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标准

C++发展历史

风格不统一 提交于 2019-12-11 09:01:52
C++历史发展 C++是一门以C为基础发展而来的面向对象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在20世纪80年代由比雅尼·斯特劳斯特鲁普博士(Bjarne Stroustrup)在贝尔实验室工作期间创立并实现。 一开始,设计带类的C,命名为”c with classes” 1983年,更名为C++ 1991年,ANSI C++标准化成为ISO标准化工作的一部分 1995年,C++标准草案提交公众审阅 1998年,ISO C++标准通过ISO评审成为国际标准,称作C++98。 C++从最初的C with class,经历了从C++98、C++ 03、C++ 11、C++ 14再到C++17多次标准化改造,功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已经演变为一门集面向过程、面向对象、函数式、泛型和元编程等多种编程范式的复杂编程语言,入门具有一定的难度。 C++17 的下一个版本是将在2020年发行的C++20 年份 C++ 标准名称 非正式名称 1998 ISO/IEC 14882:1998 C++98 2003 ISO/IEC 14882:2003 C++03 2011 ISO/IEC 14882:2011 C++11 2014 ISO/IEC 14882:2014 C++14 2017 ISO/IEC 14882:2017 C++17 2020 Yet to be determined C++20 C++03仅对C+

C++的历史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19-12-06 11:06:20
C++由C语言发展演变而来,最初被称为“带类的C” 1983年正式取名为C++ 1998年11月被国籍标准化组织(ISO)批准为国际标准 2003年10月15日发布了第二版C++标准ISO/IEC 14882:2003 2011年8月12日ISO公布了第三版C++标准C++11,包含核心语言的新机能,扩展C++标准程序库 2014年8月18日ISO公布了C++14, C++14作为C++11的一个小扩展,主要提供漏洞修复和小的改进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byixx/p/11980492.html

AT89C52 + RC500 Mifare读卡器

元气小坏坏 提交于 2019-11-27 22:37:55
AT89C52 + RC500 Mifare读卡器 整块板子,天线部分四层板,其余双层板 P89C51RD+(PLCC44) 引出线宽 10mil ,过孔 15mil 内, 30mil 外 晶振布线, 30mil 供电部分 78L05 铺地散热,有固定孔 左边 DC 插座 VCC 线宽 60mil VCC 和 GND 线都有打过孔,令人疑惑 MFRC 是 Highly Integrated ISO 14443A Reader IC MF RC500系列芯片是PHILIPS 半导体公司出品的高集成度非接触式读写芯片,它集成了 13.56MHZ 以下的各种 被动式非接触通信方法和协议 ,支持 ISOTEC 14443TypeA 的多层应用。而且,其前端部分可直接驱动大线。工作距离为10cm; 接收部分拥有解调和解码电路,能够实现 对 ISO/IEC 14443TypeA标准信号的预处理 。其数据处理部分可处理符合 ISO/EC 14443TypeA 协议的数据帧及错误检测(CRC和奇偶校验),支持快速CRYPTO 加密算法,用于实现Mifare 经典产品的安全认证。完整的并行接口可直接与各种8 位CPU 相接,使PCD 设计十分方便。在MFRC5OO 系列芯片中,有单独支持ISO/TEC 14443Type A 标准的MF RC530,支持ISO TEC 14443 Typ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