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sk

深度分析LINUX环境下如何配置multipath

蓝咒 提交于 2020-08-20 01:30:08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多路径(multi-path)?先说说多路径功能产生的背景,在多路径功能出现之前,主机上的硬盘是直接挂接到一个总线(PCI)上,路径是一对一的关系,也就是一条路径指向一个硬盘或是存储设备,这样的一对一关系对于操作系统而言,处理相对简单,但是缺少了可靠性。当出现了 光纤通道网络(Fibre Channle)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SAN网络时,或者由iSCSI组成的IPSAN环境时,由于主机和存储之间通过光纤通道交换机或者多块网卡及IP来连接时,构成了多对多关系的IO通道,也就是说一台主机到一台存储设备之间存在多条路径。当这些路径同时生效时,I/O流量如何分配和调度,如何做IO流量的负载均衡,如何做主备。这种背景下多路径软件就产生了。 多路径的主要功能就是和存储设备一起配合实现如下功能: 1.故障的切换和恢复 2.IO流量的负载均衡 3.磁盘的虚拟化 在linux操作系统中,RedHat和Suse的2.6的内核中都自带了免费的多路径软件包,ESX操作系统下也是自带了免费的多路径功能,而windows操作系统下,就需要购买一个叫MPIO的软件lience才能使用multi-path多路径功能。其他windows和ESX操作系统下的多路径 功能都是图形化界面比较简单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在这里就是介绍一下linux环境下如何配置multi-path多路径功能。 一、

华为云ECS-挂载Linux磁盘-Shell命令方式

。_饼干妹妹 提交于 2020-08-19 15:47:48
前提条件 华为云ECS云服务器已挂载数据盘,且该盘或扩容部分未做过初始化处理。 一. 划分分区并挂载磁盘 场景示例:云服务器挂载了一块新的数据盘,需要将该数据盘设为主分区,文件系统设为ext4格式,挂载在“/apps/soft”目录下,并设置开机启动自动挂载。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新增数据盘。 fdisk -l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表示当前的云服务器有两块磁盘, “/dev/vda” 是系统盘, “/dev/vdb” 是新增数据盘。 [root@0001 apps]# fdisk -l Disk /dev/vda: 107.4 GB, 107374182400 bytes, 20971520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000b623c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vda1 * 2048 2099199 1048576 83 Linux /dev/vda2 2099200

DRS是啥你都不知道?不是吧,不是吧

无人久伴 提交于 2020-08-19 05:33:38
前言 最近写了很多数据库相关的文章,大家基本上对数据库也有了很多的了解,数据库本身有所了解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回归业务本身呢? 大家去了解过自己企业数据库的部署方式么?是怎么部署的,又是部署在哪里的?部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是主从?还是双主?有没有分库?大的表做了分表没?等等...部署方式大概率也都是分库的,表数量级超千万基本上都开始分表了,考虑周全的企业,肯定也有数据库的冷备,热备,灾备,以及异地容灾等等。 我还记得我大学做项目,学校就是买了很多物理机,我们的项目和数据库都是部署在自己内部的服务器上的,那家伙一到夏天风我嗡嗡嗡的吹,烦死了,机房还很热。 但是我敢打赌,大家现在所在的企业,大概率都是使用了各种云服务厂商的服务部署方式,那就引入了今天的第一个思考。 为什么数据库要上云呢? 我们公司的大多数服务以及数据库都是在对应的云服务厂商的,那问题就来了,为啥都要上云呢?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反证法, 不上云的坏处是啥? 成本 相较于传统服务器需要购买、租用的方式,云服务器采用即用即收费的方式,减少购买成本,灵活扩展的容量可以按自己需求来定,不用前期估量需要用多少。 我之前所在的电商活动团队,每次到了大促我们就去租赁云服务厂商的流量机,等活动结束就还回去,真的就是成本最大化了,而且还是根据你的使用流量计费。 如果大家还是使用自己购买的服务器

面试官:你经历过数据库迁移么?有哪些注意点和难点?

拟墨画扇 提交于 2020-08-18 05:31:38
前言 最近写了很多数据库相关的文章,大家基本上对数据库也有了很多的了解,数据库本身有所了解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回归业务本身呢? 大家去了解过自己企业数据库的部署方式么?是怎么部署的,又是部署在哪里的?部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是主从?还是双主?有没有分库?大的表做了分表没?等等...部署方式大概率也都是分库的,表数量级超千万基本上都开始分表了,考虑周全的企业,肯定也有数据库的冷备,热备,灾备,以及异地容灾等等。 我还记得我大学做项目,学校就是买了很多物理机,我们的项目和数据库都是部署在自己内部的服务器上的,那家伙一到夏天风我嗡嗡嗡的吹,烦死了,机房还很热。 但是我敢打赌,大家现在所在的企业,大概率都是使用了各种云服务厂商的服务部署方式,那就引入了今天的第一个思考。 为什么数据库要上云呢? 我们公司的大多数服务以及数据库都是在对应的云服务厂商的,那问题就来了,为啥都要上云呢?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反证法, 不上云的坏处是啥? 成本 相较于传统服务器需要购买、租用的方式,云服务器采用即用即收费的方式,减少购买成本,灵活扩展的容量可以按自己需求来定,不用前期估量需要用多少。 我之前所在的电商活动团队,每次到了大促我们就去租赁云服务厂商的流量机,等活动结束就还回去,真的就是成本最大化了,而且还是根据你的使用流量计费。 如果大家还是使用自己购买的服务器

ubuntu中实现多用户共享挂载硬盘上的文件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20-08-17 17:04:00
为了节省存储空间,我们通常会把大文件(比如大型数据集)存在大容量硬盘上,但这样一来某一用户下载并存到硬盘上的文件其它用户就没有权限访问(如果是把文件存在系统存储空间中可以通过修改文件访问权限实现多用户共享)。通过谷歌搜索“ubuntu multiple user share files on mounted hard disk"可以找到解决方法 Mounting external hard disk for all users at start up in ubuntu 14.04 该做法可以使外置硬盘开机自动挂载到root用户下,然后通过修改挂载硬盘中文件的权限实现多用户共享。 主要分以下几步: 1. 切换到root用户下,使用fdisk -l找到外置硬盘的内核名称,如/dev/sda1 2. 使用sudo blkid命令列出系统中所有可用分区,记下第1步中外置硬盘对应分区的UUID,比如00148BDE148BD4D6 3. 创建一个挂载目录,比如sudo mkdir /media/ExtHDD,并使用chmod -R 777 /media/ExtHDD命令修改其权限为所有用户可读写 4. 编辑/etc/fstab文件(/etc/fstab是用来存放文件系统的静态信息的文件),在其末尾添加如下的一行并保存 UUID=00148BDE148BD4D6 /media

Oracle 12c RAC ASM磁盘扩容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20-08-17 04:34:42
一、扩容原因: 启动数据库失败,查看日志 /data/oracle/app/diag/rdbms/xe/XE1/trace/alert_XE1.log ,提示如下信息: 备注: XE1 为 SID 二、 扩容前信息: DATA 磁盘组剩余 0.28G # su - grid $ sqlplus / as sysasm SQL> select group_number,name,total_mb,free_mb from v$asm_diskgroup; 三、 开始扩容: 1、 新增 200G 磁盘: 2、 分区: # fdisk /dev/sdk n --> p --> 1 --> 回车 --> 回车 --> p --> w # partx /dev/sdk # fdisk -l | grep "Disk /dev/sd[a-k]" 3、 创建 ASM 磁盘(只需在节点 1 中操作即可): # oracleasm createdisk DATA4 /dev/sdk1 # oracleasm scandisks # oracleasm listdisks # ls -lh /dev/oracleasm/disks 4、 在节点 2 中执行如下操作: # oracleasm scandisks # oracleasm listdisks # ls -lh /dev/oracleasm

文件系统的管理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20-08-17 04:33:43
文件系统 blkid: 能够使用的设备 fdisk : 存在设备 /proc/partition : 系统识别的设备 划分分区后,还未被系统识别时,分区信息在硬盘中的477的64里 mbr: 最大2T gpt :更大 管理存储设备 1. 分区划分 fdisk mhelp d 删除分区 ggpt l 列出系统可用的分区类型 n 新建分区 q 退出 t 修改分区功能id w 保存更改到分区 p 显示分区 p primary 主分区 e extended 拓展分区 Partition number (1-4, default 1): 1 分区id First sector (2048-20971519, default 2048): +100 分区大小 wq 退出并保存,q表示退出不保存 partprobe 同步分区表 fdisk /dev/vdb1 不对,不能对分区分区 主分区和拓展分区之和的最大个数为15 格式化的过程是安装文件系统的过程 mkfs.xfs/dev/vdb5 格式化 mount /dev/vdb5 /mnt 挂载 交换分区 先创建一个分区,再改标签t,w为82(不知道用L查看) 格式化交换分区,mkswap /dev/vdb3 查看交换分区 swapon -s 开机挂载 vi /etc/fstab /dev/vdb3 swap swap defaults 0 0

linux下如何增加LVM磁盘空间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20-08-16 16:58:31
fdisk /dev/sdb 根据实际情况分区 mkfs.ext3 /dev/sdb1 格式化分区 pvcreate /dev/sdb1 vgdisplay/lvdisplay vgextend VGname /dev/sdb1 vgdisplay 确认是否增加容量 lvextend -L +800G /dev/VolGroup00/LogVol00(LV name or path) resize2fs /dev/VolGroup00/LogVol00(LV name or path) 在线扩容 done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303307/blog/4317575

Linux常用命令

删除回忆录丶 提交于 2020-08-15 07:42:23
1.常用快捷键 常用快捷键 功能 ctrl + c 停止进程 ctrl+l 或clear 清屏;彻底清屏是:reset ctrl + q 退出 善于用 tab 键 提示(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敲错) 上下键 查找执行过的命令 ctrl +alt linux和Windows之间切换 2.帮助命令 . man:是Linux下的帮助指令,通过man指令可以查看Linux中的指令帮助、配置文件帮助等等 案例实操 查看ls命令的帮助信息 [root@Linux01 ~]# man ls .help:该命令是bash内建命令,用于显示bash内建命令的帮助信息 案例实操 查看cd命令的帮助信息 [root@Linux01 ~]# help cd 3.文件目录类操作 pwd 功能描述:显示用户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 ls 功能描述 :用来显示目录列表 ls -a :展示包含隐藏的目录名 ls -A : 展示不包含隐藏的目录名 ls -l : 展示包含文件的属性及权限信息 ls -R :递归展示目录ls -s:以k为单位展示文件 ls -lh 展示包含文件的属性及权限信息并且显示大小(k为单位) cd 功能描述 :将当前工作目录切换到指定目录 cd 绝对路径/相对路径:切换路径; cd .. :回到当前目录的上一级目录; cd或cd~ :回到根目录; cd - :回到上一次所在目录; cd -P

linux lvm挂载新的硬盘并且扩容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20-08-15 01:55:46
PV(Physical Volume)- 物理卷 物理卷在逻辑卷管理中处于最底层,它可以是实际物理硬盘上的分区,也可以是整个物理硬盘,也可以是raid设备。 VG(Volumne Group)- 卷组 卷组建立在物理卷之上,一个卷组中至少要包括一个物理卷,在卷组建立之后可动态添加物理卷到卷组中。一个逻辑卷管理系统工程中可以只有一个卷组,也可以拥有多个卷组。 LV(Logical Volume)- 逻辑卷 逻辑卷建立在卷组之上,卷组中的未分配空间可以用于建立新的逻辑卷,逻辑卷建立后可以动态地扩展和缩小空间。系统中的多个逻辑卷可以属于同一个卷组,也可以属于不同的多个卷组 PE(Physical Extent)- 物理块 LVM 默认使用4MB的PE区块,而LVM的LV最多仅能含有65534个PE (lvm1 的格式),因此默认的LVM的LV最大容量为4M*65534/(1024M/G)=256G。PE是整个LVM 最小的储存区块,也就是说,其实我们的资料都是由写入PE 来处理的。简单的说,这个PE 就有点像文件系统里面的block 大小。所以调整PE 会影响到LVM 的最大容量!不过,在 CentOS 6.x 以后,由于直接使用 lvm2 的各项格式功能,因此这个限制已经不存在了。 fdisk -l 查看硬盘添加有没有成功 然后对硬盘进行分区 fdisk /dev/s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