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MVC
前言 前一阶段对MVC模式及其衍生模式做了一番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这篇文章也算是一个阶段性的回顾和总结。 经典MVC模式 经典MVC模式中,M是指业务模型,V是指用户界面,C则是控制器,使用MVC的目的是将M和V的实现代码分离,从而使同一个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View的定义比较清晰,就是用户界面。但对于Model和Controller的定义则较为模糊,以致在项目实践中对它们的职责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理解。其中比较主流的有下面两种。 1、闭环党 比较传统,问题是Model和Controller职责不清,在实操时容易走形 2、 开放派 MVP的前身,问题是Controller职责太重,优点是View和Model没有了直接的关联 对MVP的一点浅见 如果我们希望View和Model脱离关联的话,那么很容易就会使得所有的职能都落到Controller头上,就如同上图所示。这样,Controller也就变成了Presenter,MVC也正式演化为MVP。所有的数据都由Presenter来驱动,所有的业务逻辑也由Presenter来实现。 MVP模式常见于Android,是谷歌官方推荐的App设计模式。从我找到的这张图上,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Model只是一个数据通道,退化成了Repository。如果将Model扩而大之,那么就会变成下面这张图描述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