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知识总结(二):封装
时隔近一年,我突然想起来这个文章还没有发完,所以就继续开始写。也不知道自己上次写到哪里了,不管了这里从面向对象的三个特性说起。 类和对象 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什么是对象,已经什么是面向对象?对象:万物皆对象,现实中实际存在的事物都可以看成一个对象。而面向对象就是人在关注对象, 关注事物的信息。那什么是类?类就是模子,通常用于确定对象将会拥有的特征(属性)和行为(方法)。也就是说对象是类的具体存在,而类则是对象的抽象化。苹果是一个类,你手里拿的苹果就是一个实例化的对象。 刚才说了对象具有属性和方法,那么属性和方法又是什么呢?属性就是对象具有的各种静态特征,通常用来说明对象有什么;而方法就是说明对象具有的各种动态行为,也即对象能做什么。 假如我有一辆吉普车,它的颜色,价格,型号就是属性;而它能加速,减速,停止就是具有各种方法。 创建类的一般步骤为:创建类==》实例化对象==》书写具体的逻辑。 通常我们在书写类的时候,都需要遵循单一职责原则(单一功能原则),也就是说 一个类应该有且只有一个引起功能变化的原因。如果在一个类当中承担的功能越多,那么它的交融,耦合性就越高,被复用的可能性就越低。特别是因为耦合度高,可能会因为一个职责的变化,引起其他职责的变化,进而影响整个程序的运行,这一点是我们所不想看到的。 实例化对象的过程可以分为三步:声明对象,实例化对象,将两者进行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