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ops

专访时速云|容器云“老兵”与云原生“新战场”

杀马特。学长 韩版系。学妹 提交于 2020-11-15 13:30:20
作者 | 中国软件网 麒麟 校对 | 中国软件网 暻 2013年,容器引擎Docker的诞生标志着容器技术的成熟,也从此掀起了云原生的浪潮。 在2019年,Gartner发布了报告称云原生时代已经到来,并预测,2020年所有的容器管理软件均内置服务融合技术,三年后75%的全球化企业将在生产中使用容器化的应用,还有50%的应用软件将容器化使用超融合环境。 时至今日,随着这种融合与超融合环境不断发展,云原生的热度越来越高涨。而这一切的起源都是来自于容器技术的诞生,随着容器的发展,DevOps、微服务也得以同步发展,最终构成了现今的云原生生态。 要追溯国内云原生的起步,同样要从容器的发展入手。 2014年,是国内容器发展的重要节点。一批有着IBM、谷歌、微软等企业技术背景的工程师们投身到创业大潮,国内容器初创型技术公司开始出现。随着这批容器厂商的壮大,国内容器产业也得到了发展,得益于容器云技术的商业实践与积累,云原生开始在国内开枝散叶。 技术架构素来以演进迅速著称,时光荏苒,容器市场也开始大浪淘沙,除了大厂,还在舞台上活跃的容器厂商队伍也逐渐留下了几张老面孔。几年来,被收购者有之,接受大厂巨擎入资者有之,坚持独立发展者有之,各家厂商已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中国软件网特专访了刚刚完成C1轮融资的时速云,跟随时速云的视角探究国内云原生发展之现状。 时速云,云原生新势力 此前

后疫情时代,如何重构数字战斗力?

*爱你&永不变心* 提交于 2020-11-14 12:18:16
作者 | 伍杏玲 出品 | 程序人生(ID:coder_life) “脚踏泥泞,仰望星空。企业与企业的差距是在危机当中发生的,人与人的差距也是在危机当中产生的,没有危机就没有超越。企业数字战斗力就是企业在每一个价值链中和场景中,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转换数据的能力都会带来额外的力量和竞争优势。” ——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 在今年疫情肆虐全球下,不少企业倒闭或裁员缩减业务,以马来西亚为例,自3月到9月半年来,共有32469家公司和商家在这期间倒闭,其中小微企业占倒闭总数量的 70% 以上。 于此同时,巨大的压力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前进动力。微软全球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表示:“在两个月内,我们见证了两年才能实现的数字转型进展。” 数字时代,企业数字化建设至关重要,正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BiMBA 商学院院长陈春花所说:“数字化正在改变所有的行业,并使得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大大缩短。为什么数字化的影响如此大?源于数字化可通过各种形式源源不断地渗透到产业链的任何环节,再诞生新的组合。这种新的产业组合是数字化对产业化重新定义”。 后疫情时代,如何重构数字战斗力?在2020金蝶云全球用户大会上,金蝶给出自己的答案,颠覆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引入EBC(Enterprise Business Capacity

浅谈一家全球电商在Kubernetes环境上的CI/CD落地与实践

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 提交于 2020-11-14 08:06:38
云原生技术生态近几年狂飙猛进,现已成为互联网公司的主流服务端技术栈。公司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需求变更,就离不开自动化流水线进行编译、打包和部署,如何基于Kubernetes落地CI/CD就是DevOps团队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衡量公司DevOps能力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主要分享iHerb在Kubernetes技术栈中CI/CD落地的情况和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总结。 背景 本人目前就职于一家全球电商公司,公司总部设在美国, 自1997年开办公司发展到现在,已经面向包括中国在内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放了线上购物电商业务。 对于这样的业务体量,在国内云应用才刚起步的时候公司早以开始使用一些大型云平台诸如AWS和GCP等来部署生产环境了。 而当Kubernetes问世之后,公司就开始尝试着使用Kubernetes来部署应用,并在这几年将一些原本用VM部署的应用迁移到了Kubernetes上,以适应更快的市场变化,以及以更快的速度开辟新的市场。 对于Kubernetes的特性、优点和优势在此就不做赘述了,本文着重论要论述的是我们在Kubernetes环境上的CI/CD落地和实践。 持续集成与持续交付 首先我们来温习一下CI/CD的理念。 持续集成是一种编码理念和一系列实践,可以促使开发团队实施小的更新并经常将代码检入版本控制存储库

恒讯科技讲解:负载均衡的五大优势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20-11-13 21:54:15
负载均衡 的优势一:具有增强的可视性、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这使得企业可以实现从最基础的到最前沿的不同层级的目标。 • 通过在传统的基础架构监测之上,增加应用流量监测,提升了网络流量监测能力。企业可以清楚地知道,流量从哪里来,又是以怎样的效率被处理的; • 可以获得详细的报告和健康统计,从而可以更好地掌握基础架构的性能情况; • 运营团队可以更高效地完成问题的处理; • 更主动的分析和洞察能力。譬如,可能在用户提交帮助任务单之前,企业就已经发现并着手处理了问题; • 基于洞察,自动采取行动。由于应用流量的变化,可以自动调整基础架构,或者将认定为攻击者阻挡在网络之外; 负载均衡的优势二:具有集成的安全性 负载均衡设备通常被直接部署在网络数据流的传输路径之中,因此它可以掌握并区分好数据流和坏数据流的行为特征。这样,负载均衡设备就可以自动检测出异常情况,并及时阻止恶意流量。 基础架构的安全由公有云提供商负责;而应用层的安全仍然是由应用的拥有者负责。企业和机构必须了解全栈安全的重要性,并部署集成安全能力的负载均衡设备。 传统的安全产品过于复杂、难以配置。现代安全产品使得运营团队可以快速配置,并应用其中的关键功能。高级负载均衡设备可以与先进的安全产品进行集成,从而提高效率、增强抵御能力。 负载均衡 的优势三:具有集中管理的能力 集中管理可以消除登陆单个负载均衡设备的需求。通过单一的管理平台

一文读懂云原生

雨燕双飞 提交于 2020-11-13 10:55:03
作者 | 中国软件网 麒麟 校对 | 中国软件网 暻 云原生近来大热,但云原生不是新概念,早在2013年就由MattStine提出,并被沿用至今。云原生是MattStine根据多年的架构和咨询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个思想集合,随时间推进不断完善,囊括了DevOps、持续交付、微服务、容器化等主题。从本质上讲,云原生是随着虚拟化技术和分布式架构的成熟与普及,以及应用上云的大趋势下,让应用更高效的融合云技术优势的一种理念。是应用上云后,在云上的开发、部署、维护、架构都彻底基于云技术而做出迭代,使之具备传统IT不具备的能力的浪潮。 与其说云原生是一门技术或者一个产品,不如说云原生一套技术方法体系,它可以让企业快速部署新业务,提供新的应用环境。 尽管Heroku、Pivotal、CNCF等众多厂商都对云原生下了不同的定义,但从本质上考虑,因为云原生构建了易观测松耦合容错性高的系统,所以其始终都在追求着三大目标:加速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云原生解决了什么问题? 在数智化时代,软件变得越来越复杂,终端对于响应速度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运行稳定性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挑剔,这给开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功能复杂程度、交付周期和可靠性被视为开发工作不可能同时实现的“不可能三角”,但云原生或许带来了新的答案。 基于云原生,开发工作统一了技术标准、交付方式和运维部署,这得益于微服务

敏捷转型10宗罪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20-11-13 06:54:48
敏捷转型有很多坑,今天你跳了没有? 1、敏捷和瀑布式只能二选一?× 1、敏捷开发和瀑布式开发是有结合的可能的,举一个例子,当有一个新的项目创意时,我们可以采用敏捷的方式快速试错,快速获得市场反馈,产出符合客户和市场需求的产品,但是如果后续的市场和需求比较稳定,我们完全可以回归的瀑布式开发的模式。 2、另一方面如果一个组织原有的模式是瀑布式开发,现在要转型为敏捷模式,那一定会有一个过渡期,这个转变的过程绝不是“一刀切”,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采用混合模式! 2、项目敏捷就够了(有项目就申请资源,结束了就回到资源池);× 这是非常欠妥的做法,这种模式是希望做到项目敏捷,而不是组织敏捷,理想的认为项目采用敏捷管理方式即可,项目结束了就回到职能团队,所以每当有新的项目都要有一个磨合期,要重新确定项目角色,而职能组织并不能有效的给予支持,这样的结果是组织永远停留在原有的模式,项目敏捷也最终会变为伪敏捷。 3、TDD和ATDD是测试团队的实践;× 不管TDD还是ATDD都是团队整体的实践,TDD让测试与开发界限模糊,ATDD让需求与测试界限模糊;所以归根结底都是各个角色间合作的实践,而不是测试自己的变革; 4、价值驱动;× 价值驱动其实是没有错的,这正是敏捷提倡的交付原则,但是只有价值驱动吗,如果一切的情况只考虑价值,那就会带来很多问题,价值高的风险低,价值低的风险高,这样的情况一定是先做价值高的吗

从实践中长出的 DevOps 大树

﹥>﹥吖頭↗ 提交于 2020-11-12 14:54:57
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实践 DevOps,建议出门右转去看看 Puppetlab 发布的历年 State of DevOps Report。 DevOps 的理解千千万,见仁见智,核心理念都是希望提升效率和质量。重点想写一写如果不是完全自上而下的推 DevOps,我们可以怎么玩儿? 开门见山: 从实践入手,配合工具的使用,以解决具体的问题为出发点。由实践的组合使用,倒推流程与组织文化的升级。 如图是我整理的 DevOps 涉及改进的领域:组织+文化=>流程与方法=>实践=>工具。每个领域都可以改进,都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改进,我的选择是从DevOps Practice 作为切入点。 很多团队都会遇到这个问题:DevOps 所倡导的理念、文化、实践都挺好的,但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入手,总觉得这么系统化的方法论和体系只能从上到下的推进。造成大家困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DevOps 关注的领域实在太多,我们的问题也太多,不好下手 大家对 DevOps 的理解千差万别(DevOps Master 认证可以帮你系统化理解DevOps) 在组织或者团队内部贸然引入 DevOps 面临的阻力和风险很大,需要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效果来背书 最容易也最体现效果的是从(最佳)实践入手,每个实践都是可以单独应用的,为了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使用成本低,很多时候在团队内即可完成,比如自动化部署,测试团队

你都知道吗?关于ECS 运维指南之 Windows系统诊断!

跟風遠走 提交于 2020-11-10 18:39:29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ECS 运维指南之 Windows系统诊断, 文末下拉获取网盘链接 windows 启动问题排查 1.1 windows 启动失败常用排查方案 1.2 安装补丁后服务器启动卡住 1.3 重启卡在“正在应用计算机设置”? 6 步排查搞定 1.4 Windows 控制台登录不能切换用户 1.5 启动报错“An operating system wasn’t found” 1.6 windows 重置密码不生效 1.7 启动报错“No bootable device” 2.windows 激活问题排查 2.1激活常用排查方案 2.2 window 机器 ping 不通 KMS 服务器 2.3 windows 激活报错 0xC004F074 2.4 windows 激活报错 0x80070020 或 0x80041010 3远程 / 网络相关问题排查 3.1 windows 远程问题的 3 个排查方案 3.2 windows 网络状态显示 X,看不到网卡信息 3.3 Windows 网卡驱动丢失,手动安装驱动 4.windows 更新问题排查 4.1 windows 更新常用的 5 个排查方案 4.2查找更新时报错? 2 个方案解决 4.3“此更新不适用于你的计算机”的 3 个排查方法 4.4更新安装报错的 3 个实战分析 5.windows 服务问题排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