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分析之递归与分治策略
递归与分治策略 直接或间接地调用自身的算法称为递归算法。用函数自身给出定义的函数称为递归函数。 在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中,使用递归技术往往使函数的定义和算法的描述简洁且易于理解。 例1 阶乘函数 可递归地定义为: 其中: n=0 时,n!=1为边界条件 n>0 时,n!=n(n-1)!为递归方程 边界条件与递归方程是递归函数的二个要素,递归函数只有具备了这两个要素,才能在有限次计算后得出结果。 例2 Fibonacci数列 无穷数列1,1,2,3,5,8,13,21,34,55,…,被称为Fibonacci数列。它可以递归地定义为: 第n个Fibonacci数可递归地计算如下: int fibonacci(int n){ if (n <= 1) return 1; return fibonacci(n-1)+fibonacci(n-2); } 递归需要有边界条件、递归前进段和递归返回段。 当边界条件不满足时,递归前进; 当边界条件满足时,递归返回。 注意:在使用递增归策略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递归结束条件,称为递归出口,否则将无限进行下去(死锁)。 递归的缺点: 递归算法解题的运行效率较低。 在递归调用过程中,系统为每一层的返回点、局部变量等开辟了堆栈来存储。递归次数过多容易造成堆栈溢出等。 例3逆序输出一个正数中的每一位数 例如,对于数12345,依次输出5 4 3 2 1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