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vaCache

Guava学习:Cache缓存入门

柔情痞子 提交于 2019-12-04 19:38:51
一、什么是缓存? 根据科普中国的定义,缓存就是数据交换的缓冲区(称作Cache),当某一硬件要读取数据时,会首先从缓存中查找需要的数据,如果找到了则直接执行,找不到的话则从内存中找。由于缓存的运行速度比内存快得多,故缓存的作用就是帮助硬件更快地运行。 在这里,我们借用了硬件缓存的概念,当在Java程序中计算或查询数据的代价很高,并且对同样的计算或查询条件需要不止一次获取数据的时候,就应当考虑使用缓存。换句话说,缓存就是以空间换时间,大部分应用在各种IO,数据库查询等耗时较长的应用当中。 二、缓存原理 当获取数据时,程序将先从一个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结构中获取数据。如果数据不存在,则在磁盘或者数据库中获取数据并存入到数据结构当中。之后程序需要再次获取数据时,则会先查询这个数据结构。从内存中获取数据时间明显小于通过IO获取数据,这个数据结构就是缓存的实现。 这里引入一个概念,缓存命中率:从缓存中获取到数据的次数/全部查询次数,命中率越高说明这个缓存的效率好。由于机器内存的限制,缓存一般只能占据有限的内存大小,缓存需要不定期的删除一部分数据,从而保证不会占据大量内存导致机器崩溃。 如何提高命中率呢?那就得从删除一部分数据着手了。目前有三种删除数据的方式,分别是:FIFO(先进先出)、LFU(定期淘汰最少使用次数)、LRU(淘汰最长时间未被使用)。 三、GuavaCache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