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

Paper:He参数初始化之《Delving Deep into Rectifiers: Surpassing Human-Level Performance on ImageNet C》的翻译与解读

社会主义新天地 提交于 2020-04-11 15:35:10
Paper:He参数初始化之《Delving Deep into Rectifiers: Surpassing Human-Level Performance on ImageNet Classification》的翻译与解读 目录 Delving Deep into Rectifiers: Surpassing Human-Level Performance on ImageNet Classification 4. Experiments on ImageNet Comparisons between ReLU and PReLU Comparisons of Single-model Results Comparisons of Multi-model Results Analysis of Results Comparisons with Human Performance from [22] 相关文章 Paper:Xavier参数初始化之《Understanding the difficulty of training deep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的翻译与解读 Paper:He参数初始化之《Delving Deep into Rectifiers: Surpassing Human-Level Performance on

使用GAN 进行异常检测——anoGAN,TODO,待用于安全分析实验

笑着哭i 提交于 2020-04-11 10:33:47
先说实验成功的代码: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tkwoo/anogan-keras.git mkdir weights python main.py --mode train 即可看到效果了! 核心代码:main.py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import matplotlib matplotlib.use('Qt5Agg') import os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mnist import argparse import anogan os.environ['TF_CPP_MIN_LOG_LEVEL'] = '2'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 parser.add_argument('--img_idx', type=int, default=14) parser.add_argument('--label_idx', type=int, default=7) parser.add_argument('--mode', type=str, default='test', help='train,

神经网络中的 Epochs, Batchsize, Iterations 具体是什么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20-04-11 07:35:49
在看神经网络相关的论文时,总是能看到Epochs, Batchsize, Iterations 这些字眼,要弄明白这些专业术语,不得不先讲下梯度下降的概念。 梯度下降 梯度下降法是机器学习中经典的优化算法之一,用来求解复杂曲线的最小值。“梯度”是指某一函数在该点处的方向导数沿着该方向取得最大值,即函数在该点处沿着该方向(此梯度的方向)变化最快,变化率最大(为该梯度的模)。“下降”是指下降递减的过程。 梯度下降法是多次迭代求解的,梯度下降的迭代质量有助于使模型尽可能拟合训练数据。 梯度下降中有一个叫做学习率的参数,如上图左所示,在迭代开始时,步长越大,学习率就越高。随着点的下降,步长变短,即学习率变小。此外,误差函数也在不断减小。 我们在训练模型时,如果训练数据过多,无法一次性将所有图像数据输入网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会将数据分成几个部分进行分批训练,即batch,使得每个批次的数据量是可以负载的。将这些batch的数据逐一输入到网络中,更新神经网络的参数,使得网络收敛。 Epoch 一个Epoch指的是将所有的数据输入网络完成一次向前计算及反向传播。由于完成一个epoch训练的周期较长(数据量大),一次性输入所有数据计算机无法负荷,所以将其分成多个batches。那么为什么还需要训练多个epochs呢?我们知道,训练网络时,仅仅将所有数据迭代训练一次是不够的

【Libra 技术解读】详解Libra共识源码

筅森魡賤 提交于 2020-04-07 10:31:33
本文作者:nonoren1985 Libra技术系列解读 往期回顾: move语言简介 move语法、解释器和验证器 LibraBFT共识机制 本期由百度超级链颜值与才华并存的“小X姐姐”带来 “Libra共识源码”详解 快来围观吧! 一、LibraBFT算法简介 上一篇对于LibraBFT进行了相关的介绍,本文在正式开始前,先再介绍一下相关的概念和流程: 基本概念: 1. SMR(State Machine Replication):在计算机领域,SMR是在网络中不同副本间进行状态复制的一种协议。 2. Safety: 简单地理解就是共识的一致性保证,即诚实的节点能够达到状态一致; 3. Liveness: 简单地理解为区块链网络的可用性,类似于分布式系统中的分区可用性; 4. Epochs,实际的应用中,参与协议的节点的状态是随着时间而发展的,LibraBFT中通过epoch来支持这种状态更迭。 a. 每个epoch都是基于他的前一个epoch发展的。或者基于一个系统定义的初始epoch; b. 每个epoch有一个唯一的epochid所标识; c. 每当一个新的epochid被提交,当前这个epoch会结束,下一个epoch会开始; 5. LibraBFT假设网络是一个有全局稳定时间(GST),并且最大延时(ΔT)可控的 Partial Synchrony的网络; 6.

(DeepLearning Classification)Bengali.AI Handwritten Grapheme Classification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20-04-06 15:17:51
Bengali.AI Handwritten Grapheme Classification 1st Place Solution — Cyclegan Based Zero Shot Learning 第一名的工作真的是Impressive ,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GAN应用到数据增强方向, 严格来讲也不算是是数据增强; Data 比赛的任务是对孟加拉语的手写字进行识别; 孟加拉语由三个部分组成: 168*字根( grapheme root), 11*元音 (vowel diacritic), 7*辅音 (consonant diacritic) 每张手写图片的大小是137 x 236 ; 在训练集中的大小是: 200840 Public A的大小是: 36 其中, Private test的数据中有可能出现train中没有出现过的手写字, 但是168个字根,11个元音,7个辅音在训练集中全部出现过了; 所以这有一点zero-shot的感觉. Model 思路最重要的依据在于, 将测试的数据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见过的数据(Seen), 一部分为没见过的数据(Unseen); 那么怎么将数据划分为见过和还是没见过的呢? 作者通过设置一个Out of distribution CNN模型,输出1295个置信度, 如果所有的置信度都低于设定的超参数阈值, 那么认定为Unseen;

【pytorch-ssd目标检测】训练自己创建的数据集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20-04-06 13:25:50
制作类似pascal voc格式的目标检测数据集: https://www.cnblogs.com/xiximayou/p/12546061.html 代码来源:https://github.com/amdegroot/ssd.pytorch 拷贝下来的代码好多坑要踩。。。 我将其上传到谷歌colab上,当前目录结构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们只有2类,但是,要加上背景一类,所以总共我们有3类。 首先我们要读取自己的数据集 在config.py中 # config.py import os.path # gets home dir cross platform # HOME = os.path.expanduser("~") HOME = os.path.expanduser("/content/drive/My Drive/pytorch_ssd/") # for making bounding boxes pretty COLORS = ((255, 0, 0, 128), (0, 255, 0, 128), (0, 0, 255, 128 ), (0, 255, 255, 128), (255, 0, 255, 128), (255, 255, 0, 128 )) MEANS = (104, 117, 123 ) mask = { 'num_classes': 3, 'lr

Introduction to Advanced Machine Learning, 第三周,week3_task2_fine_tuning_clean(hse-aml/intro-to-dl 答案)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20-04-06 11:45:13
这是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的系列课程第一门,Introduction to Advanced Machine Learning,第三周编程作业。任务是利用pre-trained InceptionV3架构,使用花朵分类训练集,经过fine tune之后,能够用于花朵的识别。 这个作业一共两个部分,难易程度:容易。 1. prepared images for the model,图片剪裁 2. implemented your own batch generator,分批 3. fine-tuned the pre-trained model,训练 Fine-tuning InceptionV3 for flowers classification In this task you will fine-tune InceptionV3 architecture for flowers classification task. InceptionV3 architecture ( https://research.googleblog.com/2016/03/train-your-own-image-classifier-with.html ): Flowers classification dataset ( http://www.robots.ox.ac.uk/~vgg/data

MongoDB分片迁移原理与源码(4)

强颜欢笑 提交于 2020-04-06 10:41:34
MongoDB分片迁移原理与源码 异步删除数据 在from shard将迁移结果提交到config服务器成功后,from shard就会执行删除原数据的操作;如果迁移的参数"waitForDelete"为false,则触发异步删除。"waitForDelete"的默认参数即是false,即异步删除是默认设计。 将此次迁移的数据范围调用cleanUpRange()函数进行后续处理。 默认情况下,900s 以后开始清理 chunks 的数据,每次清理 128 个文档,每隔 20ms 删除一次。具体通过以下参数设置: rangeDeleterBatchDelayMS: 删除每个 chunk 数据的时候分批次删除,每批之间间隔的时间,单位 ms,默认 20ms; internalQueryExecYieldIterations: 默认为 128; rangeDeleterBatchSize:每次删除数据的数量,默认即为0;为0时 ,则每次删除的数量为max(internalQueryExecYieldIterations,1), orphanCleanupDelaySecs: moveChunk 以后延迟删除数据的时间,单位 s ,默认 900 s const ChunkRange range(_args.getMinKey(), _args.getMaxKey()); auto

飞桨手势识别带你玩转神庙逃亡

删除回忆录丶 提交于 2020-04-05 17:39:15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不断地刺激着电子娱乐行业的发展。但这些应用场景的人机交互方式却一直被束缚在通过键盘、鼠标、触摸屏的物理接触方式上。这些传统的交互方式将玩家的操作范围局限在简单的二维平面空间,也限制了游戏开发者创意的发挥。因此,我们引入了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模式——手势识别交互。 手势交互方式符合人类思维逻辑,具有自然性和直观性等特点。使用者不需要有过高的门槛,便可以很好地体验到人机交互的乐趣。手势识别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包括电子娱乐、智能家居、VR及自动驾驶等热点领域。这个项目设计的目的就是实现简单直观的人机交互方式,并促使该技术和产品在未来大规模民用成为可能。 我们的项目基于飞桨及其高性能端侧推理引擎Paddle Lite开发,实现了在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嵌入式开发板上利用手势来实时控制贪吃蛇、神庙逃亡、地铁跑酷等交互式游戏,并可在大屏幕端进行投屏展示。 下载安装命令 ## CPU版本安装命令 pip install -f https://paddlepaddle.org.cn/pip/oschina/cpu paddlepaddle ## GPU版本安装命令 pip install -f https://paddlepaddle.org.cn/pip/oschina/gpu paddlepaddle-gpu 项目内容

PyTorch 分布式训练教程

柔情痞子 提交于 2020-03-27 18:47:16
3 月,跳不动了?>>> 感谢参考原文- http://bjbsair.com/2020-03-27/tech-info/7154/ 神经网络训练加速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GPU,对弈神经网络中常规操作(矩阵乘法和加法)GPU运算速度要倍超于CPU。随着模型或数据集越来越大,一个GPU很快就会变得不足。例如,BERT和GPT-2等大型语言模型是在数百个GPU上训练的。对于多GPU训练,需要一种在不同GPU之间对模型和数据进行切分和调度的方法。 PyTorch是非常流行的深度学习框架,它在主流框架中对于灵活性和易用性的平衡最好。Pytorch有两种方法可以在多个GPU上切分模型和数据:nn.DataParallel和nn.distributedataparallel。DataParallel更易于使用(只需简单包装单GPU模型)。然而,由于它使用一个进程来计算模型权重,然后在每个批处理期间将分发到每个GPU,因此通信很快成为一个瓶颈,GPU利用率通常很低。而且,nn.DataParallel要求所有的GPU都在同一个节点上(不支持分布式),而且不能使用Apex进行混合精度训练。nn.DataParallel和nn.distributedataparallel的主要差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译者注): DistributedDataParallel支持模型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