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TCP/IP网络

为君一笑 提交于 2019-12-04 19:03:39
1、 简述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 一、OSI参考模型 今天我们先学习一下以太网最基本也是重要的知识——OSI参考模型。 1、OSI的来源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连模型。 ISO为了更好的使网络应用更为普及,推出了OSI参考模型。其含义就是推荐所有公司使用这个规范来控制网络。这样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规范,就能互联了。 2、OSI七层模型的划分 OSI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即ISO开放互连系统参考模型。如下图。 每一层实现各自的功能和协议,并完成与相邻层的接口通信。OSI的服务定义详细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某一层的服务就是该层及其下各层的一种能力,它通过接口提供给更高一层。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与这些服务是怎么实现的无关。 3、各层功能定义 这里我们只对OSI各层进行功能上的大概阐述,不详细深究,因为每一层实际都是一个复杂的层。后面我也会根据个人方向展开部分层的深入学习。这里我们就大概了解一下。我们从最顶层——应用层 开始介绍。 整个过程以公司A和公司B的一次商业报价单发送为例子进行讲解。 <1> 应用层 OSI参考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是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应用接口

python基础(29):网络编程一(软件开发架构、网络基础、套接字初使用)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19-12-04 15:37:18
1. 软件开发架构 我们了解的程序之间通讯的应用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应用类:qq、微信、百度网盘、腾讯视频这一类是属于需要安装的桌面应用。 第二种是web类:比如百度、知乎、博客园等使用浏览器访问就可以直接使用的应用。 这些应用的本质其实都是两个程序之间的通讯,而这两个分类又对应了两个软件开发的架构。 1.1 C/S架构 C/S即:Client与Server ,中文意思: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架构,这种架构也是从用户层面(也可以是物理层面)来划分的。 这里的客户端一般泛指客户端应用程序EXE,程序需要先安装后,才能运行在用户的电脑上,对用户的电脑操作系统环境依赖较大。 1.2 B/S架构 B/S即:Browser与Server,中文意思:浏览器端与服务器端架构,这种架构是从用户层面来划分的。 Browser浏览器,其实也是一种Client客户端,只是这个客户端不需要大家去安装什么应用程序,只需在浏览器上通过HTTP请求服务器端相关的资源(网页资源),客户端Browser浏览器就能进行增删改查。 2. 网络基础 2.1 OSI七层模型 须知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三者组成,具备了这三个条件,一台计算机系统就可以自己跟自己玩了(打个单机游戏,玩个扫雷啥的)。 如果你要跟别人一起玩,那你就需要上网了,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的核心就是由一堆协议组成,协议就是标准

ICT技术基础--政企云ICT基础

情到浓时终转凉″ 提交于 2019-12-04 12:25:12
一、IP网络基础 (一)internet简介史 1960(ARPANET)-1970(Internet概念诞生、TCP/IP诞生)—1980(CSNET NSFNET)—1990(ANASNET)-现在(Internet) (二)什么是Internet? 1、网络:将2组通信设备连接一起互通。 2、Internet:2个或者多个设备彼此通信,使用TCP/IP协议互连。 设备与设备通过网络介质互联构成网络,网络与网络之间通过TCP/IP协议互连构成Internet。 (三)数据通信协议基础: 1、OSI RM:开发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七层协议架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2、TCP/IP协议族—五层协议架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四)TCP/IP各层功能 1-3层:数据通信主要层 1、物理层:1、定义了电压、接口、电缆标准、传输距离。2、传输比特流。3、定义了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无线电波等。 物理层主要设备:集线器HUB(交换)、中继器repeater 2、数量链路层:1、物理地址MAC的定义。2、链路参数与流控参数的定义。3、差错验证。 主要设备:2层/以太网交换机、网桥。 物理地址(MAC)的介绍 全球唯一的物理地址

2019-2020-1学期 20192411 《网络空间安全导论》第六周学习总结

戏子无情 提交于 2019-12-04 09:31:26
第十五章 网络 15.1 联网 1.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通常是靠物理电线或电缆实现的。但是,有些连接使用无线电波或红外信号传导数据,这种链接是无线的。 2.==计算机网络中的设备不只是计算机==。例如,打印机可以直接连入网络,一边网络中的每个用户都可以使用它。 3.多媒体成分(如音频或视频)是使通信量大增的主要贡献者。 计算机网路(computer network) :为了通信和共享资源而连接在一起的一组计算设备。 无线连接(wireless) :没有物理电线的网络连接。 节点(主机)(node(host)) :网路中任何可寻址的设备。 数据传输率(带宽)(data transfer rate (bandwidth)) :数据从网路中的一个地点传输到另一个地点的速率。 4.在联网过程中,我们使用明确的协议来说明如何格式化和处理要传输的数据。 5.协议(protocol):定义如何在网路上格式化和处理数据的一组规则。 6.客户/服务器模型(client/server model):客户发出对服务器的请求,服务器做出响应的分布式方法。 7.文件服务器(file server):专用于为网路用户存储和管理文件的计算机。 8.Web服务器(Web server):专用于响应网页请求的计算机。 15.1.1 网络的类型 1. 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LAN)

201924班小组第六周讨论成果回报 组员 袁浩然 公凯文 张家华 马一 张纹豪

Deadly 提交于 2019-12-04 09:31:18
[](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818999/201911/1818999-20191113221410384-130451545.jpg ) 问题 Q:为什么Internet网络有大量冗余 宽带(broadband):提供数据传输率大于128Kbps的网路技术。 Q:这里的数据传输到底指的是上载速率还是下载速率 Q:为什么这里的TCP与IP是程序,前面的讲协议是代码 Q:平时我们打游戏时会讲到ping值,所说的是否和此处的ping相同,为什么我们平时讲的ping是延迟 Q:IPv4与IPv6可以同时被一台计算机使用? Q:为什么有些TLD受严格控制,反而像国家代码的没有严格控制 HTML5的另一个令人兴奋的方面是它的动态变化的页面内容在用户不与页面进行交互的时候仍然可以改变。 Q:什么意思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hr001/p/11853739.html

LAN、WAN和WLAN的区别

删除回忆录丶 提交于 2019-12-04 04:07:51
LAN 局域网 WAN 广域网 WLAN 无线局域网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局域网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内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内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 广域网 Wide Area Network,WAN) 是一种跨越大的、地域性的计算机网络的集合。通常跨越省、市,甚至一个国家。广域网包括大大小小不同的子网,子网可以是局域网,也可以是小型的广域网。 早期的局域网网络技术都是各不同厂家所专有,互不兼容。后来,IEEE(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推动了局域网技术的标准化,由此产生了IEEE 802系列标准。这使得在建设局域网时可以选用不同厂家的设备,并能保证其兼容性。这一系列标准覆盖了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等多种传输媒介和组网方式,并包括网络测试和管理的内容。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这一系列标准仍在不断的更新变化之中。以太网(IEEE 802.3标准)是最常用的局域网组网方式。以太网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介。在没有中继的情况下,最远可以覆盖200米的范围。最普及的以太网类型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s,更新的标准则支持1000Mb/s和10000Mb/s的速率。

Python - Socket网络编程 - 第二十六天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19-12-04 04:01:20
网络编程 Python 提供了两个级别访问的网络服务。: 低级别的网络服务支持基本的 Socket,它提供了标准的 BSD Sockets API,可以访问底层操作系统Socket接口的全部方法。 高级别的网络服务模块 SocketServer, 它提供了服务器中心类,可以简化网络服务器的开发。 什么是 Socket? Socket又称"套接字",应用程序通常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使主机间或者一台计算机上的进程间可以通讯。 socket()函数 Python 中,我们用 socket()函数来创建套接字,语法格式如下: socket.socket([family[, type[, proto]]]) 参数 family: 套接字家族可以使AF_UNIX或者AF_INET type: 套接字类型可以根据是面向连接的还是非连接分为 SOCK_STREAM 或 SOCK_DGRAM protocol: 一般不填默认为0. Socket 对象(内建)方法 函数 描述 服务器端套接字 s.bind() 绑定地址(host,port)到套接字, 在AF_INET下,以元组(host,port)的形式表示地址。 s.listen() 开始TCP监听。backlog指定在拒绝连接之前,操作系统可以挂起的最大连接数量。该值至少为1,大部分应用程序设为5就可以了。 s

网络介绍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19-12-04 00:58:39
网络介绍 网络介绍 网络分类 网络设备 传输介质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介质将地理位置不同的且相互独立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与资源共享 网络分类 按照网络拓扑分类 总线型:一般传输介质为同轴电缆,需要T型头和信号终结器 环形:需要申请令牌才可以通信。 星型:中央节点压力大,单点故障 网型:效率高,网络复杂 按地域分类:参照物不同,类型不同 局域网(LAN):一个公司、一个家庭 城域网(MAN):一个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 广域网(WAN):一个国家、全世界 网络设备 交换机:负责组建局域网,研究的是MAC地址 路由器:负责组建广域网,研究的是IP地址 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 目前常用的就是双绞线和光纤 1)双绞线 双绞线(twisted pair,TP)是一种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是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的。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出来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有效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双绞线理论最大传输距离是100米, 树明建议不要超过90米 。如果两台设备超过这个距离,建议中间放一个中继器或者交换机。 双绞线分为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两种。 屏蔽双绞线:抗静电干扰性强,价格稍高一些,一般室外用的多一些。 非屏蔽双绞线:重量轻,易弯曲,易安装,一般用在室内。 按照传输速度分类 1类

网络基础知识整理笔记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19-12-04 00:50:37
1.什么是网络 网络就是把不同地理位置的终端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及通信 2.网络的发展阶段 1.远程练级系统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 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订票系统。 2.分组交换网络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 。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 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阿帕网)。 3.开放式的标准化计算机网络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 ARPANET兴起后,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各大计算机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实现这些结构的软硬件产品。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互联很困难。 1984年,ISO正式颁布了一个称为“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模型)的国际标准ISO7498。 在开放式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都遵循着共同认可的国际标准(OSI七层网络参考模型),从而可以保证不同厂商的网络产品可以在同一网络中顺利地进行通信。 4.高速网络技术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由于局域网技术发展越趋成熟,出现了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网络,智能网络等

计算机网络-慕课笔记2

Deadly 提交于 2019-12-04 00:08:58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分层模型 主机 路由器 各种链路 应用 协议 硬件、软件 …… 每层完成一种特定功能、服务,下层的实现上层不用管,层层之间通过SAP交互 应用层 支持用户通过用户代理(如浏览器)或网络接口 使用网络(服务) FTP文件传输 SMTP电子邮件 HTTP Web 体系结构:客户/服务器,p2p,混合结构 需求:可靠性、带宽、时延 Socket编程 表示层 处理两个系统的语法和语义的问题 数据表示转化 加密、解密 压缩、解压 会话层 对话控制,同步,功能上最薄弱 传输层 负责源到目的(进程)的完整报文传输, segment数据段 分段重组 连接控制 差错控制 流量控制 例子:TCP、UDP 网络层 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的数据交付 packet数据分组 逻辑寻址:全局唯一逻辑地址,确保数据分组被送达目的主机,如 IP地址 路由:路径选择 分组转发 数据链路层 结点与结点之间的传输, frame帧 ,增加物理寻址 流量控制、差错控制、访问(接入)控制 以太网 WiFi PPP 物理层 接口特性,形状、电压、功能、工作过程 只关注比特传输 每一层进行数据封装 增加控制信息-PDU(控制信息+用户数据) 地址 - 标识发送端、接收端 差错检测编码 协议控制 - 实现协议功能的附加信息,优先级、服务质量、安全控制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