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学习总结 栈和队列
一,顺序栈的基本操作 同 顺序表 和 链表 一样,栈也是用来存储逻辑关系为 "一对一" 数据的线性存储结构,如 图 1 所示。 图 1 栈存储结构示意图 从图 1 我们看到,栈存储结构与之前所学的线性存储结构有所差异,这缘于栈对数据 "存" 和 "取" 的过程有特殊的要求: 1,栈只能从表的一端存取数据,另一端是封闭的,如图 1 所示; 2,在栈中,无论是存数据还是取数据,都必须遵循"先进后出"的原则,即最先进栈的元素最后出栈。拿图 1 的栈来说,从图中数据的存储状态可判断出,元素 1 是最先进的栈。因此,当需要从栈 中取出元素 1 时,根据"先进后出"的原则,需提前将元素 3 和元素 2 从栈中取出,然后才能成功取出元素 1。 因此,我们可以给栈下一个定义,即栈是一种只能从表的一端存取数据且遵循 "先进后出" 原则的线性存储结构。 通常,栈的开口端被称为 栈顶 ,封口端被称为 栈底 ; 因此,栈顶元素指的就是距离栈顶最近的元素,拿图 2 来说,栈顶元素为元素 4;同理,栈底元素指的是位于栈最底部的元素,图 2 中的栈底元素为元素 1。 图 2 栈顶和栈底 进栈和出栈 基于 栈结构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只会对栈执行以下两种操作: 向栈中添加元素,此过程被称为"进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