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框架

使用typescript改造koa开发框架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20-02-04 14:36:42
原文地址: 使用typescript改造koa开发框架 强类型的 TypeScript 开发体验和维护项目上相比 JavaScript 有着明显的优势,那么对常用的脚手架进行改造也就势在必行了。 接下来开始对基于 koa 框架的 node 后端脚手架进行改造: 项目开发环境 和 typescript 编译环境的搭建; 对 node 、 koa 、koa中间件和使用到的库 添加类型化支持; 基于 typesript 的特性改造项目。 项目开发环境搭建 基于 gulp 搭建开发编译环境, gulp-typescript 插件用于编译 typescript 文件, gulp-nodemon 则可以监控文件内容的变更,自动编译和重启 node 服务,提升开发效率。 npm install -D gulp gulp-nodemon gulp-typescript ts-node typescript gulp 的配置 gulpfile.js 的设置 const { src, dest, watch, series, task } = require('gulp'); const del = require('del'); const ts = require('gulp-typescript'); const nodemon = require('gulp-nodemon'); const

【巨杉数据库SequoiaDB】巨杉数据库无人值守智能自动化测试实践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20-02-04 11:55:33
刚刚过去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如其来地横扫大江南北。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许多软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也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建议员工采取远程办公的方式,同时也存在骨干工程师无法及时返岗的问题,使得生产力大受影响。 对于软件企业来说,研发与测试是两大核心命脉。研发团队保障着产品新功能新特性的及时发布,而测试团队则如同马的缰绳,确保产品不会由于迭代速度过快、设计考虑角度不周,而导致软件缺陷的产生。 巨杉数据库在9年的自研和技术创新历程中,在研发体系构建、自动化测试、团队线上线下结合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从2011年团队成立之初开始,巨杉数据库的整个技术研发体系就以面向流程协作的方式进行构建。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员工可以在任何地点,只要遵循正确的流程,就可以与整个团队有机地衔接在一起。 在这个非常时刻,为了帮助在远程办公期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新版本的迭代与测试工作,我们也将我们自己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主要介绍巨杉如何在无人值守的环境下,完成产品的自动化测试与研发协作。 基础体系 网络基础设施 我们的整个开发环境分为内外网两大网络,其中外部网络可以连接到广域网Internet,而内部网络则没有广域网连接。外网包括办公室中每个员工的台式机,以及可供员工进行远程连接的***服务器与防火墙。工程师们无论使用办公室的电脑,还是通过配发的笔记本电脑从远程通过***接入,均连入公司的外网网段。

【巨杉数据库SequoiaDB】巨杉数据库无人值守智能自动化测试实践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20-02-04 01:47:30
刚刚过去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如其来地横扫大江南北。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许多软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也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建议员工采取远程办公的方式,同时也存在骨干工程师无法及时返岗的问题,使得生产力大受影响。 对于软件企业来说,研发与测试是两大核心命脉。研发团队保障着产品新功能新特性的及时发布,而测试团队则如同马的缰绳,确保产品不会由于迭代速度过快、设计考虑角度不周,而导致软件缺陷的产生。 巨杉数据库在9年的自研和技术创新历程中,在研发体系构建、自动化测试、团队线上线下结合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从2011年团队成立之初开始,巨杉数据库的整个技术研发体系就以面向流程协作的方式进行构建。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员工可以在任何地点,只要遵循正确的流程,就可以与整个团队有机地衔接在一起。 在这个非常时刻,为了帮助在远程办公期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新版本的迭代与测试工作,我们也将我们自己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主要介绍巨杉如何在无人值守的环境下,完成产品的自动化测试与研发协作。 基础体系 网络基础设施 我们的整个开发环境分为内外网两大网络,其中外部网络可以连接到广域网Internet,而内部网络则没有广域网连接。外网包括办公室中每个员工的台式机,以及可供员工进行远程连接的VPN服务器与防火墙。工程师们无论使用办公室的电脑,还是通过配发的笔记本电脑从远程通过VPN接入,均连入公司的外网网段。

初学大数据不知从何入手?总结十章大数据学习指南(建议收藏)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20-02-04 00:24:43
近三年,大数据这个词出现的频次非常高,不仅纳入各大互联网巨头公司的战略规划中,同时也在国家的政府报告中多次提及,大数据已无疑成为当今时代的新宠。大数据给大多数人的感觉是,专业性强,门槛高,完全属于“高大上”的技术。好奇的人或许会通过网络了解一些概念,而有一些人则看到了大数据带来的机遇,投入大数据学习的洪流当中,投身大数据行业为自己带来利益。经历“坎坷”的学习大数据历程后,在求学之路上有哪些具体 容易掉入的“坑”? 让我们一一盘点下。 ​ 1 在这里相信有许多想要学习大数据的同学,大家可以+下大数据学习裙:740041381,即可免费领取套系统的大数据学习教程 我们一起经历的那些坑 大多的初学者在入门初期,基本是在网上各种社区“大海捞针”的到处 知乎、百度: “大数据学习路径是怎么样的?” “学生党,会java,只有一台电脑!!如何学习大数据开发?” “ 语言是学R还是Python?” “我没时间有没钱,自学能学的会吗?” “现在大数据开发挺火的,谁知道大数据开发学习机构哪家靠谱?” “零基础学习大数据,想成为大数据开发工程师,请问该如何入门,有没有推荐网络教程,书籍或者大牛博客?” 自学过程中走过很多弯路,比如环境搭建,总会遇到各种奇葩问题,找不到答案;比如网上扑来各种资料不知道怎么分辨质量,也不知道如何科学利用,很痛苦又很困惑,毫无一点成就感,走了许多冤枉路,踩坑无数…… 第一

写自己的ASP.NET MVC框架(下)

跟風遠走 提交于 2020-02-03 04:21:02
上篇博客 【写自己的ASP.NET MVC框架(上)】 我给大家介绍我的MVC框架对于Ajax的支持与实现原理。今天的博客将介绍我的MVC框架对UI部分的支持。 注意: 由于这篇博客是基于前篇博客的,因此有些已说过的内容将会直接跳过,也不会给出提示。 所以,如果要想理解这篇博客,那么阅读上篇博客 【写自己的ASP.NET MVC框架(上)】 则是必要的。 回到顶部 MyMVC的特点 在开发MyMVC的过程中,我吸取了一些ASP.NET WebForm的使用经验,也参考了ASP.NET MVC,也接受了Martin Fowler对于MVC思想的总结。 在设计过程中,我只实现了一些必要的功能,而且没有引入其它的类库与组件,因此,它非常简单,且容易使用。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MyMVC: 它是一个简单,容易使用,且符合MVC思想的框架。 在MyMVC框架中,View仍然采用了WebForm中的Page,毕竟Page已经使用了十年,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它仍然是我们可信赖的技术。 另一方面,Page也是ASP.NET中默认的HTML输出技术,使用它会比较方便。 MyMVC与微软的ASP.NET MVC不同的是: 1. 不依赖于URL路由组件。 2. 不提供任何HtmlHelper 3. Controller只是一个Action的容器,没有基类的要求。 4. Action处理的请求不区分POST,

Django框架01:开发环境

旧街凉风 提交于 2020-02-03 04:15:42
标题一、Django框架入门 1.MVC: 大部分开发语言中都有MVC框架,MVC框架的核心思想是解耦,降低各功能模块之间的耦合性,方便变更,更容易重构代码,最大程度上实现代码的重用。 ①M表示model,主要用于对数据库层的封装。 ②V表示view,用于向用户展示结果。 ③C表示controller,是核心,用于处理请求、获取数据、返回结果。 2.MVT: Django是一款python的web开发框架,与MVC有所不同,属于MVT框架。 ①m表示model,负责与数据库交互。 ②v表示view,是核心,负责接收请求、获取数据、返回结果。 ③t表示template,负责呈现内容到浏览器。 二、建立开发环境 1.下载virtualenv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virtualenv 或者 sudo pip install virtualenv 然后建立一个测试目录: mkdir testvirtual cd testvirtual 然后创建一个虚拟环境: virtualenv env1 cd切换到该目录下,执行命令: source bin/activate 2.安装django ①pip install django==版本号。 ②查看版本:进入python shell,运行如下代码。 import django django.get_version

阿里巴巴 29 个屌炸天的开源Java项目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20-02-02 09:37:43
前言 众所周知,阿里巴巴是 apache基金会成员、Linux基金会成员,同时是Xen顾问委员会成员。上述身份可见阿里在开源方面的重视程度,阿里通过开源贡献更多技术、分享更多理念。其开源的很多项目大受欢迎,今日就来盘点阿里 29 个开源项目,你用过几个,哪个最好用,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 如果你一直以来都对java抱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却不知道如何系统的进行学习。学习有困难或者想领取java小白学习路线资料的 这里有互相学习交流的小伙伴,可以进来一起学习,有什么不懂得也可以互相解答:点击我加入吧,即可直达。 。 1. 分布式应用服务开发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Spring Cloud Alibaba Spring Cloud Alibaba 致力于提供分布式应用服务开发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此项目包含开发分布式应用服务的必需组件,方便开发者通过 Spring Cloud 编程模型轻松使用这些组件来开发分布式应用服务。 依托 Spring Cloud Alibaba,您只需要添加一些注解和少量配置,就可以将 Spring Cloud 应用接入阿里分布式应用解决方案,通过阿里中间件来迅速搭建分布式应用系统。 地址: https://github.com/spring-cloud-incubator/spring-cloud-alibaba 2. 设计语言 & 前端框架 Ant Design Ant

【 React 】- 1 ReactJS简介

不羁的心 提交于 2020-02-02 03:51:59
1 ReactJS 简介 React 起源于 Facebook 的内部项目,因为该公司对市场上所有 JavaScript MVC 框架,都不满意,就决定自己写一套,用来架设 Instagram 的网站。做出来以后,发现这套东西很好用, 就在2013年5月开源了 。 由于 React 的设计思想极其独特,属于革命性创新,性能出众,代码逻辑却非常简单。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使用,认为它可能是将来 Web 开发的主流工具。 React 中文官网 2 前端三大主流框架 Angular.js :出来最早的前端框架,学习曲线比较陡,NG1 学起来比较麻烦,NG2 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也开始启用组件化了;在 NG 中,也支持使用 TS(TypeScript)进行编程; Vue.js :最火的一门前端框架,它是中国人开发的,对我们来说,文档要友好一些; React.js :最流行的一门框架,因为它的设计很优秀; windowsPhone 7 7.5 8 10 3 来源: CSDN 作者: 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112635/article/details/104137968

RPC浅谈

ぐ巨炮叔叔 提交于 2020-02-01 17:15:43
RPC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广义上的RPC RPC(架构)框架 RPC框架原理 PRC架构组件 PRC架构调用过程 常见的RPC框架及分类 常见的RPC 框架的比较 RPC协议 MVC架构、RPC架构、SOA架构、微服务架构区别 单体架构 MVC(Model View Controller) 多服务架构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 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轻量级的服务治理方案)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它是一种通过网络从远程计算机程序上请求服务,而不需要了解底层网络技术的协议。 个人觉得单纯的讲RPC 是没有意义的。 RPC应该被分为广义上的RPC ,RPC框架,RPC协议(后2个暂且称之为狭义的RPC) 广义上的RPC 所谓广义RPC 根据定义 通过网络调用远程计算机上的服务即可称之为RPC 。所以任何符合该说明的都应该属于RPC。包括常见的web服务个人觉得其实也可以理解为RPC. RPC(架构)框架 RPC框架原理 PRC架构组件 一个完整的RPC架构里面包含了四个核心的组件,分别是Client,Client Stub,Server以及Server Stub,这个Stub可以理解为存根。

面试题: SpringBoot 的自启动、自动配置原理

混江龙づ霸主 提交于 2020-01-31 15:41:35
引言 不论在工作中,亦或是求职面试, Spring Boot 已经成为我们必知必会的技能项。除了比较老旧的政府项目或金融项目依旧使用如 SSM 或 SSH 做单体框架开发项目外,如今的各行各业基于项目的快速开发与发布、迭代更新,都在逐渐替换使用 Spring Boot 框架,而逐步摒弃配置沉重和效率低下的 Spring 启动框架。 使用一门新的技术,立足于对它足够了解的基础上,能够让你更加得心应手的去进行应用、开发。SpringBoot 的精髓 “自动配置原理” 不仅仅是在面试过程中才用的上;在工作中如果能深入理解Spring Boot 的自动配置原理,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定义一个 started 满足开发的需求,让开发更加便捷与高效。 Spring Boot的出现,得益于“习惯优于配置”的理念,没有繁琐的配置、难以集成的内容(大多数流行第三方技术都被集成),这是基于Spring 4.x提供的 按条件配置 Bean的能力。 本篇博文主要针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讲解;这三个方面分别是: Spring Boot 与 Spring 的差别与优点?以及与 Spring MVC 的关系? Spring Boot 主启动类的启动机制 Spring Boot 的 自动配置原理 是怎么实现的? 根据自动配置原理自定义一个 个性的 started ? 1、 Spring Boot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