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逻辑

综合

百般思念 提交于 2019-12-06 14:20:23
综合各个库,和约束 综合过程包括, synopsis综合的工具叫dc_shell,直接在linux命令行输入dc_shell就可以运行综合工具了。在综合前要进行一大堆的综合设置,包括库的设定、时序约束、面积约束、RTL读入、网表输出等操作,都是需要在dc_shell这个命令窗口下一个个如如命令来完成。 当然也可以把命令写在一个文件中,通过调用 dc_shell -xg -t -x "set HDL_PATH ../rtl; .." -f ../dc_cmd | tee ../dc.log -x:要执行的命令,这里吧HDL_PATH设置为../rtl -f:设置放置命令的文本文件,即dc_cmd,里边包括了所有综合需要设置的参数 tee:用于输出综合log进入shell后可以通过man xxx来查看命令的含义,比如:man remove_generated_clock 1、库的设定 Library (1)GTECH Library:   GTECH是synopsys通用工艺库,是Design Compiler(DC)自带的,是独立于厂商工艺。该库中包含的元件仅代表一定的逻辑功能而不带有任何工艺参数,与工艺无关。综合的时首先将HDL代码Translate到GTECH库,然后综合(compile)时再映射(Map)到工艺库。例如,我们在代码中写 “assgin a = b&c”,那么读入

java基础总结-运算符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19-12-06 13:09:38
【变量的赋值与计算都离不开表达式,表达式的运算依赖于变量、常量和运算符。本节课讨论Java的表达式的构成、常量的定义、运算符的分类及应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将掌握运用表达式和运算符完成变量赋值、条件判断、数学运算、逻辑运算等功能操作】 在讲述课程内容之前,先看一个求圆面积的问题。求圆面积的公式为; 其中S为圆面积,π为圆周率,r为半径。 假设用程序来计算圆的面积,S、π、r均为变量,省略的乘号为运算符,r的2次方可以描述为r*r。则上面的公式即为求圆面积的表达式。 结合上面的案例,本节课程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探讨不能修改的变量—常量;第二小节探讨表达式的组成结构及运用;第三小节探讨Java的基本运算符,包括赋值运算符、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 第一小节 不能修改的变量——常量 在求圆面积的表达式中,π为圆周率,它是一个不变的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不能被修改。常量同变量一样,也占用存储单元的空间。常量的不可修改性提高了程序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程序代码的可维护性。例如,可以把π定义为常量,当程序需要π参与运算时,直接调用定义的常量π即可。 在java语言中,定义常量的语法如下: final 数据类型 常量名称 = 值; 其中,final是Java关键字,数据类型可以是Java语言支持的任何数据类型。 例如,下面的语句把圆周率定义为常量: final double Pl =

ML-逻辑回归推导

穿精又带淫゛_ 提交于 2019-12-06 12:17:09
认识 是一个经典的 二元(y=0 或 y=1) 分类 算法, 不是回归 输入特征还是 线性回归 , 输出是 [0,1] 的一个 概率值 , 其判别函数的形式为: \(P(y=1|x) = \frac {1}{1+e^{-\theta ^Tx}}\) 至于为什么是这样的形式, 上篇的 logist 函数推导 已经说明了,不在赘述啦 \(x = [x_1, x_2, x_3...x_n]\) \(\theta = [\theta_0, \theta_1, \theta_2...]\) \(\theta ^T x = \theta _0 + \theta _1x_1 + \theta_2x_2 + \theta_3x_3...\) 里面的一大坨就是妥妥的线性模型呀. 判别: 当 \(P(y=1|x)\) 的值 大于0.5, 输出 1; 否则输出 0; 分类 vs 回归 对目标函数做一个推演: \(P(y=1|x) = P= \frac {1}{1+e^{-\theta^T x}}\) 则: \(P(y=0|x) = 1-P = 1 - \frac {1}{1+e^{-\theta^T x}} = \frac {1+e^{-\theta^T x}-1}{1+e^{-\theta^T x}} = \frac {1}{1+e^{\theta^Tx}}\) (注意, 负号没了,别化简错哦)

2017年【某公司产品部】【**语】 个人工作总结

核能气质少年 提交于 2019-12-06 11:51:27
2017年【产品部】【语】 个人工作总结 第一部分 2017年简要回顾 回顾2017年,半年左右的工作时间,可将工作划分为四个阶段点 第一阶段:根据部门领导针对入职新员工产品开发思路、逻辑、关系的掌握进行任务落实,并形成框架式的产品概念。 第二阶段:依照第一阶段的理解程度进行初步模拟产品开发,加强对项目逻辑关系的脑图强化。 第三阶段:初步对产品BUG与需求变动进行调试与更改,进一步拓宽针对项目各逻辑点的概念理解。 第四阶段:与团队合作并开发新模块,并不断提高针对产品技术的应用掌握程度。 第二部分 2017主要工作业绩 以下将2017年工作内容分为三个贯穿线,可理解为: 增:增加在团队的气氛下增加针对自己工作标准与要求,经常针对完成的任务进行回顾,并整理出两个文件分别为"code.doc"和"Console_BUG.doc"来记录自己的工作。 删:去除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工作状态不稳定的因素,使有限的时间达到高效的工作。 改:改进由于习惯问题与公司日常工作不吻合情况,如有困难解决不掉易急躁,便咨询Mentor 第三部分 2017年个人表现 加深前端代码关系的思维脑图,针对知识点进行自我记录整理。 针对发展方向还在进一步摸索中,此事不宜着急。 团队协作方面由浅至深的理解团队的工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执行力方面针对任务下发和完成方面有待提高。 工作态度方面是做事情不愧对于良心为标准。 第四部分

1.5 synchronized其他概念

六月ゝ 毕业季﹏ 提交于 2019-12-06 11:42:11
synchronized 锁重入 : 关键字synchronized拥有锁重入的功能,也就是使用synchronized时,当一个线程得到了一个对象的锁后,再次请求此对象时是可以再次得到对象的锁. 输出结果: method1方法加了synchronized了,在method1()方法中调用加synchronized的method2()方法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 例二: 通过此例反映出: 有父子继承关系的时候,如果都加synchronized修饰了,以下这种调用也是线程安全的 ================================================================================================================================ 碰到异常示例:(就是加锁方法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那么锁就立马释放了,其他在外面等的线程就直接 进来了)   说明:对于web应用程序,异常释放锁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

SDN课程阅读作业(2)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19-12-06 08:31:41
一、过去20年中可编程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贡献是什么? 1.主动网络(从19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代初) 它在网络中引入了可编程的功能以实现更多的创新; 20世纪90年代初,主动网络研究项目探索了传统互联网栈通过IP或异步传输模式(ATM)或另一种主流网络提供的服务的根本替代方案。 为MiddleBox编排提供统一架构的构想。 2.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2001年至2007年左右) 催生了两项创新: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之间的开放接口和在逻辑上对网络的集中控制 将控制功能转移到了单独的服务器上,这样逻辑上集中的路由控制器降低了标准的实施障碍,服务器技术的进步意味着单一的商品服务器可以存储的所有的路由状态,并为一个大型网络计算所有的路由决策 提出了两个概念,分别为使用数据面的开放接口进行集中逻辑控制和分布式状态管理 3.OpenFlow API和网络操作系统(从2007年到2010年左右) 它代表了广泛采用开放接口的第一个实例,广泛采用开放式接口和开发方法,使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具有可扩展性和实用性。 创建了全球网络创新环境,满足了网络研究社区的需求。 概括了网络设备和功能。OpenFlow规则可以基于13个不同的数据包头的任意一组定义流量上的转发行为。- OpenFlow还推广了ruleinstallation技术,允许从预先安装粗粒度规则(即,对许多头字段使用

SDN课程阅读作业(2)

时光怂恿深爱的人放手 提交于 2019-12-06 07:07:49
过去20年中可编程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贡献是什么? 分为三个阶段 1.主动网络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 A.对主动网络的研究开创了可编程网络的概念,降低了网络创新的障碍 SDN的最初动机通常引用了生产网络难以创新和提高可编程性的观点,其早期愿景大多集中在控制平面可编程性上,而主动网络则更多地集中在数据平面可编程性上 网络可虚拟化,以及基于数据包头对软件程序进行多路分解的能力 B.主动网络产生了一个架构框架,描述了这样一个平台的组件。这个平台的关键组件是一个管理共享资源的共享节点操作系统(NodeOS)和一组执行环境(EEs),每个环境定义一个用于数据包操作的虚拟机,以及一组在给定EE内工作以提供端到端服务的活动应用程序(AAs) C.为middlebox编排提供统一架构的构想 尽管这一设想可能没有直接影响到最近关于NFV的工作,但随着我们进一步应用基于SDN的控制和协调中间盒,从主动网络研究中得到的各种教训可能会证明是有用的 D.20世纪90年代初,主动网络研究项目探索了传统互联网栈通过IP或异步传输模式(ATM)或另一种主流网络提供的服务的根本替代方案。 2.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从2001年到2007年左右) A.催生了两项创新: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之间的开放接口和在逻辑上对网络的集中控制 例如,lIETF工作组提出了一个标准的

Django笔记2---模板

放肆的年华 提交于 2019-12-06 06:58:29
MTV和MVC模型 Django设计网站的思路是采用类似MVC模型的MTV模型,其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把数据,数据处理,展示三部分分开用不同的模块处理.这是一种设计理念和架构模式,具体到细节实现上,每个功能归属在MTV和MVC下有轻微的区别,不过不影响大局. MVC,全名是Model View Controller,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软件架构模式,把软件系统分为三个基本部分: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具有耦合性低、重用性高、生命周期成本低等优点。阮一峰对此 有篇文章 介绍. Django的MTV模型和四大部分 Django框架的设计模式借鉴了MVC框架的思想,也是分成三部分,来降低各个部分之间的耦合性。 Django框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拆分的三部分为:Model(模型)、Template(模板)和View(视图),也就是MTV框架。 Django的模式也遵循了MVC的理念,用户的操作用控制器(包括url分发器和函数(注意这里的views.py对应的其实是控制过程,是处理数据的业务逻辑,并不是MVC里的V))来接收,处理之后传送指令给模型用于获得数据和结果,再返回给视图部分展示给用户.从上图可以看出Django的四大模块与MVC模型的对应关系如下: C–urls分发器(路由系统,属于MVC里的C部分),Django内叫做路由系统 C

2019 SDN课程阅读作业(2)

给你一囗甜甜゛ 提交于 2019-12-06 05:16:42
1、过去20年中可编程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贡献是什么? 主动网络(从19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代初) 它在网络中引入了可编程的功能以实现更多的创新; 20世纪90年代初,主动网络研究项目探索了传统互联网栈通过IP或异步传输模式(ATM)或另一种主流网络提供的服务的根本替代方案。 为MiddleBox编排提供统一架构的构想。 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2001年至2007年左右) 催生了两项创新: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之间的开放接口和在逻辑上对网络的集中控制 将控制功能转移到了单独的服务器上,这样逻辑上集中的路由控制器降低了标准的实施障碍,服务器技术的进步意味着单一的商品服务器可以存储的所有的路由状态,并为一个大型网络计算所有的路由决策 提出了两个概念,分别为使用数据面的开放接口进行集中逻辑控制和分布式状态管理 OpenFlow API和网络操作系统(从2007年到2010年左右) 它代表了广泛采用开放接口的第一个实例,广泛采用开放式接口和开发方法,使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具有可扩展性和实用性。 创建了全球网络创新环境,满足了网络研究社区的需求。 概括了网络设备和功能。OpenFlow规则可以基于13个不同的数据包头的任意一组定义流量上的转发行为。OpenFlow还推广了ruleinstallation技术,允许从预先安装粗粒度规则(即,对许多头字段使用“通配符”

SDN课程阅读作业(2)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19-12-06 05:07:45
一、过去20年中可编程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贡献是什么? 1.主动网络(从19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代初) 它在网络中引入了可编程的功能以实现更多的创新; 20世纪90年代初,主动网络研究项目探索了传统互联网栈通过IP或异步传输模式(ATM)或另一种主流网络提供的服务的根本替代方案。 为MiddleBox编排提供统一架构的构想。 2.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2001年至2007年左右) 催生了两项创新: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之间的开放接口和在逻辑上对网络的集中控制 将控制功能转移到了单独的服务器上,这样逻辑上集中的路由控制器降低了标准的实施障碍,服务器技术的进步意味着单一的商品服务器可以存储的所有的路由状态,并为一个大型网络计算所有的路由决策 提出了两个概念,分别为使用数据面的开放接口进行集中逻辑控制和分布式状态管理 3.OpenFlow API和网络操作系统(从2007年到2010年左右) 它代表了广泛采用开放接口的第一个实例,广泛采用开放式接口和开发方法,使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具有可扩展性和实用性。 创建了全球网络创新环境,满足了网络研究社区的需求。 概括了网络设备和功能。OpenFlow规则可以基于13个不同的数据包头的任意一组定义流量上的转发行为。OpenFlow还推广了ruleinstallation技术,允许从预先安装粗粒度规则(即,对许多头字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