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模型

模型层-多表操作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19-11-30 16:44:18
多表操作 多表操作一般会涉及到数据库中常见的3种关系 一对一 OneToOne 多对多 ManyToMany 一对多 ForeignKey 接下来就是对初始的模型的准备 模型表创建 以图书管理系统为例, 可以很好的展现上面的三种关系.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class Book(models.Model): 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32) price = models.FloatField() pub_time = models.DateField(auto_now_add=True) publish = models.ForeignKey(to='Publish') authors = models.ManyToManyField(to='Author')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elf.name class Publish(models.Model): 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32) addr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32) pub_detail = models.OneToOneField(to='PublishDetail') def __str__(self): return

关系抽取之远程监督算法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19-11-30 14:44:40
一、 关系抽取综述 二、 远程监督关系抽取算法的滥觞 三、 多实例学习和分段最大池化 四、 句子级别的注意力机制 一、关系抽取综述   信息抽取是自然语言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包括实体抽取(命名实体识别,Named Entity Recognition)、关系抽取(Relation Extraction)和事件抽取(Event Extraction)。   这次介绍的关系抽取属于自然语言理解(NLU)的范畴,也是构建和扩展知识图谱的一种方法。   关系抽取理解起来也比较简单,比如下面图片中的第一句话:   He was in Tennessee.   首先做命名实体识别,识别出He(PER)和Tennessee(GPE)两个实体,然后找出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为:Physical-Located,最后可以把抽取出来的关系表示为三元组的形式:(He PER , Physical-Located, Tennessee GPE ),或者Physical-Located(He PER , Tennessee GPE )。 可见关系抽取包含命名实体识别在内,在技术实现上更复杂。   关系抽取从流程上,可以分为流水线式抽取(Pipline)和联合抽取(Joint Extraction)两种,流水线式抽取就是把关系抽取的任务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做实体识别,再抽取出两个实体的关系

玩转Django2.0---Django笔记建站基础六

孤街醉人 提交于 2019-11-30 05:48:43
6  模型与数据库   Django对各种数据库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包括:PostgreSQL、MySQL、SQLite和Oracle,而且为这些数据库提供了统一的调用API,这些API统称为ORM框架。通过使用Django内置的ORM框架可以实现数据库连接和读写操作。      6.1  构建模型   ORM框架是一种程序技术,用于实现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不同类型系统的数据之间的转换。从效果上说,其实是创建了一个可在编程语言中使用的"虚拟对象数据库",通过对虚拟对象数据库操作从而实现对目标数控的操作,虚拟对象数据库与模板数据库是相互对应的。在Django中,虚拟对象数据库也成为模型。通过模型先对模板数据库的读写操作,实现如下:     1、配置模板数据库信息,主要在setting.py中设置数据库信息,具体配置步骤可查看2.4节。     2、构建虚拟对象数据库,在App的models.py文件中以类的形式定义模型。     3、通过模型在模板数据库中创建相应的数据表     4、在视图函数中通过对模型操作实现目标数据库的读写操作。   本节主要讲述如何构建模型并通过模型在目标数据中生成相应的数据表。在此之前可以查看2.4节如何配置目标数据库信息。以MyDjangl项目为例,配置信息如下: DATABASES = { 'default': { 'ENGINE': 'django.db

models数据模型学习笔记

我与影子孤独终老i 提交于 2019-11-30 04:15:31
每个应用一般都会定义一个或多个models,这个数据models实际上是与数据库相关的,models中的每个属性都是数据库当中的一个字段,每个字段是数据库中的一个列。在models中定义的每个类相当于数据库当中的table.如 [python] view plain copy class Musician(models.Model):   First_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 = 50 )   Last_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 = 50 )   Instrument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 = 100 )    class Album(models.Model):   Artist = models.ForeignKey(Musician)   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 = 100)   Release_date = models.DateField()   Num_starts = models.IntegerField() 如上所示,每个class的属性都是models中的某些字段类的实例,如Name是models.CharField的实例。Models中有许多的字段属性类。并且这些字段属性类均有一些参数

django模型层之多表关系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19-11-30 03:41:06
一. 多表操作   数据库表关系之关联字段与外键约束   一对多   book(多)   publish(一)   查询<<水浒传>>这本书出版社的地址: select publish_id from Book where title="水浒传" select addr from Publish where id=1   一旦确定了一对多的关系: 建立一对多的关系,在多的一方建立关联字段(publish_id)   多对多:   book   author   book2author:   panshao出版过得书籍名称(子查询) select id from author where name='panshao'; # 在作者表中拿出panshao select book_id from book2author where author_id=1; # 找出作者id等于1的书籍的id select title from book where id=book_id;   一旦确定表关系是多对对: 创建第三张表 id book_id author_id   一对一:   author   authordetail   一旦确定是一对多的关系: 建立一对多的关系=======>在多的表中建立关联字段 (一个出版社可以出版多本书)   一旦确定为多对多的关系: 建立多对多的关系=====

Python Django 模型层02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19-11-30 03:33:16
一 模型层常用字段和参数 1.模型表建立常用字段 1. AutoField:int自增主键列。必须填入参数 primary_key=True。当model中如果没有自增列,则自动会创建一个列名为id的列 id = models.AutoField(primary_key=True) 2.CharField:字符串,相当于varchar。必须提供max_length参数,不能超过255。 titl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255) 3.IntegerField:整数类型,范围在 -2147483648 to 2147483647。(一般不用它来存手机号(位数也不够),直接用字符串存,) kucun = models.IntegerField(null=True) # null参数可不填 4.DecimalField:浮点类型。参数1 max_digits表示总共的位数,参数2 decimal_places表示小数的位数 price = models.DecimalField(max_digits=8,decimal_places=2) 5.DateField: create_time = models.DateField() # 不指定auto_now或auto_now_add时,需要自己传参数 关键性的参数: 1.auto_now:每次操作数据

Django之模型层(2)

纵然是瞬间 提交于 2019-11-29 16:28:32
Django之模型层(2) 一、创建模型 实例:我们来假定下面这些概念,字段和关系。 作者模型:一个作者由姓名和年龄。 作者详细模型:把作者的详情放到详情表,包含生日,手机号,家庭住址等信息。作者详情模型和作者模型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one-to-one)。 出版社模型:出版商有名称,所在城市以及email。 书籍模型:书籍有书名和出版日期,一本书可能会有多个作者,一个作者也可以写多本书,所以作者和书籍的关系就是多对多的关联关系(many-to-many);一本是只应该由一个出版商出版,所以出版商和书籍是一对多关联关系(one-to-many)。 模型建立如下: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 Create your models here. class Author(models.Model): nid = models.AutoField(primary_key=True) name=models.CharField( max_length=32) age=models.IntegerField() # 与AuthorDetail建立一对一的关系 authorDetail=models.OneToOneField(to="AuthorDetail",on_delete=models.CASCADE) class AuthorDetail

TP5 hasOne 和 belongsTo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19-11-29 13:59:34
一对一关系,存在主从关系(主表和从表 ),主表不包含外键,从表包含外键。 hasOne 和 belongsTo 都是一对一关系,区别: 在主表的模型中建立关联关系,用 hasOne 在从表模型中建立关联关系,用 belongsTo 转自 https://blog.csdn.net/github_37512301/article/details/75675054 http://www.cnblogs.com/xiaoliwang/p/9348950.html 来源: CSDN 作者: Oneshop商城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sxc451/article/details/82456103

模型层之多表操作

久未见 提交于 2019-11-29 12:42:10
创建模型 假定下面这些概念,字段和关系 作者模型:一个作者有姓名和年龄。 作者详细模型:把作者的详情放到详情表,包含生日,手机号,家庭住址等信息。作者详情模型和作者模型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one-to-one) 出版商模型:出版商有名称,所在城市以及email。 书籍模型: 书籍有书名和出版日期,一本书可能会有多个作者,一个作者也可以写多本书, 所以作者和书籍的关系就是多对多的关联关系(many-to-many); 一本书只应该由一个出版商出版,所以出版商和书籍是一对多关联关系(one-to-many)。 为了存储出版社的邮箱,地址,在 Book 表后面加字段 这样会有大量重复的数据,浪费空间 一对多: 一个出版社对应多本书(关联信息建在多的一方,也就是 Book 表中) 一旦确定表关系是一对多,在多对应的表中创建关联字段 多对多: 一本书有多个作者,一个作者出多本书 一旦确定表关系是多对多,创建第三张关系表 (中间表,中间表就三个字段,自己的 id,书籍 id 和作者 id) 一对一: 对作者详细信息的扩展 一旦确定是一对一的关系,在两张表中的任意一张表中建立关联字段+Unique 在 models 创建如下模型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 Create your models here. class Book(models.Model):

基于RBAC的权限设计模型

雨燕双飞 提交于 2019-11-29 09:50:44
基于 RBAC 的权限设计模型 权限分析文档 基于 RBAC 的权限设计模型: 1 RBAC 介绍 RBAC 模型作为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权限模型。 NIST (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标准 RBAC 模型由 4 个部件模型组成,这 4 个部件模型分别是基本模型 RBAC0 ( Core RBAC )、角色分级模型 RBAC1 ( Hierarchal RBAC )、角色限制模型 RBAC2 ( Constraint RBAC )和统一模型 RBAC3 ( Combines RBAC ) [1] 。 RBAC0 模型如图 1 所示。 图表 1 RBAC 0 模型 RBAC0 定义了能构成一个 RBAC 控制系统的最小的元素集合 在 RBAC 之中 , 包含用户 users(USERS) 、角色 roles(ROLES) 、目标 objects(OBS) 、操作 operations(OPS) 、许可权 permissions(PRMS) 五个基本数据元素,权限被赋予角色 , 而不是用户,当一个角色被指定给一个用户时,此用户就拥有了该角色所包含的权限。会话 sessions 是用户与激活的角色集合之间的映射。 RBAC0 与传统访问控制的差别在于增加一层间接性带来了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