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盘

2019企业linux运维最需要的了解的一些硬件基础知识

旧巷老猫 提交于 2019-12-06 04:43:56
第 3 章 服务器 245 3 .1 电脑的种类 245 3 .2 服务器的介绍 246 3 .2.1 服务器的类别 246 3 .2.2 服务器的性能 247 3 .2.3 服务器的尺寸 247 3.3 服务器的组成部分 248 3.3.1 CPU 248 3.3.2 内存条 250 3.3.3 硬盘 251 3.3.4 网卡 253 3.3.5 主板 253 3.3.6 阵列卡 253 3.3.7 远程管理口 254 3 .3.8 电源 254 3 .4 机房中机柜的注意事项 254 3 .5 操作系统 255 3 .5.1 什么是操作系统 255 3 .5.2 操作系统的组成部分 255 3 .5.3 linux 常见的操作系统 256 3 .6 服务器的硬件性能比对 256 3.7 最简单易懂的 raid 257 3.7.1 raid0: 257 3.7.2 raid1 257 3.7.3 raid5 258 3.7.4 raid10 258 3.7.5 raid01 259 3.7.6 raid10 和 raid01 的区别 259 3 . 8 企业面试题 260 3 . 8 .1 企业如何储存数据 260 第 3 章 服务器 3 .1 电脑的种类 (1).台式电脑 (2) 笔记本 服务器 3 .2 服务器的介绍 3 .2.1 服务器的类别 (1).机架式服务器: 企业

单硬盘多系统安装【转】

核能气质少年 提交于 2019-12-06 02:34:59
转自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70409073631155.html 看完本篇文章您会: ①知道在单硬盘下如何安装双系统(考虑到老主板的兼容性,依旧采用LEGACY引导)。 本来有了虚拟机之后觉得双系统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容易造成很多麻烦的事情。不过还是有很多人趋之若鹜。其实双硬盘的双系统不麻烦,分别安装就行了,要把哪个系统进就把哪个硬盘放到第一启动,想换的时候按开机的选择硬盘启动的那个键换就行。这次介绍的是单独硬盘的两个分区安装不同系统的方法。 其实并不难,只是逻辑上有点复杂。我们默认双系统是分别安装到C盘和D盘,接下来开始流程。 1、首先要给电脑安装上第一个系统,不论是XP、7、8、10都行。安装方法参照以前写过的U盘装系统教程,GHO版系统安装方法或者WIM/ESD镜像安装教程都行,安装到C盘。如果系统安装的是WIN10的话,一定要禁用快速启动!一定要禁用快速启动!一定要禁用快速启动!方法:在【电源选项】中我们选择【选择电源按钮的功能】,单击左上角【更改当前不可用的设置】,把【快速启动】【睡眠】【休眠】的勾都去掉,然后保存修改。不更改的话安装完双系统总会硬盘出错导致自动扫描。 2、一切安装完毕之后,进入U盘PE,打开我们的硬件神器Diskgunius,在左侧的C盘右键选择【取消分区激活状态】,然后在D盘选择【激活当前分区】

11.24linux学习第九天

依然范特西╮ 提交于 2019-12-05 20:36:06
6.1 一切从“/”开始 在Linux系统中,目录、字符设备、块设备、套接字、打印机等都被抽象成了文件,即 刘遄 老师所一直强调的“Linux系统中一切都是文件”。既然平时我们打交道的都是文件,那么又应该如何找到它们呢?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想要找到一个文件,我们要依次进入该文件所在的磁盘分区(假设这里是D盘),然后在进入该分区下的具体目录,最终找到这个文件。但是在Linux系统中并不存在C/D/E/F等盘符,Linux系统中的一切文件都是从“根(/)”目录开始的,并按照文件系统层次化标准(FHS)采用树形结构来存放文件,以及定义了常见目录的用途。另外,Linux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名称是严格区分大小写的。例如,root、rOOt、Root、rooT均代表不同的目录,并且文件名称中不得包含斜杠(/)。Linux系统中的文件存储结构如图6-1所示。 图6-1 Linux系统中的文件存储结构 在Linux系统中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路径。路径指的是如何定位到某个文件,分为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绝对路径指的是从根目录(/)开始写起的文件或目录名称,而相对路径则指的是相对于当前路径的写法。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以帮助大家理解。假如有位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潘家园旅游,当前内急但是找不到洗手间,特意向您问路,那么您有两种正确的指路方法。 绝对路径(absolute path):

2019-2020年第八周《网络空间安全导论》20192427

£可爱£侵袭症+ 提交于 2019-12-05 18:07:09
第一章 网络空间安全的概述 1.1工作和生活中的网络安全 1.1.1生活中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安全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网络安全问题屡有发生。比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类似如下列举的安全事件。 账号密码被盗 信用卡被盗刷 此外,有好多形形色色的网络安全事件,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之所以出现网络安全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公众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警惕性不高,另一方面也缺乏抵御网络安全威胁的知识》 1,1,2工作中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 下面是工作中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设备面临的威胁:路由器是常用的网络设备,是企业内部网络与外界通信的出口。一旦黑客攻陷路由器,那么就掌握了控制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的权利,将产生严重的后果。 操作系统面临的威胁:日前,我们常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和Linux,这两种系统也面临着网络安全威胁。一方面,操作系统本身有漏洞,黑客有可能利用这些漏洞入侵系统;另一方面,黑客有可能采取非法手段获取操作系统权限,对系统进行非法操作或破坏 应用程序面临的威胁:计算机上运行这大量的应用程序,这些程序也面临着严峻的网络安全问题。例如,邮箱因被攻击而无法正常提供服务,甚至导致邮箱信息泄露,企业数据库被攻击会造成大量的交易信息或用户信息泄露。 1.2网络空间安全的基本认识 网络空间 : 是为了刻画人类生存的信息环境和信息空间而创造的词

.NET资源泄露与处理方案

China☆狼群 提交于 2019-12-05 14:14:32
.NET虽然拥有强大易用的 垃圾回收机制 ,但并不是因为这样,你就可以对资源管理放任不管,其实在稍不注意的时候,可能就造成了资源泄露,甚至因此导致系统崩溃,到那时再来排查问题就已经是困难重重。 一、知识点简单介绍 常见的资源泄露有: 内存泄漏:非托管资源没有释放、非静态对象注册了静态实例。 GDI泄露:字体。 句柄泄露:Socket或线程。 用户对象泄露:移除的对象未释放。 二、具体实例 1. 内存泄漏 很常见的现象是分不清哪些对象需要释放,对于控件、Stream等一些非托管资源也只管新增,却没有释放,功能是实现了,却埋了颗不小的雷。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for(int i=0;i<1000;i++) this.Controls.Add(new TabPage()); }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new Form2.ShowDialog(); } 如果你觉得写这样的代码很Cool,很简洁,你在项目中也有这么写代码,那你就碰到大麻烦了,你试试在上面Form2中开个大一点的数组来检查内存,然后运行,按几下按钮,你就会发现,内存一直增加,即使你调用了GC也无济于事。所以,对于此类非托管资源要记住释放

计算机中硬盘接口的种类

蓝咒 提交于 2019-12-05 09:05:29
计算机中硬盘接口的种类 ​ 最近在做有关存储的项目,感觉自己太弱了,基础非常差劲,以前学的知识全部还给老师了!!!尤其是这个知识点还是当时研究生复试时候面试的题,现在正在写博客,一点一点的积累知识,希望遗忘后捡起来容易一些! 硬盘接口常用的分为5类,下面仅介绍常用的4类: 下文涉及串口、并口概念,可以参考这篇博客 串行接口和并行接口 。 1. SATA接口硬盘 ​ SATA是Serial ATA的缩写,即 串行ATA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得名。Serial ATA 1.0版本硬盘的起始传输速率就达到150MB/s,而Serial ATA 3.0版本将实现硬盘峰值数据传输率为600MB/s,从而最终解决硬盘的系统瓶颈问题。SATA是一种电脑总线,主要功能是用作主板和大量存储设备(如硬盘及光盘驱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之用。是我们现在使用 最常见 的硬盘接口。 2. IDE类型硬盘 ​ IDE是一种硬盘类型也是一种接口。一般是 并口 。 ​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 并行口 ,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

EFI主板和GPT分区表怎么安装系统?

柔情痞子 提交于 2019-12-05 07:00:40
现在硬盘越来越大,而原来的MBR分区方式,超过2T的硬盘就会识别不全,只有使用GPT的方式才可以,但是GPT如果用原来的BIOS是无法引导装系统了,不过如果你的主板支持EFI,那么可以用GPT+EFI的方式,支持3T大硬盘安装系统。 重要提示,安装系统可能会导致你的电脑所有文件丢失,务必先将硬盘里的文件拷到其它移动硬盘、U盘等处备份! 所需工具: 1、64位的Win7系统(EFI不支持32位系统,尽量使用原版系统,很多修改系统删除了EFI支持,也不要GHOST版),下载地址: http://diybbs.zol.com.cn/2/308_12377.html 2、EFI启动文件: EFI SHELL(x64).rar (大小1MB) 3、U盘一个(不小于4G) 4、支持EFI的主板 GPT相对MBR的优势是: 1、支持2T以上的硬盘 2、可以分超过4个主分区 3、更高的安全性 教程开始: 1、右键下载Win7系统,选择Winrar,将系统解压到U盘,不要有文件夹,直接把ISO里的文件放到根目录,然后工具2的EFI启动文件下载解压,将其中1个文件夹和2个文件也复制到根目录,如下图: 2、按电源键开机,然后狂按ESC进入BIOS,如下图(这里是华硕进入BIOS的方法,其它机器方法不同),切换到BOOT标签,将Launch CSM改为DIsabled

电脑的SATA线及硬盘传输速度

笑着哭i 提交于 2019-12-04 21:56:05
现在的台式机(2019)的主板都是STAT3的版本了。规格书中说速率快。 但是主板的说明书中并没有涉及到线的区别, 遇到了硬盘在同盘内部传输速度慢的问题。 通过暴力拆解。发现SATA线里面是有屏蔽的。但是,是那种一根一根的铜线。和之前拆解的USB 线完全不一样,和USB3.0的线特别类似。刚开始,看到这种线和USB3.0的线材形式区别很大, 所以怀疑是不是质量存在问题导致传输速度不稳定。但是又才接了一根来源不同的线,发现 基本一样,也是由一根一根的粗铜丝组成的。就放弃了。 发现以下现象: 1、同一SATA硬盘上移动和复制文件。速度特别慢。 基本上是从120M/s在几秒之后降为30M/s一下,然后稳定在这个速度,然后速度再也上不去了。 同时,发现在同一分区和不同分区之间copy文件,并不存在区别。速度还是慢。 2、在不同硬盘之间copy文件,速度比较稳定,一般可以达到130M/s到150M/s。包括使用硬盘硬盘(机械硬盘,USB3.0接口)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praiseslow/p/11886367.html

关于网络存储技术和存储的协议

本秂侑毒 提交于 2019-12-04 21:43:04
关于网络存储技术和存储的协议 网络存储技术 网络存储技术(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是基于数据存储的一种通用网络术语。网络存储结构大致分为三种: 直连式存储(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网络存储设备(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和存储网络(SAN:Storage Area Network)。 直连式存储(DAS) 这是一种直接与主机系统相连接的存储设备,如作为服务器的计算机内部硬件驱动。到目前为止,DAS 仍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常用的数据存储方法。 DAS即直连方式存储,英文全称是Direct Attached Storage。中文翻译成“直接附加存储”。顾名思义,在这种方式中,存储设备是通过电缆(通常是SCSI接口电缆)直接到服务器的。I/O(输入/输出)请求直接发送到存储设备。DAS,也可称为 SAS(Server-Attached Storage,服务器附加存储) 。它依赖于服务器,其本身是硬件的堆叠,不带有任何存储操作系统。 网络存储设备(NAS) NAS 是一种采用直接与网络介质相连的特殊设备实现数据存储的机制。由于这些设备都分配有 IP 地址,所以客户机通过充当数据网关的服务器可以对其进行存取访问,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不需要任何中间介质客户机也可以直接访问这些设备。 最大存储容量

勒索病毒[recoverydata54@cock.li]。harma,这样恢复文件。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19-12-04 03:18:16
还没有从搬新家的喜悦中恢复回来,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1T的硬盘的历史遗迹里面的文件都不能打开了。尤其是孩子们的珍贵照片。 这可让我着急了好几天。过了几天我才知道,原来是有天晚上,4周岁的儿子自己不知道怎么点了什么,电脑中毒了。 没办法的情况下,先重装了Win10。解决了系统不能登陆的问题。然后,在本周末,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终于用disk genius找回来被加密的文件。 我把截图放在这里。 大致总结一下,这个病毒最近流行很猛,就是勒索病毒。他的本质就是,拿到你机器的管理权,然后给你的文件进行加密,之后把源文件删除了,只保留了加密后的文件。并且会留下一个联系方式。比如我这个是: all your data has been locked us You want to return? Write email recoverydata54@cock.li or recoverydata52@cock.li 虽然运行时间比较长,但是重要文件是可以找回来的。 我的硬盘是HHD,估计SSD应该也可以找回。祝福大家好运。希望以后不要再中毒。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imontaylor/p/11828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