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虚函数表和对象存储
C++虚函数表和对象存储 C++中的虚函数实现了多态的机制,也就是 用父类型指针指向其子类的实例 ,然后通过父类的指针调用实际子类的成员函数,这种技术可以让父类的指针有“多种形态”,这也是一种泛型技术,也就是 使用不变的代码来实现可变的算法 本文不再阐述虚函数的使用方法,而是从虚函数的实现机制上做一个清晰的剖析 参考博文: https://blog.csdn.net/u012879957/article/details/81027287 想了解实现机制,就必须先了解对象的存储方式 对象数据和函数的存储方式 我们知道,用类去定义对象,系统会为每一个对象分配存储空间 在你的印象中类的存储可能是下图这样的: 上图表示要分别为对象的数据和函数的代码分配存储空间,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内存利用率太低了,所以C++编译系统采用的是以下的方法: 每个对象占用存储空间的只是该对象的数据部分(虚函数指针和虚基类指针也属于数据部分),函数代码属于公用部分 我们常说的“A对象的成员函数”,是从逻辑的角度而言的,而成员函数的物理存储方式其实不是如此 C++内存分区 C++的内存分区大概分成五个部分: 栈(stack):是由编译器在需要时自动分配,不需要时自动清除的变量存储区,通常存放局部变量、函数参数等。 堆(heap):是由 new 分配的内存块,由程序员释放(编译器不管),一般一个 new 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