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sk

CentOS6.X 新磁盘建LVM

泪湿孤枕 提交于 2019-11-29 10:31:14
linux服务器新添加一块硬盘,可以直接将盘格式化挂载就能用,比如挂载在/usr/local目录,但是这样有一个弊端,就是如果这一块磁盘满了,后续想要扩容的话,不能继续挂载这个/usr/local挂载点上,对扩容造成一定的麻烦,为此我们建议采用lvm的方式,这样可以支持动态扩容磁盘。下面介绍详细的操作方式: 1、查看当前分区信息 [ franky@www.frank.com ~ ] $ sudo fdisk -l #注意需要root权限 Disk /dev/vda: 42.9 GB, 42949672960 bytes, 8388608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 logical/physical ) :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 minimum/optimal ) :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0001598a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vda1 2048 8390655 4194304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vda2 * 8390656

Linux磁盘扩容LVM

浪尽此生 提交于 2019-11-29 10:25:32
mongodb数据库服务器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磁盘空间慢慢的都被耗尽了额。就参照网上的步骤一步一步的开始扩容工作。在这将自己的操作步骤做一个记录以便未来不时之需。 前沿: 在安装系统的时候我选择的是自动分区,系统就会自动以LVM的方式分区。为了保证系统后期的可用性,建议所有新系统安装都采用LVM。 LVM结构图 扩容步骤 1. 查看磁盘设备 命令: # fdisk -l 结果: Disk /dev/sda: 697.9 GB, 69793218560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84852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54716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64 512000 83 Linux Partition 1 does not end on cylinder boundary . /dev/sda2 64 39163

You cannot change a partition into an extended one or vice versa. Delete it first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19-11-29 07:31:08
一、 环境 VMware虚拟机扩展CentOS7磁盘 第二次扩展(/dev/sda4) 二、 异常 操作扩展磁盘 2.1 查看当前磁盘的容量fdisk /dev/sda 提示输入命令时,输入p,查看当前分区信息: 2.2 在Fdisk中继续输入新建分区命令:n 直接回车,默认为主分区(primary)分区号,起始扇区,结束扇区都用默认,一路回车,直到提示继续输入Fdisk命令的位置。 2.3 设置分区格式,在Fdisk命令处输入:t 分区号用默认,直接回车,Hex代码输入:8e。代表适用Linux LVM分区类型。 2.4 提示错误 通过查询其他Blog文章,得知是因为分区号(Partition number)号弄错了(因为必须保留1-4这4个数字给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使用,所以逻辑分区的数字必须从5开始)。 但是VMWare是扩展磁盘,所以不可能是这个原因 通过检查命令发展是发现Select (default e)默认值是e,而不是网上的p,所以只要手动输入p即可解决 来源: https://my.oschina.net/u/4178242/blog/3102636

su、sudo、df、du、fdisk、分区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19-11-29 07:06:20
su - 切换到root用户 su - username 切换用户并且所有环境都切换 su -c "touch /tmp/test.txt" 如果用户要是没有家目录的话可以拷贝这个目录/etc/skel/ 修改文件名为用户名并将该目录及目录下的文件的所有者与所属组更改 visudo更改/etc/sudoers.tmp文件,不建议直接用vi更改没有语法错误提示 visudo设置不需要输入密码 设置Cmnd_Alias,将几个命令用一个名称代替: 可以将一些root权限赋予给一个组,下图的wheel组,有root的全部权限,可以自己定义组和定义某些命令 限制root用户远程登录 df -h 显示了系统的分区和挂载情况,其中带tmpfs为临时的文件系统,重启后所有数据都没有了;/dev/shm是指内存(容量为物理内存的一半),写数据在这里面很快;/和/boot是安装系统的时候建立的。 df -i 查看inode数 du -sh /root查看文件、目录占用了多少空间 fdisk分区 fdisk -l 来源: https://blog.51cto.com/11017476/2435650

深入理解 Linux磁盘顺序写、随机写

佐手、 提交于 2019-11-29 02:40:45
Linux 磁盘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问题。Linux磁盘管理常用三个 命令 为df、du和fdisk。 一、前言 ● 随机写会导致磁头不停地换道,造成效率的极大降低;顺序写磁头几乎不用换道,或者换道的时间很短 ● 本文来讨论一下两者具体的差别以及相应的内核调用 二、环境准备 组件 版本 OS Ubuntu 16.04.4 LTS fio 2.2.10 三、fio介绍 通过fio测试,能够反映在读写中的状态,我们需要重点关注fio的输出报告中的几个关键指标: slat :是指从 I/O 提交到实际执行 I/O 的时长(Submission latency) clat :是指从 I/O 提交到 I/O 完成的时长(Completion latency) lat :指的是从 fio 创建 I/O 到 I/O 完成的总时长 bw :吞吐量 iops :每秒 I/O 的次数 四、同步写测试 (1)同步随机写 主要采用fio作为测试工具,为了能够看到系统调用,使用strace工具, 命令 看起来是这样: 先来测试一个随机写 strace -f -tt -o /tmp/randwrite.log -D fio -name=randwrite -rw=randwrite \ -direct=1 -bs=4k -size=1G -numjobs=1 -group_reporting

关于fdisk命令

无人久伴 提交于 2019-11-28 18:09:49
fdisk命令用于观察硬盘实体使用情况,也可对硬盘分区。 [root@xuliangwei ~]# fdisk /dev/sdb Command (m for help): m #输入m列出常用的命令 Command action a toggle a bootable flag #切换分区启动标记 b edit bsd disklabel #编辑sdb磁盘标签 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 #切换dos兼容模式 d delete a partition #删除分区 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 #显示分区类型 m print this menu #显示帮助菜单 n add a new partition #新建分区 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 #创建新的空白分区表 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显示分区表的信息 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不保存退出 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 #创建新的Sun磁盘标签 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 #修改分区ID,可以通过l查看id u change display/entry

Linux基础命令:fdisk

孤街浪徒 提交于 2019-11-28 01:08:05
1、什么是分区? 分区是将一个硬盘驱动器分成若干个逻辑驱动器,分区是把硬盘连续的区块当做一个独立的磁硬使用。分区表是一个硬盘分区的索引,分区的信息都会写进分区表。 2、为什么要有多个分区? 防止数据丢失:如果系统只有一个分区,那么这个分区损坏,用户将会丢失所的有数据。 增加磁盘空间使用效率:可以用不同的区块大小来格式化分区,如果有很多1K的文件,而硬盘分区区块大小为4K,那么每存储一个文件将会浪费3K空间。这时我们需要取这些文件大小的平均值进行区块大小的划分。 数据激增到极限不会引起系统挂起:将用户数据和系统数据分开,可以避免用户数据填满整个硬盘,引起的系挂起。 3、分区工具fdisk用法介绍 fdisk命令参数介绍 p、打印分区表。 n、新建一个新分区。 d、删除一个分区。 q、退出不保存。 w、把分区写进分区表,保存并退出。 实例: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hdd 按"p"键打印分区表 这块硬磁尚未分区 按"n"键新建一个分区。 出现两个菜单e表示扩展分区,p表示主分区 按"p"键出现提示:"Partition number (1-4): "选择主分区号 输入"1"表示第一个主分区。 直接按回车表示1柱面开始分区。 提示最后一个柱面或大小。 输入+5620M 按回车 表示第一个分区为5G空间。 按"p"查看一下分区 这样一个主分区就分好了。

Linux 分区管理器

末鹿安然 提交于 2019-11-27 21:38:49
下面的列表没有特定的排名顺序。大多数分区工具应该存在于 Linux 发行版的仓库中。 GParted 这可能是 Linux 发行版中最流行的基于 GUI 的分区管理器。你可能已在某些发行版中预装它。如果还没有,只需在软件中心搜索它即可完成安装。 它会在启动时直接提示你以 root 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所以,你根本不需要在这里使用终端。身份验证后,它会分析设备,然后让你调整磁盘分区。如果发生数据丢失或意外删除文件,你还可以找到“尝试数据救援”的选项。 GNOME Disks 一个基于 GUI 的分区管理器,随 Ubuntu 或任何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如 Zorin OS)一起出现。 它能让你删除、添加、缩放和微调分区。如果你遇到故障,它甚至可以在 Ubuntu 中格式化 USB 来帮助你救援机器。 你甚至可以借助此工具尝试修复分区。它的选项还包括编辑文件系统、创建分区镜像、还原镜像以及对分区进行基准测试。 KDE Partition Manager KDE Partition Manager 应该已经预装在基于 KDE 的 Linux 发行版上了。但是,如果没有,你可以在软件中心搜索并轻松安装它。 如果你不是预装的,那么可能会在尝试启动时通知你没有管理权限。没有管理员权限,你无法做任何事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请输入以下命令: sudo partitionmanager

fdisk分区命令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19-11-27 15:26:44
fdisk是Linux系统中最常用的分区工具,通过这个命令也可以查看系统中所有可用的分区,但是这个命令只支持MBR的分区表(这句话应该只对某些系统,CentOS7-1810适用,Debian9.5和openSUSE15应该已经支持GPT分区表,下面对fdisk的操作都是在Debian9.5下操作),所以这个命令不能对大于2T的硬盘进行分区,大于2T的硬盘我们需要用GPT分区表来进行分区,GPT分区我们就要用gdisk或parted分区工具来进行分区。 Linux 内核是如何理解硬盘的? 作为人类,我们可以很轻松地理解一些事情;但是电脑就不是这样了,它们需要合适的命名才能理解这些。 在 Linux 中,外围设备都位于 /dev 挂载点,内核通过以下的方式理解硬盘: /dev/hdX[a-z]: IDE 硬盘被命名为 hdX /dev/sdX[a-z]: SCSI 硬盘被命名为 sdX /dev/xdX[a-z]: XT 硬盘被命名为 xdX /dev/vdX[a-z]: 虚拟硬盘被命名为 vdX /dev/fdN: 软盘被命名为 fdN /dev/scdN or /dev/srN: CD-ROM 被命名为 /dev/scdN 或 /dev/srN 一、fdisk参数使用方法: fdisk [-l] 设备名 参数 -l :显示指定磁盘设备的分区表信息,如果没有指定磁盘设备,则显示

第四周笔记整理

怎甘沉沦 提交于 2019-11-26 23:43:34
课堂笔记整理 分区方式 分区方式:MBR,GPT 64bytes:前64个字节是分区表,每16个bytes标识一个分区 所以MBR分区中一块硬盘最多4个主分区 也可以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 管理分区 列出块设备 : lsblk 创建MBR分区 : fdisk 创建GPT分区 : gdisk parted命令:(交互式创建时立即生效) parted /dev/sdb print 以非交互式方式查看sdb是否有分区 parted /dev/sdb mklabel gpt|msdos mklabel贴标签 、 msdos就是MBR分区方式 parted /dev/sdb mkpart primary 1 200 表示从1M 到 200M(默认M) fdisk命令(交互式命令) fdisk /dev/sdb fdisk -l 查看分区 p 分区列表 t 更改分区类型 n 创建新分区 d 删除分区 v 校验分区 u 转换单位 w 保存并退出 q 不保存并退出 CentOS6通知内核重新读取硬盘分区表 新增分区用:partx -a /dev/DEVICE 删除分区用:partx -d --nr M-N /dev/DEVICE CentOS7 只用partprobe [dev/DEVICE] 文件系统分类 日志型文件系统:ext3,ext4,xfs...(支持journal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