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

.Net DDD领域驱动学习视频教程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3:02
DDD NET领域驱动开发框架学习培训视频 需要联系 qq201433563 适用人群 熟悉.NET平台,C#,有一定的项目开发经验,对领域驱动开发相关概念及使用有初步的了解。 课程概述 这个系列的教程会和大家一起一步一步搭建一个简单实用的基于领域驱动设计(DDD)开发模式的一个项目开发框架。 通过结合实际的代码应用让大家对领域驱动开发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章节1:基础介绍 课时1课程介绍 课时2创建基础项目结构 章节2:框架设计 课时3聚合根接口设计 课时4聚合抽象基类 课时5查询对象抽象设计5 课时6查询对象实现 课时7排序-分页-查询命令类型 课时8对象查询类型-查询配置 课时9执行命令设计 课时10关系数据库命令实现 课时11数据实体抽象设计 课时12命令执行器设计 课时13工作单元设计 课时14数据修改表达式 课时15数据访问设计 课时16聚合存储设计 课时17数据验证基础设计 课时18查询对象解析器 课时19查询对象使用及解析示例 课时20数据库操作基础设计 课时21关系型数据库操作默认实现 章节3:演示示例 课时22演示项目介绍2 课时23服务节点及整体执行流程讲解 课时24工作任务管理-聚合功能扩展 课时25执行计划管理-对象存储逻辑设计理解 课时26数据验证配置及使用 课时27小结 转载请标明出处: .Net DDD领域驱动学习视频教程 来源:51CTO 作者:

转载:微服务拆分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9:01
这篇文章讲的太好了,生怕以后被删掉。转到我博文列表里把-。- 正文: 开发者在刚开始尝试实现自己的微服务架构时往往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 微服务到底应该怎么划分? 一个典型的微服务到底应该有多微? 如果做了微服务设计,最后真的会有好处吗? 回答上面的问题需要首先了解微服务设计的逻辑,科学的架构设计应该通过一些输入并逐步推导出结果,架构师要避免凭空设计和“拍脑门”的做法。 解耦的单体应用和微服务系统在逻辑上是一样的。对于服务拆分的逻辑来说,先设计高内聚低耦合的领域模型,再实现相应的分布式系统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方式。 服务的划分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和原则,通过这些方法能让微服务划分更有操作性。最终在微服务落地实施时也能按图索骥,无论是对遗留系统改造还是全新系统的架构都能游刃有余。 微服务拆分的几个阶段 在开始划分微服务之前,架构师需要在大脑中有一个重要的认识:微服务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微服务架构是为了让系统变得更容易拓展、更富有弹性。在把单体应用变成靠谱的微服务架构之前,单体系统的各个模块应该是合理、清晰地。 也就是说,从逻辑上单体系统和微服务没有区别,某种理想情况下微服务只是把单体系统的各个模块分开部署了而已(最近流行的monorepo把多个服务的代码仓库以模块的形式组织到了一起,证明了这一点)。 大量的实践教训告诉我们,混沌的微服务架构,比解耦良好的单体应用会带来更多麻烦。

ddd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9:01
031702446;我是林宏海;我的爱好是活着;最近喜欢玫瑰园一楼的荔枝肉很好吃!!!;最近在听拉拉打雷的肉桂女孩听了很想吃肉桂;好好学习 第一我不叫喂..... 来源:博客园 作者: lin_hh 链接:https://www.cnblogs.com/lhh23023/p/11481595.html

领域驱动设计学习之路―DDD的原则与实践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0:02
原文: 领域驱动设计学习之路―DDD的原则与实践 本文是我学习Scott Millett & Nick Tune编著的《领域驱动设计模式、原理与实践》一书的学习笔记,一共会分为4个部分如下,此文为第1部分: ① 领域驱动设计的原则与实践 ② 战略模式:在有界上下文之间通信 ③ 战术模式:创建有效的领域模型 一、什么是领域驱动设计   脑图浏览: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5cb49b14e4b0a13c9de1042d#map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DDD是什么,强调DDD是一种开发思想体系, 它是模式(战略模式、战术模式)、原则和实践的集合 ,可以被应用到软件设计中以 管理复杂性 。   DDD并非一种模式语言,它是专注于交付的一种协作思想体系,其中 通信起核心作用 ,而要高效通信,就需要使用公共语言。   DDD会将侧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核心领域 协作 与领域专家探讨 实验研究以生成更有用的模型 对各种上下文的理解   更为重要的是,不要认为DDD是一套框架,DDD也不是银弹或灵丹妙药,不可在项目中小题大做!   下图展示了一个演进的领域驱动设计过程: From:张逸《领域驱动战略设计实践》课程   这里摘抄一段张逸老师在《领域驱动战略设计实践》课程中的话:   面对客户的业务需求,由领域专家与开发团队展开充分的交流,经过需求分析与知识提炼

领域驱动设计资料收集与简单实现(一):什么是领域驱动设计,通用语言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32:01
什么是领域驱动设计 领域驱动设计(DDD) :DDD的全称为Domain-driven Design,是一套综合软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面向对象建模方法,是针对复杂系统设计的一套软件工程方法,是一种思想。 什么是领域:领域是问题域 + 业务期望 一:问题域:领域中有许多的问题域,领域是有边界的,要注重核心要解决的问题,问题域建模的过程就是业务领域分析的过程 二:业务期望:确定业务的期望与愿景,业务的范围,识别出业务需求的价值,识别出最核心的业务 什么是驱动: 一:领域驱动领域模型设计,需求分析 =>领域模型 ,领域模型驱动代码实现,领域模型 =>代码实现 ,分析领域中的核心问题(核心关注点),然后设计对应的领域模型,再通过领域模型驱动代码实现。 什么是设计: 一:DDD中的设计主要指领域模型的设计,DDD是一种基于模型驱动开发的软件开发思想,强调领域模型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领域模型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价值所在 二:领域的设计分为2阶段: 1.领域驱动领域模型设计,需求分析 =>领域模型 =>战略设计,根据业务设计领域模型,领域模型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领域模型要反映业务需求 2.领域模型驱动代码实现,领域模型 =>代码实现 =>战术设计,代码实现要严格按照领域模型的意图来落地 为什么要使用领域驱动设计 一:不同于传统以数据表为中心的建模方式,它以业务领域为中心来建模,迭代过程中

DDD领域驱动设计基本理论知识总结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19-12-02 11:22:59
原文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netfocus/archive/2011/10/10/2204949.html 领域驱动设计之领域模型 加一个导航,关于如何设计聚合的详细思考,见 这篇 文章。 2004年Eric Evans 发表Domain-Driven Design –Tackling Complexity in the Heart of Software (领域驱动设计),简称Evans DDD。领域驱动设计分为两个阶段: 以一种领域专家、设计人员、开发人员都能理解的通用语言作为相互交流的工具,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领域概念,然后将这些概念设计成一个领域模型; 由领域模型驱动软件设计,用代码来实现该领域模型; 由此可见,领域驱动设计的核心是建立正确的领域模型。 为什么建立一个领域模型是重要的 领域驱动设计告诉我们,在通过软件实现一个业务系统时,建立一个领域模型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因为领域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领域模型是对具有某个边界的领域的一个抽象,反映了领域内用户业务需求的本质;领域模型是有边界的,只反应了我们在领域内所关注的部分; 领域模型只反映业务,和任何技术实现无关;领域模型不仅能反映领域中的一些实体概念,如货物,书本,应聘记录,地址,等;还能反映领域中的一些过程概念,如资金转账,等; 领域模型确保了我们的软件的业务逻辑都在一个模型中

DDD学习笔记(Ⅱ)

别等时光非礼了梦想. 提交于 2019-12-02 10:42:51
04 | 实体和值对象:从领域模型的基础单元看系统设计 实体和值对象,都是领域模型中的领域对象。 实体: 实体拥有唯一标识符,且标识符在历经各种状态变更后仍能保持一直。对于实体,重要的不是其属性,而是其延续性和标识,对象的延续性和标识会跨越甚至超出软件的生命周期。 业务形态: 领域模型中的实体是多个属性、操作或行为的载体。 实体和值对象是组成领域模型的基础单元。 代码形态: 实体类,包含了实体的属性和方法。 DDD中实体类通常采用充血模型。 运行形态: 实体以DO(领域对象)的形式存在,每个实体都有唯一的ID。对实体进行多次修改,实体仍然有相同的ID,释然是同一个实体。 来源: https://blog.csdn.net/hz_940611/article/details/102753082

使用GDB和DDD调试POSTGRESQL

感情迁移 提交于 2019-12-01 14:58:36
以前一直用Eclipse CDT调试postgresql,有时候断点不准,很faint,心想是不是GDB和DDD断点就准了呢。所以决定鼓捣鼓捣GDB和DDD。关于如何搭建CDT的调试环境,请参考: 我写过一篇如何在Ubuntu里搭建hack环境:postgresql8.4+postgis1.5+eclipse CDT3.6 调试环境搭建, http://blog.chinaunix.net/u2/81513/showart_2168880.html http://wiki.postgresql.org/wiki/Working_with_Eclipse 先说说GDB和DDD的区别: 官方: http://www.gnu.org/software/ddd/ 上讲,GNU DDD is a graphical front-end for command-line debuggers such as GDB , DBX , WDB, Ladebug , JDB, XDB, the Perl debugger ,.. So,不用俺解释了。 下文都是在Ubuntu中调试,先说好,没耍赖的。 所以咱就先从如何用GDB调试PostgreSQL开始谈起: 首先,我们得定义一下,我们知道Postmaster启动作为后端damon进程,等待前端如PSQL的请求,然后Fork(

后端开发实践系列——领域驱动设计(DDD)编码实践

夙愿已清 提交于 2019-12-01 06:37:31
Martin Fowler在《 企业应用架构模式 》一书中写道: I found this(business logic) a curious term because there are few things that are less logical than business logic. 初略翻译过来可以理解为:业务逻辑是很没有逻辑的逻辑。 的确,很多时候软件的业务逻辑是无法通过推理而得到的,有时甚至是被臆想出来的。这样的结果使得原本已经很复杂的业务变得更加复杂而难以理解。而在具体编码实现时,除了应付业务上的复杂性,技术上的复杂性也不能忽略,比如我们要讲究技术上的分层,要遵循软件开发的基本原则,又比如要考虑到性能和安全等等。 在很多项目中,技术复杂度与业务复杂度相互交错纠缠不清,这种火上浇油的做法成为不少软件项目无法继续往下演进的原因。然而,在合理的设计下,技术和业务是可以分离开来或者至少它们之间的耦合度是可以降低的。在不同的软件建模方法中, 领域驱动设计 (Domain Driven Design,DDD)尝试通过其自有的原则与套路来解决软件的复杂性问题,它将研发者的目光首先聚焦在业务本身上,使技术架构和代码实现成为软件建模过程中的“副产品”。 DDD总览 DDD分为战略设计和战术设计。在战略设计中,我们讲求的是子域和 限界上下文(Bounded Contex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