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

单片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分类、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19-12-07 00:47:53
芯片在没有开发前,单片机只是具备功能极强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如果赋予它特定的程序,它便是一个最小的、完整的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它与个人电脑(PC机)有着本质的区别,单片机的应用属于芯片级应用,需要用户了解单片机芯片的结构和指令系统以及其它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和系统设计所需要的理论和技术,用这样特定的芯片设计应用程序,从而使该芯片具备特定的功能。 不同的单片机有着不同的硬件特征和软件特征,即它们的技术特征均不尽相同,硬件特征取决于单片机芯片的内部结构,用户要使用某种单片机,必须了解该型产品是否满足需要的功能和应用系统所要求的特性指标。这里的技术特征包括功能特性、控制特性和电气特性等等,这些信息需要从生产厂商的技术手册中得到。软件特征是指指令系统特性和开发支持环境,指令特性即我们熟悉的单片机的寻址方式,数据处理和逻辑处理方式,输入输出特性及对电源的要求等等。开发支持的环境包括指令的兼容及可移植性,支持软件(包含可支持开发应用程序的软件资源)及硬件资源。要利用某型号单片机开发自己的应用系统,掌握其结构特征和技术特征是必须的。 单片机控制系统能够取代以前利用复杂电子线路或数字电路构成的控制系统,可以软件控制来实现,并能够实现智能化,现在单片机控制范畴无所不在,例如通信产品、家用电器、智能仪器仪表、过程控制和专用控制装置等等,单片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诚然

单片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分类、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19-12-06 16:15:39
芯片在没有开发前,单片机只是具备功能极强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如果赋予它特定的程序,它便是一个最小的、完整的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它与个人电脑(PC机)有着本质的区别,单片机的应用属于芯片级应用,需要用户了解单片机芯片的结构和指令系统以及其它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和系统设计所需要的理论和技术,用这样特定的芯片设计应用程序,从而使该芯片具备特定的功能。 不同的单片机有着不同的硬件特征和软件特征,即它们的技术特征均不尽相同,硬件特征取决于单片机芯片的内部结构,用户要使用某种单片机,必须了解该型产品是否满足需要的功能和应用系统所要求的特性指标。这里的技术特征包括功能特性、控制特性和电气特性等等,这些信息需要从生产厂商的技术手册中得到。软件特征是指指令系统特性和开发支持环境,指令特性即我们熟悉的单片机的寻址方式,数据处理和逻辑处理方式,输入输出特性及对电源的要求等等。开发支持的环境包括指令的兼容及可移植性,支持软件(包含可支持开发应用程序的软件资源)及硬件资源。要利用某型号单片机开发自己的应用系统,掌握其结构特征和技术特征是必须的。 单片机控制系统能够取代以前利用复杂电子线路或数字电路构成的控制系统,可以软件控制来实现,并能够实现智能化,现在单片机控制范畴无所不在,例如通信产品、家用电器、智能仪器仪表、过程控制和专用控制装置等等,单片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诚然

痞子衡嵌入式:恩智浦i.MX RTxxx系列MCU启动那些事(1)- Boot简介

送分小仙女□ 提交于 2019-12-06 12:35:25
  大家好,我是痞子衡,是正经搞技术的痞子。今天痞子衡给大家介绍的是 恩智浦i.MX RTxxx系列MCU的BootROM功能简介 。   截止目前为止i.MX RTxxx系列已公布的芯片仅有一款i.MXRT600(还有几款正在研发测试之中),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i.MXRT600,i.MXRT600是i.MXRTxxx系列的开山之作,功能模块非常全面,其BootROM特性基本可以涵盖i.MXRTxxx系列特性。 一、Boot基本原理   关于Boot基本原理,痞子衡在 《 飞思卡尔i.MX RTyyyy系列MCU启动那些事(1)- Boot简介 》 文章里介绍得很详细,Boot原理是个通用的概念,此处不再赘述。 二、i.MXRTxxx Boot   在第一部分里讲了Boot基本原理以及各种Boot方式,那么i.MXRTxxx Boot到底属于哪一种?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i.MXRT600的system memory map:   从memory map里可以看到,i.MXRTxxx支持存储类型一共有三种:一是256KB的ROM(即BootROM)、二是总容量4.5MB的RAM(有两个映射起始地址0x00000000/0x20000000)、三是分配给外部存储器接口控制器(QSPI)的128MB区域。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 i.MXRTxxx

接口技术第六章——输入输出接口及数据传输控制方式总结

老子叫甜甜 提交于 2019-12-06 04:14:53
正在学习接口技术和计算机组成原理,中间有一些重叠的部分就放在一起了,至于DMA,中断之类的会放在后面讲解 6.1 接口综述 硬件接口通常称为I/O接口,把外围设备同微型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电路称为外设接口电路,简称外设接口。I/O接口是CPU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中转站 使用接口的原因 速度不匹配 外设外慢 时序不匹配 各个外部设备都有自己的定时控制电路,以自己的速度进行传输,同CPU的时序不匹配 信息格式不匹配,不同的外设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格式不同 信息类型不匹配,有些是数字电路,有些是模拟电路 CPU与外设之间所传送的数据类型 数据信息 包括模拟量,数字量,开关量,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 状态信息 这是I/O端口送给CPU的有关本端口所对应的外设当前状态的信息,供CPU参考分析 控制信息 这是CPU送给I/O设备的控制命令,使相应的外部设备完成特定的操作 在8086/8088中,这三种信息的输入输出基本一致,可以分发不同的端口地址,在端口地址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规定操作的顺序,或者在输入输出的数据中设置特征位 接口的功能(背) 执行CPU命令 CPU将对外设的控制命令发到接口电路的命令寄存器中,以便控制外设按要求进行工作 返回外设状态 通过外设寄存器(状态口)完成,包括正常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 数据缓冲的功能 (平滑作用)接口电路中的数据寄存器(数据口)对CPU与外设设备之间的数据进行中转

ROM与RAM

Deadly 提交于 2019-12-06 04:13:27
  今天小姐姐来问我关于ROM、RAM和Flash的区别,我给她大致的说了一下名称和作用。可人家说她知道这玩意的名字,希望我能够接地气的解释一下什么是ROM、RAM、FLASH…… 这就把我难住了 ≧ ﹏ ≦。(当时也没好好学,つ﹏⊂, 错失了一个,撩小姐姐的机会 ),现在赶紧写温习一下,顺手篇博客记录一下。    ROM:    看了看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两个百科对ROM的定义基本一致大概可以概括为这几点: ROM是Read-Only Memory的缩写,中文名为只读存储器。 只能读出事先所存数据的固态半导体存储器。 一旦储存资料就无法再将之改变或删除。 内容不会因为电源关闭而消失。 用在不需经常变更资料的电子或电脑系统中。   ROM有6个种类:  ROM: 只读存储器 非易失性存储器 制造时处于一种特殊发mask下进行烧入,写入的内容无法修改,电脑与用户只能读取保存在这里的指令,不能进行数据存入。 常用于存储特定功能的程序或系统程序,例如启动盘。   ROM的用于存储电脑引导指令时,ROM会提供一系列的指令给CPU进行测试,在最初的测试中,检查RAM位置(location)以确认其存储数据的能力。(顺便提一句键盘、计时器回路以及CPU本身都被纳入CPU测试)。说白了ROM就是存储器,带窗户封闭空间。你想塞东西只能在构建的时候装进去,想读呢?就从窗户往里够。   哎?不对啊

8237A DMA控制器简答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19-12-06 03:18:52
(1)、比较中断和DMA两种传输方式的特点。 在中断模式下,外设需与主机传送数据时要请求主机给与中断服务,中断当前主程序的执行,自动转向对应的中断处理程序,控制数据的传输,过程始终是在所执行的指令控制之下。 在DMA模式下,系统中有一个DMA控制器,它是一个可驱动总线的主控部件。当外设与存储器之间需要传送数据时,外设向DMA控制器发出DMA请求,DMA控制器向CPU发出总线请求,取得总线控制权后,DMA控制器按照总线时序控制外设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输而不是通过指令来控制数据传输,传输速度大大高于中断方式。 (2)、DMA控制器应具有哪些功能? DMA控制器应有DMA请求输入线,接收I/O设备的DMA请求信号; DMA控制器应有向主机发出总线请求的信号线和接收主机响应的信号线; DMA控制器在取得总线控制权以后应能发出内存地址、I/O读写命令及存储器读写命令控制I/O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输过程。 (3)、80286系统一个存储单元是24位物理地址,而8237A在寻址内存空间时,只能给出16位地址码,这一矛盾是如何解决的?有哪些硬件和软件措施? (4)、8237A提供哪几种传送方式? 8237A提供一下几种传送方式: 请求传送方式 单字节传送方式 数据块传送方式 级联传送方式 (5)、8237A只有8位数据线,为什么能完成16位数据的DMA传送? I/O与存储器间在进行DMA传送过程中

导论第三次课后总结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19-12-06 02:34:11
复习上节课: 2.1.2 个人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中央处理器:有控制器,运算器和计算器组成。寄存器临时保存将要被运算器处理的数据和处理后的结果。 2.内存储器:简称内存,用于存放要执行的程序和相应的数据。 常见的内存种类 (1)随机存取存储器 (2)只读存储器:其中任何单元只能随机地读出信息,而不能写入信息。(3)高速缓冲存储器:位于主存储器与cpu之间的高速小容量存储器,它存放的是CPU立即要运行或刚使用过过的程序和数据。 3.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是指除计算机内存以外的存储器。它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以备后用。 常见的外存储器 (1)硬盘 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的密封在硬盘驱动器中。 (2)光盘 高密度光盘,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不用于磁性载体的光学存储媒体。 (3)U盘 小型的移动存储设备,是一种用闪存技术来进行数据存储的媒体,通常用USB插头与计算机相连。 (4)移动硬盘 以硬盘为存储媒体,在计算机之间交换大容量数据,强调便携性的存储设备。 4.输入设备:(1)键盘 (2)鼠标 (3)扫描仪 (4)触摸屏 5输出设备:(1)显示器(2)打印机(3)绘画仪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计算机组成相关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不要忽视这些知识 2.1.3 工作站(要点:联网):是一种高端的通用微型计算机,它以个人计算机和分布式网络计算为基础提供了比个人计算机更强的性能

物理地址

℡╲_俬逩灬. 提交于 2019-12-06 00:13:32
在 存储器 里以 字节 为单位存储信息,为正确地存放或取得信息,每一个字节单元给以一个唯一的 存储器地址 ,称为物理地址,又叫 实际地址 或 绝对地址 。 地址从0开始编号,顺序地每次加1,因此存储器的物理 地址空间 是呈线性增长的。它是用 二进制 数来表示的,是 无符号整数 ,书写格式为 十六进制数 。它是出现在CPU外部 地址总线 上的寻址 物理内存 的地址信号,是地址变换的最终结果。用于 内存芯片 级的单元寻址,与处理器和CPU连接的地址总线相对应。 在计算机科学中, 物理地址, 也叫 实地址 、 二进制地址 ,它是在 地址总线 上,以电子形式存在的,使得 数据总线 可以访问 主存 的某个特定存储单元的 内存地址 。在和 虚拟内存 的计算机中, 物理地址 这个术语多用于区分 虚拟地址 。尤其是在使用内存管理单元(MMU)转换内存地址的计算机中,虚拟和物理地址分别指在经MMU转换之前和之后的地址。在 计算机网络 中, 物理地址 有时又是 MAC地址 的同义词。这个地址实际上是用于 数据链路层 ,而不是如它名字所指的 物理层 上的。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jjjudy/p/11952953.html

自制CPU的黑暗历程一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19-12-05 20:50:46
数据通路 为了理解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思想,我们假设一个极简的数据通路(如下图1所示),由并联在单条8位总线BUS上的三个部件组成:指令寄存器IR(寄存器74LS273构成)、程序计数器PC(计数器74LS163构成)、程序存储器PROGRAM(ROM存储器2764构成)。 图1. 数据通路图 在数据通路上所能执行的某一种操作可以看作是一条对应的“指令”,则该数据通路能执行的所有操作可以用一个极简的指令集(只包含四条指令)来描述,如下表1所示: 表1. 微程序控制器指令集列表 按照上述指令表1的指令格式,用户可以编写一段机器语言程序存放在程序存储器PROGRAM中,如下表2所示。其中每一个存储器单元存放一个字节的数据,对应唯一的8位二进制地址(由地址寄存器AR锁存)。若用户需要访问程序存储器的某个单元,须由程序计数器PC提供该单元的地址,才能从程序存储器取出该单元中的数据。因为程序是顺序访问的,所以程序计数器PC是由两个计数器74LSl63级联构成的一个8位递增计数器PC。当前指令从程序存储器PROGRAM取出,并锁存到指令寄存器IR后,PC自动执行PC+1操作,指向相邻下一条指令。 表2. 程序存储器PROGRAM中的机器语言程序 微程序设计原理 仔细分析上述图1和表1可知,数据通路的各条指令状态图如下图2所示:所有指令的取指操作都是相同的,即是上图1中紫色箭头所示的指令流(ROM

计算机组成复习——概论

孤街浪徒 提交于 2019-12-05 19:51:24
Computer Organization 【 introduction 】 【 case1 】 就计算组成而言,在当下的计算机体系中通常采用的是冯诺伊曼体系的计算机——也就是标准的五大组成部分 : 控制器,存储器,运算器, Io(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 在当下的计算机往往都是采用的这种模式进行设计,当然还有其他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例如哈佛体系,这种体系下的计算机的指令存储器控制存储器是分开进行装置的,不像是冯诺伊曼体系中的那样,存储器是一个固定的封装好的元件,设想一下,假如你有一台采用了哈佛体系的计算机,其中的数据存储器和指令存储器是分开进行的,那么假设你要进行这样一个操作: 1+1= ? 1. 从输入设备键入 1 ,这个时候计算机接收来自键盘的外部中断(保护现场,中断响应,中断服务程序,返回断点),保存当前的执行状态,然后 cpu 响应当前中断,读入 1 到存储器中类似的键入 1+1 。 2. 当键入 “ = ”的时候相当对计算机下达了一条指令(有操作码),指令的组成在后面进行复习,但是指令是存储在指令存储器之中的,要对数据存储器的数据进行操作,并且返回到数据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当中,要让 cpu 的 ALU 进行“ + ”的运算,这就需要总线将(指令) -----CPU-----( 数据存储器 ) 进行连接起来,自然而然回顾总线的概念 【 DEF 】总线