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测试

Jmeter接口测试之Get请求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9:02
    在测试计划下面添加一个线程组---------->在线程组下面分别添加HTTP请求、响应断言、BeanShellPreProcessor、察看结果树、聚合报告等内容。 【二】   将使用的协议、访问网站、请求方法、访问路径等基本信息填入到HTTP请求中。 【三】   在响应断言中加入需要检验的文本:"errCode":"0"   在BeanShellPreprocesson中,根据接口文档,将id和companyId,写成json串。―――>再将加了密的值传给sIgn。 id Long 20 companyId Long 20 【五】 data 必填 传入参数json串 sign 必填 传入参数json串_加密串 version 必填 Api版本 1.0.0 【六】   点击【启动】按钮――>察看结果树,显示绿色的HTTP请求,并且在响应数据中可以看到接口返回的参数信息。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zhuxr/p/9245829.html

jmeter 接口测试-上传图片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7:01
之前的接口测试要求头部加上 进行图片上传时,需要去掉。 请求体显示如下: POST http://测试环境IP:端口号/接口请求地址 POST data: --UdnBRO96Ko0vytCK0vO0eT4J2eaKZEgSIUvn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appid" App3680197524 --UdnBRO96Ko0vytCK0vO0eT4J2eaKZEgSIUvn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timestamp" 1530152807 --UdnBRO96Ko0vytCK0vO0eT4J2eaKZEgSIUvn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sign" ef41d8fc8b321db870064debd418ff9f19c4df96ce818c86fa110a887380394e --UdnBRO96Ko0vytCK0vO0eT4J2eaKZEgSIUvn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my_file"; filename="g (1).jpg" Content-Type: multipart/form-data <actual file content, not shown

接口测试・基础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4:01
date:2018624 day15 将MyLibrary.py到入至PyCharm 字典套件中 Library Collections 和 MyLibrary.py 关键字: A.Create Dictionary(创建字典):RIDE自带关键字,后跟的字典为key=value B.Get Dictionary Keys(得到字典的Keys):Collections库中的关键字,需要传参数字典名 C.Get Dictionary Values(得到字典的Values):Collections库中的关键字,需要传参数字典名 D.Get From Dictionary(通过Key得到对应的Value):Collections库中的关键字,需要传参数字典名、Key值 关键字: E.Json To Dict(Json形式转为字典形式):MyLibrary.py中的关键字,需要传参数字典名 嵌套字典: 2.请求Get 请求套件中 Library Collections 和 MyLibrary.py 关键字: Get:MyLiBrary.py中的关键字,需要传的参数是url、请求参数 3.上传Post Post套件中 Library Collections 和 MyLibrary.py 关键字: Post:MyLiBrary.py中的关键字,需要传的参数是url、请求参数、cookie值

测试过程操作数据库等操作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0:01
2. show databases; 显示可以数据库 update novel_reg_info_new53 set create_time=1525752469 where id = 868971573; 3.使用chalers抓取请求的url,一般从url中可以看出来请求的接口,字段应该是type = content 这里面包含了领取七天免费特权的接口is_7days_free,这个接口是后端的接口。如果有的接口被前端包裹,可以使用查看日志的方式查看,以本次环境为例,查看方式是tail -f log/access_log | grep content --color 4. 线下测试环境和前端联调的时候,开发的代码里面肯定是线上的环境,所以需要一步替换操作 sed -i "s/https:\/\/boxnovel.baidu.com/http:\/\/cp01-boxnovel.epc.baidu.com:8085/g" `grep https:\/\/boxnovel.baidu.com -rl .` 文章来源: 测试过程操作数据库等操作

测试过程操作数据库等操作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9:01
2. show databases; 显示可以数据库 update novel_reg_info_new53 set create_time=1525752469 where id = 868971573; 3.使用chalers抓取请求的url,一般从url中可以看出来请求的接口,字段应该是type = content 这里面包含了领取七天免费特权的接口is_7days_free,这个接口是后端的接口。如果有的接口被前端包裹,可以使用查看日志的方式查看,以本次环境为例,查看方式是tail -f log/access_log | grep content --color 4. 线下测试环境和前端联调的时候,开发的代码里面肯定是线上的环境,所以需要一步替换操作 sed -i "s/https:\/\/boxnovel.baidu.com/http:\/\/cp01-boxnovel.epc.baidu.com:8085/g" `grep https:\/\/boxnovel.baidu.com -rl .` 文章来源: 测试过程操作数据库等操作

接口测试---Jmeter的使用2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9:01
1、Jmeter的参数化 1.1 用户定义的变量 添加用户定义的变量 将IP地址变量 添加完变量之后,在使用时,直接将变量值写在${}中即可 1.2 函数助手 1.2.1 __Random ①添加函数助手 ②选择__Random ③输入最大值、最小值,点击生成,生成变量字符串 ④以添加学生信息为例,将字符串粘贴到手机号的前4位 并修改循环次数 运行结果,添加成功 查询添加的学生信息 手机号的前4位为随机生成的 1.2.2 __time 显示当前的时间 将__time生成的变量值,粘贴在学生姓名的后面 Jmeter中取到的时间戳,是精确到毫秒的。 时间戳:从计算机诞生的那一天,到现在,共有多少秒 1.3 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①创建一个.txt文件,存放在Jmeter的bin目录下(存放在其它位置也可以,但要记录下保存的目录) txt文件格式如下 ②添加配置元件 运行结果:登录成功 1.4 Jmeter连接数据库并查询数据 ①在测试计划页面,导入jar包 ②连接数据库 ③数据库的使用 转载请标明出处: 接口测试---Jmeter的使用2 文章来源: 接口测试---Jmeter的使用2

微信公众号素材管理、获取用户信息、自定义菜单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5:02
  所有的操作都是在获取access_token的基础上进行操作,access_token是根据appid和addsecret进行获取。(这两个参数对于个人公众号是没有的)    文中的代码只是取关键代码,完整的代码会在文章最后表明git地址。 0.获取测试账号与接口获取AccessToken   在公众号后台的开发者工具点击公众平台测试账号可以获取一个测试账号,该测试账号可以测试公众号提供的高级接口。 接下来以进入配置即可进行测试获取access_token: 公众平台的API调用所需的access_token的使用及生成方式说明: 1、建议公众号开发者使用中控服务器统一获取和刷新access_token,其他业务逻辑服务器所使用的access_token均来自于该中控服务器,不应该各自去刷新,否则容易造成冲突,导致access_token覆盖而影响业务; 2、目前access_token的有效期通过返回的expire_in来传达,目前是7200秒之内的值。中控服务器需要根据这个有效时间提前去刷新新access_token。在刷新过程中,中控服务器可对外继续输出的老access_token,此时公众平台后台会保证在5分钟内,新老access_token都可用,这保证了第三方业务的平滑过渡; 3、access_token的有效时间可能会在未来有调整

用postman测试List集合的接口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5:02
首先我们在Controller中写这样一个方法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Po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Body;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import java.util.List;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sesameSelfMentionPoint") public class SesameSelfMentionPointController { @PostMapping("/test") public List<String> test(@RequestBody List<String> list) { for (String s : list) { System.out.println(s); } return list; } } 启动项目访问接口需要这样传参 首先需要对应post请求 在Headers中加入Content-Type

接口测试总结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4:01
接口测试主要用于外部系统与系统之间以及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交互点,定义特定的交互点,然后通过这些交互点来,通过一些特殊的规则也就是协议,来进行数据之间的交互。 接口一般分为两种:1.程序内部的接口 2.系统对外的接口 系统对外的接口:比如你要从别的网站或服务器上获取资源或信息,别人肯定不会把数据库共享给你,他只能给你提供一个他们写好的方法来获取数据,你引用他提供的接口就能使用他写好的方法,从而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 程序内部的接口:方法与方法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的交互,程序内部抛出的接口,比如bbs系统,有登录模块、发帖模块等等,那你要发帖就必须先登录,那么这两个模块就得有交互,它就会抛出一个接口,供内部系统进行调用。 接口的分类:1.webservice接口 2.http api接口 webService接口是走soap协议通过http传输,请求报文和返回报文都是xml格式的,我们在测试的时候都用通过工具才能进行调用,测试。 http api接口是走http协议,通过路径来区分调用的方法,请求报文都是key-value形式的,返回报文一般都是json串,有get和post等方法,这也是最常用的两种请求方式。 json是一种通用的数据类型,所有的语言都认识它。(json的本质是字符串,他与其他语言无关,只是可以经过稍稍加工可以转换成其他语言的数据类型

接口测试的范围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3:02
接口测试的范围: 1.功能测试: 1.等价类划分 2.边界值分析法 3.错误推断法 4.因果图法 5.判定表驱动法 6.正交试验法 7.功能图法 8.场景法 功能测试用例方法适用于接口测试 2.异常测试 <1>.数据异常:null(对象本身是空的,并没有指向任何的内存地址), "" (空地址,空字符串),",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异常,如int类型传字符串,接口是否做校验) <2>.环境异常:负载均衡架构 nginx分发请求到tomcat,某个服务节点挂了,重启能否加入到集群中,能否继续处理请求 冷热备份 <3>.性能测试:负载测试 压力测试 并发测试 稳定性测试或可靠性测试 接口测试用例设计: id 目标URL username password 程序状态码(接口返回的状态码,非协议状态码) 返回内容(success/fail) 实际结果 执行状态(0:失败 1:成功) 可以把测试用例映射到数据库表中,一个接口对应一张表 环境异常测试: web应用常用的架构: web || nginx // || \\ tomcat1 tomcat2 tomcat3 原则:根据userid来进行区分,假设对1取余数模3 当余数为0时,分发到1上 当余数为1时,分发到2上 当余数为2时,分发到3上 userid tomcat服务 1 2 把Tomcat弄挂了 2 3 3 1 4 2 预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