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口转发

通过telnet连接,ssh转发

只谈情不闲聊 提交于 2019-12-04 03:38:24
SSH端口转发 SSH 会自动加密和解密所有 SSH 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网络数据。但是,SSH 还能够将其他 TCP 端口的网络数据通过 SSH 链接来转发,并且自动提供了相应的加密及解密服务。这一过程也被叫做“隧道”(tunneling),这是因为 SSH 为其他 TCP 链接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通道来进行传输而得名。例如,Telnet,SMTP,LDAP 这些 TCP 应用均能够从中得益,避免了用户名,密码以及隐私信息的明文传输。而与此同时,如果工作环境中的防火墙限制了一些网络端口的使用,但是允许 SSH 的连接,也能够通过将 TCP 端口转发来使用 SSH 进行通讯 SSH 端口转发能够提供两大功能: 加密 SSH Client 端至 SSH Server 端之间的通讯数据 突破防火墙的限制完成一些之前无法建立的 TCP 连接 1.目标 原机器 通过一台中间机器连接另一台机器 机器A需要连接到机器C,但是机器C拒绝A的连接,此时,机器A通过机器B取连接机器C。 机器A本机打开的端口 192.168.39.3 A 192.168.39.7 B 192.168.39.8 C 2.环境三台Centos 虚拟器 机器A,C为CentOS8 机器B为CentOS7 A机器需要安装telnet客户端 yum install -y telnet C机器需要安装telnet服务端 yum

OpenSSH 服务配置与管理

做~自己de王妃 提交于 2019-12-04 01:52:39
SSH 为 Secure Shell 的缩写,是一种以安全的方式提供远程登陆的协议,也是目前远程管理Linux系统的首选方式,SSH由 IETF 的网络小组(Network Working Group)所制定,SSH为建立在应用层基础上的安全协议,SSH是目前较可靠,专为远程登录会话和其他网络服务提供安全性的协议.利用SSH协议可以有效防止远程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泄露问题. SSH是一种网络协议,用于计算机之间的加密登录,如果一个用户从本地计算机,使用SSH协议登录另一台远程计算机,我们就可以认为,这种登录是安全的,即使被中途截获,密码也不会泄露.最早的时候,互联网通信都是明文通信,一旦被截获,内容就暴露无疑.1995年,芬兰学者Tatu Ylonen设计了SSH协议,将登录信息全部加密,成为互联网安全的一个基本解决方案,迅速在全世界获得推广,目前已经成为Linux系统的标准配置. SSH之所以能保证安全,在于它采用了公钥加密,SSH登陆验证的流程如下: 1.远程主机收到用户的登录请求,并把自己的公钥发给用户. 2.用户接受并使用这个公钥,将登录密码加密后,发送给远程主机. 3.远程主机用自己的私钥,解密登录密码,如果密码正确,就同意用户登录. 这个过程本身是安全的,但是实施的时候存在一个风险,如果有人截获了登录请求,然后冒充远程主机,将伪造的公钥发给用户,那么用户很难辨别真伪

PostFix+Dovecot 部署邮件系统

别等时光非礼了梦想. 提交于 2019-12-04 01:50:53
Postfix 是一种电子邮件服务器,它是由任职于IBM华生研究中心 (T.J. Watson Research Center) 的荷兰籍研究员Wietse Venema为了改良sendmail邮件服务器而产生的.最早在1990年代晚期出现,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软件. Postfix 是Wietse Venema在IBM的GPL协议之下开发的MTA(邮件传输代理)软件.postfix是Wietse Venema想要为使用最广泛的sendmail提供替代品的一个尝试,在Internet世界中,大部分的电子邮件都是通过sendmail来投递的,大约有100万用户使用sendmail,每天投递上亿封邮件.这真是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Postfix试图更快、更容易管理、更安全,同时还与sendmail保持足够的兼容性. 生活中常用的邮件服务器 Sendmail: 资格最古老,运行稳定,但安全性欠佳. Postfix: 采用模块化设计,在投递效率、稳定性、性能及安全性方面表现优秀,与sendmail保持足够的兼容性. Qmail: 采用模块化设计,速度快、执行效率高,配置稍微复杂点. Outook:是一个客户端代理. FoxMail:也是客户端代理. PostFix的特点 1.PostFix是免费,开源的,并且兼容sendmail 2.性能好,大约比sendmail快三倍

kubernetes v1.15.4 部署手册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19-12-04 01:33:57
kubernetes v1.15.4 部署手册 配置要求 推荐在阿里云采购如下配置:(也可以使用自己的虚拟机、私有云等) 3台 2核4G 的ECS(突发性能实例 t5 ecs.t5-c1m2.large或同等配置,单台约 0.4元/小时,停机时不收费) Cent OS 7.6 安装后的软件版本为 Kubernetes v1.15.4 calico 3.8.2 nginx-ingress 1.5.3 Docker 18.09.7 检查 centos / hostname # 在 master 节点和 worker 节点都要执行 cat /etc/redhat-release # 此处 hostname 的输出将会是该机器在 Kubernetes 集群中的节点名字 # 不能使用 localhost 作为节点的名字 hostname # 请使用 lscpu 命令,核对 CPU 信息 # Architecture: x86_64 本安装文档不支持 arm 架构 # CPU(s): 2 CPU 内核数量不能低于 2 lscpu 修改 hostname # 修改 hostname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your-new-host-name # 查看修改结果 hostnamectl status # 设置 hostname 解析 echo "127.0.0.1 $

2019 SDN上机第2次作业

北城余情 提交于 2019-12-04 00:58:00
1. 利用mininet创建如下拓扑,要求拓扑支持OpenFlow 1.3协议,主机名、交换机名以及端口对应正确,请给出拓扑Mininet执行结果,展示端口连接情况 2. 直接在Open vSwitch下发流表,用vlan得到下列虚拟网段,请逐条说明所下发的流表含义 sudo ovs-ofctl -O OpenFlow13 add-flow s1 priority=1,in_port=1,actions=push_vlan:0x8100,set_field:4096-\>vlan_vid,output:4 //转发S1端口1的包到端口4,并打上vlan_tag sudo ovs-ofctl -O OpenFlow13 add-flow s1 priority=1,in_port=2,actions=push_vlan:0x8100,set_field:4097-\>vlan_vid,output:4 //转发S1端口2的包到端口4,并打上vlan_tag sudo ovs-ofctl -O OpenFlow13 add-flow s1 priority=1,in_port=3,actions=push_vlan:0x8100,set_field:4098-\>vlan_vid,output:4 //转发S1端口3的包到端口4,并打上vlan_tag sudo ovs-ofctl

2019 SDN上机第2次作业

こ雲淡風輕ζ 提交于 2019-12-04 00:28:35
1.利用mininet创建如下拓扑,要求拓扑支持OpenFlow 1.3协议,主机名、交换机名以及端口对应正确,请给出拓扑Mininet执行结果,展示端口连接情况 python代码 from mininet.topo import Topo class MyTopo( Topo ): "Simple topology example." def __init__( self ): Topo.__init__(self) sw1 = self.addSwitch('s1') sw2 = self.addSwitch('s2') h1 = self.addHost('h1') h2 = self.addHost('h2') h3 = self.addHost('h3') h4 = self.addHost('h4') h5 = self.addHost('h5') h6 = self.addHost('h6') self.addLink(h1,sw1,1,1) self.addLink(h2,sw1,1,2) self.addLink(h3,sw1,1,3) self.addLink(sw1,sw2,4,4) self.addLink(h4,sw2,1,1) self.addLink(h5,sw2,1,2) self.addLink(h6,sw2,1,3) topos = {

交换机应用之端口模式(access、trunk和hybird)、是否标记(tag、untag)、端口缺省vlan(pvid、native id)

别来无恙 提交于 2019-12-04 00:24:59
一、概述 打不打标记Tag,untag以及交换机的各种端口模式是网络工程技术人员调试交换机时接触最多的概念了。标记tag就是指VLAN的标签,数据包属于哪个VLAN的。 交换机三种端口模式Access vlan、Trunk vlan和Hybrid vlan三种,即以太网端口有三种链路类型:Access、Hybrid和Trunk。在Trunk和Hybird模式下,存在端口缺省vlan的概念(pvid、native vlan id)。 二、打不打标记(Tag,untag) tag是指vlan的标签,即vlan的id,用于指名数据包属于那个vlan,untag指数据包不属于任何vlan,没有vlan标记。 untag就是普通的ethernet报文 ,普通PC机的网卡是可以识别这样的报文进行通讯; tag报文 结构的变化是在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之后,加上了4bytes的vlan信息,也就是vlan tag头;一般来说这样的报文普通PC机的网卡是不能识别的。 下面说了 802.1Q封装tag报文帧结构 ISL Trunk上所有的包都是tag的( Cisco 专用); 802.1Q 设计的时候为了兼容与不支持VLAN的交换机混合部署 ,特地设计成可以不tag:但是只有一个VLAN允许不tag,这样N个VLAN,(N-1)个都tag了,不tag的包一定是来自那个特殊VLAN的

华为交换机的端口hybrid端口属性配置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19-12-04 00:22:12
1 交换机端口链路类型介绍 交换机以太网端口共有三种链路类型: Access 、 Trunk 和 Hybrid 。 l Access 类型 的端口只能属于 1 个 VLAN ,一般用于连接计算机的端口; l Trunk 类型 的端口可以属于多个 VLAN ,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 VLAN 的报文,一般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的端口; l Hybrid 类型 的端口可以属于多个 VLAN ,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 VLAN 的报文,可以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也可以用于连接用户的计算机。 其中, Hybrid 端口和 Trunk 端口的相同之处在于两种链路类型的端口都可以允许多个 VLAN 的报文发送时打标签; 不同之处 在于 Hybrid 端口可以允许多个 VLAN 的报文发送时 不打标签 ,而 Trunk 端口只允许缺省 VLAN 的报文发送时不打标签。 三种类型的端口可以共存在一台以太网交换机上,但 Trunk 端口和 Hybrid 端口之间 不能直接切换 ,只能先设为 Access 端口,再设置为其他类型端口。例如: Trunk 端口不能直接被设置为 Hybrid 端口,只能先设为 Access 端口,再设置为 Hybrid 端口。 2 各类型端口使用注意事项 配置 Trunk 端口或 Hybrid 端口,并利用 Trunk 端口或 Hybrid 端口发送多个 VLAN 报文时一定要注意

2019 SDN上机第2次作业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19-12-03 23:48:44
1.作业要求: 利用mininet创建给定的拓扑,要求拓扑支持OpenFlow 1.3协议,主机名、交换机名以及端口对应正确,并给出拓扑Mininet执行结果,展示端口连接情况 直接在Open vSwitch下发流表,实现给定的连通性要求,并逐条说明所下发的流表含义 直接在Open vSwitch查看流表,提交OVS命令执行结果 提交主机连通性测试结果,验证流表的有效性 利用Wireshark抓包,分析验证特定报文 作业博客链接: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fzusdn2019/homework/9925 2.具体操作步骤与截图说明: 实验环境:VMware Workstation Pro14.1、ubuntu-16.04 (1)利用mininet创建如下拓扑,要求拓扑支持OpenFlow 1.3协议,主机名、交换机名以及端口对应正确,给出拓扑Mininet执行结果,展示端口连接情况: 给定的拓扑结构如下所示: 操作步骤: a.利用可视化工具miniedit搭建如下拓扑结构: ​ b.进入edit->preferences,勾选OpenFlow1.3和start CLI两个功能项: ​ c.点击Run按钮,运行网络,并使用net命令查看网络拓扑: ​ 通过使用net命令

Redis本地集群搭建(5版本以上)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19-12-03 23:18:39
Redis本地集群搭建(5版本以上) 2019年11月3日10:05:48 步骤 1、下载安装Redis的安装包 2、复制5份,一共6份Redis的解压安装版,修改每个Redis节点的端口并开启节点 3、修改每个Redis节点的端口,以及开启集群模式 3、使用redis-cli --cluster create ip:port给集群的节点分配哈希槽(如果要使用主从,只需要添加master节点的ip:port即可) 4、使用redis-cli --cluster check ip:port查看节点信息 5、使用redis-cli --cluster add-node node-ip:node-port master-ip:master-port --cluster-slave --cluster-master-id master节点id 具体实现 1、编译 下载安装Redis的安装包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5.0.6.tar.gz 解压安装包 tar zxf redis-5.0.6.tar.gz 进入到解压后的文件夹 ps:编译前,服务器需要安装gcc yum install gcc-c++ 输入make命令即可编译,出现下图提示表示编译成功 也可以指定编译位置 make install PREFIX=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