纹背景,毛玻璃效果吗?能给图片实现滤镜效果,能实现所有自适应布局效果吗?原型,原型链,闭包是实现设计模式的必备知识,你真的弄懂了吗?闭包导致内存泄漏的原因是什么,你弄明白了吗?ajax跨域的解决方案你可以说几种?2019年了,你还是只告诉我jsonp吗?http协议有了解过吗?如何在http协议中实现不缓存静态资源? 现在是2019年了,这些问题老掉牙了。可是我要告诉你的是,掌握好这些老掉牙的基础,就是很重要。上层的技术可以变更的很快,基础变动很慢,投入时间学好基础,性价比很高。 深究原理: Angular,React,Vue框架和脚手架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前端工程师浮于表面

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框架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19-12-26 00:57:42
MVC框架 同义词 MVC一般指MVC框架 MVC全名是Model View Controller,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缩写,一种软件设计典范,用一种业务逻辑、数据、界面 显示分离的方法组织代码,将业务逻辑聚集到一个部件里面,在改进和个性化定制界面及用户交互的同时,不需要重新编写业务逻辑。MVC被独特的发展起来用于 映射传统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在一个逻辑的图形化用户界面的结构中。 简介 MVC开始是存在于桌面程序中的,M是指业务模型,V是指 用户界面 ,C则是控制器,使用MVC的目的是将M和V的实现代码分离,从而使同一个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一批统计数据可以分别用 柱状图 、 饼图 来表示。C存在的目的则是确保M和V的同步,一旦M改变,V应该同步更新。 [1-2] 模型-视图-控制器( MVC )是 Xerox PARC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编程语言Smalltalk-80发明的一种 软件设计模式 ,已被广泛使用。后来被推荐为 Oracle 旗下 Sun 公司 Java EE 平台的设计模式,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 ColdFusion 和 PHP 的开发者的欢迎。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是一个有用的 工具箱 ,它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一些缺点。 [3] (概述内容来源: [4] ) MVC 编程模式 MVC 是一种使用

Python开发者年度调研,结果出乎意料!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19-12-25 21:16:35
来源商业新知网,原标题:Python开发者年度调研:一半Python用户也用JS,2/3选择Linux系统 作为高级编程语言,Python的受欢迎程度近几年一直在往 上涨。每年,Python官方都会针对开发者社区做一次年度报告,统计当年的发展情况,并发布调研报告。 今年也不例外,有超过150多个国家的2万多名开发人员加入了这场深入调查,刚刚发布的报告通过7个角度对Python的使用现状、趋势与未来进行了解读。 以下是几个最新的趋势: 1、使用Python作为主语言的开发人员中,有一半的用户也使用JavaScript。Python也经常混搭HTML/CSS,Bash/Shell,SQL,C/C++和Java一起使用。 2、Python用于数据分析比用于Web开发更广泛,数据分析占比58%。 3、84%的用户已经使用Python3,Python2的比例仅为16%。2017年Python3的使用率只有75%。 4、Flask和Django是Web开发人员中流行度最高的框架,两者份额相差无几,但都甩其他Python Web框架“好几条街”。 5、NumPy,Pandas,Matplotlib和SciPy是最受欢迎的数据科学框架和库。机器学习专用的库如SciKit-Learn,TensorFlow,Keras等也很受欢迎。 6、AWS是Python开发人员最受欢迎的云平台

【最新】SSM框架中的前后端分离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19-12-25 16:23:27
文章目录 1.认识前后端分离 2.分离的四个好处 3.利用Swagger UI来规范书写API文档 1.认识前后端分离 在传统的web应用开发中,大多数的程序员会将浏览器作为前后端的分界线。将浏览器中为用户进行页面展示的部分称之为前端,而将运行在服务器,为前端提供业务逻辑和数据准备的所有代码统称为后端。 由于前后端分离这个概念相对来说刚出现不久,很多人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所以可能会对它产生一些误解,误以为前后端分离只是一种web应用开发模式,只要在web应用的开发期进行了前后端开发工作的分工就是前后端分离。 其实 前后端分离并不只是开发模式,而是web应用的一种架构模式 。在开发阶段,前后端工程师约定好数据交互接口,实现并行开发和测试;在运行阶段前后端分离模式需要对web应用进行分离部署,前后端之前使用HTTP或者其他协议进行交互请求。然而作为一种架构模式,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对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比较和重新认识。 前后端分离大概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交互形式 代码组织方式 开发模式 数据接口规范流程 一、交互形式 在前后端分离架构中,后端只需要负责按照约定的数据格式向前端提供可调用的API服务即可。前后端之间通过HTTP请求进行交互,前端获取到数据后,进行页面的组装和渲染,最终返回给浏览器。 二、代码组织方式 在传统架构模式中,前后端代码存放于同一个代码库中

Web前端开发的框架可以应用到哪些地方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19-12-24 20:18:13
随着时间的推移,网页设计越来越具有创新性。web前端开发将成为2020年技术领域最热门的学科之一。以前,前端空间的开发人员只要了解一些HTML,CSS,也许还有jQuery来创建交互式网站,就足够了。但是今天,他们面临着广泛且不断变化的开发技能生态系统;最近几年,我们使用JavaScript为主要的Web应用程序提供了强大的新库和框架,例如ReactJS,VueJS和angularJS。这3个可以说是现在非常火热的了。 比PC端单一的网页不同,在移动端的技术可以应用到WEB-APP,小程序,Hybrid-App等等。web前端开发的新技术新框架学习可以应用到什么地方 Web-App   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浏览器(以及内置浏览器,比如微信)打开的大型移动端网页。比如我们常见的电商网站,功能性网站,管理网站,在布局和功能上都有APP的效果。做好Web-App开发,最基本的很多人肯定会说响应式布局,但是前端开发是又5种布局法的,除了出名的响应式,还有在移动端最重要的弹性布局法,也就是很多人头疼的rem布局。除了布局方法之外,在H5新特性和触屏事件和设备兼容性问题也是需要信手拈来。 小程序   这个也不用多说,现在可以说是非常火的,各大平台都有在做自己的小程序,各种砍价,抢票,电商,游戏都有运用。这个以微信小程序为例,主要是微信团队基于前端基础来做的封装语法,主要的还是ES语法

常用技术总结与选型

谁都会走 提交于 2019-12-24 18:04:13
本文的目的是列举一些常用的技术,然后讲解一下不同技术的特点,进而延展出来如何选型 前端 界面展示 HTML HTML称为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一种标识性的语言,他主要的功能是定义文件的结构,通常和CSS以及JS一起使用。HTML 定义了网页内容的含义和结构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HTML、CSS和JS本身的目的并不相同,CSS描述一个网页的表现与展示效果,JavaScript描述功能与行为。 HTML5 1 HTML5推出的理由 解决Web上存在的问题: **Web浏览器间的兼容性低:**在一个浏览器中可以运行的HTML、Css、Javascript,在另一个浏览器中不能运行。 原因:各浏览器规范不统一,没有被标准化。 解决方案:使各浏览器的功能符合通用标准。 **文档结构不够明确:**HTML4中元素不能把文档结构表示清楚。 解决方案:增加与结构相关的元素。 Web应用程序的功能受到限制:HTMLL4对Web应用程序的贡献很小,比如:不允许同时上传多个文件。 解决方案:提供供Web应用程序使用的API。 2 HTML5语法的改变 内容类型不变 HTML5的文件扩展符(html或.htm)与内容类型(text/html)保持不变。 DOCTYPE声明变化 HTML4中需要指明是HTML的哪个版本,HTML5不需要,只使用即可。 指定字符编码变化 HTML4:<meta http

01-01 Web应用

寵の児 提交于 2019-12-24 16:01:10
一 Web应用的组成 好看的小说 www.shupu.org 接下来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开发一个Web应用程序,而Web应用程序是基于B/S架构的,其中B指的是浏览器,负责向S端发送请求信息,而S端会根据接收到的请求信息返回相应的数据给浏览器,需要强调的一点是:S端由server和application两大部分构成,如图所示: 上图:Web应用组成 二 开发一个Web应用 我们无需开发浏览器(本质即套接字客户端),只需要开发S端即可,S端的本质就是用套接字实现的,如下 # S端 import socket def make_server(ip, port, app): # 代表server sock = socket.socket() sock.bind((ip, port)) sock.listen(5) print('Starting development server at http://%s:%s/' %(ip,port)) while True: conn, addr = sock.accept() # 1、接收浏览器发来的请求信息 recv_data = conn.recv(1024) # print(recv_data.decode('utf-8')) # 2、将请求信息直接转交给application res = app(recv_data)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