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看过很多的JVM文章,实战中却依然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排查?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20-10-02 03:09:15
  今天面了个32岁的Java程序员,各方面都挺好,问啥都会,对于JVM调优问题,答得还行,最后问了个Go语言GC问题,就答不上来了,走时几乎落泪...唉!    细想想...   当面试官向你提问JVM的实战问题时,你是否感觉到无所适从?   想解决生产环境中的GC问题,你是否感觉到狗咬刺猬,无处下嘴?   面对JVM的海量参数,你是否感觉到迷茫无助?   看过很多的JVM文章,但当遇到了生产环境中真实问题的时候,你是否依然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排查?   如果是这样,我觉得我们大家先想清楚在 金九银十 这个时间段“ 自己想要什么 ”最为重要   我认为是 “ 实 战” !    “实战” 可以让我们 快速消除痛点,解决面试,积累实战经验 。   在这里小编推荐你,拿出2小时的时间   赶紧参加【 马士兵 老师】的 「JVM实战调优」 集训营   马老师带你横扫一切关于JVM的面试问题,吊打所有敢于提问JVM的面试官。   让你在简历中,填写上JVM调优经历,为升职加薪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往下看哦...       下面这些内容,全网首讲,你从未听过,且只讲一次   Go语言内存管理和Java的异同,Rust语言为什么不需要GC?   Golang的内存管理和Jvm有何不同?   Golang的gc算法和Jvm有何不同?   Golang的内存调优应该如何做?  

Nacos Go微服务生态系列(一) | Dubbo-go 云原生核心引擎探索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20-10-02 00:01:28
作者:李志鹏, Github账号:Lzp0412,开源社区爱好者,Nacos Committer,Nacos-SDK-go作者,现就职于阿里云云原生应用平台,主要参与服务发现、CoreDNS、ServiceMesh相关工作,负责推动Nacos Go微服务生态建设。 近几年,随着Go语言社区逐渐发展和壮大,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尝试采用Go搭建微服务体系,也涌现了一批Go的微服务框架,如go-micro、go-kit、Dubbo-go等,跟微服务治理相关的组件也逐渐开始在Go生态发力,如Sentinel、Hystrix等都推出了Go语言版本,而作为微服务框架的核心引擎--注册中心,也是必不可缺少的组件,市面已经有多款注册中心支持Go语言,应该如何选择呢?我们可以对目前主流的支持Go语言的注册中心做个对比。 根据上表的对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得出结论: 生态: 各注册中心对Go语言都有支持,但是Nacos、 Consul、Etcd 社区活跃,zookeeper和Eureka社区活跃度较低; 易用性: Nacos、Eureka、Consul都有现成的管控平台,Etcd、zookeeper本身作为kv存储,没有相应的管控平台,Nacos支持中文界面,比较符合国人使用习惯; 场景支持: CP模型主要针对强一致场景,如金融类,AP模型适用于高可用场景,Nacos可以同时满足两种场景,Eureka

2020全新升级版-Google资深工程师深度讲解Go语言网盘下载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20-10-01 22:39:50
下载地址: 百度网盘 适合人群及技术储备要求 如果你已经掌握了一门编程语言,想转型Go语言工程师, 或者是对Go的基础语法有简单的认识,想更深层次的了解Go语言 那么本门课程非常适合你 技术储备要求: 至少掌握一门编程语言 具有一定项目基础和工作经验者学习效果更佳 第1章 课程介绍 欢迎大家来到深度讲解Go语言的课堂。本课程将从基本语法讲起,逐渐深入,帮助同学深度理解Go语言面向接口,函数式编程,错误处理,测试,并行计算等元素,并带领大家实现一个分布式爬虫的实战项目。 1-1 Google资深工程师深度讲解go语言 试看 1-2 安装与环境 1-3 国内镜像配置 1-4 IntelliJ Idea 的安装和配置 1-5 vscode 的安装和配置 第2章 基础语法 量,常量,类型,选择,循环,函数,指针,本章节带领大家学习一门新语言所需的必备语法知识。让大家对Go语言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1 变量定义 2-2 内建变量类型 2-3 常量与枚举 2-4 条件语句 2-5 循环 2-6 函数 2-7 指针 第3章 内建容器 本章节我们来学习数组,切片,Map和字符串。在Go语言中,我们一般不直接使用数组,而是使用切片来管理线性表结构,它的语法类似python的list,不过更强大哦。当然,Map和字符串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掌握至此,我们就可以写一些简单的算法了

编程语言的好坏,没那么重要?

…衆ロ難τιáo~ 提交于 2020-10-01 14:53:22
作者 | Aleksey Kladov 译者 | 弯月,责编 | 杨碧玉 头图 | CSDN 下载自视觉中国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以下为译文: 前言 这篇文章表达了我 对编程语言流行度的看法 。我认为,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某些语言受欢迎,而另一些不受欢迎,因此,我也可以在这一片纷争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然,这完全出自我个人的猜测,并没有任何数据支持我的研究。 我的中心论点是,实际使用何种编程语言(语法、语义、范例)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运行时的特性 ,简单来说,就是正在运行中的进程的内存是什么样的? 首先,我们来观察一个现象。许多软件都是用 vimscript 和 emacs lisp 编写的(比如我个人就离不开 magit )。客观地说,这些语言都不怎么样。即便没有不那么小众的语言也是如此,比如 PHP 和 JavaScript 。尽管 JavaScript 在某些方面很出色(这是第一个支持 lambda 的主流语言!),但肯定不难想象它本来可建立一个更好的版本(例如,不存在两个不同的 null 值)。 这是一条通用规则:只要你的语言是图灵完备的,并且具有构建抽象的能力,人们就愿意使用。当然,有些语言的生产力比较高,而有些语言则比较低,但是总的来说,选用函数式编程还是面向对象编程,静态类型还是动态类型,似乎并没有太大关系。我们花一些时间总是能够克服这种语言的难点

go学习笔记:计算文件中重复的行,并输出重复次数

你。 提交于 2020-10-01 13:43:49
方法一:按行读取 package main import ( "bufio" "fmt" "os" ) func main() { counts:=make(map[string]int) files:=os.Args[1:] if len(files) == 0 { countLines(os.Stdin,counts) }else{ for _,arg:=range files{ f,err:=os.Open(arg) if err != nil { fmt.Fprintf(os.Stderr,"dup2:%v\n",err) continue } countLines(f,counts) f.Close() } } for line,n:=range counts{ if n > 1{ fmt.Printf("%d\t%s\n",n,line) } } } func countLines(f *os.File, counts map[string]int){ input:=bufio.NewScanner(f) for input.Scan(){ counts[input.Text()]++ } } 方法二:一次性读入到内存中,再按行处理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io/ioutil" "os" "strings" ) func main()

10月1日起,Github又有重大改变!

Deadly 提交于 2020-10-01 10:40:49
Python实战社群 Java实战社群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按需求添加 扫码关注添加客服 进Python社群▲ 扫码关注添加客服 进Java社群 ▲ 开源最前线(ID:OpenSourceTop) 猿妹整编 项目地址:https://www.zdnet.com/article/github-to-replace-master-with-main-starting-next-month/ 从下个月开始,在Github上的所有新库都将用中性词“main”命名,而不是“master”,这个是Github为了防止人们联想到奴隶制的术语,并用更具包容性的术语替换。 Github存储库是用户和公司存储和同步其源代码项目的地方。默认情况下,Github使用术语“master”来表示源代码存储库,开发人员在他们的计算机上复制“master”,并在其中添加自己的代码,然后将更改合并回“master”。从10月1日开始,GitHub上所有新创建的源代码库都将被命名为“main”。 事情是这样的,6月12日,Una Kravets发布了一条Twitter火了,建议Github将以“main”之类的中性术语替换其服务上的“master”,她还解释了这个建议的原因: main 更短,简明扼要! 更容易记住; 如果让我的任何队友都感到舒适,那就开始吧! 甚至不会让黑人在科技界感到更加孤立; GitHub 的

喜茶和奈雪的茶:从交叉线走向平行线

丶灬走出姿态 提交于 2020-10-01 10:35:19
配图来自Canva 奶茶作为一种风靡全球的饮品,自17世纪以来就有“奶茶经济”的出现,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而在上个世纪末,奶茶也从中国台湾推向了内地市场。 如今,奶茶已经成为现在年轻人口中所说的“续命水”,心情好了来一杯,心情不好更要来一杯,总之无论什么情况下大家总能找到理由买奶茶。 在这场奶茶热潮下,一些号称“新派中式茶饮”的网红奶茶店层出不穷,他们号称独创和个性,如暴风雨之势般瞬间席卷全国各地。而喜茶与奈雪の茶(以下简称“奈雪”),这对中国茶饮界的头部品牌表现则更为突出。 神仙打架 作为新中式茶饮的巨头,喜茶和奈雪一直免不了被比较的命运,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近几年来,喜茶和奈雪也曾暗中数次交锋。 奈雪创建于2015年,以年轻女性为主要客群,主推茶饮和软欧包等产品。截至2020年6月,遍布全国50多个城市,共298家直营门店。 而喜茶创立于2012年,为25岁到30岁的白领人群提供芝士茶、奶霜茶、水果茶等系列产品,业务覆盖全国大、中城市。截止目前,喜茶在全国47个城市拥有超过498个门店。 在今年以来,喜茶与奈雪多次“不约而同”推出同类产品和同类营销模式用来吸引消费者,让消费者对两者傻傻分不清楚。而早在2018年,这两家品牌的创始人就在朋友圈发文对话,互相指责对方跟风抄袭,让喜茶奈雪较劲一度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 由于两家大多都是以应季水果来推出茶饮产品,对于这种“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