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级别

MySQL隔离性及Spring事务

℡╲_俬逩灬. 提交于 2019-11-28 05:45:28
一、数据库事务ACID特性   必须要掌握事务的4个特性,其中事务的隔离性之于MySQL,对应4级隔离级别。 原子性(Atomicity):     事务中的所有原子操作,要么都能成功完成,要么都不完成,不能停滞在中间环节。发生错误要回滚至事务开始前状态,仿佛事务没有发生过。 一致性(Consistency):     事务必须始终保持数据库系统处于一致的状态,无论并发多少事务。 隔离性(Isolation):     事务的隔离性是多个用户并发访问数据库时,数据库为每一个用户开启的事务,不能被其他事务的操作数据所干扰,多个并发事务之间要存在相互隔离。 [MySQL隔离级别] 持久性(Durability): 持久性是指一个事务一旦被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是永久性的,接下来即使数据库发生故障也不应该对其有任何影响。 二、MySQL隔离级别 1 select @@tx_isolation ; --查询MySQL隔离级别 2 set <level> tx_isolaction = 'READ-COMMITTED'; --设置事务隔离级别level分为session默认,global全局 3 start transaction ; -- 启动事务 4 set savepoint <point_name> ; --设置回滚点,mysql支持回滚点 5 rollback ; -

DB事务隔离级别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19-11-28 05:12:14
Summary Note: Oracle默认的隔离级别是 READ COMMITTED MySQL InnoDB的隔离级别是 REPEATABLE READ 事务隔离级别越高,就越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但同时对并发性能的影响也越大。通常,对于绝大多数的应用程序来说,可以优先考虑将数据库系统的隔离级别设置为READ COMMITTED,这能够在避免脏读的同时保证较好的并发性能。尽管这种事务隔离级别会导致不可重复读、虚读和第二类更新丢失等并发问题,但较为科学的做法是在可能出现这类问题的个别场合中,由应用程序主动采用悲观锁或乐观锁来进行事务控制。 脏读:一个事务读取到了另外一个事务没有提交的数据 不可重复读:在同一事务中,两次读取同一数据,得到内容不同 幻读:同一事务中,用同样的操作读取两次,得到的记录数不相同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agilestyle/p/11393417.html

面试题总结:可能是全网最好的MySQL重要知识点

为君一笑 提交于 2019-11-28 03:17:20
标题有点标题党的意思,但希望你在看了文章之后不会有这个想法——这篇文章是作者对之前总结的 MySQL 知识点做了完善后的产物,可以用来回顾MySQL基础知识以及 备战MySQL常见面试问题 。 什么是MySQL? MySQL 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在Java企业级开发中非常常用,因为 MySQL 是开源免费的,并且方便扩展。阿里巴巴数据库系统也大量用到了 MySQL,因此它的稳定性是有保障的。MySQL是开放源代码的,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在 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 的许可下下载并根据个性化的需要对其进行修改。MySQL的默认端口号是 3306 。 事务相关 什么是事务? 事务是逻辑上的一组操作,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 事务最经典也经常被拿出来说例子就是转账了。假如小明要给小红转账1000元,这个转账会涉及到两个关键操作就是:将小明的余额减少1000元,将小红的余额增加1000元。万一在这两个操作之间突然出现错误比如银行系统崩溃,导致小明余额减少而小红的余额没有增加,这样就不对了。事务就是保证这两个关键操作要么都成功,要么都要失败。 事物的四大特性(ACID)介绍一下? 原子性: 事务是最小的执行单位,不允许分割。事务的原子性确保动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完全不起作用; 一致性: 执行事务前后,数据保持一致,多个事务对同一个数据读取的结果是相同的; 隔离性:

事务的四种隔离级别

﹥>﹥吖頭↗ 提交于 2019-11-28 03:17:16
事务的四种隔离级别 数据库事务的隔离级别有4种,由低到高分别为Read uncommitted 、Read committed 、Repeatable read 、Serializable 。而且,在事务的 并发操作中可能会出现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下面通过事例一一阐述它们的概念与联系。 Read uncommitted 读未提交,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事务可以读取另一个未提交事务的数据。 事例:老板要给程序员发工资,程序员的工资是3.6万/月。但是发工资时老板不小心按错了数字,按成3.9万/月,该钱已经打到程序员的户口,但是事务还没有提交,就在这时,程序员去查看自己这个月的工资,发现比往常多了3千元,以为涨工资了非常高兴。但是老板及时发现了不对,马上回滚差点就提交了的事务,将数字改成3.6万再提交。 分析:实际程序员这个月的工资还是3.6万,但是程序员看到的是3.9万。他看到的是老板还没提交事务时的数据。这就是 脏读。 那怎么解决脏读呢?Read committed!读提交,能解决脏读问题。 Read committed 读提交,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事务要等另一个事务提交后才能读取数据。 事例:程序员拿着信用卡去享受生活(卡里当然是只有3.6万),当他埋单时(程序员事务开启),收费系统事先检测到他的卡里有3.6万,就在这个时候!!程序员的妻子要把钱全部转出充当家用,并提交

mysql 事务隔离级别

删除回忆录丶 提交于 2019-11-28 00:49:27
一、事务基本要素 1.原子性( Atomicity ):事务开始所有操作后,要么全部做完,要么全部不做,不会停留在中间的某一个 环节。事务执行过程中失败,会回滚到原来的状态,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也就是所有的事务操作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像化学中基本元素单位一样。 2.一致性:事务开始和结束后,数据库完整性没有被破坏。例如A向B转账,不会出现A扣了钱,B没有收到。 3.隔离性: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个事务请求同一个数据,不同事务之间互不干扰,比如A正在从银行卡取钱,在A取钱事务没有结束钱,B向A转账的事务不可以进行。 4.持久性:事务结束后事务操作数据会被保存在数据库中,不允许回滚。 二、事务的并发问题 1.脏读:事务A读到B更新的数据,B回滚,A读到的数据就是脏数据。 2.幻读:系统管理员A整理数据统计报表,管理员B向数据库库中插入一条数据,管理员A统计结束后发现有一条数据没有被统计进来就像产生了幻觉一样这就是幻读。 3.不可重复读:事务A再某一时刻重复读取某一数据,在事务A重复读取数据的过程中,事务B将A读取的数据更新修改并提交,这就导致事务A多次读取的数据不一致。 小结:不可重复读和幻读很容易混淆,不可重复读侧重于修改,幻读侧重于新增和删除。解决不可重复读问题只需锁住满足条件的行,解决幻读问题需要锁表。 三、事务隔离级别 事务隔离级别 脏读 不可重复读 幻读 读未提交

MySQL 事务隔离级别

杀马特。学长 韩版系。学妹 提交于 2019-11-28 00:49:22
隔离性 隔离性要求一个事务对数据库中数据的修改,在未提交完成前对于其他事务是不可见的。 SQL标准中定义了四种隔离级别: 未提交读 已提交读 可重复读 可串行化 下面来详细说明一下这四种隔离级别。 未提交读 (READ UNCOMMITED) 在未提交读这种隔离级别中,对数据的修改,即使还未提交,对其他的事务也是可见的。事务可以读取未提交的数据,也称之为“脏读”,读到的数据被称之为“脏数据”。未提交之前,数据是不准确的,可能会被回滚,也可能还有后续操作的变化。 之前在使用SQLserver时,经常会建议,查询的时候在from子句加上WITH(NOLOCK)。这个关键字的作用就是进行脏读。这是由于在老版本的SQLserver中,是不支持非锁定读的。现在在新版本的SQLserver中可以进行非锁定读了。允许脏读可能产生较多的并发操作,但其代价是读取以后会被其他事务回滚的数据修改。 举个栗子 :老板给员工发工资,实际发6千,一手抖按了9千,这时员工账户的数据已经发生了更改,但是事务还没提交。员工一查,自己多了3千块钱,以为是涨工资了,过去谢谢老板。老板一看不对啊,我按错了,回滚事务,重新给发6千。小伙纸欲哭无泪。 已提交读(READ COMMITED) 这个隔离级别是大多数操作系统的默认隔离级别,也是平时用的最多的隔离级别。常见的Oracle、SQLserver等,但是MySQL是个例外

spring事务隔离级别、传播机制以及简单配置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19-11-27 22:05:55
一、spring支持的事务声明方式 1. 编程式事务 当系统需要明确的,细粒度的控制各个事务的边界,应选择编程式事务。 2. 声明式事务 当系统对于事务的控制粒度较粗时,应该选择申明式事务,通过<tx>标签和<aop>切面形式在xml中进行配置。 3. 无论你选择上述何种事务方式去实现事务控制,spring都提供基于门面设计模式的事务管理器供选择,如下是spring事务中支持的事务管理器 事务管理器实现(org.springframework.*) 使用时机 jdbc.datasource.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 使用jdbc的抽象以及ibatis支持 orm.hibernate.HibernateTransactionManager 使用hibernate支持(默认3.0以下版本) orm.hibernate3.HibernateTransactionManager 使用hibernate3支持 transaction.jta.JtaTransactionManager 使用分布式事务(分布式数据库支持) orm.jpa.JpaTransactionManager 使用jpa做为持久化工具 orm.toplink.TopLinkTransactionManager 使用TopLink持久化工具 orm.jdo

MySQL的四种隔离级别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19-11-27 20:38:25
通过本次的学习,终于搞明白了事务的隔离级别以及脏读幻读等出现的原因,感谢原文作者: 明天的地平线 。再次博主也记录下学习的过程,以便以后参考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事务? 事务是程序中一系列严密的操作,所有的操作必须完成,否则在所有的操作中所做的所有的更改都会被撤销。也就是事务的原子性,一个事务中的一系列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不做 事务的结束有两种,当事务中所有的步骤全部成功执行的时候,事务提交。如果其中一个步骤失败,将会发生回滚操作,撤销到事务开始之前的所有的操作。 事务的ACID 事务具有四个特征 原子性 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事务中包含多个操作,要么都走,要么都不做 隔离性 事务彼此之间是不能互相干扰的,即一个事务的操作对该数据库的其他事务操作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时间互补干扰 持续性 事务一旦提交,其变更是永久性的, 一致性 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满足从一个状态变到另一个状态,因此当数据库只包含成功事务提交的结果时,就说数据库处于一致性的状态。如果数据库系统在运行时发生系统故障,有些未完成的事务被迫中止,而有一部分修改已经写入数据库,这个时候数据库就处于一种不正确的状态。其实以上三个条件最终都是为了保持数据库数据的一致性服务的 MySQL的四种隔离级别 SQL标准定义了四种隔离级别,用来限定事务内外的哪些改变是可见的,哪些是不可见的 读取未提交的数据【Read

MySQL事务隔离级别

天涯浪子 提交于 2019-11-27 17:13:39
本文实验的测试环境:Windows 10+cmd+MySQL5.6.36+InnoDB 一、事务的基本要素(ACID)    1、原子性(Atomicity):事务开始后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做完,要么全部不做,不可能停滞在中间环节。事务执行过程中出错,会回滚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所有的操作就像没有发生一样。也就是说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像化学中学过的原子,是物质构成的基本单位。    2、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开始前和结束后,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没有被破坏 。比如A向B转账,不可能A扣了钱,B却没收到。    3、隔离性(Isolation):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个事务请求同一数据,不同的事务之间彼此没有任何干扰。比如A正在从一张银行卡中取钱,在A取钱的过程结束前,B不能向这张卡转账。    4、持久性(Durability):事务完成后,事务对数据库的所有更新将被保存到数据库,不能回滚。 二、事务的并发问题   1、脏读:事务A读取了事务B更新的数据,然后B回滚操作,那么A读取到的数据是脏数据   2、不可重复读:事务 A 多次读取同一数据,事务 B 在事务A多次读取的过程中,对数据作了更新并提交,导致事务A多次读取同一数据时,结果 不一致。   3、幻读:系统管理员A将数据库中所有学生的成绩从具体分数改为ABCDE等级

mysql死锁(锁与事务)

瘦欲@ 提交于 2019-11-27 17:13:16
线上某服务时不时报出如下异常(大约一天二十多次):“Deadlock found when trying to get lock;”。 Oh, My God! 是死锁问题。尽管报错不多,对性能目前看来也无太大影响,但还是需要解决,保不齐哪天成为性能瓶颈。 为了更系统的分析问题,本文将从死锁检测、索引隔离级别与锁的关系、死锁成因、问题定位这五个方面来展开讨论。 1 死锁是怎么被发现的? 1.1 死锁成因&&检测方法 左图那两辆车造成死锁了吗?不是!右图四辆车造成死锁了吗?是! 我们mysql用的存储引擎是innodb,从日志来看,innodb主动探知到死锁,并回滚了某一苦苦等待的事务。问题来了,innodb是怎么探知死锁的? 直观方法是在两个事务相互等待时,当一个等待时间超过设置的某一阀值时,对其中一个事务进行回滚,另一个事务就能继续执行。这种方法简单有效,在innodb中,参数innodb_lock_wait_timeout用来设置超时时间。 仅用上述方法来检测死锁太过被动,innodb还提供了wait-for graph算法来主动进行死锁检测,每当加锁请求无法立即满足需要并进入等待时,wait-for graph算法都会被触发。 1.2 wait-for graph原理 我们怎么知道上图中四辆车是死锁的?他们相互等待对方的资源,而且形成环路!我们将每辆车看为一个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