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端

【1】HTTP协议和Socket接口区别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2:11:45
内容提要:     1.网络七层模型     2.什么是HTTP协议     3.什么是Socket接口 1.网络七层模型 第一层:物理层 为设备之间的信息提供传输提供可靠环境,那么这个环境是什么呢? 如:同轴电缆,插头,接收器,水晶头,网线等。可以在通信的两个数据终端的设备之间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通路。 再说下这个协议中的某一项规定:比如eiars-232-c及rs-449就可以兼容于100序列线上。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提供数据的传送服务。 这里涉及到一个信息就是帧,它是数据传输的单元,不同的协议帧的长短也不同。它还有差错恢复,流量控制的功能(这个指的是硬件) 我们常见的链路层产品就是网卡,网桥等。 它的作用是 路由的选择,网络的激活和终止。 它还有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一条数据链路上复用多条网络连接,大多采用的是分时复用的技术。 我们常见的是路由器、网关等 第四层:传输层 它是 两台计算机经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时最基础的端到端的一个层次 。它的服务满足了传送质量,传达速度,传送费用的不同需要。它还具有差错恢复,流量控制的功能(这个指的是软件)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QQ聊天的速度很快,但是我们上网速度就很慢,这就是因为QQ使用UDP协议,没有纠错功能,而网络的传输使用的是TCP协议,它的纠错功能就会导致传输速度变慢。 第五层:会话层 它的服务可 使应用建立和维持会话 。再举个栗子

aspnetcore 实现简单的伪静态化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2:06:11
Intro 在我的活动室预约项目中,有一个公告模块,类似于新闻发布,个人感觉像新闻这种网页基本就是发布的时候编辑一次之后就再也不会改了,最适合静态化了, 静态化之后用户请求的就是静态文件基本不再需要服务器端查询数据库甚至服务器端渲染,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以及优化用户体验,而且这种静态化的url对 SEO 比较友好。 由于我的这个项目正在开发中,迁移起来不太方便,所以使用的是伪静态化,看上去是访问的 *.html,实际上并不是 html,而是需要服务器处理的。 GetStarted 配置路由信息,注意顺序,伪静态的路由要在默认路由之前 app.UseMvc(routes => { routes.MapRoute("Notice", "/Notice/{path}.html", new { controller = "Home", action = "NoticeDetails" }); routes.MapRoute(name: "areaRoute", template: "{area:exists}/{controller=Home}/{action=Index}"); routes.MapRoute( name: "default", template: "{controller=Home}/{action=Index}"); }); 控制器代码: ///

Http协议 MySql服务器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2:06:11
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是在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所有的WWW服务器都基于该协议。HTTP设计最初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布Web页面和接收Web页面的方法 TCP协议与HTTP协议 HTTP协议属于应用层协议,是建立在TCP协议基础之上的,HTTP协议以客户端请求和服务器端应答为标准,浏览器通常称为客户端,而Web服务器称之为服务器端。客户端打开任意一个端口向服务端的指定端口(默认为80)发起HTTP请求,首先会发起TCP三次握手,TCP三次握手的目的是建立可靠的数据连接通道,TCP三次握手通道建立完毕,进行HTTP数据交互. 当客户端请求的数据接收完毕后,HTTP服务器端会断开TCP连接,整个HTTP连接过程非常短。HTTP连接也称为无状态的连接,无状态连接是指客户端每次向服务器发起HTTP请求时,每次请求都会建立一个新的HTTP连接,而不是在一个HTTP请求基础上进行所有数据的交互。<图见 https://www.cnblogs.com/xiaolizikj/p/11654172.html HTTP请求过程> MySQL数据库 MySQL是一种关联数据库管理系统,关联数据库将数据保存在不同的表格中,而不是将所有数据放在一个大仓库内,这样就增加了速度并提高了灵活性 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软件有:MySQL

在 Linux 下搭建 Git 服务器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9:42
在 Linux 下搭建 Git 服务器 环境: 服务器 CentOS6.6 + git(version 1.7 . 1) 客户端 Windows10 + git(version 2.8.4.windows.1) ① 安装 Git Linux 做为服务器端系统,Windows 作为客户端系统,分别安装 Git 服务器端: #yum install -y git 安装完后,查看 Git 版本 [root@localhost ~]# git -- version git version 1.7 . 1 客户端: 下载 Git for Windows ,地址: https://git-for-windows.github.io/ 安装完之后,可以使用 Git Bash 作为命令行客户端。 安装完之后,查看 Git 版本 $ git -- version git version 2.8 . 4 .windows. 1 ② 服务器端创建 git 用户,用来管理 Git 服务,并为 git 用户设置密码 [root@localhost home]# id git id: git:无此用户 [root@localhost home]# useradd git [root@localhost home]# passwd git ③ 服务器端创建 Git 仓库 设置 /home/data/git

使用jQuery的AJAX封装函数――$.getScript() 和 $.getJSON()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3:52
使用方法: $.getScript(URL, [请求数据], [响应成功后的回调函数]) 含义作用: 向指定的URL发起异步的GET请求,把请求数据放置在url后面;服务器给出了成功的响应会自动执行 eval( xhr.responseText ) 。 使用限制: 要求服务器必须返回 application/javascript !即使不是,也会强制调用 eval(xhr.responseText) 进行执行!而 $.get() 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却可以根据服务器端的响应头来决定是否调用 eval() 使用方法: $.getJSON(URL, [请求数据], 响应成功后的回调函数) 含义作用: 向指定的URL发起异步的GET请求,把请求数据放置在url后面;服务器给出了成功的响应会自动执行 JSON.parse( xhr.responseText ) 。 使用限制: 要求服务器必须返回 application/json !即使不是,也会强制调用 JSON.parse(xhr.responseText) 进行执行!而 $.get() 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却可以根据服务器端的响应头来决定是否调用 JSON.parse() 只能处理成功的响应消息!如果服务器端返回了错误的响应消息(如404)该函数不会有任何的提示――没有相关的回调函数! 文章来源: 使用jQuery的AJAX封装函数—

JavaWeb中的Cookie详解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3:52
Cookie会话技术 Web Web Nokia Ipad Web HttpServletRequest ServletContext 1 Web HTTP Web HttpServletRequest 2 ServletContext Web ServletContext 3 Servlet Cookie Session Cookie Session cookie Cookie翻译成中文是小甜点,小饼干的意思。在HTTP中它表示服务器送给客户端浏览器的小甜点。其实Cookie就是一个键和一个值构成的,随着服务器端的响应发送给客户端浏览器。然后客户端浏览器会把Cookie保存起来,当下一次再访问服务器时把Cookie再发送给服务器。 Cookie是HTTP协议的规范之一,它是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传输的小数据 首先由服务器通过响应头把Cookie传输给客户端,客户端会将Cookie保存起来 当客户端再次请求同一服务器时,客户端会在请求头中添加该服务器保存的Cookie,发送给服务器 Cookie就是服务器保存在客户端的数据 Cookie就是一个键值对 Cookie是由服务器创建,然后通过响应发送给客户端的一个键值对。客户端会保存Cookie,并会标注出Cookie的来源(哪个服务器的Cookie)。当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时会把所有这个服务器Cookie包含在请求中发送给服务器

JAX_WS(webService技术)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3:52
webservice即web服务,是跨平台跨语言的远程调用技术 开发第一个webService程序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模拟获取天气的业务,在mian方法中使用JDK中提供的javax.xml.ws.Endpoint类的publish方法,第一个参数是发布的地址, 第二个参数是要发布的业务类,业务类上面需要使用@WebService注解使其允许发布, 发布成功以后(即运行main方法以后)启动按钮一直红着 然后通过浏览器访问刚才的位置http://要访问机器的ip地址:9090/ws出现下面的页面 点击链接或者直接在浏览器输入框输入192.168.0.3/ws?wsdl即可看到下面的信息,出现如下信息即证明发布成功 至此服务器端开发已经完成。 下面是客户端的开发 DOS窗口运行下面的指令 第二种方式: 至此,客户端服务器端的webservice程序都已经开发完成。 文章来源: JAX_WS(webService技术)

网站服务器的极简制作与搭建(HTML5+CSS+javascript+NodeJS)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0:37:20
本文致力于使得较有经验的程序员能够在一天之内了解网站搭建制作的基本知识,尽快制作出可以展示用的demo。 具体地,笔者为了完成大作业,需要搭建一个搜索引擎的网站,仅仅作为展示的demo,并不对原创性和运行性能有过多要求,所以目标是尽快制作出差不多的网站用于展示。笔者对网站相关知识的学习,也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文中描述如有疏漏,欢迎各路大神指教。 网站搭建通常分为两个部分:服务器搭建(服务器端)+网页制作(客户端)。网页制作部分主要包括网页内容、样式设计;服务器部分负责监听端口,根据请求与本地内容生成相应的响应。网站框架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一种简单的情景是:客户端通过访问特定IP以及端口发送HTML请求,监听该IP端口的服务器(这里使用NodeJS搭建)会接收并解析出HTML请求,然后根据请求的指定路径生成相应的HTML文件,通过HTTP协议返回到客户端,客户端的服务器再根据收到的HTML文件显示或者再次发送请求(依据HTML, CSS, javascript语法)。使用HTML5+CSS+javascript+NodeJS的客户端服务器端通信流程的简易示例图如下: 笔者选用了NodeJS搭建服务器端是因为其同样基于javascript语言,脚本式的语言极易上手,同时异步并发的特性天然支持网站服务器搭建,借助于众多成熟的包可以轻松愉快的搭建出性能不弱的网站服务器。其运行在服务器端

Java程序员必备的一些流程图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19-12-02 20:13:30
转自: https://juejin.im/post/5d214639e51d4550bf1ae8df 前言: 整理了一些Java基础流程图/架构图,做一下笔记,大家一起学习。 1.spring的生命周期 Spring作为当前Java最流行、最强大的轻量级容器框架,了解熟悉spring的生命周期非常有必要; 首先容器启动后,对bean进行初始化 按照bean的定义,注入属性 检测该对象是否实现了xxxAware接口,并将相关的xxxAware实例注入给bean,如BeanNameAware等 以上步骤,bean对象已正确构造,通过实现BeanPostProcessor接口,可以再进行一些自定义方法处理。 如:postProcessBeforeInitialzation。 BeanPostProcessor的前置处理完成后,可以实现postConstruct,afterPropertiesSet,init-method等方法, 增加我们自定义的逻辑, 通过实现BeanPostProcessor接口,进行postProcessAfterInitialzation后置处理 接着Bean准备好被使用啦。 容器关闭后,如果Bean实现了DisposableBean接口,则会回调该接口的destroy()方法 通过给destroy-method指定函数,就可以在bean销毁前执行指定的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