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bash中的命令基本操作

感情迁移 提交于 2020-02-26 02:55:36
1、命令行编辑功能 命令行编辑功能是指用户可以使用方向键前后移动光标,并编辑已经输入的命令,这个命令非常实用、方便。 提示:可能大多数读者都没有使用过不带命令行编辑功能的shell,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使用系统自带的bsh。bsh是一个不带命令行编辑功能的shell,输入命令时如果发现某处输入错误,不能修改,只能重新输入该命令,非常不方便。 (1)更改行编辑器的首选编辑模式 bash同时支持vi和emacs编辑器(vi和emacs是Linux系统中最常用的两种编辑器)中的一些行编辑快捷键,如果未进行设置,bash将使用emacs编辑器风格。如果需要修改首选编辑模式,可以使用命令set -o指定。 例如修改首选编辑模式为vi: [root@localhost etc]# set -o vi 运行上面的命令之后,bash将使用vi的风格接受输入。这时可以使用vi编辑器的方式进行操作了,例如使用H和K前后移动光标等。 (2)快速移动光标 在命令行中输入命令时,可以使用左右方向键在字符间快速前后移动光标并修改已输入的命令。移动光标还可以使用以下快捷键: ctrl+B:向前移动一个字符 ctrl+F:向后移动一个字符 ctrl+A:快速移动到行首 ctrl+E:快速移动到行尾 (3)行内删除 将光标移动到要修改的位置后,可以使用退格键(backspace)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一个字符,使用删除键

Linux基础命令-history

佐手、 提交于 2020-02-26 02:48:55
history命令 Shell内建命令 history命令 用于显示指定数目的指令命令,读取历史命令文件中的目录到历史命令缓冲区和将历史命令缓冲区中的目录写入命令文件。 该命令单独使用时,仅显示历史命令,在命令行中,可以使用符号 ! 执行指定序号的历史命令。例如,要执行第2个历史命令,则输入 !2 。 历史命令是被保存在内存中的,当退出或者登录shell时,会自动保存或读取。在内存中,历史命令仅能够存储1000条历史命令,该数量是由环境变量 HISTSIZE 进行控制。 语法 history(选项)(参数) 选项 -c:清空当前历史命令; -a:将历史命令缓冲区中命令写入历史命令文件中; -r:将历史命令文件中的命令读入当前历史命令缓冲区; -w:将当前历史命令缓冲区命令写入历史命令文件中。 参数 n:打印最近的n条历史命令。 实例 使用history命令显示最近使用的10条历史命令,输入如下命令: [root@localhost ~]# history 10 92 ls 93 cd .. 94 ls 95 exit 96 ls -a 97 cd .ssh/ 98 ls 99 cat known_hosts 100 exit 101 history 10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j7xun/p/10983250.html

tf2 callback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20-02-25 20:52:04
摘自 b站tf2视频教程 我们经常使用到的三个回调函数为:   TensorBoard   ModelCheckpoint   EarlyStopping 可以这样使用: logdir = "./callback" if not os.path.exists(logdir): os.mkdir(logdir) out_put_model_file = os.path.join(logdir,"fashion_mnist_model.h5") callbacks=[ k.callbacks.TensorBoard(logdir), k.callbacks.ModelCheckpoint(out_put_model_file,save_best_only=True), k.callbacks.EarlyStopping(patience=5,min_delta=1e-3), ] history=model.fit(x_train,y_train,epochs=10, validation_data=(x_valid,y_valid), callbacks=callbacks) 完整代码: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 utf-8 # In[2]: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tensorflow.keras as k

Django REST framework - 权限和限制

给你一囗甜甜゛ 提交于 2020-02-24 14:00:26
目录 Django REST framework 权限和限制 (你能干什么) 设置权限的方法 案例 第一步: 定义一个权限类 第二步: 使用 视图级别 全局级别设置 --- 限制 (你一分钟能干多少次?)**好像有点污~~ ### 第一步: 自定义限制类 第二步: 使用 嫌麻烦的话,还可以使用内置限制类,哈哈~ Django REST framework 权限和限制 (你能干什么) 与身份验证和限制一起,权限确定是应该授予还是拒绝访问请求。 在允许任何其他代码继续之前,权限检查始终在视图的最开始运行。权限检查通常使用 request.user 和 request.auth 属性中的身份验证信息来确定是否应允许传入请求。 权限用于授予或拒绝不同类别的用户访问API的不同部分。 最简单的权限类型是允许访问任何经过身份验证的用户,并拒绝访问任何未经身份验证的用户。这对应 IsAuthenticated 于REST框架中的类。 稍微不那么严格的权限样式是允许对经过身份验证的用户进行完全访问,但允许对未经身份验证的用户进行只读访问。这对应 IsAuthenticatedOrReadOnly 于REST框架中的类。 设置权限的方法 可以使用该 DEFAULT_PERMISSION_CLASSES 设置全局设置默认权限策略。例如: REST_FRAMEWORK = { 'DEFAULT

频率(限流)

本秂侑毒 提交于 2020-02-17 23:19:28
问题: 控制访问频率,在访问的时候加上一定的次数限制 基本实现 views.py class VisitThrottle(object): def allow_request(self, request, view): return True # 可以继续访问 # return False # 访问频率太高, 被限制 def wait(self): pass 可以进一步的升级,限制 10s 内只能访问3次 import time VISIT_RECORD = {} class VisitThrottle(object): ''' 10s内只能访问3次 ''' def allow_request(self, request, view): # 1. 获取用户IP remote_addr = request.META.get('REMOTE_ADDR') ctime = time.time() if remote_addr not in VISIT_RECORD: VISIT_RECORD[remote_addr] = [ctime, ] return True history = VISIT_RECORD.get(remote_addr) while history and history[-1] < ctime - 10: history.pop() if len(history)

监听微信物理返回键,并返回指定页面

送分小仙女□ 提交于 2020-02-16 10:57:38
我们要了解浏览器的history。大家知道在页面中我们可以使用 JavaScript window history,后退到前面页面,但是由于安全原因javascript不允许修改 history里已有的url链接,但可以使用pushState方法往history里增加url链接,并且提供popstate事件监测从history栈里弹出url。既然有提供popstate事件 监测,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行监听。 返回、后退、上一页按钮点击监听实现代码: window.addEventListener( "popstate", function(e) { alert( "我监听到了浏览器的返回按钮事件啦"); //根据自己的需求实现自己的功能 }, false); 虽然我们监听到了后退事件,但是页面还是会返回上一个页面,所以我们需要使用pushState增加一个本页的url,代表本页,大家都非常清楚是# function pushHistory() { var state = { title: "title", url: "#" }; window.history.pushState(state, "title", "#"); } 当进入该页面,我们就给这个history压入一个本地的连接。当点击返回、后退及上一页的操作时,就进行监听,在监听代码中实现自己操作。 下面是完整的代码: $

BOM函数之history对象

試著忘記壹切 提交于 2020-02-12 14:26:32
前面的话   history对象保存着用户上网的历史记录,从窗口被打开的那一刻算起。由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开发人员无法得到用户浏览器的URL,但借由用户访问过的页面列表,可以在不知道实际URL的情况下实现后退和前进。本文将详细介绍BOM中的history对象 length   history.length属性保存着历史记录的URL数量。初始时,该值为1。如果当前窗口先后访问了三个网址,history.length属性等于3   由于IE10+浏览器在初始时返回2,存在兼容性问题,所以该值并不常用 history.length // 初始时,该值为1 history.length // 访问三个网址后,该值为3 跳转方法   history对象提供了一系列方法,允许在浏览历史之间移动,包括go()、back()和forward() 【go()】   使用go()方法可以在用户的历史记录中任意跳转。这个方法接收一个参数,表示向后或向前跳转的页面数的一个整数值。负数表示向后跳转(类似于后退按钮),正数表示向前跳转(类似于前进按钮) //后退一页 history.go(-1) //前进一页 history.go(1); //前进两页 history.go(2);   go()方法无参数时,相当于history.go(0),可以刷新当前页面 //刷新当前页面 history.go(); /

Javascript之BOM(History对象)

浪尽此生 提交于 2020-02-12 14:26:04
History 对象 History 对象包含用户(在浏览器窗口中)访问过的 URL。 History 对象是 window 对象的一部分,可通过 window.history 属性对其进行访问。 注释: 没有应用于 History 对象的公开标准,不过所有浏览器都支持该对象。 IE: Internet Explorer, F: Firefox, O: Opera. History 对象属性 属性 描述 IE F O length 返回浏览器历史列表中的 URL 数量。 4 1 9 History 对象方法 方法 描述 IE F O back() 加载 history 列表中的前一个 URL。 4 1 9 forward() 加载 history 列表中的下一个 URL。 4 1 9 go() 加载 history 列表中的某个具体页面。 4 1 9 History 对象描述 History 对象最初设计来表示窗口的浏览历史。但出于隐私方面的原因,History 对象不再允许脚本访问已经访问过的实际 URL。唯一保持使用的功能只有 back() 、 forward() 和 go() 方法。 例子 下面一行代码执行的操作与单击后退按钮执行的操作一样: history.back() 下面一行代码执行的操作与单击两次后退按钮执行的操作一样: history.go(-2) 来源: <

History - BOM对象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20-02-12 14:25:48
History 对象 History 对象包含用户(在浏览器窗口中)访问过的 URL。 History 对象是 window 对象的一部分,可通过 window.history 属性对其进行访问。 注释:没有应用于 History 对象的公开标准,不过所有浏览器都支持该对象。 History 对象属性 属性 描述 length 返回浏览器历史列表中的 URL 数量。 History 对象方法 方法 描述 back() 加载 history 列表中的前一个 URL。 forward() 加载 history 列表中的下一个 URL。 go() 加载 history 列表中的某个具体页面。 History 对象描述 History 对象最初设计来表示窗口的浏览历史。但出于隐私方面的原因,History 对象不再允许脚本访问已经访问过的实际 URL。唯一保持使用的功能只有 back() 、 forward() 和 go() 方法。 例子 下面一行代码执行的操作与单击后退按钮执行的操作一样: history.back() 下面一行代码执行的操作与单击两次后退按钮执行的操作一样: history.go(-2)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duex/p/6363799.html

shell scripts笔记(linux脚本)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20-02-07 18:52:51
前言 如果要选择运维,或者对linux系统有一定兴趣,我想一定要懂得shell scripts,因为这个东西真的很好用;为什么呢??那是因为: 1、自动化管理的重要依据 2、追踪与管理系统的重要工作 3、简单入侵侦测功能 4、连续指令单一化 5、简易的数据处理(大多数基于正则表达式处理) 6、跨平台支持与学习历程较短(几乎所有的 Unix Like 上面都可以跑 shell script ,连 MS Windows 系列也有相关的 script 仿真器可以用) 编写第一个shell 在 shell script 的撰写中还需要用到下面的注意事项: 指令的执行是从上而下、从左而右的分析与执行; 指令的下达就如同第四章内提到的: 指令、选项与参数间的多个空白都会被忽略掉; 空白行也将被忽略掉,并且 [tab] 按键所推开的空白同样视为空白键; 如果读取到一个 Enter 符号 ( CR ) ,就尝试开始执行该行 (或该串) 命令; 至于如果一行的内容太多,则可以使用 “ [Enter] ” 来延伸至下一行; “ # ” 可做为注解!任何加在 # 后面的数据将全部被视为注解文字而被忽略! 如何执行shell文件?通过一下几种方法: 直接指令下达: shell.sh 文件 必须要具备可读与可执行 ( rx ) 的权限 ,然后: 1、绝对路径:使用 /home/dmtsai/shell.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