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sk

面试官:你经历过数据库迁移么?有哪些注意点和难点?

瘦欲@ 提交于 2020-08-08 14:50:31
前言 最近写了很多数据库相关的文章,大家基本上对数据库也有了很多的了解,数据库本身有所了解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回归业务本身呢? 大家去了解过自己企业数据库的部署方式么?是怎么部署的,又是部署在哪里的?部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是主从?还是双主?有没有分库?大的表做了分表没?等等...部署方式大概率也都是分库的,表数量级超千万基本上都开始分表了,考虑周全的企业,肯定也有数据库的冷备,热备,灾备,以及异地容灾等等。 我还记得我大学做项目,学校就是买了很多物理机,我们的项目和数据库都是部署在自己内部的服务器上的,那家伙一到夏天风我嗡嗡嗡的吹,烦死了,机房还很热。 但是我敢打赌,大家现在所在的企业,大概率都是使用了各种云服务厂商的服务部署方式,那就引入了今天的第一个思考。 为什么数据库要上云呢? 我们公司的大多数服务以及数据库都是在对应的云服务厂商的,那问题就来了,为啥都要上云呢?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反证法, 不上云的坏处是啥? 成本 相较于传统服务器需要购买、租用的方式,云服务器采用即用即收费的方式,减少购买成本,灵活扩展的容量可以按自己需求来定,不用前期估量需要用多少。 我之前所在的电商活动团队,每次到了大促我们就去租赁云服务厂商的流量机,等活动结束就还回去,真的就是成本最大化了,而且还是根据你的使用流量计费。 如果大家还是使用自己购买的服务器

新建逻辑卷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20-08-08 12:24:35
#fdisk -l #fdisk /dev/sdb5 n ---- l ---- + 1G ---- t ----5 -----8e -----w #partprobe #pvcreate /dev/sdb5 #vgcreate -s 8 hong /dev/sdb5 #lvcreate -n hyj -l 10 /dev/hong #mkfs -t xfs /dev/hong/hyj #mkdir -p /hong/hyj #mount /dev/hong/hyj /hong/hyj #blkid /dev/hong/hyj 查看UUID的 #vim /etc/fstab UUID=”。。。。。。” /hong/hyj/ xfs defaults 0 0 #mount -av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409634/blog/4333607

扩容swap分区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20-08-08 07:39:45
查看虚拟内存swap的大小 #free -m 2.分区 #fdisk /dev/sdb n ----- p ----2 ----- p 3.验证分区 #partprobe /dev/sdb #ll /dev/sdb* (------ /dev/sdb2) 4.格式化并启动swap分区 #mkswap /dev/sdb2 #swapon /dev/sdb2 #free -m 5.关闭swap #swapoff /dev/sdb2 #free -m 6.开机自动挂载 #vim /etc/fstab /dev/sdb2 swap swap defaults 0 0 (在里面新添加一横) #cat /etc/fstab #mount -av #free -m #swapon /dev/sdb2 #free -m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347428/blog/4333609

【Linux】扩展阿里云数据盘分区和文件系统

感情迁移 提交于 2020-08-08 04:26:19
扩容云盘只是扩大存储容量,不会扩容文件系统 一、准备工作 在扩展数据盘扩展分区和文件系统前,请提前完成以下工作。 创建快照 以备份数据,防止操作失误导致数据丢失。 通过ECS控制台或者API 扩容云盘容量 。 二、确认分区格式和文件系统 ECS实例的操作系统为CentOS 6.8 64 位,数据盘设备名为/dev/vdb。 1.运行fdisk -lu <DeviceName>确认数据盘是否分区。 本示例中,原有的数据盘空间已做分区 /dev/vdb1。 "System"="Linux "说明数据盘使用的是MBR分区格式,如果"System"="GPT"则说明数据盘使用的是GPT格式。 [root@test ~]# fdisk -lu /dev/vdb Disk /dev/vdb: 1374.4 GB, 1374389534720 bytes 16 heads, 63 sectors/track, 2663050 cylinders, total 268435456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inux存储管理

独自空忆成欢 提交于 2020-08-07 21:01:55
关于存储,首先我们需要足够的位置,这里我们需要创建硬盘,我们创建硬盘时需要先将虚拟机关机,关机之后如下操作: 1.点击编辑此虚拟机。 2.点击添加,在页面右下角。 3.弹出入下页面时点击下一步。 4.接下来两步系统默认选项我们点击下一步就好。 5.磁盘大小,根据我们的需要划分,在这里我们输入5G,点击下一步,完成。 这样我们一个硬盘就配置好了,可以多配置几个。 管理磁盘流程三部曲 首先我们先查看我们的磁盘, ll /dev/sd** sdb、sdc、sde为我们的新建磁盘* 1.创建分区 fdisk /dev/sdb 提示: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e extended Select (default p): 敲击字母“p”键 Select (default p): p 分区号 (1-4,默认 1):敲击数字“1”键 起始 扇区 (2048-10485759,默认为 2048):敲击回车键 Last 扇区, +扇区 or +size{K,M,G} (2048-10485759,默认为 10485759):输入分区大小“+2G” 后回车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w 2.创建好分区后,我们输入 partprobe /dev/sdb j进行刷新。 3

修复文件系统的思路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20-08-06 20:10:11
fsck -fy /dev/sda1 dumpe2fs /dev/sda1|grep superblock查看 备份的superblock root@Defcon:/tmp# dumpe2fs /dev/sda1|grep super dumpe2fs 1.42 (29-Nov-2011) Filesystem features: ext_attr resize_inode dir_index filetype sparse_super Primary superblock at 1, Group descriptors at 2-2 Backup superblock at 8193, Group descriptors at 8194-8194 Backup superblock at 24577, Group descriptors at 24578-24578 Backup superblock at 40961, Group descriptors at 40962-40962 Backup superblock at 57345, Group descriptors at 57346-57346 Backup superblock at 73729, Group descriptors at 73730-73730 Backup superblock at 204801

ubuntu 添加新分区,并挂载/home

核能气质少年 提交于 2020-08-06 02:37:41
ubuntu 添加新分区,并挂载/home # 分区 查看已有的磁盘,可以看到sdb还没有分区。 > sudo fdisk -l 进入sdb进行分区,输入m可以查看帮助信息 >sudo fdisk /dev/sdb 输入n新建分区 输入分区号1,然后输入大小我输入的是sector扇区的开始和结束位置,也可以输入以K M G T P为单位的大小。我选择的是移除之前的signature 然后查看要创建的分区表,这时还没有创建,按w保存退出后才成功。 可以再次执行 sudo fdisk -l 查看是否创建。 然后将新分区格式化为ext4 >sudo mkfs -t ext4 /dev/sdb1 # 为/home挂载新分区 创建临时目录,用来临时挂载新分区 > sudo mkdir /mnt/newpart 将新分区挂载到新文件夹 > sudo mount /dev/sdb1 /mnt/newpart 将/home目录下的文件拷贝到新分区 >cd /home >sudo cp -ax * /mnt/newpart 拷贝时间也许较长,耐心等待。 重命名原/home目录,并新建一个新的空/home目录,并将新分区挂载过来 > cd / > sudo mv /home /home.old > sudo mkdir /home > sudo mount /dev/sdb1 /home 查看uuid

Linux使用fdisk进行gpt超大磁盘的分区与挂载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20-08-05 18:02:13
创建分区 [root@7-64-test ~]# fdisk -l //查询磁盘情况 Disk /dev/sda: 21.5 GB, 21474836480 bytes, 4194304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000c145a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2048 616447 307200 83 Linux /dev/sda2 616448 41943039 20663296 8e Linux LVM Disk /dev/sdb: 1073 MB, 1073741824 bytes, 2097152 sectors //新增加的空白磁盘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Linux LVM逻辑卷

|▌冷眼眸甩不掉的悲伤 提交于 2020-08-05 17:18:43
概述 LVM的产生是因为传统的分区一旦分区好后就无法在线扩充空间,也存在一些工具能实现在线扩充空间但是还是会面临数据损坏的风险;传统的分区当分区空间不足时,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再创建一个更大的分区将原分区卸载然后将数据拷贝到新分区,但是在企业的生产系统往往不允许停机或者允许停机的时间很短,LVM就能很好的解决在线扩充空间的问题,而且不会对数据造成影响,LVM还能通过快照在备份的过程中保证日志文件和表空间文件在同一时间点的一致性;本篇文章不会对概念知识做太详细的介绍,主要讲述LVM的扩容、收缩、移除的方法。 原理 PE(Physical Extend): 卷的最小单位,默认4M大小,就像我们的数据是以页的形式存储一样,卷就是以PE的形式存储。 PV(Physical Volume) :物理卷,如果要使用逻辑卷,首先第一步操作就是将磁盘格式化成PV,从上图可以看出PV是保护PE的,PV内PE的数量取决于这块磁盘的容量/4M. VG(Volume Group) :卷组,VG就是将很多PE组合在一起生成一个卷组,当然这里的PE是可以跨磁盘的,如果当前服务器磁盘空间不足就可以增加一个新磁盘对当前系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LV(Logical Volume): 逻辑卷,逻辑卷最终是给用户使用的,前面几个都是为创建逻辑卷做的准备,创建逻辑卷的大小只要不超过VG剩余空间就可以。 步骤: 1.PV

第六周作业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20-08-04 12:58:29
1、自建yum仓库,分别为网络源和本地源 cd /etc/yum.repos.d/ 创建网络yum仓库(阿里) vim ali.repo [epel] name=aliyumn epel baseurl= https://mirrors.aliyun.com/epel/$releasever/$basearch/ gpgcheck=0 enabled=1 #启用 创建本地yum仓库 vim base.repo [bendiyuan] name=bendi baseurl=file:///misc/cd #本地源 gpgcheck=0 #是否检查来源key,0为no,1需要启动下面这条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CentOS-7 #秘钥位置 注意:没有misc目录,需要安装psmisc包,不然需要选择一个目录挂载 yum repolist 列出所有仓库信息 2、编译安装http2.4,实现可以正常访问,并将编译步骤和结果提交。 1、下载包解压 wget http://archive.apache.org/dist/httpd/httpd-2.4.25.tar.gz 解压 tar xvf httpd-2.4.25.tar.gz -C /usr/local/src cd /usr/local/src/httpd-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