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linux命令h---history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20-01-26 19:57:06
history命令优化: 有时发现运行中设备重启,但设备被ssh的人较多,无法确定设备是否是被人为的在reboot,通过修改history命令配置可以追查此问题,方便以后运维。可在iraid的镜像里做同样修改。 好处: a、让历史记录里面带有时间 b、让同一设备所有连接终端命令都记录到history当中去。 效果如下: 方法:在/etc/bashrc 最后加下下面内容然后再source /etc/bashrc HISTTIMEFORMAT="%F %T " export HISTTIMEFORMAT # Avoid duplicates export HISTCONTROL=ignoredups:erasedups # When the shell exits, append to the history file instead of overwriting it shopt -s histappend # After each command, append to the history file and reread it export PROMPT_COMMAND=“ KaTeX parse error: Expected '}', got 'EOF' at end of input: …ROMPT_COMMAND:+ PROMPT_COMMAND$’\n’}history

调用CSV文件并将文件中的百分数转换为float,以及计算列的平均数,方差

那年仲夏 提交于 2020-01-26 03:55:02
调用CSV文件并将文件中的百分数转换为float,以及计算列的平均数,方差 CSV文件就长这个亚子。 import numpy as py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 . pyplot as plt #sep=';',是因为CSV文件是以;为分隔符的 history = pd . read_csv ( r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history.csv' , sep = ';' , index_col = 'date' ) history . head ( 3 ) #查看数据类型 print ( history . dtypes ) #将文件中某一列的object格式转换为float模式,不然字符串是无法计算的 history [ 'Emerging' ] = history [ 'Emerging' ] . str . strip ( '%' ) . astype ( float ) / 100 print ( history . dtypes ) #计算某一列的平均数 history . Emerging . mean ( ) #计算某一列的第10分位数和第90分位数 [ history . Emerging . quantile ( i ) for i in [ 0.1 , 0.9 ] ]

读书笔记(2)——感知机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20-01-24 00:57:45
本文主要参考书籍为《统计学习方法》(李航)第二版 感知机 是二类分类的线性分类模型,其输入为实例的特征向量,输出为实例的类别,取+1和-1二值。感知机对应于输入空间(特征空间)中将实例划分为正负两类的分离超平面,属于判别模型。 感知机学习旨在求出将训练数据进行线性划分的分离超平面,为此,导入基于误分类的损失函数,利用 梯度下降法 对损失函数进行极小化求得感知机模型。 即寻找一个超平面将把 线性可分数据 集分布在这个超平面的两侧。 线性可分数据集 :存在某个超平面可以将数据集的正实例点和负的实例点完全正确的划分到超平面的两侧,这样的数据集称作线性可分数据集,否则是非线性可分数据集。感知机要求数据集是线性可分的。 定义 假设 输入空间(特征空间)是 输出空间是 输入x属于X表示实例的特征向量,对应于输入空间(特征空间)的点; 输出y属于 Y表示实例的类别。 由输入空间到输出空间的函数为 f(x)=sign(w⋅x+b) x 表示实例的特征向量, w 表示权值向量, w⋅x 表示 w 和 x 的内积 sign函数表示: 从几何角度进行表示感知机模型 感知机学习策略 为了找出目标的超平面,即确定感知机模型参数w,b。需要确定一个学习策略,即定义(经验)损失函数并将损失函数极小化。 损失函数:选择误分类点到超平面S的总距离,而不是误分类点的总数。 在构造感知机的损失函数时

codeforce Zebras(思维 + 模拟)

♀尐吖头ヾ 提交于 2020-01-23 03:21:22
题目链接 http://codeforces.com/group/5yyKg9gx7m/contest/265809/problem/C 题面 C. Zebras time limit per test1 second memory limit per test512 megabytes inputstandard input outputstandard output Oleg writes down the history of the days he lived. For each day he decides if it was good or bad. Oleg calls a non-empty sequence of days a zebra, if it starts with a bad day, ends with a bad day, and good and bad days are alternating in it. Let us denote bad days as 0 and good days as 1. Then, for example, sequences of days 0, 010, 01010 are zebras, while sequences 1, 0110, 0101 are not. Oleg tells you the

shell 环境变量

懵懂的女人 提交于 2020-01-19 00:44:03
环境变量 特点 linux 系统创建 大写 linux大部分地方都可以使用 查看所有环境变量 env export declare #HISTSIZE HISTFILESIZE [ root@manager ~ ] # export HISTSIZE=10 [ root@manager ~ ] # history 991 echo " $PATH $( hostname ) ` whoami ` {1..5}" 992 echo $PATH $( hostname ) ` whoami ` { 1 .. 5 } 993 echo $PATH $( hostname ) ` whoami ` { 1 .. 5 } * 994 env 995 export 996 declare 997 export TMOUT = 3 998 history 999 export HISTSIZE = 10 1000 history [ root@manager ~ ] # export HISTFILESIZE=15 [ root@manager ~ ] # cat ~/.bash_history echo $_oldboy oldbing = 666 echo $oldbing oldbing = 爱生活 爱冰冰 oldbing = "爱生活 爱冰冰" echo $oldbing cd echo

vue项目的mode:history模式

独自空忆成欢 提交于 2020-01-16 23:41:32
最近做的Vue + Vue-Router + Webpack +minitUI项目碰到的问题,在此记录一下,Vue-router 中有hash模式和history模式,vue的路由默认是hash模式,一般开发的单页应用的URL都会带有#号的hash模式,因为整个应用本身而言就只有一个HTML,其他的都是通过router来渲染。简单介绍下两种模式: hash —— 即地址栏 URL 中的 # 符号(此 hash 不是密码学里的散列运算)。比如这个 URL:http://www.abc.com/#/hello,hash 的值为 #/hello。它的特点在于:hash 虽然出现在 URL 中,但不会被包括在 HTTP 请求中,对后端完全没有影响,因此改变 hash 不会重新加载页面。 history —— 利用了 HTML5 History Interface 中新增的 pushState() 和 replaceState() 方法。(需要特定浏览器支持)这两个方法应用于浏览器的历史记录栈,在当前已有的 back、forward、go 的基础之上,它们提供了对历史记录进行修改的功能。只是当它们执行修改时,虽然改变了当前的 URL,但浏览器不会立即向后端发送请求。 因此可以说,hash 模式和 history 模式都属于浏览器自身的特性,Vue-Router 只是利用了这两个特性

软件工程--四则运算表达式(6)

本小妞迷上赌 提交于 2020-01-16 18:42:23
四则运算题目生成器 这篇文章详细讲述了需求分析当中功能需求第四阶段的实现过程和内容,对需求分析阶段感兴趣,请移步 软件工程–四则运算表达式 对于网页之前的分析过程,请移步 功能需求和设计阶段 网页的后端实现过程,请移步 软件工程–四则运算表达式(4) 网页的前端实现过程,请移步 软件工程–四则运算表达式(5) 做题和历史记录的设计过程 做题部分主要承担着以下功能 1.接受登录用户的做题请求 2.回传给用户一个表单用于填写做题信息 3.接收用户的表单,从数据库中取出相应的数据并且新建一个History记录保存用户的做题信息 4.给用户回传一个界面用于做题 5.接收用户做题信息并且对用户做题情况进行记录 6.返回用户答题成绩界面 7.可以让用户看到自己做错的题的信息 可以看到做题部分的功能是相对比较复杂的,而且里面需要进行的逻辑判断很多才能保证做题信息的严密性与安全性,尤其是对于如何保存用户的做题信息上,用户可能会多次提交同一个表单,多次提交刷分,要防止此类攻击的发生 而且在编写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我目前难以解决的情况,比如如何实现表单长度的动态加载,以及对于其中的每一项进行赋值,网页的左右分栏问题等,接下来将介绍我是如何想尽各种办法绕开这些问题实现需求功能的 用例图 类图 编码过程 视图部分 出题部分 #question/views.py def generator ( request

history详解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20-01-15 17:01:42
linux下history命令详解 如果你经常使用 Linux 命令行,那么使用 history(历史)命令可以有效地提升你的效率。本文将通过实例的方式向你介绍 history 命令的 15 个用法。 使用 HISTTIMEFORMAT 显示时间戳 当你从命令行执行 history 命令后,通常只会显示已执行命令的序号和命令本身。如果你想要查看命令历史的时间戳,那么可以执行: export HISTTIMEFORMAT='%F %T ' history | more 1 2008-08-05 19:02:39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2 2008-08-05 19:02:39 exit 3 2008-08-05 19:02:39 id 4 2008-08-05 19:02:39 cat /etc/redhat-release 注意:这个功能只能用在当 HISTTIMEFORMAT 这个环境变量被设置之后,之后的那些新执行的 bash 命令才会被打上正确的时间戳。在此之前的所有命令,都将会显示成设置 HISTTIMEFORMAT 变量的时间。[感谢 NightOwl 读者补充] 使用 Ctrl+R 搜索历史 Ctrl+R 是我经常使用的一个快捷键。此快捷键让你对命令历史进行搜索,对于想要重复执行某个命令的时候非常有用。当找到命令后

Linux下history命令用法

穿精又带淫゛_ 提交于 2020-01-15 16:58:07
如果你经常使用 Linux 命令行,那么使用 history(历史)命令可以有效地提升你的效率。本文将通过实例的方式向你介绍 history 命令的 15 个用法。 使用 HISTTIMEFORMAT 显示时间戳 当你从命令行执行 history 命令后,通常只会显示已执行命令的序号和命令本身。如果你想要查看命令历史的时间戳,那么可以执行: # export HISTTIMEFORMAT='%F %T ' # history | more 1 2008-08-05 19:02:39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2 2008-08-05 19:02:39 exit 3 2008-08-05 19:02:39 id 4 2008-08-05 19:02:39 cat /etc/redhat-release 注意 :这个功能只能用在当 HISTTIMEFORMAT 这个环境变量被设置之后,之后的那些新执行的 bash 命令才会被打上正确的时间戳。在此之前的所有命令,都将会显示成设置 HISTTIMEFORMAT 变量的时间。[感谢 NightOwl 读者补充] 使用 Ctrl+R 搜索历史 Ctrl+R 是我经常使用的一个快捷键。此快捷键让你对命令历史进行搜索,对于想要重复执行某个命令的时候非常有用。当找到命令后,通常再按回车键就可以执行该命令

Linux 基础教程 44-history命令

北城余情 提交于 2020-01-15 16:37:15
什么是history     在Linux系统日积月累的使用中,我们会输入很多命令。而在我们想重复上一个命令时,通过使用方向键向上翻就可以查看我们已经输入和使用过的命令。那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命令保存在什么地方,最大又会保存多少条记录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history 命令。     从history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该命令主要用于查看用户曾经输入和使用过的命令。使用该命令可以减少我们日常重复输入命令的次数。其常用选项如下所示: 选项 说明 -c 清除历史命令 -d offset 删除指定位置的history命令 -a 添加新的历史命令记录 -r 从historyfile读取历史记录做为当前的历史记录 -w 将当前的历史记录保存并覆盖到historyfile中 常用用法 重复上一次的执行命令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最常用的场景就是==重复执行上一次的命令==,对于这种场景,我想大家用得最多应当是使用方向键向上或向下进行翻滚来实现吧。但可以实现这种场景共有4种方法,分别如下: 使用方向键向上或向下翻滚,按Enter键 输入 !! ,按Enter键 输入 !-1 ,按Enter键 输入 Ctrl+P ,按Enter键 重复执行指定的命令     在日常使用过程,我们不仅仅希望执行上一次的命令,而是想执行指定的历史命令时,则有两种方法 指定ID,则可以使用 !History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