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一)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操作系统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实现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未配置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人工操作,用户独占全机,资源浪费 脱机输入输出(Off-Line I/O)方式。 单道批处理系统 这里批处理指的是把很多作业放在一个磁带上,一次性输入给计算机 解决了人机矛盾(每执行一道程序都要手动装载)和cpu与I/O设备速度不匹配矛盾。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缺点:系统资源利用率低(I/O请求成功前CPU空闲)。 多道批处理系统 用户提交的作业都放在外存上,形成“后备队列”。 A在执行I/O请求时B进行作业,防止CPU空闲。 多道:从1和2可以看出内存中可以同时存在多个程序,故为多道。 好处:资源利用率高(显而易见,指CPU、存储器、设备和数据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完成的作业数量提升) 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这里注意,提交任务是在外存形成队列,而执行时多道指的是内存中可以有多道程序运行。 分时系统 分时系统出现是为了满足人机交互的需求 分时:采用轮转方式,每隔一段时间片调度下一个作业运行。 分时系统的作业直接进入内存(要注意)。 关键问题:及时接受、及时处理。 实时操作系统 这个我们RM电控用的就是RTOS。 “实时”指的是“及时”而非“实时计算”。 实时系统规定了任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