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协议

自学网络协议(四):OSI第三层——网络层的作用(上)

你离开我真会死。 提交于 2019-12-10 16:22:56
前文回顾: 自学网络协议(一):HTTP请求与响应——GET和POST真的不一样吗? 自学网络协议(二):OSI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 自学网络协议(三):OSI第二层——机器通信那点事 正文 让我们再次“瞻仰”一下这张意义重大的图: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如何使连接到同一网络(即,局域网)的机器互相通信。 那么,这些局域网中的机器如何与外部机器进行通信呢? 我们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在使用“网络”一词,那么网络到底有何含义呢? OSI第3层及其作用·初窥 由上图,OSI第3层,即大名鼎鼎的“网络层”。相较于其他几层,这个名字有些“言简意赅”了,倒是我们少见的名字和作用一致的了。 网络层的作用就是互连网络 —— 这使我们能从一个网络向另一个网络发送消息。 但是,如何做才能将消息发送到我们没有直接连接到的网络中(的电脑中)呢? 由前几节的学习,我们不难得出:网络之间也是互连的,就像一条链 这样的结论。 其实,所谓Internet就像一个由很多网络组成的更庞大的网络。 我们可以认为:互联网好像一间大房子,而互连的网络就像这个大房子里的房间一样。从厨房到卧室,我们要经过几个房间。 对网络来说也是一样。为了从“我的卧室”到达互联网上的一个网站(例如:GitHub)的主机所在的网络,我们要经过许多个中间网络。 而网络层将允许我通过其他网络加入互联网上的任何网络 ——

(五):网络协议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19-12-09 10:28:41
做个笔记。。。。 ** 一: 网络协议 ** 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成为网络协议,也可简称为协议。其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即: 1) 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 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反应。 3) 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 二: 协议的体系结构 ** 2.1 OSI的七层体系结构 1.物理层: 在物理层上所传数据的单位是比特(bit)。 而本层典型设备是 集线器(Hub) 2.数据链路层 :简称为 链路层 ,负责在两个相邻的节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l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每帧包括一定的数据和必要地控制信息,在接收点接收到数据出错时要通知发送方重发,直到这一帧无误地到达接收点。 本层典型设备是 交换机(Switch) **3.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往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packet)进行传送。在TCP/IP体系中,由于网络层使用IP协议,因此分组也叫做IP数据报。 本层典型设备是 路由器(Router) **4.运输层:**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完成同处于资源子网中的两个主机间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 所谓通用,是指并不针对某个特定网络应用

02 网络协议

懵懂的女人 提交于 2019-12-06 21:13:27
02 网络协议 定义 协议是计算机网络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 。 任何通信或信息交换过程都需要规则,所以计算机网络的所有通 信过程也必须遵守某 种/些规则—协议 。 网络协议 (network protocol),简称为协议 ,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 协议规定了通信实体之间所交换的消息的 格式、意义、顺序 以及针对收到信息或发 生的事件所采取的“ 动作 ” 协议规范了网络中所有信息 发送和接收过程 。 协议的三要素 网络协议是由三个要素组成: 语义。语法。时序 。 语义 是解释控制信息每个部分的意义。它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什么样的响应。 语法 是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的顺序。 时序 是对 事件发生顺序的详细说明 。(也可称为“同步”)。 人们形象地把这三个要素描述为:语义表示要做什么,语法表示要怎么做,时序表示做的顺序。 协议族 协议,通常指某一个协议,一般由某一个或者一组文件如 rfc /draft来指定。 协议族,是指彼此相互关联的一组协议。如TCP/IP协议族 协议栈,是指某一组协议的关系以及该组协议的层次结构,一般有清晰的 up/down依赖关系 和上下行消息交互。 如何理解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对于计算机网络十分重要,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内容。有人甚至声称学习计算机网络就是学习网络协议

端口与服务对照表

纵然是瞬间 提交于 2019-12-06 04:38:50
2 端口:管理实用程序 3 端口:压缩进程 5 端口:远程作业登录 7 端口:回显 9 端口:丢弃 11 端口:在线用户 13 端口:时间 17 端口:每日引用 18 端口:消息发送协议 19 端口:字符发生器 20 端口: FTP 文件传输协议(默认数据口) 21 端口: FTP 文件传输协议(控制) 22 端口: SSH 远程登录协议 23 端口: telnet (终端仿真协议),木马 Tiny Telnet Server 开放此端口 24 端口:预留给个人用邮件系统 25 端口: SMTP 服务器所开放的端口,用于发送邮件 27 端口: NSW 用户系统 FE 29 端口: MSG ICP 31 端口: MSG 验证,木马 Master Paradise 、 HackersParadise 开放此端口 33 端口:显示支持协议 35 端口:预留给个人打印机服务 37 端口:时间 38 端口:路由访问协议 39 端口:资源定位协议 41 端口:图形 42 端口:主机名服务 43 端口: who is 服务 44 端口: MPM (消息处理模块)标志协议 45 端口:消息处理模块 46 端口:消息处理模块(默认发送口) 47 端口: NI FTP 48 端口:数码音频后台服务 49 端口: TACACS 登录主机协议 50 端口:远程邮件检查协议 51 端口: IMP

网络协议

房东的猫 提交于 2019-12-06 00:25:11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 等。 TCP/IP协议 毫无疑问是这三大协议中最重要的一个,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 T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一个协议集合。 互联网协议是一个网络通信模型,以及一整个网络传输协议家族,为互联网的基础通信架构。它常被通称为TCP/IP协议族,简称TCP/IP。因为该协议家族的两个核心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际协议),为该家族中最早通过的标准。 TCP使用三次握手协议建立连接。三次握手完成,TCP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成功地建立连接,可以开始传输数据了。 IP协议 规定网络地址的协议,叫做IP协议。它所定义的地址,就被称为IP地址。 IP实现两个基本功能:寻址和分段。IP协议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为每一台计算机分配IP地址,另一个是确定哪些地址在同一个子网络。 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 UDP协议的优点是比较简单,容易实现,但是缺点是可靠性较差,一旦数据包发出,无法知道对方是否收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网络可靠性,TCP协议就诞生了。 TCP协议能够确保数据不会遗失。它的缺点是过程复杂、实现困难、消耗较多的资源。

端口大全

邮差的信 提交于 2019-12-04 23:35:36
2端口:管理实用程序 3端口:压缩进程 5端口:远程作业登录 7端口:回显 9端口:丢弃 11端口:在线用户 13端口:时间 17端口:每日引用 18端口:消息发送协议 19端口:字符发生器 20端口:FTP文件传输协议(默认数据口) 21端口:FTP文件传输协议(控制) 22端口:SSH远程登录协议 23端口:telnet(终端仿真协议),木马Tiny Telnet Server开放此端口 24端口:预留给个人用邮件系统 25端口:SMTP服务器所开放的端口,用于发送邮件 27端口:NSW 用户系统 FE 29端口:MSG ICP 31端口:MSG验证,木马Master Paradise、HackersParadise开放此端口 33端口:显示支持协议 35端口:预留给个人打印机服务 37端口:时间 38端口:路由访问协议 39端口:资源定位协议 41端口:图形 42端口:主机名服务 43端口:who is服务 44端口:MPM(消息处理模块)标志协议 45端口:消息处理模块 46端口:消息处理模块(默认发送口) 47端口:NI FTP 48端口:数码音频后台服务 49端口:TACACS登录主机协议 50端口:远程邮件检查协议 51端口:IMP(接口信息处理机)逻辑地址维护 52端口:施乐网络服务系统时间协议 53端口:dns域名服务器 54端口:施乐网络服务系统票据交换

常见网络协议(未完)

一曲冷凌霜 提交于 2019-12-04 08:08:54
1)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设置协议 动态主机设置协议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使用 UDP协议 工作,主要有两个用途:给内部网络或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动分配IP地址给用户给内部 网络管理员 作为对所有计算机作中央管理的手段 2)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将32位的IP地址转换为48位的物理地址。当路由器或主机选择了某条路由时,首先会查找ARP缓存,若缓存中有对应IP地址的物理地址,则以此封装以太帧,否则会广播(为二层广播)ARP报文,每个主机接收到ARP请求报文后,会缓存发送源的IP——MAC对到ARP缓存中,目的主机会发送ARP回应(此时为单播),当发送源接收到回应时,会将目的方的IP——MAC对存放在ARP缓存中。在点到点的物理连接中,是不会用到ARP报文的,在启动时双方都会通告对方自己的IP地址,此时物理层的封装不需要MAC地址。windows上可以使用arp -a查看本机的ARP缓存。ARP缓存中的每个条目的最大存活时间为20分钟。 功能: 为了从网络层的IP地址,解析出在数据链路层使用的硬件地址。注意:ARP解决的是同一局域网上的主机和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工作原理: 每一台主机都设有一个ARP告诉缓存

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19-12-03 16:44:56
一、什么是网络? 1、计算机网络:把“分布”在各个地点的不同的计算系统,通过链接介质和网络协议达到 资源 共享的目的。 2、计算机系统:PC、笔记本、服务器、ARM、开发板、树莓派 3、链接介质:网线(双绞线)(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4、 硬件资源 :带宽、硬盘、CPU等 5、 软件资源 :(网络协议 HTTP HTTPS POP POP3 STMP SSH FTP等 Windows上的3389共享打印机协议) 6、 硬盘存储、打印机等资源 二、网络是干什么用的? 1、覆盖范围 (1)局域网 (2)城域网 (3)广域网 2、暗网 (1)黑客、专业人士(快播新创的MT) (2)拐卖 (3)毒品、军火 三、怎么样使用? 1、最小的网络构成(两台主机之间的通信)   通过不同的 传输介质 (1)导向式的传输介质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renyz/p/11803120.html

网络协议(TCP/IP)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7:02
因为互联网协议包含了上百种协议标准,但是最重要的两个协议是TCP和IP协议,所以,大家把互联网的协议简称TCP/IP协议。 通信的时候,双方必须知道对方的标识,好比发邮件必须知道对方的邮件地址。互联网上每个计算机的唯一标识就是IP地址,类似 123.123.123.123 。如果一台计算机同时接入到两个或更多的网络,比如路由器,它就会有两个或多个IP地址,所以,IP地址对应的实际上是计算机的网络接口,通常是网卡。 IP协议负责把数据从一台计算机通过网络发送到另一台计算机。数据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通过IP包发送出去。由于互联网链路复杂,两台计算机之间经常有多条线路,因此,路由器就负责决定如何把一个IP包转发出去。IP包的特点是按块发送,途径多个路由,但不保证能到达,也不保证顺序到达。 IP地址实际上是一个32位整数(称为IPv4),以字符串表示的IP地址如 192.168.0.1 实际上是把32位整数按8位分组后的数字表示,目的是便于阅读。 IPv6地址实际上是一个128位整数,它是目前使用的IPv4的升级版,以字符串表示类似于 2001:0db8:85a3:0042:1000:8a2e:0370:7334 。 TCP协议则是建立在IP协议之上的。TCP协议负责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建立可靠连接,保证数据包按顺序到达。TCP协议会通过握手建立连接,然后,对每个IP包编号

网络协议简介(借鉴大神,仅作为笔记用)

南笙酒味 提交于 2019-12-01 13:21:44
一、网络分层 网络上的计算机之所以可以互相通信,是因为它们之间都遵守互相都可以“认识”的互联网协议(就如同人交流一样,两个人能够交流,互相必须知道对象的语言),互联网上的计算机互相通信又归根于网络中层与层之间的通信,OSI模型把网络通信分成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对于开发网络应用人员来说,一般把网络分成五层,这样比较容易理解。这五层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最顶层),下面是一张网络分层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各层的协议 网络中的计算机互相通信就是实现了层与层之间的通信,要实现层与层之间的通信,则各层都要遵守规则,这样才能完成更好的通信, 我们就把它们之间遵守的规则就叫个“协议”,然而网络上的五层之间遵守的协议不一样,每层都有各自的协议。下面就由下至上的讲述每层的协议 2.1 物理层协议 物理层是五层模型中的最底层,物理层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了传输媒体和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了可靠的环境,媒体包括电缆、光纤、无线信道等,互连设备指是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之间的互连设备,如各种插头、插座等。该层的作用是透明的传输比特流(即二进制流),为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 2.2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是模型中的第2层,该层对接受到物理层传输过来的比特流进行分组,一组电信号构成的数据包,就叫做"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