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测试

项目冲刺——第五篇

浪尽此生 提交于 2019-12-05 21:14:31
1.站立式会议照片 2.工作情况 昨天已完成的工作:我的账号(个人信息及个人设置等)及我的订单的界面设计及功能实现 今天计划完成的工作:商品的查询的界面设计和功能实现 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考虑到前端展示的信息不需要像数据库那么详细,对返回前端的数据进行了封装。 3.项目燃尽图 4.代码/文档签入记录 5.项目程序/模块的最新(运行)截图 6.每日每人总结 刘友滨:大部分的接口已经设计完成,接口的代码待实现,然后考虑搭建服务器。 陈景山:编写并且实现接口的功能,并且优化了代码的结构,规范化代码。 金文涛:实现了一个界面的功能,是软件的主界面,接下来的界面都会参考这个界面,希望不要再裂开。 魏建雄:将完成的接口进行测试,并且在数据库里面添加原始数据。 卢悦盛:完成了所有界面的设计,并且开始把画图板的设计转向mockplus设计。 陈浩锋:一起做接口的测试,在测试的时候发现部分功能不够完善,反馈给后台人员进行优化。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twistww/p/11938205.html

测试覆盖率

陌路散爱 提交于 2019-12-05 20:07:10
什么是测试覆盖率 首先,该如何评审自己写的测试用例是否满足测试要求?是否存在漏洞与缺陷? 这就要引入一个测试覆盖率的概念了。 测试覆盖率 覆盖率是用来度量测试完整性的手段,是测试效果衡量的标准,是测试技术有效性的度量: 覆盖率 = (至少被执行一次的项目(item)数) / (项目的总数) 项目是指:语句、判定、分支、函数等等。 覆盖率按照测试方法一般可分为三大类: 白盒覆盖率:语句、判定、条件、路径等等; 灰盒覆盖率:接口相关; 黑盒覆盖率:功能、性能测试; 另外还包括面向对象覆盖率等。 注意,测试用例设计不能一味的追求覆盖率,因为测试成本随覆盖率的增加而增加,要在覆盖率和成本之间有所取舍。 白盒覆盖率 白盒覆盖率中使用的最常见的就是逻辑覆盖率(Logical Coverage),也称为代码覆盖率(Code Coverage)、或者称为结构化覆盖率(Structural Coverage)。 逻辑覆盖率包括: 语句覆盖; 判定覆盖; 条件覆盖; 判定条件覆盖; 条件组合覆盖; 路径覆盖; 语句覆盖 语句覆盖(Statement Coverage)的含义是,在测试时运行被测程序后,程序中被执行到的可执行语句的比率: 语句覆盖率 = (至少被执行一次的语句数量) / (可执行的语句总数) 现在我们祭出在测试覆盖率篇中都会使用的一张图。 这个一个函数的流程图,需要传入三个参数

接口测试 && 白盒测试

蓝咒 提交于 2019-12-05 20:06:30
一、什么是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是一种测试策略,这种策略允许我们检查程序的内部结构,对程序的逻辑结构进行检查,从中获取测试数据。白盒测试的对象基本是源程序,所以它又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白盒测试方法一般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二、如何去做白盒测试   网上很多介绍白盒测试的文章会提到白盒测试的方法有:代码检查法、静态结构分析法、静态质量度量法、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测试法、路径覆盖等等。实际工作中的白盒测试并不是一上来就进行代码分析,我个人理解白盒测试应该从以下几个步骤来一步一步执行: 1、使用静态代码分析工具:Findbugs先找出一些简单的 bug 操作空对象; 数组访问越界; 线程安全; 字符串拼接; 资源关闭; 2、diff评估影响范围,找边界和影响范围 往上找,找它的调用链,找测试范围的边界; 往下找,找它对下游的影响,找影响范围; 3、做单测,从上往下串 不只是对改动方法做单测; 还要找到它影响的点,从上到下往下串; 4、单独拉分支,梳理代码逻辑 checkpoint:根据checkpoint画出流程图/时序图,后面做接口测试的测试点/检查点; bug:梳理代码时能够确定的问题; 5、接口测试 基于第四步代码梳理的checkpoint来做接口测试; 只做白盒测试不做接口测试,无法将代码的整个逻辑理顺; 6、debug再做一遍 远程debug,将整个流程走一遍;

jmeter 实战

大憨熊 提交于 2019-12-05 19:23:53
JMeter 接口测试 什么是接口测试 概念 内部接口 方法与方法之间的交互 模块与模块之间的交互 一种调用对外包装的接口 Web接口分类 web接口分类 :https、http、webService webService : 是走 soap 协议通过 http 传输,请求报文和返回报文都是 xml 格式的 还需要解析麻烦,而且速度可能降低 严格 Http : 协议的超文本传输协议 post get Https : 并非是应用层的一种新协议,只是http通信接口部分用 SSL 和 TLS 协议代替而已 为什么做接口测试 使用 Jmeter 做接口测试 先拿文档,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anghuijie1/p/11941454.html

【Spring学习随笔】3. Spring Bean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19-12-05 14:51:54
3. Spring Bean 3.1 Bean的配置 ​ Spring可以看作一个大型工厂,用于生产和管理Spring容器中的Bean。如果要使用这个工厂生产和管理bean,需要开发者将Bean配置在Spring的配置文件中。Spring框架支持XML和Properties两种格式的配置文件,在实际开发中常用XML格式的配置文件。 3.1.1 <bean> 元素的常用属性及其子元素 3.1.2 Bean的配置实例代码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 使用id属性定义myTestDIDao,其对应的实现类为dao.TestDIDaoImpl--> <bean id="myTestDIDao" class="dao.TestDIDaoImpl" /> <!--

接口测试基础

佐手、 提交于 2019-12-05 14:49:01
get和post的区别? 答:POST和GET都是向服务器提交数据,并且都会从服务器获取数据。 区别: (1)传送方式:get通过地址栏传输,post通过报文传输 例如:https://www.xiwanghulian.com/index/cms/datalist ?cid=9&page=6 (2)传送长度:get参数有长度限制(受限于url长度),而post无限制 (3)GET产生一个TCP数据包(对于GET方式的请求,浏览器会把http header和data一并发送出去,服务器响应200返回数据),POST产生两个TCP数据包(对于POST,浏览器先发送header,服务器响应100 continue,浏览器再发送data,服务器响应200 ok返回数据) (4)get请求参数会被完整保留在浏览历史记录里,而post中的参数不会被保留 (5)在做数据查询时,建议用GET方式;而在做数据添加、修改或删除时,建议用post方式 请求接口中常见的返回状态码 答: 1xx -- 信息提示(表示临时的响应。客户端在收到常规响应之前,准备接收一个或多个1xx响应) 2xx -- 成功(表明服务器成功地接受了客户端请求) 3xx -- 重定向(客户端浏览器必须采取更多操作来实现请求。例如,浏览器可能不得不请求服务器上的不同的页面,或通过代理服务器重复该请求) 4xx -- 客户端错误

Postman进行webservices接口测试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19-12-05 12:31:14
1、接口地址 webservices是什么? 更多webservices接口地址访问地址: http://www.webxml.com.cn/zh_cn/web_services.aspx webservices接口地址如下: POST /WebServices/WeatherWS.asmx/getRegionProvince HTTP/1.1 Host: ws.webxml.com.cn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Content-Length: length HTTP/1.1 200 OK Content-Type: text/xml; charset=utf-8 Content-Length: length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ArrayOfString xmlns="http://WebXml.com.cn/"> <string>string</string> <string>string</string> </ArrayOfString> 使用Postman进行webservices接口测试 1.打开postman工具添写接口地址,请求方法,请求头信息,获取省份ID,如下所示: 2、添加断言 3、获取城市ID,由上一个接口返回的数据

mac: jenkins+ant+jmeter接口测试

牧云@^-^@ 提交于 2019-12-05 07:36:27
一、环境搭建   1、安装jdk   2、安装jmeter   3、安装ant   4、安装上述软件后配置jdk、jmeter、ant环境变量   5、本地创建bulid.xml文件(文件内容见附录),创建存放html结果的文件夹、jtl结果的文件夹   本地执行jmeter,命令行命令:       在build.xml文件路径,执行 ant -buildfile build.xml    二、Jenkins配置   1、本地搭建Jenkins   2、启动Jenkins,浏览器中进入Jenkins   3、在manager jenkins ——>Global Tool Configuration中配置jdk和ant在本机的安装路径:      4、创建一个自由风格的项目,配置构建环境,选择 with ant后,ant version中选择步骤3中配置的ant        5、构建   增加构建步骤下拉框选择第2项,execute shell   ant -buildfile /Users/test/Documents/jmeter/ant/build.xml        然后命令输入框中输入ant命令,保存配置      6、在Jenkins面板中,构建创建的项目,即可构建成功        控制面板输出中可以看到构建成功:      附录:   build.xml文件内容

VLAN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19-12-05 06:59:18
1.VLAN 基础配置及 Aceess 接口 1.1 概述 交换机能有效隔离冲突域。 VLAN技术把一个无力的LAN在逻辑上划分成多个广播域,VLAN内的主机间可以直接通信,而VLAN间不能直接互通。VLANID的范围是0~4095,可配置的值为1~4094,0和4095为保留值。 Access接口是交换机上用来连接用户主机的接口。 1.2 实验 实验内容 : 本实验模拟企业网络场景。公司内网是一个大的局域网,二层交换机 S1放置在一楼,在一楼办公的部门有IT部和人事部;二层交换机S2放置在二楼,在二层办公的部门有市场部和研发部。由于交换机组成的是一个广播网,交换机连接的所有主机都能相互通信,而公司策略是:不同部门之间的主机不能互相通信,同一部门内的主机才可以互相访问。因此需要在交换机上划分不同的VLAN,并将连接主机的交换机接口配置成Access接口划分到相应的VLAN中。 实验拓扑 : VLAN基础配置及Access接口拓扑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 1.基本配置 根据实验编址进行相应的 IP地址配置,使用ping命令检测各直连链路的连通性,所有的PC都能相互通信。 2.创建VLAN 创建 VLAN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VLAN命令一次创建单个VLAN,另一种方式是使用VLAN batch命令一次创建多个VLAN。 在 S1上使用两条命令分别创建VLAN 10和VLAN 20。 在

接口测试小白篇

…衆ロ難τιáo~ 提交于 2019-12-05 06:29:30
下面是小白黑黑记录的接口测试小白篇,进入正题了 1.接口? 大致分为两种 (1)系统对内接口(我理解的哈哈)要关注的话先需要登录 (2)系统对外接口 从服务器获取信息 通过接口获取 webservice接口和http api接口区别 (详见 webservice和http接口篇) webservice接口对外的,从测试角度,走soap协议通过http传输,请求报文和返回报文都是xml格式的,我们在测试的时候都要通过工具才能进行调用,测试 是走http协议,通过路径来区分调用的方法,请求报文都是key-value形式的,返回报文一般都是json串,有get和post等方法,这也是最常用的两种请求方式 (3)前端和后端 前端主要实现页面 和简单校验,后端来实现功能逻辑 (4)接口测试流程 一、需求评审,熟悉业务和需求 二、开发提供接口文档 三、编写接口测试用例 四、用例评审 五、提测后开始测试 六、提交测试报告 (5)接口测试依赖接口文档 接口文档至少包括: 1、接口说明 2、调用url 3、请求方法(get\post) 4、请求参数、参数类型、请求参数说明 5、返回参数说明(类似需求文档的作用) (6)测试http接口 get请求方式接口可以直接拼接参数 url?param=value&param2=value 这种是最简单的一种,问号前面是请求url,后面是请求的参数名和参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