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

linux分区方案

可紊 提交于 2020-03-11 19:09:36
1、主分区与逻辑分区 Linux下硬盘分区主要分为主分区(Primary Partion)和扩展分区(Extension Partion)两种,且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数目之和不能大于四个。主分区一经创建,格式化后可立即使用。扩展分区创建之后,无法直接格式化使用,必须再进行二次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on)划分且格式化后才能使用。逻辑分区划分没有数量上的限制。 1到4 对应的是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或扩展分区(Extension Partition)。从5开始,对应的都是硬盘的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一块硬盘即使只有一个主分区,逻辑分区也是从5开始编号的,这点应特别注意。 2、Linux下的分区与命名方案 Linux下是通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方式来标识硬盘的分区的,这点不同于Windows系统下使用类似“C盘”或者“C:”来标识硬盘分区。Linux的这种命名方案比起Windows更加灵活,表达的含义也更加清晰,完全可以通过分区标识来详细了解硬盘分区情况。同时Linux的这种硬盘命名方案是基于文件的,一般有如下文件名方式: /dev/hda2、 /dev/sdb3 /dev:这是所有设备文件存放的目录。 hd和sd:它们是分区的前两个字母,代表该分区所在的设备类型,其中hd代表IDE硬盘,sd代表SCSI硬盘。 a

drbd介绍及部署方法[陆续更新]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20-03-11 17:06:24
部分转载感谢原作者,原文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NewStudy/p/7270390.html drbd版本drbd-9.0.21-1. drbd-utils版本 drbd-utils-9.7.1. Drbd 全称distributed replicated block device 基于块设备在不同高可用服务器对之间同步和镜像数据的软件,通过它可以实现在网络中的两台服务器之间基于块设备之前的 实时或异步镜像或同步复制,其实就是类似于rsync+inotify这种项目架构.只不过drbd是基于文件系统底层的,即block层级同步. 而rsync+inotify 是基于文件的同步,因为drbd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增量方式 上面提到的块设备可以是 ,磁盘分区,LVM逻辑卷,或整块磁盘,即磁盘块的复制,相当于网络raid1功能 drbd三种同步协议 protocol A B C 协议A:异步同步模式 协议B:内存同步(半同步)复制 协议C:同步复制协议 协议C 用的最多 drbd生产应用模式 单主模式,主备模式,典型 复主模式:采用共享cluster文件系统,GFS OCFS2 drbd企业应用场景 高可用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同步 heartbeat+drbd+nfs/mfs/gfs heartbeat+drbd+mysql/oracle 特点:主提供状态读写

Centos 7 启动错误:XFS_WANT_CORRUPTED_GOTO 修复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20-03-11 16:51:29
Centos 7 启动错误:XFS_WANT_CORRUPTED_GOTO 修复 参考源 如果出现以下报错 [sda] Assuming drive cache: write through Internal error xfs XFS_WANT_CORRUPTED_GOTO at line 1662 of file fs/xfs/libxfs/xfs_alloc.c Caller xfs_free_extent+0x130 [xfs] Internal error xfs_trans_cancel at line 990 of file fs/xfs/xfs_trans.c.Caller xlog_recover_process_efi +0x16b/0x190 [xfs] Corruption of in-memory data detected. Shutting down filesystem Please umount the filesystem and rectify the problem(s) Failed to recover EFIs Generating "/run/initramfs/rdsosreport.txt" 修复方法: 如果是LVM管理分区的 ls -l /dev/mapper xfs_repair /dev/mapper/cl_muban

Git -- 多人协作

我的未来我决定 提交于 2020-03-11 12:54:14
当你从远程仓库克隆时,实际上Git自动把 本地的 master 分支 和 远程的 master 分支 对应起来 了,并且,远程仓库的默认名称是 origin 。 要查看远程库的信息,用 git remote : $ git remote origin 或者,用 git remote -v 显示更详细的信息: $ git remote -v origin git@github.com:michaelliao/learngit.git (fetch) origin git@github.com:michaelliao/learngit.git (push) 上面显示了可以抓取和推送的 origin 的地址。如果没有推送权限,就看不到push的地址。 推送分支 推送分支,就是把该分支上的所有本地提交推送到远程库。推送时,要指定本地分支,这样,Git就会把该分支推送到远程库对应的远程分支上: $ git push origin master 如果要推送其他分支,比如 dev ,就改成: $ git push origin dev 但是,并不是一定要把本地分支往远程推送,那么,哪些分支需要推送,哪些不需要呢? master 分支是主分支,因此要时刻与远程同步; dev 分支是开发分支,团队所有成员都需要在上面工作,所以也需要与远程同步; bug分支只用于在本地修复bug,就没必要推到远程了

git多人协作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20-03-11 12:53:26
当你从远程仓库克隆时,实际上Git自动把本地的 master 分支和远程的 master 分支对应起来了,并且,远程仓库的默认名称是 origin 用 git remote -v 显示更详细的信息: $ git remote -v 上面显示了可以抓取和推送的 origin 的地址。如果没有推送权限,就看不到push的地址。 推送分支 推送分支,就是把该分支上的所有本地提交推送到远程库。推送时,要指定本地分支,这样,Git就会把该分支推送到远程库对应的远程分支上: git push origin master如果要推送其他分支,比如dev,就改成: $ git push origin dev 但是,并不是一定要把本地分支往远程推送,那么,哪些分支需要推送,哪些不需要呢? master 分支是主分支,因此要时刻与远程同步; dev 分支是开发分支,团队所有成员都需要在上面工作,所以也需要与远程同步; bug分支只用于在本地修复bug,就没必要推到远程了,除非老板要看看你每周到底修复了几个bug; feature分支是否推到远程,取决于你是否和你的小伙伴合作在上面开发。这个分支一般是新功能特性分支 多人协作 Reads: 499205 当你从远程仓库克隆时,实际上Git自动把本地的 master 分支和远程的 master 分支对应起来了,并且,远程仓库的默认名称是 origin 。

Linux-文件系统完善

白昼怎懂夜的黑 提交于 2020-03-11 12:13:57
Linux-文件系统完善 在得到文件系统的四个核心文件之后,根据虚拟机中linux系统的文件系统完善自己创建的文件系统。 完善步骤: 1)创建文件系统中常用的文件夹 命令: cd /work/root_nfs/ mkdir lib dev etc/init.d home proc sys root opt tmp var mnt -p 2)把交叉编译器的依赖库文件复制到制作的文件系统中的lib/目录下。(/lib/) 命令: cp /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5.1/arm-none-linux-gnueabi/lib/ /work/root_nfs/lib/ -rfd 3)创建需要的设备文件 (/dev/) 命令: mknod dev/console c 5 1 mknod dev/null c 1 3 4)编辑文件系统必须的配置文件 (/etc/) 命令: / 功能:显示命令行格式中的登录用户 */ cp /etc/group /work/root_nfs/etc/ cp /etc/passwd /work/root_nfs/etc/ 操作:修改/work/root_nfs/etc/passwd文件中的所有/bin/bash为/bin/sh / 功能:控制文件系统格式 / cp /etc/fstab /work/root_nfs/etc/ /

C#利用dataset型xml绑定dev报表中的tablecell

99封情书 提交于 2020-03-11 12:04:16
最近在做三调报表,直接在dev控件中先画出报表模板,然后数据填充利用table控件,如下图: 当建立好报表模板了,开始往每个tablecell里面绑定xml数据源,我遇到的问题是当数据源当中有很多属性的时候,在tablecell里面一个个绑定,一个个去找非常麻烦,下面的报表还算少的,如果遇到有几百几千个字段的报表,如果一个个这样去选定择绑定数据源,太浪费时间,于是,打算用代码实现绑定功能。 代码如下:`public void Binddata() { DataSet ds = new DataSet(); ds.ReadXmlSchema(xmlFileName); DataTable dt = ds.Tables[“dt”]; //这个是xml数据源里<xs:element name=“dt”>的名字 DevExpress.XtraReports.UI.XtraReport p_XtraReport = DevExpress.XtraReports.UI.XtraReport.FromFile(repxFileName, true); XRTable Table = p_XtraReport.FindControl("Table1", true) as XRTable; XRTableRowCollection xrtableRowCollection = Table.Rows;

LVM简介及CentOS7 LVM操作实战

╄→гoц情女王★ 提交于 2020-03-11 10:03:06
LVM简介 LVM是逻辑盘卷管理(LogicalVolumeManager)的简称,它是Linux环境下对磁盘分区进行管理的一种机制,LVM是建立在硬盘和 分区之上的一个逻辑层,来提高磁盘分区管理的灵活性。通过LVM系统管理员可以轻松管理磁盘分区,如:将若干个磁盘分区连接为一个整块的卷组 (volumegroup),形成一个存储池。管理员可以在卷组上随意创建逻辑卷组(logicalvolumes),并进一步在逻辑卷组上创建文件系 统。 LVM是 Logical Volume Manager(逻辑卷管理)的简写 PV:是物理的磁盘分区 VG:LVM中的物理的磁盘分区,也就是PV,必须加入VG,可以将VG理解为一个仓库统一管理了几个大的硬盘,形成了一个统一虚拟的存储资源池。 LV:也就是从VG中划分的逻辑分区 抽象模型如下: 操作实战 通过在虚拟机的CentOS7上创建LVM ,使用LV,扩容LV,缩减LV实战来了解LVM及熟悉对LVM的操作。 准备工作准备虚拟机,操作系统为CentOS7,初始20G的硬盘 初始状态共20G的系统盘 在虚拟机中添加两块硬盘 启动虚拟机通过pvs命令查看物理卷的情况,目前只看到有虚拟机初始安装时有个pv为/dv/sda2 vg为centso的物理卷 大小为20G 通过fdisk -l 可以看到新加的两个盘大小分别都是5G。我们将用这两个盘组成一个vg

Linux RAID磁盘阵列

爱⌒轻易说出口 提交于 2020-03-11 06:09:32
RAID磁盘阵列 什么是RAID RAID是磁盘阵列的英文缩写,多块磁盘组成了一个组合,一起完成存储任务,就是磁盘阵列。 RAID几种常用的类别(组合) RAID0:条带卷:最低磁盘个数2+,空间利用率100%,优点是读写速度快,缺点是不容错。 原理:有100G数据写入,50G写入一块磁盘,50G写入另一块磁盘,这种读写速度非常快,但如果一块磁盘损坏,就丢失了50%的数据。 RAID1:镜像卷:最低磁盘个数2个,空间利用率50%,优点是容错,缺点是读写速度慢。 原理:有100G数据写入,只有50G数据会被写入到第一块磁盘上,第二块磁盘不负责数据的写入,只负责复制第一块磁盘的数据,如果第一块磁盘坏了, 第二块磁盘会有完整的数据存在。 RAID5:带奇偶校验的条带卷:最低磁盘个数3+,空间利用率(n-1)/n,优点,读写速度快,容错,允许坏一块磁盘。 原理:有100G数据进入,10%数据写入第一块磁盘。10%数据写入第二块磁盘,第三块磁盘保存着xor校验数据。 RAID10(读一零):RAID1的安全+RAID0的高速:最低磁盘个数4个,空间利用率50%,优点是读写速度快,容错。 原理:就是raid1与raid0的结合。 Raid磁盘失效处理 两种处理方法(所谓“热”这个字就是说在我们服务和我们的网站在不关机或不影响客户使用的情况下做处理) 第一种:热备 全局式

Linux运维*一.Linux基础---15、btrfs文件系统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20-03-10 23:41:15
一、btrfs文件系统简介 btrfs(B-tree,Butter FS,Better FS):由GPL授权,Oracle在2007年左右开始研发,支持写时复制(CoW),是ext的取代产品,centos6不支持btrfs btrfs核心特征: 1、多物理卷支持: btrfs可由多个底层物理卷组成 支持RAID、以联机“添加”、“移除”、“修改” 2、支持写时复制跟新机制(CoW): 修改文件时,不直接修改原文件,而是修改快照复制出那份文件 修改完成后将文件名指向重源文件改为指向修改的复制文件上; 工作模式为:复制、更新、替换指针; 可实现文件的快速修复及恢复。 3、支持数据及元数据校验码:checksum 4、支持子卷:sub_volume 5、支持快照及增量快照:即支持给快照进行快照 6、透明压缩: 将数据存储到btrfs文件系统时,能实现自动压缩; 读取时有能实现自动解压缩,节约存储空间 二、btrfs文件系统管理工具 [root@localhost ~]# btrfs btrfs btrfs-debug-tree btrfs-map-logical btrfstune btrfsck btrfs-find-root btrfs-select-super btrfs-zero-log btrfs-convert btrfs-image btrfs-show-su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