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requests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实例详解教程
1、首先,我们先来理一下思路。 正常的接口测试流程是什么? 脑海里的反应是不是这样的: 确定测试接口的工具 —> 配置需要的接口参数 —> 进行测试 —> 检查测试结果(有的需要数据库辅助) —> 生成测试报告(html报告) 那么,我们就根据这样的过程来一步步搭建我们的框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业务和数据的分离,这样才能灵活,达到我们写框架的目的。只要好好做,一定可以成功。这也是我当初对自己说的。 接下来,我们来进行结构的划分。 我的结构是这样的,大家可以参考下: common:存放一些共通的方法 result:执行过程中生成的文件夹,里面存放每次测试的结果 testCase:用于存放具体的测试case testFile:存放测试过程中用到的文件,包括上传的文件,测试用例以及 数据库的sql语句 caselist:txt文件,配置每次执行的case名称 config:配置一些常量,例如数据库的相关信息,接口的相关信息等 readConfig: 用于读取config配置文件中的内容 runAll:用于执行case 既然整体结构有了划分,接下来就该一步步的填充整个框架了,首先,我们先来看看config.ini和readConfig.py两个文件,从他们入手,个人觉得比较容易走下去哒。 我们来看下文件的内容是什么样子的: [DATABASE] host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