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poll,epoll最简单的解释
从事服务端开发,少不了要接触网络编程。epoll 作为 Linux 下高性能网络服务器的必备技术至关重要,nginx、Redis、Skynet 和大部分游戏服务器都使用到这一多路复用技术。 epoll 很重要,但是 epoll 与 select 的区别是什么呢?epoll 高效的原因是什么? 网上虽然也有不少讲解 epoll 的文章,但要么是过于浅显,或者陷入源码解析,很少能有通俗易懂的。笔者于是决定编写此文,让缺乏专业背景知识的读者也能够明白 epoll 的原理。 文章核心思想是:要让读者清晰明白 epoll 为什么性能好。 本文会从网卡接收数据的流程讲起,串联起 CPU 中断、操作系统进程调度等知识;再一步步分析阻塞接收数据、select 到 epoll 的进化过程;最后探究 epoll 的实现细节。 一、从网卡接收数据说起 下边是一个典型的计算机结构图,计算机由 CPU、存储器(内存)与网络接口等部件组成,了解 epoll 本质的第一步,要从硬件的角度看计算机怎样接收网络数据。 计算机结构图(图片来源:Linux内核完全注释之微型计算机组成结构) 下图展示了网卡接收数据的过程。 在 ① 阶段,网卡收到网线传来的数据; 经过 ② 阶段的硬件电路的传输; 最终 ③ 阶段将数据写入到内存中的某个地址上。 这个过程涉及到 DMA 传输、IO 通路选择等硬件有关的知识,但我们只需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