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端

配置sql server 2000以允许远程访问 及 连接中的四个最常见错误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20-01-05 06:44:33
地址:http://www.cnblogs.com/JoshuaDreaming/archive/2010/12/01/1893242.html 配置sql server 2000以允许远程访问适合故障: 1. 用sql企业管理器能访问sql server 2000(因为它是采用命名管道(named pipes)方式进行方式),但用ado.net 方式(udp)不能访问. 2. 采用ado.net方式不能远程访问. 故障的可能原因有: (1).sql server 2000没有安装sql server 2000 sp3a及以上升级包, 还未启用并开放1433端口(udp); (2).系统防火墙未开放1433端口. 解决办法: 一.检查sql server 2000是否已启用并开放1433端口.(在sql2000服务器上) 方法: 开始-->运行-->打开-->执行 "cmd" 命令 -->执行 "netstat -na" 命令. 看是否有无 TCP 127.0.0.1:1433 0.0.0.0:0 LISTENING TCP 192.168.123.98:1433 0.0.0.0:0 LISTENING 如果没有刚表明sql2000端口监听服务未启动. 转第三步. 如果有则转第二步 二.检查sql server 2000服务器所在机器防火墙设置,sql server

ASP.NET HTML服务器控件和WEB服务器控件的区别

我怕爱的太早我们不能终老 提交于 2020-01-05 02:28:58
1、html服务器控件:其实就是html控件的基础上加上runat="server"所构成的控件.它们的注意区别是运行方式不同,html控件运行在客户端,而html服务器控件是运行在服务器端的。所有的HTML服务器控件都继承HtmlControl类,在该类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HtmlInputControl(输入控件)、HtmlContainerControl(容器控件)、HtmlImage(图片控件)。 2、web服务器控件:也称asp.net服务器控件,它能够比HTML展现更高级的功能,是Web Form编程的基本元素,也是asp.net所特有的。它会按照client的情况产生一个或者多个html控件,而不是直接描述html元素。如: <asp:Button ID="Button2" runat="server" Text="Button"/>。 3、html服务器控件有什么区别呢? 1)、Asp.net服务器控件提供更加统一的编程接口,如每个Asp.net服务器控件都有Text属性。 2)、隐藏客户端的不同,这样程序员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上,而不用去考虑客户端的浏览器是ie还是firefox,或者是移动设备。 3)、Asp.net服务器控件可以保存状态到ViewState里,这样页面在从客户端回传到服务器端或者从服务器端下载到客户端的过程中都可以保存。 4)

标准的TCP/IP工业以太网-EtherNet/IP

余生颓废 提交于 2020-01-04 10:50:06
标准的TCP/IP工业以太网-EtherNet/IP 徐智穹 以太网具有传输速度高、兼容性好、应用广泛等方面的优势,支持几乎所有流行的网络协议,其中使用的最广泛TCP/IP协议支持基于异种操作系统的异种网络间的互联,是真正的开放系统通信协议,已成为目前国际上进行异种网络互联的事实上的标准。 工业控制领域正向分布式、智能化的实时控制方向发展,用户对统一的通讯协议和网络的要求日益迫切;同时用户要求企业从现场控制层到管理层能够实现全面的无缝的信息集成,并提供一个开放的基础构架,这些都要求控制网络使用开放的、透明的通信协议。但是目前的各种现场总线都无法满足这些要求,而在以太网上广泛使用的TCP/IP协议的开放性使得在工控领域中的通讯问题得到了解决。因而,近年来以太网逐渐进入了控制领域,形成了新型的以太网控制网络技术,即“工业以太网”技术。过去以太网没有进入工控领域,主要是由于以太网采用的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点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是一种非确定性或随机性通信方式,不能满足实时性和确定性高要求的使用需求。但是,随着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网络传输速度不断提高,带宽达千兆的网络已经出现;而且高速交换技术也极大的提高了以太网的确定性。克服了过去的种种不足后,以太网最终得以进入工业领域。

socket与http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20-01-02 20:53:00
参考文档: http://blog.csdn.net/zeng622peng/article/details/5546384 1、TCP连接 手机能够使用联网功能是因为手机底层实现了TCP/IP协议,可以使手机终端通过无线网络建立TCP连接。TCP协议可以对上层网络提供接口,使上层网络数据的传输建立在“无差别”的网络之上。 建立起一个TCP连接需要经过“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握手过程中传送的包里不包含数据,三次握手完毕后,客户端与服务器才正式开始传送数据。理想状态下,TCP连接一旦建立,在通信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主动关闭连接之前,TCP 连接都将被一直保持下去。断开连接时服务器和客户端均可以主动发起断开TCP连接的请求,断开过程需要经过“四次握手”(过程就不细写了,就是服务器和客户端交互,最终确定断开) 2、HTTP连接 HTTP协议即超文本传送协议

TCP/IP、Http、Socket的区别

若如初见. 提交于 2020-01-02 20:42:25
网络由下往上分为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通过初步的了解,我知道IP协议对应于网络层,TCP协议对应于传输层,而HTTP协议对应于应用层,   三者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可比性,   socket则是对TCP/IP协议的封装和应用(程序员层面上)。   也可以说,TPC/IP协议是传输层协议,主要解决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   而HTTP是应用层协议,主要解决如何包装数据。   关于TCP/IP和HTTP协议的关系,网络有一段比较容易理解的介绍:   “我们在传输数据时,可以只使用(传输层)TCP/IP协议,但是那样的话,如果没有应用层,便无法识别数据内容。   如果想要使传输的数据有意义,则必须使用到应用层协议。   应用层协议有很多,比如HTTP、FTP、TELNET等,也可以自己定义应用层协议。   WEB使用HTTP协议作应用层协议,以封装HTTP文本信息,然后使用TCP/IP做传输层协议将它发到网络上。”   而我们平时说的最多的socket是什么呢,实际上socket是对TCP/IP协议的封装,Socket本身并不是协议,而是一个调用接口(API)。   通过Socket,我们才能使用TCP/IP协议。   实际上,Socket跟TCP/IP协议没有必然的联系。   Socket编程接口在设计的时候,就希望也能适应其他的网络协议。

HATEOAS约束

核能气质少年 提交于 2020-01-02 01:46:32
HATEOAS(Hypermedia as the engine of application state)是 REST 架构风格中最复杂的约束,也是构建成熟 REST 服务的核心。它的重要性在于打破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严格的契约,使得客户端可以更加智能和自适应,而 REST 服务本身的演化和更新也变得更加容易。 Richardson 提出的 REST 成熟度模型。该模型把 REST 服务按照成熟度划分成 4 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Level 0)的 Web 服务只是使用 HTTP 作为传输方式,实际上只是远程方法调用(RPC)的一种具体形式。SOAP 和 XML-RPC 都属于此类。 第二个层次(Level 1)的 Web 服务引入了资源的概念。每个资源有对应的标识符和表达。 第三个层次(Level 2)的 Web 服务使用不同的 HTTP 方法来进行不同的操作,并且使用 HTTP 状态码来表示不同的结果。如 HTTP GET 方法来获取资源,HTTP DELETE 方法来删除资源。 第四个层次(Level 3)的 Web 服务使用 HATEOAS。在资源的表达中包含了链接信息。客户端可以根据链接来发现可以执行的动作。   从上述 REST 成熟度模型中可以看到,使用 HATEOAS 的 REST 服务是成熟度最高的,也是推荐的做法。对于不使用 HATEOAS 的 REST 服务

HTTPS原理简述

孤人 提交于 2020-01-01 19:40:25
角色: A,B,Server,Client,中间窃听者,数字证书签发机构(CA) 工具: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数字签名,数字证书 第一步,爱丽丝给出协议版本号、一个客户端生成的随机数(Client random),以及客户端支持的加密方法。 第二步,鲍勃确认双方使用的加密方法,并给出数字证书、以及一个服务器生成的随机数(Server random)。 第三步,爱丽丝确认数字证书(对证书信息进行md5或者hash后的编号==用证书机构的公钥对加密的证书编号解密后的证书编号)有效,然后生成一个新的随机数(Premaster secret),并使用数字证书中的公钥(鲍勃的公钥),加密这个随机数,发给鲍勃。 第四步,鲍勃使用自己的私钥,获取爱丽丝发来的随机数(即Premaster secret)。 第五步,爱丽丝和鲍勃根据约定的加密方法,使用前面的三个随机数,生成"对话密钥"(session key),用来加密接下来的整个对话过程。 https要使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通信过程得到安全保证,必须 使用对称加密算法 并且 每个客户端的算法都不一样 ,需要一个协商过程,但是 协商对称加密算法的过程,需要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来保证安全 ,直接使用非对称加密的过程本身也不安全,会有中间人篡改公钥的可能性,所以客户端与服务器不直接使用公钥,而是使用

B/S架构及其运行原理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20-01-01 13:15:11
在公司做B/S 开发与维护三年啦, 对B/S架构的了解也是只知大概,对于这种基础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理一理哒。趁空去网上查阅了资料,顺便整理一份笔记供以后查询。 大多内容参照http://blog.csdn.net/wang13667539325/article/details/19178349。 一. B/S的概念 B/S(Brow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又称B/S结构,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 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 客户机上只需要安装一个浏览器,服务器上安装SQL Server, Oracle, MySql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   二. B/S工作原理 B/S架构采取浏览器请求,服务器响应的工作模式。 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去访问Internet上由Web服务器产生的文本、数据、图片、动画、视频点播和声音等信息; 而每一个 Web 服务器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大量的数据实际存放在数据库服务器中 ; 从 Web 服务器上下载程序到本地来执行,在下载过程中若遇到与数据库有关的指令,由 Web 服务器交给数据库服务器来解释执行,并返回给 Web 服务器, Web 服务器又返回给用户 。在这种结构中

<微服务架构>—Thrift篇

こ雲淡風輕ζ 提交于 2020-01-01 08:36:17
简介 Thrift由Facebook研发,主要用于各个服务之间的RPC通信(与上篇博客: gRPC 同类),支持跨语言,常用的语言比如C++, Java, Python, PHP, Ruby, Erlang, Perl, Haskell, C#, Cocoa, JavaScript, Node.js, Smalltalk, and OCaml都支持。Thrift是一个典型的 CS(客户端/服务端) 结构,在服务器端实现代码,提供接口;客户端可以直接调用接口,客户端和服务端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开发。既然客户端和服务端能使用不同的语言开发,那么一定就要有一种中间语言来关联客户端和服务端的语言,没错,这种语言就是IDL(Interface Description Language) 安装 源码安装 # 下载安装包 curl -# -O http://archive.apache.org/dist/thrift/0.9.2/thrift-0.9.2.tar.gz # 下载完成后开始解压 tar zxvf thrift-0.9.2.tar.gz # 进入文件夹 cd thrift-0.9.2 # 初始化配置 ./configure # 开始构建 make # 一定要用sudo,本机编译 sudo make install # 查看thrift是否生效 thrift --version # 显示

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20-01-01 08:17:12
当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将TCP协议作为数据交换协议时,在开始传输数据之前,必须先在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建立好“TCP连接”。 有了这条连接之后, 就可以通过它来传输数据。TCP的建立过程,客户端先送出一个带有syn标记的数据包给服务器端,这个数据包就是请求连接包,服务器端接着应答一个带有syn及ack标记的数据包给客户端,表示服务器端已经接受客户端的请求连接操作,接着客户端再回应一个带有ack标记的数据包给服务器端。在完成以上流程后,客户端及服务器端的TCP连接即正式建立。 TCP数据包里面用一个字节来存放tcp-flags状态,其中位1是Finish标志,连接终止信号;位2是Synchronize:连接请求信号;位3是Reset标志:立即终止连接;位5是Acknowledge:确认应答信号;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Happy-Tuesday/archive/2013/05/29/3105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